【学案】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学案】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30 16:1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重难点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1.立足于时空观念,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相关史实,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增强华夏认同观念。 2.运用史料实证探究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各国变法的必然性,多角度对商鞅变法作出历史解释。 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之间的关系,通过史料实证比较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难点:多角度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知识梳理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一)政治:列国纷争
1.原因: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
2.概况
(1)“春秋五霸”: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2)“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3)“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3.影响: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二)思想:华夏认同
1.时间:从春秋到战国。
2.表现
(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3.影响: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三)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
(1)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2)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2.工商业
(1)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2)货币流通广泛。
(3)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4)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四)变法运动
1.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2.目的:富国强兵。
3.结果: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4.代表:商鞅变法
(1)时间:始于公元前356年。
(2)主要内容
①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②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③政治: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
(3)结果:商鞅被杀,但变法措施已深入人心。
(4)特点: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5)影响:秦国实现了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二、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一)孔子与老子
孔子 老子
地位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主张 核心观念是“仁”,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朴素的唯物论: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追求天人合一。 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政治: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主要成就 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论语》当中 《老子》
(二)百家争鸣
1.历史背景
(1)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
(2)阶级关系: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3)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2.重要派别
儒家 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道家 庄子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家 以邹衍为代表,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墨家 代表下层平民利益。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了“尚贤”的政治主张
法家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3.影响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难点点拔
一、百家争鸣局面
(一)形成的原因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推广,兴建水利灌溉工程,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社会:诸侯争霸,礼乐制度崩溃,社会正经历着巨大变革。
教育:私学兴起使教育逐渐普及和平民化,造就了一大批阅历丰富和知识渊博的知识分子。
阶级: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网罗人才,“士”阶层活跃。
政治环境: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缺少绝对权威和控制,学术环境相对宽松。
科技:科学技术取得较大进步,人们的认识水平提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文化:争霸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学术:不同学派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了学术的繁荣。
(二)影响
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繁荣,为当时中国社会变革、转型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
奠定了中国后世两千多年精神文明的基础,对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彰显了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
(三)启示
思想自由是文化繁荣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弥足珍贵。
以史为鉴,我们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就必须切实贯彻“双百”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课堂训练
1.从春秋到战国,我国民族关系出现重要变化,主要表现在周边各族(  )
A.大量迁居黄河流域 B.生产方式迅速封建化
C.华夏认同不断发展 D.采用汉族的典章制度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少数民族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C项正确;“大量迁居黄河流域”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春秋到战国,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生产方式迅速封建化”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当时汉族的典章制度还不成熟,“采用汉族的典章制度”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答案】C
2.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解析】题干大意是:老子认为,没有了无为而治的道就要依靠管理者的美好品德,若品德做不到完美就需要领导者有对他人的仁慈,领导者做不到仁慈就需要下属有忠实于事业和恩情的义气,下属没有忠诚义气就只好用行为规范来制约,而孔子认为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安身立命,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二人生活在春秋时期,其主张都是对周礼的反思,看到了周礼对于维护统治的作用,故选A项;老子和孔子的主张都是认为周礼对于维护统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他们所述周礼是西周时期的,这并不能满足封建贵族在春秋时期追求富国强民、实现成就霸业理想的政治诉求,排除B项;二人的主张是面对社会动荡和诸侯争霸现实的积极回应,并不是说要维护夏商周的制度,排除C项;老子和孔子的主张都有对周礼不同程度的认可,当时的统治者恰恰是僭越礼乐制度的,所以其主张都没能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D项。
【答案】A
3.西周至春秋时期“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但到了战国时“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一变化反映当时(  )
A.世袭制瓦解 B.社会的转型
C.士阶层崛起 D.律法的严苛
【解析】“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反映了贵族与平民的不平等,是等级的体现,“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奖赏和惩罚应该一视同仁,也反映了分封制的崩溃。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故选B项;A项与题意无关,排除;分封制的崩溃,贵族政治下的等级秩序受到冲击,因此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与士阶层的崛起无关,排除C项;律法覆盖的对象有所变化,而非律法的严苛,排除D项。
【答案】B
4.战国时期,商鞅强调战争为国富兵强服务,要调动全国的力量投入到战争中来。孟子则认为发动战争应该是为了正义,诛杀暴君拯救百姓。这反映出两者(  )
A.学术主张的对立 B.政治立场的差异
C.军事观点的不同 D.阶级属性的差别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商鞅和孟子对于战争的目的见解不同,商鞅主张的是战争为国富兵强,孟子则反对非正义的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之一,在政治上主张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孟子则主张仁政,是以两者在政治立场上的差异导致对战争目的的见解产生分歧,故选B项;材料讨论的是政治方面的差异,不涉及学术上的争端,排除A项;军事观点是政治立场的反映,单纯的观点只是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项;商鞅是卫国国君后代,孟子亦是贵族后裔,两者阶级属性上都属于贵族,排除D项。
【答案】B
5.荀子提出人可以分为四等:一为大儒(先知先觉);二为小儒(后知后觉),需要学习;三为众人(不知不觉),需要教化;四为奸人,杀无赦。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
A.逍遥自由 B.隆礼重法
C.以柔克刚 D.人性本善
【解析】据材料“三为众人(不知不觉),需要教化;四为奸人,杀无赦”可知荀子主张礼法并施,故选B项;据所学逍遥自由是道家学派的观点,而荀子属于儒家学派,排除A项;据所学以柔克刚是道家老子的观点,排除C项;据所学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排除D项。
【答案】B
6.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重要政治人物主张或举措简表(部分)
政治人物 辅佐的诸侯国 主张或举措
子产 郑国 作封洫、铸刑书、择能吏、立谤政
李悝 魏国 尽地力、食有功、禄有劳、赏有能
吴起 楚国 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罢无能、废无庸,捐不急之官
商鞅 秦国 行县制、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思想领域的融合趋向凸显 B.国家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
C.治民权和土地所有权分离 D.社会阶层流动性渐趋增强
【解析】由表格中的“择能吏”“食有功、禄有劳、赏有能”“罢无能、废无庸”“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采纳这些主张和实行的举措使得在耕战方面和治国理政方面具有突出才能的人得以重用,而无能之辈则逐渐失去了已有的权势,所以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故选D项;上述这些人的主张和举措仅代表法家思想,不能体现思想领域的融合趋向,排除A项;题干尽管有征战的信息,但是并没有兼并和局部统一的相关信息,所以不能体现国家统一的趋势,排除B项;题干中是关于富国强兵和治国理政的相关举措和主张没有关于土地所有权的相关信息,无法体现治民权和土地所有权的分离,排除C项。
【答案】D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摘编自李静、萧洪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答案】(1)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使命:促进社会转型,呼唤新的社会。
(2)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