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试题精选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试题精选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30 15:3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民国时期,保守知识分子惊恐不安,称新文化运动为“洪水猛兽”“异端邪说”,“功利倡而麻耻丧,科学尊而礼仪亡,以放荡为己任,以提夺为责任”。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导致人民道德败坏 B.新文化之“自由”实际是放纵私欲
C.新文化运动导致社会动乱不息 D.新文化运动有力冲击传统纲常礼教
2.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救亡图存 B.发展资本主义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3.新文化运动开始后,在陈独秀、胡适等人的倡导下,白话文成为时尚。学校开始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学者们还编写了许多白话书信,用民众通行的语言讲述新时代的思想,白话文逐渐普及。这一过程反映出
A.新道德战胜了旧的封建礼教 B.文学革命推动了思想启蒙
C.民主与科学改变了黑暗政治 D.新式教育取代了传统文化
4.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
A.辛亥革命 B.维新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爆发
5.陈独秀在1940年曾这样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之必然的产物,无论是功是罪,都不应该归到那几个人;可是蔡先生、适之和我,乃是当时在思想言论上负主要责任的人。“下面对这段话表达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蔡元培、胡适和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发起者 B.蔡元培、胡适和陈独秀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
C.蔡元培,胡适和陈独秀在思想方面对五四运动起到引领作用 D.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莫定了阶级基础
6.胡适曾提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实业救国 B.扶清灭洋 C.提倡科学 D.提倡新文学
7.“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认定民主与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最早提出该主张的是
A.陈独秀 B.蔡元培 C.鲁迅 D.胡适
8.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三年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体之痛苦。自经此次实验……珍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陈独秀“此次实验”的矛头直指( )
A.军阀混战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专制政体
9.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下列关于这场“中国文艺复兴”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提倡使用白话文 B.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
C.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0.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事件中属于“学制度”的有(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1.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造流。针对他的倒行逆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革新运动。这场运动提倡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12.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两只蝴蝶》,引起世人高度关注。此诗的发表反映出当时思想文化界的主张是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提倡新道德
C.提倡自由与平等 D.提倡白话文
13.右图为近代某一期杂志的目录(局部)据此判断本期杂志的主要内容是
A.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B.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
C.提倡通俗平易的新文学 D.抨击近代维新变法思想
14.1916年,陈独秀撰文将明中叶以来中国所发生的变化分为七期,第七期是“民国宪政实行时代”,强调“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不得不待诸第七期吾人最后之觉悟”,原因在于“伦理思想,影响于政治,各国皆然,吾华尤甚”。陈独秀此番言论意在( )
A.说明思想启蒙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B.纠正辛亥革命中的过激倾向
C.改造并发扬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 D.赞扬民主政治建设成果硕大
15.下图是反映民国时期的一场政治运动漫画。据图可知该运动是
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6.陈独秀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由此可见,他认为中国社会的积弊是( )
A.封闭与自大 B.专制与愚昧 C.迷信与盲从 D.落后与野蛮
17.《新青年》像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初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材料旨在说明新文化运动( )
A.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 B.推动了青年人的思想解放
C.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D.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18.宋泽夫(1872 1942)盐城县宋村人。1919年他撰写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文章,抨击北洋军阀罪行,呼吁爱国救国,反对复古奴化,提倡白话文,主张男女同学等。这主要表明他
A.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 B.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C.顺应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D.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主张
19.1920年刘半农写下《教我如何不想她》,在这首诗中首创“她”字的使用,受到广泛的赞誉。在此之前,中国的女性并没有独立的指代词。“她”字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自由平等观念得到传播
C.男尊女卑思想彻底改变 D.社会盲目崇拜西方文明
20.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
A.促进了思想解放 B.推动了科技进步
C.引发了政治革命 D.传播了西方文化
21.“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青年》
22.(2020·四川省攀枝花市七历上期末卷·13)某同学收集下列人物图片参展,如果要取一个栏目名称,比较合适的是( )
A.洋务运动的领导者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
C.新文化运动的代表 D.推动维新变法的志士
23.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文中“洒水清道”的“他”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陈独秀
24.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是指
A.出国留学的青年 B.具有民主思想的青年
C.维护清朝统治的青年 D.遵循“孔孟之道”的青年
25.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反对儒家学说 B.主张白话写作 C.宣传民主科学 D.提倡平等自由
26.“这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由此可知,这场运动的主要作用是
A.促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促使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C.促使北洋政府罢免三个卖国贼 D.迫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27.胡适191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文学创作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胡适此文的直接目的是
A.改变文学现状 B.推行民主政治 C.传播先进科学 D.批判旧式道德
28.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材料中的“两位先生”是指
A.马克思、毛泽东 B.孙中山、鲁迅 C.蔡元培、李大钊 D.民主、科学
二、综合题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位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
(2)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30.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他们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回答下列问题:
(1)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2)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哪些论文颂扬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31.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领导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
(2)图二是《青年杂志》,该杂志从第二卷即改名为什么?它在这场运动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3)图三中的人物给这场运动添加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色彩,他是谁?
(4)从整体来说,这场运动既是时代的产物,又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认为主要产生了什么影响?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三:“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这等艰难,是进化途中必须经过的……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李大钊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的刊物是在何时何地由谁创办的?该报刊的创办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一中图二刊物与图一刊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3)图三人物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他除创办图一刊物外,在这次运动中还有什么重大贡献?
(4)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
(5)材料三中的“新纪元”“新潮流”指的是什么?为了迎接这个“新潮流”,李大钊做出了哪些努力?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依据“洪水猛兽”“异端邪说”,“功利倡而麻耻丧,科学尊而礼仪亡,以放荡为己任,以提夺为责任”等和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猛烈批判传统纲常礼教,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因此引起了保守知识分子的惊恐不安,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并非导致人民道德败坏,而是推动了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解放,排除A项;新文化之“自由”并不是放纵私欲,而是宣扬新道德,进行思想启蒙,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导致社会动乱不息,反而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中国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探索,故A项正确;“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是地主阶级的探索,“马克思主义”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三者都不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排除B项;“民主共和”和“民主与科学”的主题并非是反抗外来侵略,排除C项;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3.B
【解析】
【详解】
用民众通行的语言讲述新时代的思想,反映出文学革命推动了思想启蒙,B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新道德战胜了旧的封建礼教,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民主与科学改变了黑暗政治,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新式教育取代了传统文化,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旗帜是民主与科学,因此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可以判断出是新文化运动,C项正确;辛亥革命及维新变法属于政治变革运动,AB项排除;北伐战争主要反对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发生于1926年,D项排除。故选C。
5.C
【解析】
【详解】
根据“可是蔡先生、适之和我,乃是当时在思想言论上负主要责任的人”并结合所学可知,蔡元培,胡适和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起到了思想引领的作用,故C项符合题意;蔡元培、胡适等人并不是五四运动的发起者,也没有直接领导五四运动,排除AB项;材料没有体现五四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
6.D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准确理解与认识,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得出材料主要提倡的是新文学,其语言是白话的,文体是自由的,这样就可以注入新内容、新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文化运动中,前期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闻学,反对旧文学,故选D项;实业救国思潮不断高涨推动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进入黄金时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项;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口号,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文学,而不是科学,故排除C项。
7.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认定民主与科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早大力主张民主与科学的是陈独秀,选项A正确;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8.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三年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体之痛苦。自经此次实验……珍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共和体制已确立三年,时间上应该是1915年。1915年,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此次实验”是指新文化运动。因为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企图复辟帝制,在文化领域又推行尊孔复古,遭到国人的普遍唾弃,故新文化运动的矛头直指专制政体,D正确;新文化运势兴起时,军阀混战还没开始,排除A;根据材料“自经此次实验……珍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可知,矛头指的不是民主共和,排除B;戊戌变法的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但结果失败了,排除C。故选D。
9.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中国文艺复兴”反映的是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不是新文化运动,D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提倡使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做了思想准备,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D
【解析】
【详解】
①洋务运动是学技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是学制度;③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是学制度;④新文化运动是学思想;故选D;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不符合学制度,故排除ABC。
11.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造流。针对他的倒行逆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革新运动”结合所学可知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特别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原因,因此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提倡民主科学,后期主张宣传马克思主义,故选D;A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B是戊戌变法的内容,排除;C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
12.D
【解析】
【详解】
由诗句“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等诗句可知这首诗是白话文,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新文学,提倡白话文,所以D项符合题意;胡适所写的诗与提倡民主无关,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新道德方面的内容,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未涉及自由与平等的信息,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13.A
【解析】
【详解】
根据杂志目录“《敬告青年》”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宣扬了民主、科学思想。“《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可知宣扬的共和思想。综上所述可判断本期杂志的主要内容是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A正确;题干杂志目录没有涉及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倡通俗平易的新文学、评级近代维新变法思想的内容,排除BCD。故选A。
14.A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陈独秀强调要解决政治根本问题,需要国人的觉醒,而影响国人觉醒的原因是儒家伦理思想,由此可以看出陈独秀强调思想启蒙对民主政治的重要性,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纠正辛亥革命中的过激倾向,B排除;陈独秀批判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C排除;材料没有赞扬民主政治建设成果硕大,D排除。故选择A。
15.B
【解析】
【详解】
据图片中对的“德先生”、“赛先生”“旧思想”、“靠不住的”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B正确;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洋务运动,A错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C错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是北伐战争,D错误。综上故选B。
16.B
【解析】
【分析】
【详解】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在此陈独秀强调了科学与人权,即科学与民主的重要性,这是针对专制与愚昧的社会弊病,故B正确;封闭与自大、迷信与盲从、落后与野蛮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CD错误。
17.B
【解析】
【详解】
根据“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初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可知《新青年》使青年人的思想得到了解放,所以起到了解放青年人思想的作用,故选B;材料主要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青年人思想的解放作用,ACD均无法体现,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
18.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1919年他撰写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文章,抨击北洋军阀罪行,呼吁爱国救国,反对复古奴化,提倡白话文,主张男女同学等”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抨击袁世凯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内容是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材料中宋泽夫的观点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是一致的,因此,C项符合题意,故选C;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胡适、鲁迅等,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题目没有反映宋泽夫代表谁的利益,排除B;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成立的,材料显示是1919年,排除D。
19.B
【解析】
【详解】
据材料“……在此之前,中国的女性并没有独立的指代词”可知,“她”字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女性地位的提高,自由平等观念得到传播,B正确;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A错误;材料只是体现女性地位有了提高而不是男尊女卑思想的彻底改变,C错误;材料未涉及“崇拜西方文明”,D错误。
20.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批判了封建礼教,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启蒙了民主精神,增进了科学意识,推动了思想解放,所以A项符合题意;而B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
21.D
【解析】
【详解】
材料“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故D符合题意;《时务报》和《国闻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排除AB;《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排除C。故选D。
22.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依据图片信息可知,这是陈独秀、胡适、鲁迅、蔡元培。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新青年》和蔡元培当校长的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选项C符合题意;ABD项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选C。
23.D
【解析】
【详解】
据题干“民国时期”“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思想家把批判矛头对准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特点,所以这位思想家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陈独秀,故D项符合题意;A项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与题意不符;B项李鸿章发起了洋务运动,与题意不符;C项康有为属于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派没有公开反对封建儒学思想,还曾利用儒学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与题意不符。故选D。
24.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是指具有民主思想的青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尊孔复古,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所以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5.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可知,新文化运动主张开展文学革命,用白话写作。B正确;ACD虽然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但是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26.B
【解析】
【详解】
据“这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运动是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依据“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可知强调了五四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意义,促使中国人民新的觉醒,B符合题意;ACD项都属于五四运动结果的表述,但不是思想文化方面的意义,排除。故选择B。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情况、内容以及意义。
27.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文学创作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和所学可知,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文学革命,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因此其直接目的是改变文学现状,故A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民主、科学,故BC错误;题干反映的是批判旧文学而不是批判旧式道德,故D错误。故选A。
28.D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材料中的“两位先生”是指民主和科学。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
29.(1)鲁迅的《狂人日记》。
(2)主要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倡导文学革命。局限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3)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成分,如爱国、仁爱、诚信、正义、孝道、和谐等精神应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等思想要进行否定。总之,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不能采取极端的态度,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辩证地看待。(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位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倡导文学革命。其局限性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成分,如爱国、仁爱、诚信、正义、孝道、和谐等精神应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等思想要进行否定。总之,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不能采取极端的态度,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辩证地看待。。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
30.(1)“民主”和“科学”。
(2)《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来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2)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有关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热情颂扬俄国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促使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1.(1)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2)《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新思想传播的重要平台。
(3)李大钊。
(4)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③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④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解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人物是陈独秀。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来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故陈独秀领导了新文化运动。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来从第二卷即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新思想传播的重要平台。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热情颂扬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故图三人物是李大钊。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高举 “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故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是: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③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④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图和掌握陈独秀、李大钊的贡献,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识图、读图是解题的最关键一步,可以直接解答本题的第一问和第三问。
32.(1)图一刊物是1915年在上海由陈独秀创办的;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图二《新青年》杂志是由图一中的《青年杂志》改名而来的,两者其实是同一刊物。
(3)图三人物是陈独秀,他还提出了科学和民主两面旗帜。
(4)德、赛两先生指的是民主和科学。
(5)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还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解析】
【详解】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青年杂志》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新青年》杂志是由图一中的《青年杂志》改名而来的,两者其实是同一刊物,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三人物是陈独秀,他除创办《青年杂志》外,他还提出了科学和民主两面旗帜。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指的是民主和科学。"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科学"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5)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新纪元”“新潮流”指的是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还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