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 辛亥革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孙中山正在美国向华侨募款、筹集军费时,得到了这一意外的消息,他立即绕道英、法,争取外交支持,直到12月25日才抵达上海。这里所说的“消息”是指(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宋教仁被刺杀”案件的发生 D.袁世凯称帝
2.革命家的胸怀和奋斗目标对革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下图材料出自哪一位革命家( )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A.康有为 B.洪秀全 C.李鸿章 D.孙中山
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
A.结束了清王朝反动统治 B.根除了国民的封建思想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4.“这场起义打响了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它的成功敲响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这场起义发生在( )
A.南昌 B.南京 C.武昌 D.北京
5.20世纪初,在中国人近代化的探索道路上,学习了西方的政治制度。该事件的突出贡献是( )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C.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6.清帝退位诏书,起草人为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张謇,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皇帝颁布的退位诏书,从此清朝正式灭亡。该退位诏书颁布的首要原因是( )
A.武昌起义及各省的响应 B.各地纷纷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
C.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7.1912年英国《泰晤士报》某日报道:“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该报道评论的历史事件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中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攸关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9.被誉为“再造民国第一人”的是( )
A.宋教仁 B.蔡锷 C.陈天华 D.熊希龄
10.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它”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100年前,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代之以‘共和国家’”。这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 )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建立君主立宪制
C.建立共和制 D.推翻了封建制度
12.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照此观点,下列属于研究武昌起义的原始史料是( )
A.蒋翊武的《文学社举义之计划》 B.历史专著中的有关叙述
C.1912年新闻纪录片《武昌首义》 D.今武汉湖北军政府旧址
13.《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05年8月经过十年零星的和不协作的行动之后,运动的各个山头都联合组成了一个单一的反清组织,它变成了在以后几年间革命派所认为的真正夺权的工具”。材料中的“反清组织”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14.近代一位绍兴革命志士曾赋诗明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位革命志士是
A.徐锡麟 B.秋瑾 C.陶成章 D.何赤华
15.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中写道:“10月12日,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日记所述史实
A.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16.“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 )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响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已推倒,亦未可知也。”你认为日记所反映的重要事件发生在( )
A.1901年 B.1927年 C.1922年 D.1911年
18.“(历史上)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更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材料意在肯定孙中山
A.提出了三民主义 B.建立了北洋政府
C.结束了君主专制 D.领导了北伐战争
19.“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挽联叙述的是( )
A.安庆起义 B.南昌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0.某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自古以来,皇帝被看做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这说明辛亥革命( )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C.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21.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22.2020年1月,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武汉毅然决定“封城”。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以下事件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武昌起义 D.广西起义
23.1922年6月,中共在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辛亥革命:( )
A.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 B.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具有反帝反封建价值
24.“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幅对联赞颂了( )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洋务运动
25.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这表明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A.缺乏革命政党的领导 B.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C.缺乏革命到底的勇气 D.没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内陆腹地,这里不仅经济发达,且革命力量基础雄厚革命党人在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仍决定按原计划于10日起义。经过一夜激战,起义部队完全占领武昌紧接着,全国各省纷纷响应,不足两个月时间,内地18个行省中,就有14个省宣布独立光复,革命烈火迅速烧遍全国。
——据张宪文《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如下一些论述:清朝建立以来,反清活动在地下组织与秘密社会中保持着一定的活力,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正深深植根于这一传统中……西方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及民族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助推力。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孙中山指出:经庚子“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孙中山认为,与两千年来的历代王朝相比,清廷仍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王位争夺又是无情的斗争。要破这个怪圈,就必须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度。
——据《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27.历史人物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有重大作用,近代中国有许多人物为中国近代化作 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早年学医,后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开始寻求救国的道路,……1894年曾上书要求变法,但变法自强的梦想很快破灭,从此走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三:“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习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 的伟大先驱。
(1)根据材料一写出孙中山先生走上民主革命道路的背景。
(2)材料二表达了孙中山先生的什么重要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能得出一个什么历史结论?并对你的结论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8.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探索史、救亡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自洋人构衅以来,至今数十年矣。迨咸丰年间,内患外侮,一时并至,岂尽武臣之不善治兵哉?抑有制胜之兵,而无制胜器,故不能所向无敌耳。”
材料二 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代表着一个时代……孙中山先生的名字是一个伟大的界碑。它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江泽民
材料四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发起了哪一运动?用一句话概括该运动的作用。该运动有局限性吗?如果有,请你写出来。
(2)材料二中,“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在中国后来转化成了怎样的实际行动?这一行动在社会上产生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孙中山先生是怎样开启“新时代”的?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为开启“新时代”而提出的主张。请指出材料四中“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的含义。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宜布独立,支持革命。当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孙中山正在美国向华侨募款、筹集军费。B项正确;黄花岗起义爆发时间是1911年4月,当时孙中山在国内,排除A项;“宋教仁被刺杀”案件引发了“二次革命”,排除C项;袁世凯称帝引发了护国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解析】
【详解】
1905年,孙中山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是指推翻清朝统治,即“民族主义”;“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是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民权主义”;“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是指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这是孙中山主张的“三民主义”的内容,D项正确;康有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主张通过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不是革命的方式,排除A项;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太平天国,没有结束君主专制,排除B项;李鸿章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主张学习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故选:D。
3.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A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从思想上根除国民的封建思想,排除B项;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C项;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革命士兵发布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和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C项正确;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排除A项;1912年元旦,孙中山等人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排除B项;北京是当时清王朝的首都,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在北京建立起北洋军阀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20世纪初,在中国人近代化的探索道路上,学习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可以判断,该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中国,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排除A项;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排除B项;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解析】
【详解】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宜布独立,支持革命。这是清帝退位诏书颁布的首要原因,A项正确;各地纷纷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与清帝退位诏书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是清帝退位诏书颁布的原因,但不是首要原因,排除C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在清帝退位诏书颁布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解析】
【详解】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余年君主专制政体。由材料“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可知指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项正确;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C项;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符合“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符合“奋起救亡,勇于变革”,D项正确;《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发生在1895年,瓜分狂潮也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开始,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都属于19世纪末,与题干“20世纪”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9.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 蔡锷是湖南宝庆人,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B项正确;宋教仁是中国近代革命先驱者之一,被称作为"中国宪政之父",排除A项;陈天华是华兴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同盟会会员,清末的革命烈士,排除C项;熊希龄是民国时期政治家、教育家、实业家和慈善家。曾任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辛亥革命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C项正确;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排除A项;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新的思想开辟了道路,同时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代之以‘共和国家’”可知,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建立共和制,C项正确;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方面的影响,排除A项;辛亥革命后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是共和制,不是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不是封建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蒋翊武是准备武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的《文学社举义之计划》,正是武昌起义的指导性文献,是原始史料,A项正确;历史专著是后世者编纂,不与事件同时,新闻纪录片《武昌首义》是后世者的艺术作品, 武昌起义成功后才成立湖北军政府,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3.D
【解析】
【详解】
根据“1905年”“反清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主张推翻清王朝统治,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D项正确;兴中会是中国国民党最早的前身,是孙中山于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创建的中国近代史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排除A项;华兴会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团体。于1904年2月15日在湖南长沙正式成立,排除B项;1903年在中国上海正式成立了光复会,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秋瑾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女革命家,她是浙江绍兴人,她作为浙江同盟会的负责人,准备在浙江绍兴响应徐锡麟起义,遭到清政府的镇压。“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体现了秋瑾为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B项正确;徐锡麟是辛亥先烈、安庆起义带头人,排除A项;陶成章是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何赤华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解析】
【详解】
依据1911年10月12日和材料中“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是狭义上的辛亥革命,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项正确;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排除B项;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是新文化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
16.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表明这件事从武昌起义开始,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这件事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①正确;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错误;并没有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错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是洋务运动,④错误,因此,只有①正确,A项正确;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17.D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响应”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D项正确;A、B和C与武昌起义时间不符合,排除。故选D项。
18.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可知,这是说,辛亥革命不再是家天下,而是天下为公了,因为它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C项正确;材料是在强调辛亥革命的意义,不是说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袁世凯建立了北洋政府,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排除BD二项。故选C项。
19.D
【解析】
【详解】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广州起义。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根据题干材料“七十二健儿”“湿黄花”,可以判断出是“黄花岗起义”,D项正确;安庆起义、镇南关起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C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排除B项。故选D项。
20.A
【解析】
【详解】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题干的“自古以来,皇帝被看做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说明辛亥革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A项正确;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推翻中国的封建制度,排除C项;辛亥革命没有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排除D项。故选A项。
21.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C项错误,符合题意;结合所学,ABD项表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22.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武昌起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暴动,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C项正确;南昌起义在江西南昌,排除A项;广州起义在广州,排除B项;广西起义在广西,排除D项。故选C项。
23.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可知,该认识强调辛亥革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内涵,D项正确;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A项;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任务,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排除C项。故选D项。
24.B
【解析】
【详解】
依据“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和所学知识,1911年湖北新军革命士兵发动武昌起义,揭开辛亥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和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项正确;1915年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和科学,批判儒家思想,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排除A项;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和北洋军阀政府腐朽统治的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C项;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等清朝洋务派官员为了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开展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5.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可知,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原因在于未发动农民群众,缺乏群众基础,D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政党的领导,排除A项;辛亥革命的奋斗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B项;革命党人有极为勇敢的革命斗志和勇气,排除C项。故选D项。
26.(1)有利条件:武汉经济发达,为革命胜利提供物质基础;革命力量基础雄厚。影响:激励了全国各地的革命斗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2)原因:反清革命活动由来已久;西方民主革命及民主思想的传播及推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清政府实行专制,腐败无能。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经济发达,且革命力量基础雄”可得出有利条件是武汉经济发达,为革命胜利提供物质基础以及革命力量基础雄厚等。依据材料一“不足两个月时间,内地18个行省中,就有14个省宣布独立光复,革命烈火迅速烧遍全国”可得出影响是激励了全国各地的革命斗争以及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2)根据材料二,由“清朝建立以来,反清活动在地下组织与秘密社会中保持着一定的活力……西方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及民族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助推力”,可知反清革命活动由来已久:西方民主革命及民主思想的传播及推动;根据材料三,由“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清廷仍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王位争夺又是无情的斗争”,可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清政府实行专制,腐败无能。因此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是反清革命活动由来已久:西方民主革命及民主思想的传播及推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清政府实行专制,腐败无能。
27.(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核心是三民主义。表现了孙中山忧国忧民的革命情怀。
(3)论点:杰出的历史人物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
论述:
孙中山创立同盟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推动中国近代化历程。
【解析】
【详解】
(1)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孙中山先生放弃从医生涯走上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依据题干“我们革命的目的……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核心是三民主义。表现了孙中山忧国忧民的革命情怀。
(3)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论点:杰出的历史人物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论述:孙中山创立同盟会,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28.(1)洋务派;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并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意思相符即可)
(2)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三民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民权主义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无制胜器……”可知,这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他们发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运动有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并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可知,这就是1898年的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意义巨大,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四“孙中山……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可知,孙中山开启“新时代”,他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为此,1905年,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这是说,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民权主义。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