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

文档属性

名称 “圆的认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10-17 09:3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初步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知道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也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 2 倍。
3. 能够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4.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大圆规、小圆规、圆片、直尺模具、圆形瓶盖、透明胶、硬币、题签等。
【教学过程】
一、唤醒经验,揭示主题
1.出示问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赵老师两周前曾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吗?谁能告诉听课的老师那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调查?
生:是关于圆的问卷调查。
师:好,那么关于圆的知识,你了解哪些?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生:圆有直径,半径,圆心。
生:圆无处不在。
生:除圆规之外,好多物体都可以画圆。
生:我知道阿基米德关于圆的故事。罗马入侵希腊,他为 “保护” 圆牺牲了。
2.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师:知道的可真多,刚才同学们说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你在哪里见到过圆?
生:钟面是圆形的。
生:光盘是圆的。
生:瓶盖是圆的。
生:汽车的车轮是圆的。
生:硬币是圆的。
生: 碗口是圆的。
师:的确,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图片,想看看吗?
(教师出示图片:车轮,天坛,水波纹,钟面,太极,飞镖盘等。)
3. 以旧导新
师:在这些物体上,我们都能轻松找到圆。那么,圆与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
角形、四边形等有什么不同呢?
生:那些都是直线图形,而圆形是曲线图形。
生:圆没有角,没有顶点。
生:那些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生:圆没棱没角。
师:说的好。圆是平面内的一种曲线图形。那么这种封闭的曲线图形到底具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圆。
(板书:圆的认识。)
二、实践操作,探究特征
1. 学习用圆规画圆
师:赵老师知道我们班上绝大多数同学都会画圆。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画一个圆。画完的同学将画出来的图形举起来示意。
(学生操作。)
师:老师问一下,你们是用什么画的圆?
生:我用圆规画的。
生:我用瓶盖拓的。
生:我用直尺上的模具画的。
师:用实物拓圆的请举手。拓圆最大的好处是方便。在没有规定圆的大小的时候,是完全可以的。如果老师规定圆的大小,还能拿实物拓圆吗?
生:不能。
师:(出示圆规教具)我们用专业的画圆工具圆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谁能说一说怎样用圆规画圆?
生:将圆规两脚分开,有尖的一端固定在纸上,旋转上面的柄一周,就画出一个圆了。师:那如果我们想把圆画得大一些,怎么办?
生:圆规两脚分开大一些。
师:想把圆画得小一些怎么办?
生:圆规两脚分开小一些。
师:那如果想画一个固定大小的圆形,怎么办?
生:那不仅要使用圆规,还要请直尺帮忙呢,我们可以在直尺上量出规定的长度。
(学生演示在直尺上确定长度的具体过程。)
2. 体会圆心、半径、直径的含义
师:刚才同学们画圆的时候,圆规有尖这端固定在纸上不动,纸上会留下一个点。而这
个固定点,位于圆的中心,叫圆心。用字母 O 表示。而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半径通常用r表示。
(教师在圆内画出两条线段,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让学生判断是不是半径,可不可以用 r 表示。从而体会半径以及任意一点的含义。)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在圆内又画一条线段。这条线段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这样的线段叫直径。直径一般用 d 表示。
(师再举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让学生判断是不是直径,能否都用字母 d 来表示。)
3. 分析半径、直径的条数及其关系
(1)创设情境,组织探究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圆片,在圆内想办法找出圆心,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
(学生利用圆片折圆心,画半径、画直径。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折圆心的过程。)
生:(边说边演示,如图)将一个圆对折,再对折,就能找到圆心。找到了圆心,就可以画出半径和直径了。
师:很好。刚刚大家都准确地折出了圆心,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了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圆里能够画出多少条半径和直径,这些半径和直径都各自具有什么特征呢?半径和直径之间会不会有某种关系呢?好,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个圆片,来研究一下。也可以借助手中的其他工具来帮忙。小组长执笔完成学习提纲。
(教师出示学习提纲。)
在同一个圆里 条 数 长 度
半径
直径
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全班交流
师:先来说一说半径。半径有多少条?它们的长度怎么样,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演示折的过程)我通过折,发现半径有无数条。
生:我是量的,发现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师:那直径呢,条数有多少?长度呢?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通过推理发现的。因为一条直径是由两条半径组成的,半径都相等,当然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师:你真善于观察和思考,推理的确是个好方法。
师:那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怎样?
生:直径是半径的 2 倍。
生: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或者二分之一。
(师出示直径与半径关系的字母公式。)
师:好,这些是我们的学习成果,有成就感吧。那老师想问一问大家,所有这些结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吗?
(学生一时间无从说起,教师进一步启发)
师:你们手中的圆的半径和老师黑板上圆的半径相等吗?直径呢?那你们手中的圆的直径是不是老师这个圆的半径的 2 倍呢?
生:都不是。
师:那需要具备怎样的前提条件呢?
生:必须在同一个圆内。
生:在两个相等的圆内也可以。
师:好极了。根据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完成下表。
(学生口答。)
半 径 3 厘米
直 径 4 分米 5 米


4. 体会半径、圆心的作用
师:现在老师还想请同学再用圆规画几个圆。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这回可有要求了,能画吗?按要求画圆,并且完成填空。(1)画出一个半径是 2 厘米的圆形;(2)画出两个圆心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圆形。(3)填空:()决定圆的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
4. 分析概括圆的特征
师: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比较全面认识了圆。那么你能不能说一说,圆到底是怎样的
一种图形,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生:圆是平面内的一种曲线图形,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师:说得好极了。同学们用了二十多个字,把圆的特征说清楚了。而早在战国时期,墨子对圆就有了准确的概括。我们来看一看好吧。
(出示:圆,一中同长也。)
师: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圆有一个(中心)圆心,圆上各点到圆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距离(半径)都相等。师:仅仅六个字,就把圆的特征说得清清楚楚,真了不起。好,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这句话。
三、建立模型,解释应用
1. 观看表演。
(出示图片)
师:人们观看表演时常常围成一圈。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内容解释一下吗。
生:每一个观众离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生:圆形场地的面积最大,便于表演。
生:视角最大,看着方便。
2. 飞镖大赛
师:刚才大家解释得好极了。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还有哪些精彩的赛事(出示下图)。
生:飞镖大赛。
师:选手有谁呀?
生:晶晶、贝贝、欢欢。
师:老师用圆点代替飞镖,看得懂比赛结果吗?这是谁的飞镖?
(学生一一介绍三个选手的飞镖。教师根据学生读图获得的信息反馈,推断学生已经理
解了题意。)
师:好,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画了一幅示意图(出示下图)。
师:请你用圆上、圆内、圆外介绍三个选手飞镖的位置。
生:晶晶的飞镖在圆内,贝贝的飞镖在圆外,欢欢的飞镖在圆上。
师:老师用 L1,L2, L3分别表示飞镖到靶心的距离。你会比较L1、L2、L3与半径 15
厘米的大小吗?
生: L1大于 15 厘米,L2等于 15 厘米,L3小于15 厘米。
师:随着比较大小的结束,那三人的比赛成绩,也应该见分晓了。冠军、亚军、季军有可能是谁呢?
生:晶晶第一,欢欢第二,贝贝第三。
3. 套圈比赛
师: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这里是谁在比赛呀?(出示图片)
生:迎迎和妮妮比赛套圈。套圈规定距离为 3 米。
师:请解释一下比赛规则:规定距离 3 米是什么意思?
(生答略。教师出示两个问题。)(1)画出迎迎和妮妮比赛时可以站的位置。(2)迎迎
和妮妮最远相距多少米?)
(教师展示学生的示意图让学生讨论:一个错误的,不全面,只画出了几个点,一个正
确的,画出了一个圆形。)
生:6 米。
师:很好。当两个选手在一条直径的两端时,距离最远。这是一个基本的数学事实,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想办法验证一下。
4. 赛车
师:动物王国举行汽车拉力赛。小猪驾驶方轮车、小狗驾驶椭圆轮车、小马驾驶圆轮车前来参赛。(出示图片)
师:预测一下比赛结果,谁可能得第一名?。
生:小马得第一名。
师:好,我们来看一看比赛实况。(演示比赛实况,比赛结果显示预测对了。)
师:如果你是裁判,你觉得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那我们就来修改车轮,把方车轮和椭圆的车轮都修改成圆的,可以吗?同时要保证
圆形尽可能大。修改后的圆形车轮的半径是多少呢?
生:小狗的车轮半径为 3 分米,小猪的车轮半径为 2 分米。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图片)
师:车轮修改成功了,现在工程师们已将圆形车轮都安好,整装待发了。
师:如果这三辆车的车轮每分钟转动的圈数相同,请你再次预测比赛的结果。
生:小马第一,小狗第二,小猪第三。因为小马的车轮半径最大,所以转动一圈最远。
小狗的车轮半径第二大,小猪的车轮半径最小。
师:好极了,大家不仅学会了本节课的知识,甚至有关圆的周长问题,都有一定的了解,太棒了。
四、实践性作业
1. 下水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2. 生活中的大圆是怎样画出来的?
教师指出:下周数学活动课交流展示调查报告。
五、小结
师:在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
生:学会了有关圆的知识。
生:解决了很多问题。
师:学以致用,解决问题是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同时它还是我们学好数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它就像一把打开数学世界的金钥匙。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早日拥有它。
【评析】
本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1. 读懂学生,科学确定教学起点
本课在教学之初,教师设计了问卷调查,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课前就知道了圆有“圆心、半径、直径”、用圆规可以画圆等;这为确定本节课教学起点,恰当地处理教学重点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选择围绕研究圆的特征来展开学习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师生互动,在活动中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
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不是一味地讲授新知,而是安排了一系列的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
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研究探索、理解概念。比如,在学生经历了用圆规画圆过程之后,师生有下面的对话:
师:如果我们想把圆画得大一些,怎么办?
生:圆规两脚分开大一些。
师:想把圆画得小一些怎么办?
生:圆规两脚分开小一些。……
这样,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又如,在操作练习中,教师请学生在练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纸上画出两个圆心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圆,这个活动可以使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再如,师生间展开对“一中同长”的讨论,从而让学生理解“圆上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在教学半径、直径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关系时,教师仍然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用对折、测量等方法研究发现了:在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有一个学生还说,因为一条直径是由两条半径组成的,当然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其实孩子在这里恰当地运用了推理,而且,他们用直观操作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方式,发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个课堂充满了数学的味道……
以上这些活动的设计都很质朴平实,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引导、层层深入,一步步地揭示出圆的本质特征。
3. 解决问题,学与用有机结合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是学习数学的目的,更是学好数学的方法和途径。
本课中,“探究新知—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进程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学生用半径、直径的知识解释了“套圈比赛”中规则的合理性;用圆上的点到圆心距离相等的知识解释了“人们观看表演时常常围成一圈”的道理……孩子们在探究中寻求发现,在应用中深化理解,升华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