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教育目标:
了解作者韩愈的创作风格和文学主张以及本文的创作背景。
掌握相关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句的意思和用法,认识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等等。
能力培养目标:
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及文章的结构。
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把握文中“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中心论点。
德育渗透目标:
学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现代社会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人站了出来,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并作了千古佳作《师说》。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师说》的学习。
在正式进入《师说》内容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创作背景: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公元801—公元802年),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作者到国子监上任后,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作者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解题: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4、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5、对照注释,借助于工具书,教师带领学生疏通文章大意,理解文章大意,理解作者写作思路,理清文章结构。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文章结构与思路: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提出教师的职责范围、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第二段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接着从三方面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批判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论证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反面阐明从师的重要性,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三段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以孔子的言行为例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从正面论证中心论
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四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仍紧扣中心论点赞扬李蹈"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精神。
精读课文:
(一)、重点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二、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
③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 老师)(者也判断句)
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代词,这)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译为它们。这是宾语前置句式)
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
⑧古之圣人:(的)
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道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④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焉:
①则耻师焉:(他们)
②或师焉或不焉:(助词:不译)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相当于“之”)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惑: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习,使……学习)
四、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4、(无)贵无贱
古:不论;不分今:没有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6、(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7、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11、(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了 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五、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六、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学于余。
2、耻学于师。
3、师不必贤于弟子。
七、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人非生而知之者。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八、被动句
1、不拘于时
九、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5、或师焉,或否焉 (“否”后省“师”)
6、生乎吾前(者)
十、重点背诵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二)、提问同学们本文的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 "生乎吾后....古之圣.....", "今之众..”
这种句式的连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针、蝉联,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一句的开头,首尾相联,"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 .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磋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 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末
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文章思想:
《师说》不仅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陋习,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
1、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该句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进步,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2、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此句否定了“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士大夫之族”所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3、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两句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而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
《师说》中提出的这些思想把师的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平等化了,打破了师法或家法的保守壁垒。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
(四)、小结:提问三名同学: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