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答案
1C 2 A 4 B 5A 6C 8B 11B 12D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结合“雪大,公共汽车开得慢,又不容易等到,等到了也不一定能挤上去,他干脆走到了弟弟家”可知,不坐公交是因为雪天公交慢、挤,不能体现低调。
B.“周秉义的回答透露出与秉昆相似的遗憾之情”错。结合“那一刻,秉昆从哥哥的话中听出了相当遗憾的意味,和一种类似晚秋的心境”可知,此处的遗憾指“这辈子当不成老师咯,年龄过咯”。再由原文“也不能说不满意。我的人生道路尽管有时身不由己,但组织培养我,信任我,我在组织安排的不同岗位上,一向认认真真、克己奉公地工作,从来没有混过日子,所以,我对自己的人生也有满意的方面”可知,周秉义的回答并未透露出与秉昆相似的遗憾之情。
D.“它是两兄弟成长的地方,承载着他们很多回忆。所以周秉义立志要整顿”错,强加因果。由原文“他的分工只有一项,主抓招商引资,尽快改造城市面貌,消除土坯房,促进本市房地产业发展”可知,周秉义立志要整顿“光字片”,是组织交给他的任务,他的工作职责所在。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及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主要是为了凸显老百姓百感交集的情感和争着与周秉义合影的热情”错。结合“直到那时,光字片的人才觉得周秉义可亲可敬,争着与他合影。周秉义很高兴,笑容灿烂。不觉想起了刚任命的时候”可知,是整个文本的结构安排,“主要是为了”说法不当。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认真敬业,从不懈怠。结合“我在组织安排的不同岗位上,一向认认真真、克己奉公地工作,从来没有混过日子,所以,我对自己的人生也有满意的方面”可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一直保持这样的作风。
②对组织的培养心怀感恩。结合“我的人生道路尽管有时身不由己,但组织培养我,信任我”可知,从周秉义的话语中可以看出。
③心有大义,克己奉公。结合“周秉义赶到现场。当然不用他亲自指挥,他只是去看热闹。许多光字片的人也回去看热闹,不少人百感交集,有些老人还直掉眼泪”可知,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整顿光字片。
4.B 5.A 6.C 7.(1)诸侯恐慌害怕,集会结盟,商议削弱秦国,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
(2)砍下树木做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陈涉)。
8.B 9.两首词皆写愁思。《雨霖铃》主要写情人离别之愁,《声声慢》主要写词人的思夫之愁。家国之愁,孀居之苦等愁绪。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作者想象离别后的景象,是虚写。
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相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孤寂之情,皆写愁思。《雨霖铃》抒写柳永在汴京同恋人分手时的离愁别恨;《声声慢》抒写作者强烈的思夫之情和一种沦落异乡的流浪之感。
不同:《声声慢》主要表现的是作者丧夫后的百无聊赖与孤寂的情感。“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描写了秋天的景色,飞过的大雁,写出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知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凄楚无依。“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跟着赵构的行踪已经寻觅了这么久了,依然找不到他的身影,周围都是逃难的,身边没有一个可亲近的人。寻找找不到,陪伴没亲人,都是可怜人,国破家亡兵荒马乱,有比这个更凄惨的吗?作者借助淡酒、秋雁、残菊、梧桐、细雨、晚风等意象描绘出的悲凉氛围,抒写了李清照晚年在国破家亡中的悲凉遭遇和无尽的愁苦。冰冷的雨滴、刺骨的寒风、凋残的菊花给这首词的开头冷冷清清做了最好的陈述,再联想起国家破灭、丈夫身亡、无家可归这些事情堆积在一起,把“惨”和“愁”显得更加突出。
《雨霖铃》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11.B 12.D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翘首以待”,形容殷切盼望某件事情的出现。前者倾向审视事件发展动向,后者倾向热切盼望。根据语境“他们又将带来哪些神仙节目”,倾向热切盼望,应选“翘首以待”。
第二空:“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语境中只强调主创们认真钻研的精神,没有强调达到什么成就,因此用“精益求精”。
第三空:“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勇往直前,连接不断。“前仆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前文有“通过几代航天人的对话”,说明这里并没有强调前人牺牲,而是前人冲上,后人跟上。因此应选“前赴后继”。
第四空:“闪亮登场”,人物上场前台上的灯光闪烁以增加气氛。“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属于贬义词。根据语境“抗洪救灾、抗击疫情的英雄”,应选“闪亮登场”。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根据后文“这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这是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碰撞”在前,“融合”在后,因此前文也应该是“颠覆”在前,“毫无违和”在后,排除AC;
再结合前文“元气可爱的唐小妹,英俊潇洒的月老,惊艳绝美的龙门金刚……”,该句强调的重点是“颠覆了观众的传统审美”,而不是“每一个……的造型”,排除B。
故选D。
13.①“高足”改为“学生”。
②“垂念”改为“感念”或“思念”;
③“惠存”改为“保存”或“留存”。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①“高足”,对他人弟子、徒弟的美称。此处用来指自己,不当,改为“学生”。
②“垂念”,指上对下挂念,也用做敬辞,指别人对自己挂念(承蒙垂念,不胜感奋)。此处用于自己对老师的思念,不当。改为“感念”或“思念”。
③“惠存”,以物赠人,望人存留的谦词。此处说的是学生保存老师的书本,不当。改为“保存”或“留存”。
14.1: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
2:蜀道,你的天梯石栈,你的畏途巉岩,你的峥嵘崔嵬,不正好激发起我凌云的壮志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能力。
仿写句子一定要注意先找到所要仿写的语句,然后仔细揣摩它的句式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内容要求。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上的特点,研究句中对应的词语。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本题可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例句结构为“……,你的……,你的……,你的……,不正好……吗?”所给的事物有四个——康桥、边城、雨巷、蜀道。如选择康桥,就要从康桥的景点特征和意象特征分析,再别康桥体现的是诗意美,所以,在神似上可以用“柔情”。如选雨巷则是作者的彷徨;如选边城表达的是绿水青山的环绕;选蜀道突出的则是巉岩的险境。具体仿写还要注意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例文: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为什么在高山上,普通的锅煮不出熟饭?为什么河流中的漩涡是逆时针转动?为什么电灯在没有电的情况下不亮?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所谓“实际“就是客观的事实,没有反例来推翻它。它成为人行为的一种准则。
是实际推动着历史的机车,是实际输送着人类的梦想,是实际导航着成功之帆……
实际就是真理。
在古罗马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哲人,他叫亚里士多德。在他之前的人们都认为,从同一高度落下的铁球和木球,铁球会比木球先着地。但没有事实依据,他们只凭感觉,只凭想像。而亚里士多德却不同,他注重从实践中得出结论。一天,他登上了比萨斜塔,准备做这个实验。塔下的人都嘲笑着并让他下来,可他还是松开了那坚定不移的思想支配着的手,两球同时着地了。
正是这个实验,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从此亚里士多德被称为“智者”。
实际之手就像那磁场之手,探寻时,无影无踪;不关心时,又引领你走向成功。
可以这么说,没有实际,就没有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没有实际,就没有有识之士的艰难探索;没有实际,世界自由之钟就不会撞响;没有实际,黑暗的魔鬼就不会被驱除……
骡子和马虽然是原始的运输方式,但它符合了施工的实际需要。而先进的机械此时只能是附庸,是一堆垃圾。
东西是过去的,但它所发挥的作用却是现在的,符合实情的。我们不能以时间来决定一切,必须以实际需要来决定所要采取的方法或措施。
人并不是一定要工作在自己不喜欢的岗位上,自己喜欢什么工作,擅长什么工作,就应该大胆地去做。“左”倾、“右倾”不能束缚我们,一切应从实际出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需要每一份工作,并且它们都是平等的。把握自己的一片蓝天,自由自在地翱翔。
人生的旅途坎坷而漫长,但实际之路就紧挨在它的边上,沿着人生之路和实际之路的界线不停地走下去,虽然会荆棘满地,但也会被“实际”所软化,从而让你顺利到达成功的目的地。
一切从实际出发吧,抓住生命,把握生命,快乐的生活便从此开始,成功的骄子就会向你招手!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给话题,让学生从中找出立意。1.多数学生们反对“学生自主保洁”的真正原因,还是自身的娇气和懒惰。劳动素养是大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基础,大学生不应该只读书、死读书,还应该不断涵养劳动精神,锤炼劳动意志,增强劳动能力。宿舍保洁、校园保洁的劳动强度并不大,过去大中专院校的卫生几乎都由学生负责,学生也觉得是正常义务。与此相比,目前一些大学生对“学生自主保洁”的反感和抵制,顿觉娇气苍白乏力。2.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有要扮演的角色,我们要做的是各司其职而已。动手能力的锻炼,民间疾苦的了解不一定非要大学期间通过打扫厕所来体会。为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学校应该合理分派打扫区域,比如将寝室,教室,校园 等诸如此类学生容易打扫的可以分配给学生,而像厕所这样需要消毒的,学生做不了的可以请保洁员来做,这样保障他们不会失业,同时也起到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作用,两全其美。3.教育还应讲方法。此次“学生自主保洁”之所以不成功,与教育者的教育失之粗疏有关。校方想当然地把自主保洁作为“教育手段”用于教育学生,而学生对这样的“被教育”不认同,甚至格格不入。这里就需要有更深入的教育和沟通来弥补。当代大学生对自身权利维护呈现“90后”特点,如善于表达和行动,不再只是一群“乖孩子”。这种变化也是在向现行教育方法提出了挑战,反过来也给高等教育改革带来倒逼力量。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第Ⅰ卷 阅读题(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 3 小题,共11分)
“十一”前,光字片人家全部清空。“十一”过后,光字片的大拆除全面展开。那是颇壮观的场面,动用了几十台重型机械——也是相当痛快的拆除。
周秉义赶到现场。当然不用他亲自指挥,他只是去看热闹。许多光字片的人也回去看热闹,不少人百
感交集,有些老人还直掉眼泪。直到那时,光字片的人才觉得周秉义可亲可敬,争着与他合影。周秉义很高兴,笑容灿烂。不觉想起了刚任命的时候。
春节过后,组织部门下达了正式任命,周秉义担任副市长,名次还排得比较靠后。他的分工只有一项,主抓招商引资,尽快改造城市面貌,消除土坯房,促进本市房地产业发展。
一天下午,周秉义来到弟弟家,让秉昆陪他在光字片走一走。那天降了一场大雪。
秉昆说:“哥,这么大的雪,改天吧。”
秉义说:“我正是因为下这么大的雪才来的啊。没人出门,也就没人注意咱们嘛,想看哪儿看哪儿。”
秉义没坐专车,也没骑自行车。雪大,公共汽车开得慢,又不容易等到,等到了也不一定能挤上去,他干脆走到了弟弟家。于是,老哥儿俩逛起光字片来。
光字片的面积比以前大了,有几平方公里,人口也比以前稠密多了。大雪覆盖之下低矮的土坯房一片连一片,东倒西歪,横七竖八,如同历史回到了白垩纪,雪下覆盖的是成群体型怪异的恐龙僵尸;又如同无数明碉暗堡,为了迷惑敌军,偏要筑得不三不四,内中埋伏着整师整师的士兵,只等冲锋号响……
白茫茫一片大地好干净,这不适用光字片。稍一细看,谁都会从积雪之下发现外露的种种肮脏——垃圾堆,各种令人作呕颜色的泔水结成的冰面,公厕四周的尿冰……
兄弟二人并肩走时,周秉昆忽然心中对哥哥产生出同情来——仅差半步就熬成副省级干部了,偏偏给了个北方省会城市的副市长当,排名还那么靠后。
秉昆问:“哥,你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满意吗?”
秉义说:“你这话问得很肤浅,太矫情,太幼稚。古今中外,对自己人生感到满意的人少之又少,即使无忧无虑当皇帝的人,他还想长生不老永远当下去呢!我又凭什么会感到满意呢?”
秉昆接着问:“那就是不满意咯?”
秉义说:“也不能说不满意。我的人生道路尽管有时身不由己,但组织培养我,信任我,我在组织安排的不同岗位上,一向认认真真、克己奉公地工作,从来没有混过日子,所以,我对自己的人生也有满意的方面。人如果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两点满意的地方,那也就应该感激生命了。”周秉义谈兴颇浓,他对弟弟每一句话都给予了愉快、耐心的回答。
秉昆突然失声一笑。秉义奇怪地问:“你笑什么?”
秉昆说:“你跟我说话,更像老师跟学生说话。”
秉义愣了一下,也笑道:“这辈子当不成老师咯,年龄过咯!”那一刻,秉昆从哥哥的话中听出了相当遗憾的意味,和一种类似晚秋的心境。他不由得扭头看了一眼哥哥——两只皮面羊剪线的帽耳朵之间,哥哥的脸比以前疲多了,嘴角两边的皱纹明显多了,刀刻一般。他心里不禁有些难受——普通百姓家的儿子,当官当到哥哥那份儿上,太不容易了。
秉义颇为兴奋,他把秉昆带到了离家挺远的地方。那些地方秉昆从未去过,也没有同学朋友,不曾有过一个熟人。
“哥,咱们光字片就没有一个你的高中同学吗?”
“没有,我高中时的学校是全市排名靠前的重点校。据我所知,除了我,当年还没有第二个光字片的高中生。”
“哥,你当年太幸运了!”
“是啊,我当年学习真刻苦啊!”
在周秉昆记忆中,哥哥从来没有与他聊过那么久。他对那个雪天很感激。
老哥儿俩在光字片走啊走,转啊转,不知不觉天黑了。远处是铁道,过了铁道,不再是光字片了。除了铁道是各个区域的分界,路灯也是。铁道那边有路灯,已经亮了。光字片这边却只有极少的路灯,大部分地方被夜幕笼罩。像样的路才配有路灯。光字片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实在不配有路灯。人们似乎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常识,包括家住光字片的人。望着前方笔直的马蹄石道和成行的路灯,秉义问:“知道那边的街是怎么形成的吗”
秉昆说:“知道,从前那边是俄国人住的地方。”秉义问:“知道那些街名吗?”
秉昆说:“当然知道!安和街、安发街、安德街、安定街、安正街、安良街……”铁道那边是安字片,安字片砖房多。长期以来,安字片是光字片人家向往的街区。秉义又问:“你知道那些街从前的街名吗?”秉昆反问:“从前不也是安字片吗?”
秉义说:“你想错了!从前的街名是俄国人起的,它们的俄文说法是:吉别斯卡亚、阿尔巴津斯卡亚、阿尔贡斯卡亚、米哈依洛夫卡亚、依戈尔纳卡亚、日托米尔卡亚……”
那时,兄弟二人正站在高坡上。
秉义指着远方又说:“看那边,也有街灯……”
秉昆说:“那是河字片,有河洛街、河洲街、河曲街、河鼓街、河图街……”
“托尔斯泰纳亚、契诃夫纳亚、罗蒙诺索夫纳亚、谢甫琴科纳亚、涅克拉索夫纳亚……但是咱们光字片,咱爸他们那一辈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却至今没有几条像样的街、像样的路,路灯也还这么少。可咱们光字片的街名,却正是不折不扣的中国街名,咱爸那一辈中国人起的。光仁、光义、光礼、光智、光信、连起来是孔子的话——仁义礼智信!你好好想想,能明白咱爸那一辈闯关东落户于此的农民,当年为什么那么起那些街名吗?当年,咱们光字片还是有街可言的。如今,咱俩走了这么久,走过了几条算得上是街的道路吗?原先有过的街也被私搭乱建的土坯房占没了!”秉义一句接一句地说。
“可人们没办法啊!”
“是啊,没办法啊……”
秉义转身望着光字片,天色已完全黑下来了,光字片稀疏的几点亮光,让人不愿接近。秉昆问:“哥,你今天算是考察吗?”
周秉义说:“对。”
秉昆又问:“之后呢?”
周秉义说:“灭了它!”
在秉昆家小院外,秉义感慨道:“光字片还有这么个小院的人家,太少了。”
秉昆说:“是啊,冬天起码可以为家门挡挡风。”
秉义说:“你托咱爸的福了。”
秉昆说:“哥,进屋歇会儿吧。”
秉义说:“不了,谢谢你陪我。”秉义拍一下秉昆的肩,转身走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秉义新官上任低调行事,微服私访,趁着下雪没人注意才出门考察,不坐专车、不坐公交而选择走路便是其表现。
B.周秉昆因为哥哥的任命而生出同情,于是便问哥哥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否满意,周秉义的回答透露出与秉昆相似的遗憾之情。
C.周秉义对父辈时期光字片的回忆让故事有了历史的沧桑感,他言语中强调当年光字片街名与“仁义礼智信”有关,意味深长。
D.小说中“光字片”虽然“私搭乱建”“肮脏”,但它是两兄弟成长的地方,承载着他们很多回忆,所以周秉义立志要整顿。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光字片大拆除的场景开篇,使用倒叙的手法主要是为了凸显老百姓百感交集的情感和争着与周秉义合影的热情。
B.文中画线句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了一幅震撼的场景,成群的恐龙僵尸、无数的明确暗堡,写出了光字片土坯房的稠密杂乱。
C.周秉昆说出了安字片和河字片的街名,周秉义又说出了它们的俄文名称和光字片当年的街名,街名的背后蕴含多重对比。
D.“脸比以前瘦多了”“嘴角两边的皱纹明显多了”“心里不禁有些难受”等语句借秉昆眼中所见和心中所感表现弟弟对哥哥的关心。
3.《解放军报》曾评论“周秉义的样子就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样子”。请结合文本分析周秉义具有党员干部应有的哪些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7小题,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4.下列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惠文、武、昭襄蒙故业(继承)
B.楼缓、翟景、苏房、乐毅之徒通其意(徒然)
C.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
D.却匈奴七百余里(击退)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合从,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B.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
C.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黔首”。
D.陶朱,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因善于做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6.下列对课文选段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段罗列了许多的“六国之士”,表明列强联盟的强大,与下文陈涉的弱小形成对比。
B.“奋六世之余烈”既肯定了秦始皇的功劳,也表明其功业离不开前几代君王的努力。
C.“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是秦始皇为了进一步巩固国防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D.“自以为关中之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写出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自信的心态。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 2 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雨霖铃》全词绘景自然凄婉,描写了寒蝉、傍晚、长亭、骤雨等景物,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起伏跌宕。
B.上阕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为眼前之景,是实写;下阕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之景,为虚写。
C.上阕最后三句,以“念”作为领起,上承“凝噎”,下启“千里”之外,一气流贯,绘出阴天傍晚时分凄迷、低沉的景象。
D.诗人除了描绘傍晚时分的惨淡景象来抒情以外,还借助人物的神态来烘托心情,如:“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等。
9.李清照的《声声慢》与本词同属于婉约派,但二者表达的情感有异同,请结合两首词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 1 小题,共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本题共1小题,6分)
(1)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2)________________ ,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3)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4)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5)师者,所以_______________。(《师说》)
(6)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第Ⅱ卷 表达题(共55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 4 小题,共15分)
从春节的《唐宫夜宴》到元宵节的《元宵奇妙夜》,再到端午节的《端午奇妙游》,河南卫视一次次惊艳出圈,本次《七夕奇妙游》他们又将带来哪些神仙节目?观众_________。
各具风采的形象造型,处处彰显着《七夕奇妙游》的主创们__________的工匠精神。元气可爱的唐小妹,英俊潇洒的月老,惊艳绝美的龙门金刚……( )。这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这是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节目还将古老飞天梦与当今航天梦联系起来,通过几代航天人的对话,赞美中国航天人__________、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承,向观众发起一份关于星空的邀约。这次《七夕奇妙游》再次“破圈”,不仅仅依赖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更要靠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七夕奇妙游》选择在家国情怀的大背景下诠释爱情,家国情怀作为一条隐藏的线,埋藏在整个节目中。基于这样的考虑,抗洪救灾、抗击疫情的英雄,也将在《七夕奇妙游》中__________。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拭目以待 精益求精 前仆后继 粉墨登场
B.翘首以待 精益求精 前赴后继 闪亮登场
C.翘首以待 苦心孤诣 前仆后继 闪亮登场
D.拭目以待 苦心孤诣 前赴后继 粉墨登场
1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每一个造型都与节目的整体感毫无违和,又都颠覆了观众的传统审美
B.每一个颠覆观众传统审美的造型,都与节目的整体感毫无违和
C.每一个与节目的整体感毫无违和的造型,都颠覆了观众的传统审美
D.每一个造型都颠覆了观众的传统审美,但又与节目的整体感毫无违和
13.下面文段是某毕业学生教师节前夕给老师发去的短信,在表达上有三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改正。
敬爱的老师,曾经我是您的高足,毕业多年,一直垂念着您!上学时,您送给我的那本文学书我一直惠存着。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14.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四、写作(40分)
1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开学没多久,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的学生就因为垃圾的事情抱怨连天。原来,从这个学期开始,学校正式撤掉了宿舍保洁员,改行“自主保洁”制度,即由学生自己负责宿舍卫生打扫和垃圾清理。但施行没多久,就出现了垃圾堆满宿舍,厕所堵塞,臭气熏天的情况,学生们除了用微博不断吐槽回应学校外,个别学生还发起了“帮昌大校长上头条”的极端话题。虽然校方坚称,希望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但不少学生认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应该用在学习上,“保洁人员比我们更专业,也更需要这份工作”。面对各方意见,南昌大学校长也坦承学校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目前正在着手制定新的征求意见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