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九年级上册
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3)
3.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如
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
本课时的重点是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
量的计算。
问题一: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
A.12 B.16
C.5 D.10
4.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的相对分子质
量为 ( )
问题二:什么叫相对分子质量 怎样进行相关
A.206 B.222
计算
C.109 D.246
5.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基准的1个碳原子的质量
为1.993×10-26kg,某种氢原子1个原子的质量为
3.348×10-27kg,则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
A.1 B.2 C.3 D.4
6.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分子,它具有
空心的类似足球的结构,其分子构成是C60,由此可
知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 个碳原子,其相对
分子质量的大小是 。
7.(1)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的
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3.984
×10-26kg,则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列式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1.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2)列式计算下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 ①二氧化锰(MnO2): 。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一般是g ②氨气(NH3): 。
B.是与其他原子质量比较的数值 ③过氧化氢(H2O2): 。
C.是一个原子真实的质量 ④碳酸钙(CaCO3): 。
1
D.是一个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2
的比值 1.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2.已知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5,相对原子质量 A.9.288×10-26kg
是31,则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 ) B.9.288×10-26
A.15 B.16 C.56kg
C.31 D.46 D.56
3 7
课时培优作业
2.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正确 (3)与3.6g水所含氧元素质量相等的甲酸的
的是 ( ) 质量为 。
A.(40+16+1)×2 8.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种碳原子
B.40+(16+1)×2 的质量为1.993×10-26kg。
C.40+16+1×2 (1)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
D.40×(16+1)×2 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一个氧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原子的质量约为 。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原因是水
分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加快
C.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原因是物质的气 1.一种碳 13原子可用于呼气试验查胃病,有
态分子小而液态分子大 一种二氧化碳中就含有这种碳 13原子,已知该
D.过氧化氢分子能分解成水分子和氧分子,说 碳 13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3,下
明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列说法错误的是 ( )
4.2015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 A.这种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
然铀单质(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的 B.碳 13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 C.这种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碳 13原子核中有7个中子
( ) 2.化学家拉瓦锡将“精确定量”的概念引入化
A.相对原子质量为235 学实验,他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
B.电子数为92 实验就是加热氧化汞粉末得到了汞和氧气(微观示
C.核电荷数为92 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5.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了
至少10吨的贫铀弹,不少当地人因此患上了“巴尔
干综合征”。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
这种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则质 A.该实验可说明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子数为 ( ) B.该实验所得氧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
A.146 B.92 相同
C.136 D.238 C.该实验可说明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
6.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8O4,下列关于阿 是发生变化的
司匹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 ) D.该实验可说明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
A.H、O原子个数比为1∶8 是发生变化的
B.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3.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很多同学爱吃的
C.阿司匹林中含21种元素 某些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化学物质。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
7.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 胺,丙 烯 酰 胺 的 化 学 式 为 C3H5ONx。回 答 下 列
蚁酸,引起刺痛。蚁酸学名叫甲酸,它的化学式是 问题。
HCO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1)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填最简整数比)。
(2)甲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2)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则x 的数
(填最简整数比)。 值为 。
3 8比值。 论种类,不讲个数。
问题二:相对分子质量:构成分子的各 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绝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对不能说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
Mr(分子)=∑Ar(构成微粒的原子) 组成的。
例:求水(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问题二: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
Mr(H2O)=2Ar(H)+Ar(O)=2×1 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有时附加一个
+16=18 小写的字母。(如果要表示离子的话,只要
★课堂作业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标注所带的电荷数目
1.D 2.A 3.B 4.B 5.B 及电性,如果电荷数为1时,则数字1省略,
6.60 720 只标明电性即可。如:Na
+;Cu2+)
3.984×10-26kg 问题三: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上表示7.(1) ≈24 (2)
-26 1 一种物质,微观上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1.993×10 kg×12 如: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①55+16×2=87 ②14+1×3=17 ③1 问题四:(1)金属元素:汉字用“钅”旁表
×2+16×2=34 ④40+12+16×3=100 示(汞除外),如铁元素。
★课后作业 (2)非金属元素:通常非金属有三种状
1.D 2.B 3.B 4.D 5.B 6.B 态,“气”字头的表示是气态非金属,如氧元
7.(1)46 (2)6∶1∶16 (3)4.6g 素;有“氵”旁的是液态非金属,如溴元素;有
8.(1)27 (2)2.657×10-26kg “石”字 旁 的 表 示 固 态 非 金 属 元 素,如 硫
★新题看台 元素。
1.C 2.B ★课堂作业
3.(1)36∶5∶16 (2)1 1.D 2.B 3.D 4.A 5.C 6.A
() 7.一种元素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第二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1
氧元素 一个氧原子 2个氢原子 硫离
问题一:元素:具有相同核内质子数(即 子 Ca2+
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氧元素
(1)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唯一标准: ★课后作业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否相同。
() ( 1.A 2.A 3.C 4.D 5.A 6.A2 同种元素可能是不同种原子 相同
7.D
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仍然是相同元
8.(1), ), : 2个氮原子
()一个钙离子带
素 被称为同位素 如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 2
, 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基准的碳原子是质子数为6 中子数为6的 3
)2个氢离子
原子,而在考古学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另一原 ★新题看台
子中,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同样也属于 1.D 2.C
碳元素。 3.(1)①4 ②形成鞣质沉淀,不利于健
元素是一种总称,是集体名词,因此只 康 (2)①30.97 ②5
— 10 —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
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
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本身不变, ★问题导学
只是分子间间隙改变了。 问题一:原子的构成情况:
问题三: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ì 核外电子(带负电)
而原子不能再分。(注意:我们并不能说所 原子 (在核外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
有的分子都比原子大) (
í
不带电) 原子核(带正电)质子(带正电)
★课堂作业 居于原子中央
{中子(不带电)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电子
1.B 2.A 3.D 4.A 5.C 6.D
数)
7.B 8.A
问题二:在化学变化中,电中性的原子
9.(1)水分子 (2)水分子质量、体积都 经常会得到或失去电子而成为带电荷的微
很小 (3)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4)分子之 粒,这种带电的微粒称为离子。
间有间隙 得到电子 得到电子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10.(1)整杯水逐渐变为浅紫色 (2)烧 失去电子
失 去 电 子
杯中的液体由浅紫色变为红色 酸能使石 (阳离子:带正电;阴离子:带负电)
蕊试液显红色 (3)A杯中液体的颜色由上 ★课堂作业
至下由紫色逐渐变为红色 微粒是在不断 1.D 2.B 3.D 4.C 5.B 6.D
地运动的 7.11 11
8.(2)原子的内部存在着很大的空间★课后作业
(或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原子核
1.C 2.B 3.C 4.C 5.D 6.C
外空间大) (3)碰到了金原子的原子核
7.B
★课后作业
8.(1)丙、甲、乙 (2)催化
() 1.B 2.A 3.B 4.B 5.B9.1 胶头滴管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
6.12 3 8 2 失去 阳
(2)从管口至管底,滤纸条上逐渐出现红
★新题看台
点 微粒在不断运动
1.C
★新题看台
2.(1)①A ②BCDG BEFGH (2)B
1.C 2.C 3.B AD (3)相同 不是
4.(1)对比试验,证明水、空气不能使酚
酞变红 (2)B、C变红且C中比B中变红 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3)
快 (3)①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②温度越高 ★问题导学
微粒运动越剧烈 (4)装置密闭,对环境无 问题一:相对原子质量:一种碳原子(质
污染 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的质量的
1
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基准的
12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