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培优作业】第六单元 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 C60 (pdf版+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培优作业】第六单元 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 C60 (pdf版+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21 08:35:09

文档简介

9.略
O2个
10.消失上升吸附性
6.(1)酒精灯试管(2)2KC1O
11.(1)提高加热温度(2)刚开始排
MnO:
2KC1+3O2↑AC(3)CaCO:
出的气体是试管内的空气(3)C+2CuO

高温2Cu十C0,↑(4)防止空气进入使其
+2HC1=CaCl2+H2O+CO2个不能
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中的氧气与热的铜反应生成氧化铜
不需要加热
【课后作业】
7.(1)锥形瓶集气瓶(2)大理石
1.D2.A3.A4.C5.A
(或石灰石)稀盐酸(3)向上排空气法
6.(1)6(2)C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不能
7.(1)氧气不足时,生成CO(或C0与
8.设10g该盐中含有碳酸钙质量
CO2共存)(2)氧气充足时,生成CO
为x
8.(1)铜(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aCO2 +2HCI=CaCl2+H2O+CO2
(3)C0(④)原因-:C+Cu0商温Cu十C0个
100
44
(或原因二:C0,+C商温2C0)》
x
0.132g
【新题看台】
100:44=x:0.132g
1.D2.C
x=0.3g
3.(1)缓慢(2)化合
(3)3
<
0.3g×100%=3%
10g
答:该加钙食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为3%。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后作业】
【问题导学】
1.D2.A3.D4.B
1.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
5.(1)CaCO2+2HCI CaCl2+
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原理为:
CO2↑+H:O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气
CaCO3+2HC1CaC12+HzO+CO,↑。
体的收集(2)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
2.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是由
热(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的;收集装
火焰是否熄灭(4)变浑浊(5)使水和二
置是由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决定的。
氧化碳隔离无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6.(1)试管(2)D控制盐酸的滴加
4.用一根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的瓶
速率,从而影响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可
口,木条熄灭,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3)2KCO
MnO:
【课堂作业】
2KCI+3O2↑分解②(4)AC

1.D2.D3.D4.C
(或AE)
5.(1)长颈漏斗(2)BE(3)A或
【新题看台】
C E a CaCOs+2HCI=CaCl2+
1.B2.C
H,0+C0,↑2H,0,Ma02H,0+
3.(1)向上排空气法(2)形成液封,
·13课时培优作业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A.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B.它是一种纯净物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而
C.它是一种单质
C60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是它们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D.这种物质含60个碳原子
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石墨用于制电
极是利用其导电性,与其滑腻感无关。在常温下碳 3.下面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
的化学性质稳定;碳在氧气中燃烧时,氧气充足生 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碳在高温时
能还原金属氧化物,另外碳在高温时还能将二氧化
碳变成一氧化碳。
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1.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因此可以用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来做什么 C.这四种物质的组成元素是完全相同的
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
个碳原子
2.石墨可以用来做电极是利用其什么样的
4.科学家在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
性质
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和碳酸钠(Na2CO3),且金
刚石的颗粒有望达到宝石级大小,它将给天然金刚
, 石开采业带来极大挑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3.书写档案材料一般使用的都是碳素墨水 这
是为什么 ( )
A.金刚石是一种单质
B.碳是非金属元素
4.碳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一定是二氧化碳吗 C.该反应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为什么 D.该反应中生成了新的原子
5.消防员若需要进入到有毒气的现场时,必须
戴上防毒面具。你建议他们最好用以下哪种材料
做滤毒罐 ( )
A.棉花 B.活性炭
1.“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能 C.布条 D.碎纸
体现钻石的性质是 ( ) 6.下列关于碳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硬度大 ( )
B.不能导电 A.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化学性质稳定 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
D.熔点低 C.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时会吸收热量
2.关于C60分子,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 ) D.碳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说明碳具有
还原性
6 6
化学 九年级上册
7.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记载的炼锡 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方法基本上就是现代用的碳还原法,反应SnO2+ 。
高温
2C Sn+2CO↑中,作还原剂的是 ( )
A.SnO2 B.CO 1.炭雕是一种集观赏、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
C.Sn D.C 品,其主要成分是木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8.下列几种情况,能证明金刚石、石墨是由相 ( )
同元素组成的是 ( ) A.炭雕作为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
A.它们的熔点都很高
B.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有害气体
B.都不溶于水
C.摆放炭雕必须远离火种
C.完全燃烧后都得到同一产物二氧化碳
D.将炭雕的下脚料研成粉末,与氧化铜粉末共
D.它们的沸点相同
热,不能发生反应
9.将下列各种物质及对应的用途用直线连接
2.填涂答题卡使用2B铅笔,2B铅笔芯的主要
起来。
成分是 ( )
石墨 导电性 切割玻璃
A.石墨 B.金刚石
金刚石 吸附性 冰箱去味剂
C.二氧化锰 D.铅
活性炭 天然最硬物质 做电池电极
3.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不正确
10.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 的是 ( )
气瓶里投入几小块木炭,最终观察到红棕色 A.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填“变深”“消失”或“不变”),漏斗中的液面 B.石墨质软,可作铅笔芯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其原因为:木炭具 C.C60是一种新型的单质
有 ,使瓶中气体压强 (填 D.金刚石硬度大,可切割大理石
“>”“<”或“=”)外界大气压。 4.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
事实 解释
书写 档 案 规 定 必 须 使 用 碳 素 碳 的 化 学 性 质
A
墨水 稳定
11.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 B 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 石墨能够导电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
C 焦炭具有氧化性
石里还原出来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 活 性 炭 具 有 吸
D
制白糖 附性
5.镁带在CO2气体中燃烧的反应为:2Mg+
() 点燃1 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 。 CO2 2MgO+C,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 A.Mg B.CO2 C.MgO D.C
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 6.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碳原子的核
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①部分的化学方
程式: 。 电荷数为 。
(4)停止加热时,应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并 (2)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
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 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6 7
课时培优作业
生成了CO。
③原因三:……
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
7.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碳与氧气反应时 。
氧气用量与产物成分的关系进行探究:取12g碳与
给定质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测得的数据如
1.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
下表所示:
列说法错误的是 ( )
O2 的质量/g 8 16 24 32 40
CO和
产物的成分 CO CO CO2 CO2
CO2
产物的质量/g 14 28 36 44 44
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你得出碳与氧气反应时产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
物成分与氧气用量之间的关系是:
() ; 温度1
() 。 B.实验过程中
,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C.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
8.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
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如图)。他联想
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
2.(重庆中考题)“碳海绵”。 是已知最轻的固体会有CO生成
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
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
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 ( )
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
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
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查阅资料】 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
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试纸变成蓝色。
【 】 3.
(淮安中考题)根据碳与氧气的反应,回答下
实验验证
列问题:
(1)点燃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
(1)做“木炭的燃烧”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放
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 。
入燃烧匙,由上而下
()
(填 “缓慢”或“迅速”)
2 装置B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伸入盛有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点燃
(3)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成蓝色, (2)碳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
说明有 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的判断是 2CO,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正确的。 (3)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
【实验反思】 强与气体分子数成正比关系。将ag碳和bg氧气
(4)李洋同学对生成CO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放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
①原因一: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 应,相同温度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的气体压强
生反应生成CO。 a分别为p1、p2。如果p1高温 b
②原因二:反应C+2CuO 2Cu+CO2↑中 。
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
6 810.(1)41128(2)2S02+02
(2)解:70t生石灰中,氧化钙的质量
催化剂2S0:
SO3+H2O—H2SO
为:701×80%=56t。
(3)催化剂
设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
为x。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问题导学】
2Ca0+2S0,+0,商温2CaS0,
1.m(Fe)m (CuSO):m (FeSO)
112128
:m(Cu)=56:160:152:64
56t
2.2H,十0,点槛2H,0800g
11256t
x=64t
128x
【课堂作业】
答: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64t。
1.C2.D3.B4.C5.D
【新题看台】
6.437
1.A2.C3.C
7.解:剩余气体是2g,所以生成水的
4.解:(1)CuSO,中铜元素的质量分
质量是18g,
设反应的氢气质量是x,氧气的质量
64×100%=40%.
数为160
为y
(2)设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
2H,十0,点槛2H,0
的质量为x。
432
36
Fe+CuSO:=FeSO,+Cu
18g
56
160
y
436
1.6kg
x 18g'=2g
56
x=0.56kg
32_36
1601.6kg
y18g'y=16g
答:(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若剩余的2g气体是氧气,则原混合气
40%。(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
体中氧气为18g,氢气为2g:
的质量为0.56kg。
若剩余的2g气体是氢气,则原混合气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体中氧气16g,氢气是4g。
【课后作业】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1.C2.B3.B4.D
【问题导学】
5.设需要消耗水的质量为x。
1.裁玻璃、切割大理石。
2H,0遵电2H,++0,个
2.导电性
36
4
3.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x
200kg
4.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充足生成二
36:4=x:200kg
氧化碳,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
x=1800kg
【课堂作业】
答:需消耗水的质量为1800kg。
1.C2.D3.C4.D5.B6.C
6.(1)2
7.D8.C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