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培优作业】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pdf版+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培优作业】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pdf版+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21 08:35:09

文档简介

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2)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紫色
(3)用一个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
石蕊变红(或二氧化碳气体没有酸性)二
条熄灭,则说明气体已收集满
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分子
4.(1)酒精灯(2)B(3)b(4)用燃
在做无规则运动(3)压强(4)蜡烛熄灭
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熄灭说明集满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
5.(1)集气瓶
(2)CaCO +2HCI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aCl2+CO2+H2 O 50 (3)1A
【新题看台】
C②CF(4)DH
1.C2.B3.C4.D5.C6.B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7.B
【问题导学】
8.(1)浅紫(或淡紫)
HC0,△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O2+H2O
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2)溶液均变红二氧化碳溶于水生
2.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人二氧化碳气
成碳酸,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体,石蕊试液变红,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3)空白对照实验,抵消指示剂颜色被
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
同体积无色液体稀释的影响
定,受热易分解,所以加热一段时间后,红
(4)比较水中有无酸时颜色变化的
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
差异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9.(1)长颈漏斗(2)C0,十C高温
较高,贸然进人容易发生危险,因此需先做
2CO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3)B
一个灯火实验。
(4)点燃(或收集、循环利用)》
【课堂作业】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
1.C2.C3.A4.C5.A6.C
【问题导学】
7.B
1.可燃性。
8.(1)光合呼吸(2)C2H
2.还原性。
9.碳酸钙CO2十C(OH)2
3.一氧化碳;使燃料充分燃烧,保持室
CaCO↓十H2O稀盐酸CaCO十
内通风。
2HC1=CaCl2+CO2↑+H2O
【课堂作业】
10.(1)2处液体由紫色变为红色
1.A2.A3.A4.B
(2)CO2+Ca(OH)2=CaCO2+H2O
5.可燃
2C0+0,点槛2C0,能让
【课后作业】
人们及时察觉煤气发生泄漏
1.D2.A3.D4.A5.C6.A
6.(1)CO2(2)D(3)二氧化碳,用
7.B8.C9.B10.C11.B12.D
13.(1)将注射器内气体注人少量澄清
于灭火(答案不唯一)(4)2C0十0,点燃
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二
2C02(答案不唯一)
氧化碳CO2十Ca(OH)2一CaCO2Y
7.(1)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在装置最
H,O
后的导管处添加一个贮气袋将多余的气体
14化学 九年级上册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D.干冰能升华吸热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大于空气的 A.二氧化碳有毒
气体,但是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浓度高,会使 B.二氧化碳不可用于灭火
人窒息。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 D.有刺激性气味
灰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的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3.“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
沉淀,故此反应可以用来鉴别二氧化碳气体。二氧 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
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因此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变化情况是 ( )
A.先变红后变紫
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1.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是利用其什么样的 B.
C.先变无色后变红性质
D.先变蓝后变紫
4.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 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 ,以解决温2.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会产 C. CO2
室效应
生什么现象 加热一段时间后,又会看到的现象是
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
什么 为什么 D.
新能源
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
达到目的的是 (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3.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会看到什 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
么现象 变蓝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
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
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 ”
4.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先做一个灯火实 6.美国首颗 嗅碳 卫星在2009年2月24日在
验,为什么 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毁,这颗卫
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
图。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
原料
C.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
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的呼吸作用
( ) 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
A.通常条件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热,因而可用作制冷剂
B.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 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
C.不易溶于水 性质的是 ( )
7 3
课时培优作业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2.下列气体与温室效应无关的是 ( )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①二氧化碳 ②臭氧 ③甲烷 ④氟氯代烷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⑤氮气 ⑥氧气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 A.⑤⑥ B.①②
农作物产量 C.①④ D.③④
8.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 3.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事实
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 的是 ( )
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A.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
(1)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CO2,通 B.我承认“温室效应”主要是我惹的祸
过 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C.我能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 H2 D.我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 4.现有两瓶气体:二氧化碳和氧气,将它们鉴
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 别出来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的化学式:2CO2+6H2 1( )+4H2O。 A.分别观察颜色
9.久盛石灰水的瓶壁上常附有一层白膜,它的 B.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名称是 ;产生这层白膜的原因是 C.分别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要除 D.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
去这层白膜可用 清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二氧化碳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广泛的
为 。 联系,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
10.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 ( )
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含量会比较高
②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量跟压强成反比
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
氧气
④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可观察 6.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
到在1、2两处中有一处有明显的现象发生,该实验 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
现象是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 ②禁止使用煤等燃
(2)3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 料 ③禁止乱砍滥伐 ④开发氢能源 ⑤利用水
的缘故(用化学方程表 力发电 ⑥种植花草树木
示)。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1.“低碳生活”目前已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时 D.①②④
尚,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 7.“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经常出
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下 现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其中“低碳生活”中的“低
列行为中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精神的是 ( ) 碳”是指 ( )
A.避免购买不需要的物品,少穿化纤材质的 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
服装 B.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
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 C.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
C.使用手绢代替餐巾纸 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
D.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得很低 8.下列能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或方
7 4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法)是 ( ) (2)对该气体性质的探究
A.闻气味 再收集一注射器的气体,然后将该气体缓慢地
B.观察颜色 通过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后(图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
C.用燃着的木条 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
D.点燃 燥棉球),发现:
9.“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
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10.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 棉球②和③均不变红,这是因为
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成为了人类关注 。
的热点。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 棉球④比①先变红,说明
A.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臭氧等 。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 棉球①也变红的原因是
用具 。
C.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3)该小组还注意到:打开雪碧瓶后,立即能观
D.提倡乘坐公交车、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
11.用如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 的多少与 有关。
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4)如图乙,将注射器内的气体通过T形管注
射到放有燃着小蜡烛的烧杯中,会观察到
现象,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认识:
, 。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1.(咸宁中考题)“低能耗”“低废水”“低废弃
B.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
C.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 碳”要求的是 ( )
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A.推广无纸化办公
1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循环使用生活用水
( ) C.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得很低
A.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 D.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B.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2.(泰州中考题)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错
C.干冰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 误的是 ( )
D.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 A.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
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雪碧中的气体进行了 B.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人呼吸
如下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C.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
(1)猜想:雪碧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用注射器抽取一定的雪碧,上下振荡,然后将 3.(苏州中考题)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
液体部分挤出,收集到一注射器的气体。问:怎样 确的是 ( )
设计实验证明其为二氧化碳 A.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也不能作为植物养料
。该反应的化学 B.实验室常用纯碱粉末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方程式为 。 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和制造舞台云雾
7 5
课时培优作业
D.若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过高,则会引发 C.硫化羰不能用作灭火剂
酸雨 D.硫化羰完全燃烧会生成CO2和SO2两种氧
4.(台州中考题)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 化物
合理的做法是 ( ) 8.(苏州中考题)室温时,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
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②在盛有3mL稀醋酸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
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A B
③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
达到饱和,再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1)将实验③所得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
后,溶液变为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D (2)实验②、③共有的现象是 ,说
5.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 明 。
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 ) (3)实验①的作用是

(4)实验①、②和③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数
相同的目的是 。
9.(重庆中考题)为了制取CO2并验证它的性
A.步骤① B.步骤② 质,张林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根
C.步骤③ D.步骤④ 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6.(重庆中考题)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
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
实验1 实验2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
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2不支持燃烧 (1)仪器a的名称是 。
A.①② B.②③ (2)B中玻璃管内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C.③④ D.①④ ,酒精灯加上铁丝网
7.(莱芜中考题)科学家发现火星大气层中含 罩的作用是 。
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的物质,化学式为COS。已知硫 (3)D中石蕊溶液始终没有变红,则C装置中
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 M最有可能是 (填序号)。
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稀硫酸 B.澄清石灰水
A.硫化羰是由分子构成的 (4)尾气的处理方法可以是 。
B.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
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