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培优作业】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pdf版+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培优作业】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pdf版+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21 08:35:09

文档简介

收集起来(2)先通入一氧化碳(3)黑色
灭火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固体变红C0+Cu0△Cu十CO,

4.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4)Cu2O和Cu,CuO
或粉尘,它们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和Cu2O,Cu等
【课堂作业】
8.(1)氧元素(2)6.4g
1.C2.B3.B4.A5.A6.D
【课后作业】
7.B8.B9.B10.D
1.B2.D3.A4.D5.B6.B
11.(1)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
7.CO2+Ca(OH)2=CaCO+H2O

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①
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C0十Cu0△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②足够的氧气
12.(1)使可燃物隔绝空气(2)镁在
Cu+CO2
高温条件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氢气在
8.(1)有CO2生成(2)检验CO的
空气中能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纯度
13.(1)“火箭”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
9.(1)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着火点,东风输送了氧气(2)可燃物被转
阻碍了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使组织缺
移了(3)大量的氧气
氧(2)2N0+2C0催化剂2C0,十N
【课后作业】
10.(1)一氧化碳
2C0+02
1.C2.D3.A4.C5.C6.B
点燃
2C0,
7.C8.D9.D10.A11.B
点燃
(2)C+O2
CO2
12.(1)4P+50,点燃2P,0,(2)温度达
(3)2C+02
点燃
2C0
CO2+C
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①中b通入N,红磷
高温
不燃烧:②中b通入O2,红磷燃烧
2CO
13.(1)可燃物(2)打开房门致使空
(4)不可靠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安
气流通,为燃烧提供足量的氧气(3)A
装烟囱,注意室内通风(5)将病人移到空
(4)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气新鲜处
【新题看台】
【新题看台】
1.B2.D3.B4.D5.C6.A
1.D2.B3.D4.D
7.(1)物质是否具有可燃性(2)隔绝
5.(1)氢气(2)检验纯度(3)还原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8.(1)隔离可燃物②④(或隔绝空气
①③或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⑤)
课题1燃烧和灭火
【问题导学】
(2)2CH。+130,点燃
=10H2O+8CO为
1.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与氧气接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
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
【问题导学】
需要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1.不是。放出热量的反应很多,如物质
2.隔绝氧气。
的燃烧、氧化钙与水反应、镁与盐酸的反
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
应等。
15课时培优作业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D.不具有可燃性的物质不能燃烧
3.KTV 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
燃烧的实质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必须 料,如泡沫、海绵等。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
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 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可燃物的着火点。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灭火,因
A.泡沫、海绵是可燃物
此采用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
B.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高
(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方法,都
C.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
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着火时应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撤向安全处
4.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
:
燃烧需要哪几个条件 这几个条件是同时 所示的实验 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1.
满足还是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即可 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 )
2.熄灭酒精灯一般用灯帽盖灭,其灭火的原理
是什么
3.如果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失
, 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火 最好使用哪种灭火器灭火 为什么
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 、 、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4.加油站 油库 面粉加工厂 纺织厂和煤矿的
, “ ” 5.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矿井内 为什么要标有 严禁烟火 的字样
舱里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着
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 )
A.草料舱没有氧气
1.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它没有 B.草料舱通风不好
燃烧的原因是 ( ) C.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
A.没有与氧气接触 D.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
B.无水酒精是液体 6.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
C.温度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原理是 ( )
D.酒精没有可燃性 A.隔绝空气
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C.清除可燃物
B.可燃物都是含碳元素的物质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C.火箭升空是利用燃烧放出的巨大能量 7.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8 0
化学 九年级上册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引燃圣火。此过程中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
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②北京奥运会火炬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
D.厨房天然气管道着火,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 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但要实
开窗通风 现奥运圣火登顶珠峰,还需要解决最关键的燃烧条
8.“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 件是 。
立熄”接触到火焰3~5s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 12.2013年4月25日晚8点,台州市的一金属
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物,使火焰熄灭,其灭 堆场发生火灾,十多吨金属镁发生爆燃后发出刺眼
火原理是 ( ) 的白光,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消防指挥部立即
A.清除可燃物 动员力量,寻找沙土进行灭火。镁是一种银白色的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金属,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氢气。
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利用沙土灭火的原理是 。
D.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2)本次火灾消防员不能用水来灭火,其原因
9.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 是 。
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 ) 13.《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
A.提供可燃物 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
C.提供氧气 回答以下问题。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
10.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 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燃的共同点是 ( ) 。
①都需要达到着火点 ②都发光 ③都很剧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
烈 ④都属于氧化反应 被烧的原因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
C.③④ D.只有④ 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
11.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
的联系。
() ( )1 如图是燃烧条件示意图: 1.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
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
已有很多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
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燃烧的三个条件:
备的条件是 ( )
① ;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 ; A.①② B.②③
③ 。 C.①③ D.①②③
(2)奥林匹克火炬(内部储有可燃物)是奥林匹 3.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克圣火的载体。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
①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 是隔绝可燃物
亚的赫拉神庙前通过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
8 1
课时培优作业
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
可燃物的着火点 8.有关存放易燃易爆物的做法错误的是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 ( )
是可燃物 A.易燃易爆物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合存放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 B.存放易燃易爆物仓库做到人走电断
温度 C.灭火方式不同的易燃易爆物,不能存放在
4.炒菜锅里的油被引燃后,最佳的灭火方案是 一起
( ) D.易燃易爆物要紧密堆放,不能留有空隙
A.使用灭火器 B.撒上沙土 9.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
C.盖上锅盖 D.浇水 合理的是 ( )
5.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 A.严禁烟火
法不合理的是 ( ) B.禁止使用手机
A.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用湿布盖灭 C.架高顶棚加强通风
B.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D.降低燃料着火点
C.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 10.根据化学实验常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
D.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 法正确的是 ( )
面撤离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6.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 )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
11.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
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
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 漏气
于白磷 12.依据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 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
度高于实验1 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 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熄灭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
火点
7.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
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
A.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B.人们每天的饮食中都应有蔬菜、水果,其目 。
的是补充蛋白质 (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 的实验是 。
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3.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
8 2
化学 九年级上册
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 C.升高铁丝的着火点
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D.升高细铁丝的温度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 。 5.(永州中考题)“釜底抽薪”成语中蕴含的灭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 火原理是 ( )
其原因是 。 A.隔绝空气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 B.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填 C.移除可燃物
字母)。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6.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
B.跳楼逃生 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A.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 燃烧
灭火的原理是 。 B.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
燃烧
C.磷 燃 烧 的 反 应 属 于 氧 化
1.(台州中考题)如图,烧杯中盛有80℃的热 反应
水,杯底放有一小粒白磷,当将一支大试管迅速插
D.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
入水中并罩住白磷时,白磷立即燃烧起来。该实验
7.(内江中考题)(1)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
说明燃烧需要 ( ) 分别为40℃、240℃。某学习小组按照下图所示装
置去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通过多次实验,他们对
燃烧的三个条件始终未能探究全面,你认为他们不
能探究到的燃烧条件是 。
A.水 B.氧气
C.可燃物 D.温度达到着火点
2.(广安中考题)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 (2)“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它
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 接触到火焰3~5s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
A.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
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 理是 。
绝了氧气 8.(雅安中考题)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
C.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 反应之一。
了更充足的氧气 (1)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的事例: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①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②熄灭燃气灶
3.(永州中考题)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 火焰时,关闭阀门。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会发生爆炸的是 ( ) ④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
A.H2、CO2 B.CO、O2 掉。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请你从灭火
C.H2、CO D.CO、N2 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重庆中考题)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分类标准 ,包括事例 。(填
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气瓶中,
序号)
火柴燃烧的作用是 ( ) (2)打火机中常用丁烷(C4H10)作燃料,丁烷与
A.补充氧气 甲烷完全燃烧产物相同,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
B.增加可燃物 学方程式: 。
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