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01 06:4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了解“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杂交水稻技术、青蒿素等成就,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认识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对我国科技发展所作的贡献,理解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时空观念:通过梳理中国古代科技和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比较系统地掌握科技这一专题的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3.史料实证:通过公开的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手稿、日记、信件等第一手史料,感受他们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的精神;通过相关电影等第二手史料,加深对这些科学家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4.历史解释:通过阐述“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原因和意义、籼型杂交水稻技术和青蒿素推广的意义,并对“文化自信”问题作出相应评价,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5.家国情怀:理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勇于奉献、开拓创新的意识;学习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奋力开拓的精神品质,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了解中国科技、文化事业的成就,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双百”方针。
2.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神舟十四号发射的视频。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开启了六个月的太空之旅。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四号”,一颗颗卫星、一枚枚火箭、一艘艘飞船,展示着中国航天源源不断、催人奋进的力量——来自航天精神的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工作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对中国及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一、“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1.史料展示:
材料一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小组讨论: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学生讨论后回答: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为了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保卫我国的国家安全,我国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
2.图片展示:
3.教师提问:以上两位科学家对我国哪一方面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学生回答:国防科技。
4.教师提问: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回答: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5.教师补充:“两弹一星”中的“两弹”指的是核弹与导弹。其中,核弹又包括原子弹和氢弹。
6.教师提问:新中国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研制出“两弹一星”的,这与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奋斗是离不开的,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精神呢?
学生回答:艰苦奋斗、爱国敬业、甘于奉献、严谨细致、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等。
7.教师提问:“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1.引导学生总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学生回答: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教师补充:2021年6月17日,中国航天员汤洪波、聂海胜、刘伯明乘坐“神舟十二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实现自主交会对接,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并驻留3个月。2021年10月16日,叶光富、翟志刚、王亚平三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三号”,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并将在太空驻留6个月。
目标导学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教师简要介绍:袁隆平和屠呦呦的科研经历。
2.教师提问:袁隆平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社会意义?
学生回答: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3.教师指出:袁隆平成为获得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人,他还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4.教师提问: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回答: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5.教师指出: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目标导学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94页“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内容,回答:我国指导文艺工作的方针是什么?我国在文艺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回答:①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②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教师总结:“双百”方针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仍然是当今我国科学文化工作者应该遵循的方针。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一起了解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认识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爱国奉献、赤胆忠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品质,不为名利,默默奉献!让科技创新成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涉及的专业科技知识较多,有的科技知识比较抽象,需要老师进行相应的补充。但因课时有限,只能挑选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来讲解。如何使学生再上一个台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