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信阳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30 16:26:42

文档简介

信阳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01-10:CBCDC ACDD
11-20:DCBCC CACCE
21-30:ACCCB ABABA
二、综合题(40分)
31.(18分)
(1)与弱水中游相比,三江平原湿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更为湿润(2分),多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枯枝落叶多,可以输入更多的生物残体来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2分);三江平原湿地纬度更高,冬季寒冷漫长,低温的条件使微生物分解有机碳速率减慢(2分),利于有机碳的积累。
(2)变化特点:增加。(2分)
理由:随着退耕还湿工程实施,三江平原表层土壤水位上升(水分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减弱,土壤有机物质的损失量减少,利于有机碳的积累;同时,随着水分的增加,生物量会随之增加,生物残体输入量增加,进而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4分)
(3)退耕还湿会增加有机碳的积累(2分),减少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2分),抑制全球气候变暖(2分)。
32.(22分)
(1)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口数量多;因家庭结构和居住方式改变,社会养老需求大;经济发达,老年人口消费能力强。(6分)
(2)中心城区老年人口比例高,数量大;医疗服务条件好,健康保障能力强;公共交通更便捷,方便老年人出行。(6分)
(3)医疗(康养)机构;交通站点;城市公园等(任答两点得4分)
(4)养老机构分散,竞争小;土地租金低,养老成本低;人类活动规模较小,环境质量高。(6分)信阳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历时近10个月的飞行,"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表面。由于火星距离地球遥远,地球对其控制信号单程需20分钟左右,在“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过程中,其速度由2万千米/小时降至0时的时段内,经历了“未知九分钟”,使“天问一号”火星软着陆更加艰难。读图完成1-3题。
1.当"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时,地球
A.公转速度正在加快
C.昼夜长短差值加大
B.自转速度不断减小
D.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2.“祝融号"着陆火星过程中,经历了“未知九分钟”,其主要风险来自
A.遍布环形山
B.通信延时长
C.高密度大气
D.沙尘暴天气
3.当“天问一号”出发时,天文爱好者肉眼观测到火星的主要时间段和方位
A.上半夜东方
B.上半夜西方
C.下半夜东方
D.下半夜西方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大规模开发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梯级开发为重点。俄罗斯鲟鱼属于洄游性鱼类,适宜在温度为18~25℃的半咸水中生活,每年春秋两季从里海沿伏尔加河上溯产卵,但不同季节洄游距离差异较大。下图为里海部分水域及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伏尔加河梯级开发的限制性因素有
①凌汛多发
③夏季流量较大
②封冻期较长
④河流落差较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俄罗斯鲟鱼在伏尔加河洄游距离较长的季节及主要原因是
A.春季 水质较好
C.秋季 水温较高
B.春季 季节性积雪融水注入
D.秋季 河水营养物质最丰富
卤泊滩位于陕西省中部,属古咸水湖干涸后形成的低洼盆地。在过去,该地以漫灌淋盐的方式进行盐碱地治理,却因难以向外排盐始终未获成功。21世纪初,该地在农田周围种植防风林,田块间挖设蓄水沟渠(早季沟渠水可回补农田),沟渠内种植耐盐水生植物,形成“工程—生物—农业"综合治理模式,新增万亩高产耕地。据此完成6-8题。
6.该地漫灌淋盐未能成功治理盐碱地,主要是因为
A.位于低洼盆地
B.夏季蒸发旺盛
C.灌溉水盐度高
D.土壤含盐量高
7.推断该地在蓄水沟渠内种植水生植物主要是为了
A.降低蓄水沟渠水位
C.降低沟渠水体盐度
B.减少作物病虫害
D.提高生物多样性
8.除治理盐碱化外,该地采用“工程--生物--农业”综合治理模式还有利于
A.农业机械耕作
B.减轻水土流失
C.提高复种指数
D.改善局地气候
桥、隧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常见形式。在较长隧道(数千米)施工时,为提高工程效率,人们会开挖竖井、斜井等进行辅助。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山区沿隧道施工示意图及该山区等高线示意图(等高距50米)。该地岩层以石灰岩为主,多褶皱发育。据此完成9-11题。
9.该工程施工中,开挖竖井和斜井的主要作用是
A.便于通风透气
B.安放通信设备
C.能够自流排水
D.加快施工进度
10.与竖井开挖方式相比,Q地选择斜井开挖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施工难度
B.减少开挖总量
C.获得更佳采光
D.保护山顶景观
11.图中隧道未采取直线修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增加洞内汽车容量
C.提醒司机谨慎驾驶
B.不需将隧道分为两段
D.避并可能透水地段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状态。下图示意1990-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及全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表示意人口结构类型与老龄化系数。据此完成12-13题。
12.1990-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结构类型由
A.年轻型进入成年型I期
C.成年型Ⅱ期进入老年型I期
B.成年型I期进入成年型Ⅱ期
D.老年型I期进入老年型Ⅱ期
13.2000-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老龄化进程在加快,但慢于广东省,更慢于全国。这表明粤港澳大湾区
A.气候环境更宜居住
B.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C.海陆空交通更便捷
D.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多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专业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专业村是指农村大部分农户商品性地从事一种或多种相关的生产或服务活动的村庄,按其主导产业类型可划分为农业型、工业型及服务业型三种主要类型专业村销售市场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差异性、扩张性,在网络结构上表现为“省内紧缩、省外拓展”的演化格局(下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专业村发展初期,销售市场以“省内为主、省外为辅”,其主要原因是
A.生产规模不大
B.运输成本较高
C.产品品质偏低
D.销售渠道较窄
15.专业村在发展壮大过程申,其销售网络形成“省内节点减少、省外节点增加”的原因有
①带动周边村庄从事相关产业,省内市场竞争激烈
②伴随着技术扩散,周边村庄产品供应省外
③专业村产品质量提升,品牌价值逐渐得到认可
④专业村产品价格高,省内市场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研究发现.部分南极地区已经被绿藻覆盖,甚至在太空中都能看到成片的绿色。据估计。南极地区的绿藻面积在夏季可达到1.9平方千米,其中62%的绿藻爆发点分布在南极大陆周围的小岛上。下图为南极地区绿藻爆发点分布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推测影响南极地区绿藻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光照和土壤
B.岩石和地形
C.气温和液态水
D.风力和液态水
17.绿藻对南极地区气温升降的影响,目前尚不确定。关于“不确定”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绿藻生长可减少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②绿藻生长可增加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③绿藻可使白天气温更高,夜间气温更低
④绿藻可以减少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近年来图示南极半岛地区气温持续升高,可能会导致
A.绿藻爆发点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分布面积减少
B.绿藻爆发点的数量先减少后增多,分布面积增加
C.绿藻爆发点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分布面积增加
D.绿藻爆发点的数量先减少后增多、分布面积减少业
秦冷-准河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秦冷-准河线作为地理分界线具有一定的宽度,被称为过渡带。在过渡带上兼具南北万的特点,过渡带的宽度首接由分界线具有一定的作用所决定。下图为南北分界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9-21题。
19.秦岭-淮河线西段较窄,东段较宽,其原因可能是
A.淮河位于偏东部,水分条件好
C.秦岭海拔较高,阻隔作用较淮河强
B.秦岭山体较淮河宽度窄
D.淮河历史于多次改道,确定性不强
20.秦岭-淮河线作为南北分界线的具体界定经历了长期的过程,众多专家观点不一,有专家建议根据行政界线划分南北方,对此建议解释合理的是
A.秦岭-淮河作为天然屏障,随着地质作用而变化
B.行政区划界线较自然区域界线更加明确
C.秦岭-淮河线具有多个地理意义,每一种界线不一致
D.随着人类科技进步,对自然界线的划分标准在变化
21.为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化发展,有学者提出打造涵盖秦岭南北的“西三角经济圈”的计划,包括重庆、西安和成都及其周边地区。“西三角经济圈”协同发展有利于
①疏解各大城市的核心功能
③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②促进区域间的要素流动
④促进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新疆吐鲁番葡萄干是由糖分积累至最高的鲜葡萄晾制而成。当地农民利用传统晾房。(如下左图)自然晾制需30-40天;2021年,采用智慧晾房(如右图),经太阳能热烘于只需3-4天。据此完成,22-23题。
22.与传统晾房相比,智慧晾房可以
①降低成本
③调控温度湿度
②节约能源
④提高产品品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3.智慧晾房发挥最大功效的月份是
A.2~3月
B.5~6月
C.9~10月
D.11~12月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下面两图分别表示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湘中都市圈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
24.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相比,湘中都市圈
A.城市功能更全
C.城镇化问题较少
B.辐射范围更广
D.交通更发达
25.发展都市圈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A.城市之间职能的分工和合作
C.区域规划留有绿地、空地
B.城市内部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
D.区域交通网建设和环境保护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成立。其所在的苏伊士湾西北经济特区西距开罗市120公里,北距苏伊士城44公里,是目前埃及唯一的经济特区。埃及与美国、欧盟、中东、非洲等经济体签订了多个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在埃及制造的产品可自由进入美国、欧盟、非洲、土耳其、阿拉伯国家市场。读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6-28题。
26.利用埃及的资源优势,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可以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纺织工业
B.电子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冶金工业
27.我国某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工厂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C.利用当地便捷交通
B.扩大海外市场规模
D.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28.埃及政府持续提升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国际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是
A.适时升级相关产业
C.吸引更多企业入驻
B.适当降低合作区工业产品价格
D.加大对经贸合作区的宣传力度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四川交界处的金沙江下游河段,拦河坝坝顶海拔834m。该地山谷风显著。下图为“白鹤滩水电站大坝景观及坝区等高线地形图(海拔:米)”。据此完成29-30题。
29.该大坝坝体相对高度可能
A. 229m
B.289m
C.339m
D. 389m
30.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推测该地局地环流引起的风速变化及原因是
A.白天风速变大湖风与谷风叠加
C.白天风速变小陆风与山风叠加
B.夜晚风速变大湖风与山风叠加
D.夜晚风速变小陆风与谷风叠加
二、综合题(40分)
31.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元素即为土壤有机碳。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存场所,土壤有机碳容量既与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多少有关,也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量有关。当土壤水位较低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比较明显,土壤有机物质的损失量较多。
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易分解的土壤有机碳,使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调查研究表明,位于弱水中游(河西走麻中段)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2.28—28.34克/千克,三江平原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96-184克千克。湿地的过度开发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形成。1990年后,中国开始实施湿地保护行动,国家在三江平原、弱水中游(河西走廊中段)等地区实施大面积退耕还湿工程。
(1)与弱水中游相比,试从气候角度分析三江平原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的原因。(6分)
(2)随着退耕还湿工程的实施,推测三江平原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6分)
(3)分析我国三江平原退耕还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6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上海市是我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大都市。上海中心城区老年人口密度大,老年人出行方式主要以步行和公共交通为主。随着家庭结构和居住方式的改变,养老机构提供的住养、生活护理等综合型服务成为居家养老的补充方式,养老机构可为老年人提供全托、日托等方式的养老服务。上海市养老产业发展迅速,养老机构从中心城区向近郊和远郊区逐步扩散,但中心城区养老机构数量多、密度大。下图示意上海市养老机构空间分布。
(1)从市场角度分析上海市养老机构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2)说明上海市中心城区养老机构数量多的原因。(6分)
(3)列举两项上海市中心城区养老机构应当临近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4分)
(4)有人建议将中心城区一些养老机构搬迁至西南部的近郊区,试分析其原因。(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