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 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 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9 21:09:09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 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九上·拱墅期末)《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 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主人得割其耳 。”这表明这部法典(  )
A.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B.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C.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D.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法典
2.(2022九上·镇江期末)古代亚非地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下图亚非文明发源地中,制定出《汉漠拉比法典》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2022九上·新丰期中)《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任何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则他须赔偿邻居小麦以弥补其损失。此据可知,该法典(  )
A.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民法典
B.有效解决了古巴比伦的社会矛盾
C.注重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D.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
4.(2022九上·梅州期中)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700年前后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
A.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B.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
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D.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5.(2022九上·邓州期中)《汉谟拉比法典》作为一部公开的成文法典,开创了人类法治管理的先河,汉谟拉比所坚持的“能被普遍接受”和“具有永久性”的立法原则已经成为后来诸多法律的基本出发点。这反映了(  )
A.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B.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C.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 D.汉谟拉比实行了君主专制制度
6.(2022九上·定远月考)某同学学习完《古代两河流域》一课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判断他的笔记中表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两河流域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B.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C.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D.第六代国王胡夫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二、判断题
7.(2016九上·福州期中)成文法典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权利法案》。(  )
三、填空题
8.(2022九上·武功期中)《   》(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9.(2022九上·泾阳期中)《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用   文字刻成的;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   (机构)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10.(2022九上·汉阴期中)《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11.(2022九上·榆林月考)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   (人物)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人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12.(2022九上·榆林月考)   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女送去抵债。    (朝代)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13.(2021九上·永吉期中)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   
(2)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的帝国   
(4)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14.(2021九上·大庆月考)四大文明古国是:   
15.(2020九上·榆林月考)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古巴比伦的   都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字。   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16.(2019九上·大通月考)亚非文明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古马比伦颁行了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了   。
17.请把下列历史事物与文明古国搭配。
金字塔   
种姓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分封制   
(古代中国 古代印度 古代埃及 古巴比伦王国)
18.(2022九上·西安月考)古印度文明社会等级制度是   ;公元前6世纪,   (人物)创立佛教。
19.(2020九上·韩城月考)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它宣扬的   思想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教开始向外传播的时间是   
四、改错题
20.(2022九上·双鸭山期中)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错误:   改正:   。
21.古埃及国王汉谟拉比制订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错误:    订正:   
22.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伯里克利制定的。   
五、问答题
23.(2022九上·榆林月考)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从这部法典可以了解到古巴比伦的哪些社会生活状况?它有何历史价值?
24.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回答问题:
⑴历史遗址、遗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通过上述两个遗址或遗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国家的历史?
⑵图二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是谁制定的?这部法典维护谁的利益?
⑶从图片上可以看出,这部法典刻在什么地方?这部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
25.《上古亚非文明分布示意图》,
请按要求作答:
(1)将下列文明成果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产生区域的方框内。
A.《汉谟拉比法典》 B.胡夫金字塔
(2)从各文明成果所在的位置分布看,这些地区古代文明的兴起有何共同特点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第196条 如果一个自由民挖出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眼睛,他的眼睛也该被挖出来。第199条 如果一个自由民挖出别人奴隶的眼睛,或者打碎别人奴隶的骨头,他将付它价值的二分之一。第200条 如果一个自由民击落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牙齿,他的牙齿也该被同等的打掉。——《汉谟拉比法典》
(1)据图一,说说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产生的相同条件有哪些?
(2)图二所示文明古国的遗存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3)据材料二,说说《汉谟拉比法典》实质。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亚非文明古国有何相同特点?
27.(2018九上·咸安期末)佛教的创始人是谁?它是如何向外传播的?
六、材料分析题
28.(2021九上·崇仁月考)不同肤色、不同大陆的人们共同缔造了人类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世界古代文明,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世界古代文明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大河奔流,土地肥美,宜于农耕,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
材料二: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文明的勃勃生机与不断进取的创造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哪两种不同形式的古代文明?造成这两种文明不同的地理因素是什么?
(2)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不同文明的代表成就各举两例?
(3)请谈谈你对这两种不同文明的认识。
29.(2021九上·孝南月考)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倘若奴隶告其主人:“你非吾之主人”,则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其后主人得割其耳。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主人,而剃去其奴隶标识者,此理发师应断指。
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隶即患癫痫,则买者可以将其退还给卖者,并收回所付之银。
——《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二: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人民所掌握。当私人纠纷产生时,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正像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开放的那样,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在这里每一个个人不但对他自己的私事感兴趣,也对整个社稷的大事感兴趣。
——伯里克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可以看出,《汉谟拉比法典》实际上是维护哪个阶级利益?该法典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怎样?该地区还有哪些经典的文明成果?请再举一例。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在当时的雅典,真正拥有政治权力的是哪些人?你如何评价伯里克利的这段话?
七、综合题
30.“古代文明的每一个都有其与众不同之处,都是一种独特的类型。但我们应该承认它们还具有某些共性。”——斯塔夫里阿诺斯
(1)结合所学知识,上古亚非文明在自然地理环境上有何“共性”?
(2)古代两河流域有着独具特色的奴隶制文明,有一部法典是其典型代表,这部法典哪一国王制定实施?在世界历史中又有何地位?
(3)中古时代的欧洲,建筑体现出文明的“个性”,下图建筑始建于何时?其建筑风格有何特点?
(4)面对世界各种文明的共性与独特的个性,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 据材料“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主人得割其耳。”可知,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2.【答案】B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题干图中所示②处为古巴比伦王国所在两河流域地区,B项符合题意。
图中①所示为古埃及文明地区,其文明象征是金字塔,A项不符合题意。
图中③所示为古代印度文明地区,种姓制度、佛教等是其文明成就的代表,C项不符合题意。
图中④所示为古代中国地区,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大文明古国文明成就的识记。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具备识图能力,在此基础上准确识记四大文明古国所在地区及其重要的文明成就即可作答。
3.【答案】C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如果任何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则他须赔偿邻居小麦以弥补其损失”可知,材料所述“邻居的田”属于社员的私有财产,《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有人开挖沟渠浇灌田地时不小心淹没别人田地时要进行补偿,说明该法典注重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C项正确;
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汉谟拉比法典》注重保护私有财产,没有强调其地位,无法得出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民法典,排除A项;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不能表述为“有效解决了”,排除B项;
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汉谟拉比法典》注重保护私有财产,没有强调该法典的性质,无法得出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工具的结论,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内容的相关史实。
4.【答案】A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概括材料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书,同时开凿运河,设计了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些都表明古巴比伦重视农业发展。A项正确;
材料中楔形文字只是记录工具。排除B项;
材料没有与同时期其他国家对比,不能得出苏美尔人发展农业最早、最发达的结论,排除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5.【答案】B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
【解析】【分析】据题干“汉谟拉比所坚持的“能被普遍接受”和“具有永久性”的立法原则已经成为后来诸多法律的基本出发点”可知,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汉漠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AC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不符合题意;
B项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漠拉比法典》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D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王汉谟拉比在位的时候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D不符合史实,D符合题意;其它三项符合史实,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7.【答案】错误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两河流域奴隶社会的代表是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较为全面地保存了两河流域社会发展状况的文明成果。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
8.【答案】汉漠拉比法典;罗马民法大全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分析】《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故答案为:汉谟拉比法典;罗马民法大全。
【点评】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罗马民法大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楔形文字;公民大会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用楔形文字文字刻成的;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故答案为:楔形文字;公民大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雅典民主政治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公元前 5 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10.【答案】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刻在石柱上的,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故答案为: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1.【答案】汉谟拉比;伯里克利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主政伯里克利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点评】考查古巴比伦王国和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注意掌握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并识记。
12.【答案】家庭奴隶制;孔雀王朝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女送去抵债;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故答案为:家庭奴隶制,孔雀王朝。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
13.【答案】(1)太阳历
(2)《汉谟拉比法典》
(3)亚历山大帝国
(4)《天方夜谭》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是古埃及人创制的,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古埃及最初一年定为360天,后来改为365天。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太阳历。后来他们又根据尼罗河泛滥和农业生产的情况,把一年分为三季,叫做洪水季、冬季和夏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每月里10天一大周,五天一小周。全年12个月,另加5天在年尾,为年终祭祀日。
(2)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3)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从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历经10年征战,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4)《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反映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代表作品,被视为世界文学瑰宝。
故答案为:(1)太阳历。
(2)《汉谟拉比法典》。
(3)亚历山大帝国。
(4)《天方夜谭》。
【点评】本题考查古埃及的天文成就、《汉谟拉比法典》、亚历山大帝国、《天方夜谭》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14.【答案】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分别为: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
故答案为: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大文明古国相关内容,侧重考查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
15.【答案】楔形文字;《荷马史诗》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都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字;《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故答案为:楔形文字;《荷马史诗》
【点评】本题考查古巴比伦文明和《荷马史诗》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古巴比伦和古希腊文明即可作答。
16.【答案】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佛教
【知识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古王国时期,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因它的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后来他被称为“释迦牟尼”。
故答案为: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佛教。
【点评】本题考查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佛教等知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基础知识,没有什么技巧,牢记即可。
17.【答案】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王国;古代中国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标志。古代埃及被称为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在雅利安人统治时期确立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分封制是古代中国西周时期完善确立的。
【点评】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8.【答案】种姓制度;释迦牟尼
【知识点】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佛教,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故答案为:种姓制度;释迦牟尼。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相关知识。
19.【答案】“忍耐顺从”;公元前3世纪后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佛教创立于6前世纪的古印度,主张众生平等;万物皆有因果缘由,“忍耐顺从”等思想。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最早是在元前3世纪后;
故答案为:忍耐顺从 公元前3世纪后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识记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20.【答案】错误;象形文字改为楔形文字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发明的;
故答案为:错误,应把象形文字改为楔形文字。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进行判断,发现有错误,依据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21.【答案】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订的,它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因此,《汉谟拉比法典》不是出自古埃及,而是出自古巴比伦王国。
22.【答案】错误:伯里克利 正确:汉谟拉比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而伯里克利是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者。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23.【答案】地位: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状况:①存在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②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③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④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子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⑤商品经济在古巴H比较活跃。历史价值:①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②表明了人类社会的法传统源远流长。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为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从法典可知,古巴比伦分为 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子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较活跃。 《汉谟拉比法典》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②表明了人类社会的法传统源远流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主要内容以及历史价值,注意对相关的历史知识的识记。
24.【答案】⑴埃及古巴比伦
⑵《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制定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⑶刻在石柱上。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知识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古代遗址、遗物。图一是埃及金字塔;图二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埃及金字塔,始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2)本小题考查的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条文(282条)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等。法典的基本特点:首先,它明显地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保护奴隶制的私有制;其次,法典还保存某些习惯法残余,例如“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态复仇原则(第196、200条)和神判习惯(第2、132条)等;
(3)本小题考查的是《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点评】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25.【答案】左框:B;右框:A;填空:都兴起于大河流域。
【知识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巴比伦王国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的代表,埃及位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故依据左框下的“尼罗河”可以判断为B。右框则为A。
【点评】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26.【答案】(1)都发祥于大河流域;都出现在北纬20~北纬40度的区域,气温条件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
(2)法老的陵墓。
(3)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奴隶制法典。
(4)都是农业文明的代表;都建立中央集权、国王专制的国家。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1)图一反映的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产生的相同条件有都发祥于大河流域;都出现在北纬20~北纬40度的区域,气温条件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
(2)图二所示文明古国的遗存的主要用途是法老的陵墓。
(3)据材料二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奴隶制法典。
(4)古代亚非文明古国的相同特点:都是农业文明的代表;都建立中央集权、国王专制的国家。(或经济上农业为主、政治上中央集权。)
【点评】关于四大文明古国,学生要掌握它们的发源地: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发源于两河流域,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发源于长江、黄河流域。本题主要涉及了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学生还要知道的古代印度文明包括:创立佛教、创立种姓制度、发明阿拉伯数字等;古代中国的文明有:修筑万里长城、开凿大运河等。
27.【答案】①乔达摩·悉达多。②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顺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②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有了很大发展,并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故答案为: ①乔达摩·悉达多。②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点评】本题考查佛教的创立于传播。学生要准确识记佛教创立的背景、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影响及传播的路径等基础知识。
28.【答案】(1)材料一属大河文明,材料二属海洋文明。地理环境的不同。文明发源地不同。
(2)大河文明:金字塔,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海洋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等。
(3)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文明类型。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 (1)根据“这里大河奔流,土地肥美,宜于农耕”可知,材料一中属于大河文明,根据“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文明的勃勃生机与不断进取的创造精神”可知,材料二属海洋文明。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造成这两种文明不同的因素主要是地理环境的不同。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希腊半岛环海、多山、多岛屿,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大河文明的代表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有金字塔;古巴比伦文明的文明成就有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文明的文明成果包括种姓制度等。海洋文明的代表包括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成就句括 雅典的民主政治;古罗马文明文明成果包括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等。
(3)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文明类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故答案为:(1) 材料一属大河文明,材料二属海洋文明。地理环境的不同。文明发源地不同。
(2) 大河文明:金字塔,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海洋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等。
(3)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文明类型。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大河文明、海洋文明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造成这两种文明不同的地理因素、不同文明的代表成就的相关史实。
29.【答案】(1)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楔形文字或空中花园。
(2)成年男性公民;进步性:是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局限性:人口众多的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民主权利。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1)《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空中花园是古代巴比伦的著名建筑。
(2)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当时,享有政治权利的是本邦成年男性公民。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但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少数男性公民的奴隶主专政,只有成年男子享有民主权利;广大的奴隶、外邦人、儿童和妇女根本没有民主政治权利。
故答案为:(1)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楔形文字或空中花园。
(2)成年男性公民;进步性:是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局限性:人口众多的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民主权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两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古巴比伦文明和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掌握古巴比伦文明和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
30.【答案】(1)地理:大河流域文明。
(2)汉谟拉比;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2世纪中叶(西欧中世纪);哥特式建筑。
(4)求同存异等。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1)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上古亚非文明古国主要指的是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巴比伦和古代埃及,这四大文明古国在自然地理环境上的“共性”表现在:都是大河流域的人类文明。(2)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古代两河流域有着独具特色的奴隶制文明,有一部法典是其典型代表,这部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国王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而制定的;这部法典的地位是: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3)通过所学知识,首先我们知道图中建筑是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2世纪,前后用了180多年时间才全部建成;其建筑风格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那面对世界各种文明的共性与独特的个性,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是:我们要积极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的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对世界文化,我们要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等。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大河流域的人类文明的知识。(2)本题考查的是古巴比伦的相关知识。(3)本题是一个图片材料题,考查的是巴黎圣母院的相关知识。(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 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九上·拱墅期末)《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 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主人得割其耳 。”这表明这部法典(  )
A.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B.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C.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D.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法典
【答案】B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 据材料“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主人得割其耳。”可知,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2.(2022九上·镇江期末)古代亚非地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下图亚非文明发源地中,制定出《汉漠拉比法典》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题干图中所示②处为古巴比伦王国所在两河流域地区,B项符合题意。
图中①所示为古埃及文明地区,其文明象征是金字塔,A项不符合题意。
图中③所示为古代印度文明地区,种姓制度、佛教等是其文明成就的代表,C项不符合题意。
图中④所示为古代中国地区,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大文明古国文明成就的识记。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具备识图能力,在此基础上准确识记四大文明古国所在地区及其重要的文明成就即可作答。
3.(2022九上·新丰期中)《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任何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则他须赔偿邻居小麦以弥补其损失。此据可知,该法典(  )
A.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民法典
B.有效解决了古巴比伦的社会矛盾
C.注重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D.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
【答案】C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如果任何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则他须赔偿邻居小麦以弥补其损失”可知,材料所述“邻居的田”属于社员的私有财产,《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有人开挖沟渠浇灌田地时不小心淹没别人田地时要进行补偿,说明该法典注重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C项正确;
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汉谟拉比法典》注重保护私有财产,没有强调其地位,无法得出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民法典,排除A项;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不能表述为“有效解决了”,排除B项;
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汉谟拉比法典》注重保护私有财产,没有强调该法典的性质,无法得出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工具的结论,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内容的相关史实。
4.(2022九上·梅州期中)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700年前后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
A.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B.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
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D.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答案】A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概括材料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书,同时开凿运河,设计了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些都表明古巴比伦重视农业发展。A项正确;
材料中楔形文字只是记录工具。排除B项;
材料没有与同时期其他国家对比,不能得出苏美尔人发展农业最早、最发达的结论,排除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5.(2022九上·邓州期中)《汉谟拉比法典》作为一部公开的成文法典,开创了人类法治管理的先河,汉谟拉比所坚持的“能被普遍接受”和“具有永久性”的立法原则已经成为后来诸多法律的基本出发点。这反映了(  )
A.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B.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C.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 D.汉谟拉比实行了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B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
【解析】【分析】据题干“汉谟拉比所坚持的“能被普遍接受”和“具有永久性”的立法原则已经成为后来诸多法律的基本出发点”可知,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汉漠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AC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不符合题意;
B项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漠拉比法典》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2022九上·定远月考)某同学学习完《古代两河流域》一课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判断他的笔记中表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两河流域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B.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C.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D.第六代国王胡夫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答案】D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王汉谟拉比在位的时候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D不符合史实,D符合题意;其它三项符合史实,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二、判断题
7.(2016九上·福州期中)成文法典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权利法案》。(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两河流域奴隶社会的代表是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较为全面地保存了两河流域社会发展状况的文明成果。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
三、填空题
8.(2022九上·武功期中)《   》(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答案】汉漠拉比法典;罗马民法大全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分析】《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故答案为:汉谟拉比法典;罗马民法大全。
【点评】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罗马民法大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2022九上·泾阳期中)《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用   文字刻成的;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   (机构)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答案】楔形文字;公民大会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用楔形文字文字刻成的;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故答案为:楔形文字;公民大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雅典民主政治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公元前 5 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10.(2022九上·汉阴期中)《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答案】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刻在石柱上的,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故答案为: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1.(2022九上·榆林月考)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   (人物)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人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答案】汉谟拉比;伯里克利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主政伯里克利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点评】考查古巴比伦王国和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注意掌握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并识记。
12.(2022九上·榆林月考)   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女送去抵债。    (朝代)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答案】家庭奴隶制;孔雀王朝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女送去抵债;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故答案为:家庭奴隶制,孔雀王朝。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
13.(2021九上·永吉期中)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   
(2)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的帝国   
(4)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答案】(1)太阳历
(2)《汉谟拉比法典》
(3)亚历山大帝国
(4)《天方夜谭》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是古埃及人创制的,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古埃及最初一年定为360天,后来改为365天。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太阳历。后来他们又根据尼罗河泛滥和农业生产的情况,把一年分为三季,叫做洪水季、冬季和夏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每月里10天一大周,五天一小周。全年12个月,另加5天在年尾,为年终祭祀日。
(2)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3)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从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历经10年征战,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4)《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反映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代表作品,被视为世界文学瑰宝。
故答案为:(1)太阳历。
(2)《汉谟拉比法典》。
(3)亚历山大帝国。
(4)《天方夜谭》。
【点评】本题考查古埃及的天文成就、《汉谟拉比法典》、亚历山大帝国、《天方夜谭》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14.(2021九上·大庆月考)四大文明古国是:   
【答案】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分别为: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
故答案为: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大文明古国相关内容,侧重考查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
15.(2020九上·榆林月考)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古巴比伦的   都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字。   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答案】楔形文字;《荷马史诗》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都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字;《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故答案为:楔形文字;《荷马史诗》
【点评】本题考查古巴比伦文明和《荷马史诗》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古巴比伦和古希腊文明即可作答。
16.(2019九上·大通月考)亚非文明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古马比伦颁行了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了   。
【答案】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佛教
【知识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古王国时期,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因它的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后来他被称为“释迦牟尼”。
故答案为: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佛教。
【点评】本题考查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佛教等知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基础知识,没有什么技巧,牢记即可。
17.请把下列历史事物与文明古国搭配。
金字塔   
种姓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分封制   
(古代中国 古代印度 古代埃及 古巴比伦王国)
【答案】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王国;古代中国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标志。古代埃及被称为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在雅利安人统治时期确立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分封制是古代中国西周时期完善确立的。
【点评】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8.(2022九上·西安月考)古印度文明社会等级制度是   ;公元前6世纪,   (人物)创立佛教。
【答案】种姓制度;释迦牟尼
【知识点】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佛教,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故答案为:种姓制度;释迦牟尼。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相关知识。
19.(2020九上·韩城月考)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它宣扬的   思想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教开始向外传播的时间是   
【答案】“忍耐顺从”;公元前3世纪后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佛教创立于6前世纪的古印度,主张众生平等;万物皆有因果缘由,“忍耐顺从”等思想。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最早是在元前3世纪后;
故答案为:忍耐顺从 公元前3世纪后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识记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四、改错题
20.(2022九上·双鸭山期中)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错误:   改正:   。
【答案】错误;象形文字改为楔形文字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发明的;
故答案为:错误,应把象形文字改为楔形文字。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进行判断,发现有错误,依据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21.古埃及国王汉谟拉比制订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错误:    订正:   
【答案】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订的,它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因此,《汉谟拉比法典》不是出自古埃及,而是出自古巴比伦王国。
22.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伯里克利制定的。   
【答案】错误:伯里克利 正确:汉谟拉比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而伯里克利是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者。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五、问答题
23.(2022九上·榆林月考)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从这部法典可以了解到古巴比伦的哪些社会生活状况?它有何历史价值?
【答案】地位: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状况:①存在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②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③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④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子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⑤商品经济在古巴H比较活跃。历史价值:①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②表明了人类社会的法传统源远流长。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为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从法典可知,古巴比伦分为 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子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较活跃。 《汉谟拉比法典》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②表明了人类社会的法传统源远流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主要内容以及历史价值,注意对相关的历史知识的识记。
24.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回答问题:
⑴历史遗址、遗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通过上述两个遗址或遗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国家的历史?
⑵图二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是谁制定的?这部法典维护谁的利益?
⑶从图片上可以看出,这部法典刻在什么地方?这部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
【答案】⑴埃及古巴比伦
⑵《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制定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⑶刻在石柱上。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知识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古代遗址、遗物。图一是埃及金字塔;图二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埃及金字塔,始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2)本小题考查的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条文(282条)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等。法典的基本特点:首先,它明显地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保护奴隶制的私有制;其次,法典还保存某些习惯法残余,例如“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态复仇原则(第196、200条)和神判习惯(第2、132条)等;
(3)本小题考查的是《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点评】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25.《上古亚非文明分布示意图》,
请按要求作答:
(1)将下列文明成果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产生区域的方框内。
A.《汉谟拉比法典》 B.胡夫金字塔
(2)从各文明成果所在的位置分布看,这些地区古代文明的兴起有何共同特点
【答案】左框:B;右框:A;填空:都兴起于大河流域。
【知识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巴比伦王国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的代表,埃及位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故依据左框下的“尼罗河”可以判断为B。右框则为A。
【点评】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第196条 如果一个自由民挖出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眼睛,他的眼睛也该被挖出来。第199条 如果一个自由民挖出别人奴隶的眼睛,或者打碎别人奴隶的骨头,他将付它价值的二分之一。第200条 如果一个自由民击落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牙齿,他的牙齿也该被同等的打掉。——《汉谟拉比法典》
(1)据图一,说说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产生的相同条件有哪些?
(2)图二所示文明古国的遗存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3)据材料二,说说《汉谟拉比法典》实质。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亚非文明古国有何相同特点?
【答案】(1)都发祥于大河流域;都出现在北纬20~北纬40度的区域,气温条件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
(2)法老的陵墓。
(3)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奴隶制法典。
(4)都是农业文明的代表;都建立中央集权、国王专制的国家。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1)图一反映的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产生的相同条件有都发祥于大河流域;都出现在北纬20~北纬40度的区域,气温条件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
(2)图二所示文明古国的遗存的主要用途是法老的陵墓。
(3)据材料二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奴隶制法典。
(4)古代亚非文明古国的相同特点:都是农业文明的代表;都建立中央集权、国王专制的国家。(或经济上农业为主、政治上中央集权。)
【点评】关于四大文明古国,学生要掌握它们的发源地: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发源于两河流域,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发源于长江、黄河流域。本题主要涉及了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学生还要知道的古代印度文明包括:创立佛教、创立种姓制度、发明阿拉伯数字等;古代中国的文明有:修筑万里长城、开凿大运河等。
27.(2018九上·咸安期末)佛教的创始人是谁?它是如何向外传播的?
【答案】①乔达摩·悉达多。②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顺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②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有了很大发展,并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故答案为: ①乔达摩·悉达多。②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点评】本题考查佛教的创立于传播。学生要准确识记佛教创立的背景、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影响及传播的路径等基础知识。
六、材料分析题
28.(2021九上·崇仁月考)不同肤色、不同大陆的人们共同缔造了人类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世界古代文明,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世界古代文明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大河奔流,土地肥美,宜于农耕,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
材料二: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文明的勃勃生机与不断进取的创造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哪两种不同形式的古代文明?造成这两种文明不同的地理因素是什么?
(2)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不同文明的代表成就各举两例?
(3)请谈谈你对这两种不同文明的认识。
【答案】(1)材料一属大河文明,材料二属海洋文明。地理环境的不同。文明发源地不同。
(2)大河文明:金字塔,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海洋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等。
(3)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文明类型。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 (1)根据“这里大河奔流,土地肥美,宜于农耕”可知,材料一中属于大河文明,根据“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文明的勃勃生机与不断进取的创造精神”可知,材料二属海洋文明。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造成这两种文明不同的因素主要是地理环境的不同。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希腊半岛环海、多山、多岛屿,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大河文明的代表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有金字塔;古巴比伦文明的文明成就有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文明的文明成果包括种姓制度等。海洋文明的代表包括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成就句括 雅典的民主政治;古罗马文明文明成果包括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等。
(3)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文明类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故答案为:(1) 材料一属大河文明,材料二属海洋文明。地理环境的不同。文明发源地不同。
(2) 大河文明:金字塔,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海洋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等。
(3)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文明类型。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大河文明、海洋文明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造成这两种文明不同的地理因素、不同文明的代表成就的相关史实。
29.(2021九上·孝南月考)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倘若奴隶告其主人:“你非吾之主人”,则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其后主人得割其耳。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主人,而剃去其奴隶标识者,此理发师应断指。
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隶即患癫痫,则买者可以将其退还给卖者,并收回所付之银。
——《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二: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人民所掌握。当私人纠纷产生时,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正像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开放的那样,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在这里每一个个人不但对他自己的私事感兴趣,也对整个社稷的大事感兴趣。
——伯里克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可以看出,《汉谟拉比法典》实际上是维护哪个阶级利益?该法典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怎样?该地区还有哪些经典的文明成果?请再举一例。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在当时的雅典,真正拥有政治权力的是哪些人?你如何评价伯里克利的这段话?
【答案】(1)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楔形文字或空中花园。
(2)成年男性公民;进步性:是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局限性:人口众多的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民主权利。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1)《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空中花园是古代巴比伦的著名建筑。
(2)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当时,享有政治权利的是本邦成年男性公民。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但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少数男性公民的奴隶主专政,只有成年男子享有民主权利;广大的奴隶、外邦人、儿童和妇女根本没有民主政治权利。
故答案为:(1)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楔形文字或空中花园。
(2)成年男性公民;进步性:是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局限性:人口众多的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民主权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两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古巴比伦文明和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掌握古巴比伦文明和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
七、综合题
30.“古代文明的每一个都有其与众不同之处,都是一种独特的类型。但我们应该承认它们还具有某些共性。”——斯塔夫里阿诺斯
(1)结合所学知识,上古亚非文明在自然地理环境上有何“共性”?
(2)古代两河流域有着独具特色的奴隶制文明,有一部法典是其典型代表,这部法典哪一国王制定实施?在世界历史中又有何地位?
(3)中古时代的欧洲,建筑体现出文明的“个性”,下图建筑始建于何时?其建筑风格有何特点?
(4)面对世界各种文明的共性与独特的个性,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
【答案】(1)地理:大河流域文明。
(2)汉谟拉比;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2世纪中叶(西欧中世纪);哥特式建筑。
(4)求同存异等。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1)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上古亚非文明古国主要指的是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巴比伦和古代埃及,这四大文明古国在自然地理环境上的“共性”表现在:都是大河流域的人类文明。(2)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古代两河流域有着独具特色的奴隶制文明,有一部法典是其典型代表,这部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国王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而制定的;这部法典的地位是: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3)通过所学知识,首先我们知道图中建筑是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2世纪,前后用了180多年时间才全部建成;其建筑风格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那面对世界各种文明的共性与独特的个性,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是:我们要积极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的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对世界文化,我们要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等。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大河流域的人类文明的知识。(2)本题考查的是古巴比伦的相关知识。(3)本题是一个图片材料题,考查的是巴黎圣母院的相关知识。(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