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 古代印度 练习
一、单选题
1.(2019九下·芜湖模拟)下图古老文明中,一脉相承、未曾中断的文明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17九上·无为月考)以下示意图描述的是( )
A.佛教传播的路线 B.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
C.伊斯兰教传播的路线 D.马可·波罗来华的路线
3.下列不属于佛教产生的背景是( )
A.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 B.社会 矛盾尖锐
C.统治者大力扶植 D.人们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4.(2020九上·七星关期中)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
①以海洋文明为主 ②对外进行军事扩张 ③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④以农业经济为主 ⑤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A.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印度电影《阿育王》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帝国国力鼎盛。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6.(2021·广东一模)“我们终年劳作,不得休息,我们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你们。而你们却不让我们共享国家权利,连我们的孩子与你们通婚都是违法的。”“我们”隶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二、填空题
7.(2022九上·韩城月考)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贯穿埃及南北。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 流域
8.探究人类文明史
1.古埃及的世界十大奇迹( )和( )文字。
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从上而下有( )、( )、( )、( )。
3.古希腊有三位著名的科学家是( )、( )、( )。
9.(2022九上·长顺)如图所示的制度来自 。
10.(2021九上·虎林期末)古代印度的国王属于第二等级,名称叫 。
11.(2017·当涂模拟)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见证,写出下列文明古国使用的最古老文字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中国
12.古代印度河流域约公元前 年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后来, 人入侵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等级,史称“ ”。
13.下图中的塑像是释迦牟尼,他是 (宗教)的创始人。
14.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现在世界上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 就是印度人发明的。
(2)《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的选举制度指 。
(3)中国的 发明与西传促进了世界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
15. 、 、 和 构成了古代印度的种族制度。
16.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出现了 ,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17.(2021九上·凤县期中)古埃及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18.(2016九上·麦积期中)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是 。
19.在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从高到低的等级依次是 、刹帝利、吠舍和 。
20.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人 创立了佛教。唐朝时,玄奘西行印度取经,回国后著有《 》,该书成为研究古代印度、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21.(2019九上·大通月考)根据“种姓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祭祀贵族属于 ,国琵琶、武士、官吏属于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属于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者,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属于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
三、材料分析题
22.(2019·岳阳)文明因多样面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一千零一夜》、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摘编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成为古今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和纽带。
材料三:2019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的主旨演讲,提出“相互尊重”“开放包容”等4点主张。而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主任斯金纳则发表“文明冲突”的谬论。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请写出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代表名称。
(2)为四大发明做出贡献的湖南耒阳人是谁?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孕育的法律文明成果是什么?
(3)请写出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列举一例唐朝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
(4)请从材料一中找出一项与古代印度河——恒河流域有关的交流互鉴的文明成果。
(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人类世界的不同文明?
23.(2022九上·濉溪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 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摘编自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
材料二:“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法典第203条,第205条)
——摘编自《汉谟拉比法典》
(1)材料一的法律条文出自古代哪个国家?根据材料一,由高到低排列出上述四个阶层的等级。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根本目的。该“法典”有何历史地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材料反映的古代文明在实质上的共同之处。
24.(2022九上·海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等级森严的制度】
材料一: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的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的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南亚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制、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众生平等的宗教】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尖锐,形势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的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
材料三:到古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统治时期,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已经有两百年左右了,此时佛教已传播到印度次大陆的广大地区。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全国推广佛教,佛教俨然成为当时古印度的国教。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印度社会划分不同种姓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种姓制度“等级森严”的表现并对其进行评价。
(3)根据材料二,概括佛教诞生的历史背景。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佛教传播到印度次大陆的广大地区和佛教俨然成为当时古印度国教的原因。
25.(2020九上·云县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削成尖头的芦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刻压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文明成果 该文明成果诞生于什么流域
(2)材料二反映的是苏美尔人发明的什么文字
(3)与图1信息相关的宗教是哪一个 图2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
(4)根据上述内容,谈谈你对世界文明的认识。
26.(2022九上·韩城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筑师以精确的算术设计,建造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达625万吨的石块建筑物。”面对高大雄伟的金字塔,人们在赞叹之余,不禁产生疑问,无论在采石、运输、建筑、设计、测算等方面,不得不说金字塔仍是一个探索之谜。
——摘编自(美)马修斯《西方人文读本》
材料二:
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历史资料,法典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赁、交换、借贷和婚姻家庭等。
材料三:不同种姓之间不能互相谈话、走动。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世代相传。每个种姓成员一般只能在本种姓内寻找配偶,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违者将沦落为最卑下的贱民。
——摘编自(印度)《摩奴法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金字塔的历史地位。并指出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典”的主要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典”中许多关于"租赁、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归纳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种姓制度中婆罗门和刹帝利的主要职责。
27.(2022九下·宣城开学考)下面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请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A、B、C、D各代表哪一文明古国?
(2)它们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为什么?
28.(2020九上·官渡月考)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2 古代亚非文明示意图
材料二: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信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除了传授佛法,还介绍了中国的建筑技术、雕塑技术、医药等知识,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 据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材料三: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因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为此,我愿提出4点主张。
第一,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 习近平在亚渊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节选)(2019年5月15日)
(1)根据图2,写出古代亚洲大河流域三大文明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玄奘、鉴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贡献《各举一例说明)。
(3)根据材料三指出,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提出的4点原则主张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
29.(2022九上·芜湖期中)阅读史学著作中关于“世界古代文明”的目录,回答问题。
(1)将上面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追溯文明的起源,其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它文明的是第二章第 节。
(2)分别写出第一节和第三节文明的典型代表。(每个文明写出两个代表)
(3)依据目录并结合所学,概括早期文明的特点。
30.(2020九上·茌平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部落文化到古代文明的转变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他们使最早的欧亚大陆诸文明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尼罗河以及印度河和黄河岸边诞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引言部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法典明确规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隶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将遭受割耳之刑。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三: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时,只是初步形成三个阶层,武士、祭司以及部落民,不存在种姓的意识,职业也不是世袭的……当时没有清规戒律限制这些阶层之间通婚,也没有不能与某种人共餐的禁忌。经过旷日持久的战争打败达萨人后,雅利安人为把他们拒斥在社会之外,尤其是恐惧自己被同化,才开始了种姓制度的第一步。
——林太《印度通史》
材料四:“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
——《长阿含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罗河流域诞生了哪一世界古代文明?列举其文明成果两例。
(2)据材料二,指出汉谟拉比宣称其制定该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雅利安人“开始了种姓制度的第一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祭司”属于种姓制度中的哪一等级。
(4)材料四体现了佛教的什么主张?该主张与材料三中的种姓制度有何联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华文明自春秋战国时期起一直绵延至今,从未间断,④是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故D符合题意;①是古代埃及,②是古代巴比伦,③是古代印度,这些文明都曾中断过,故AB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地图正确识记四大文明古国的具体位置。本题难度不大。
2.【答案】A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的认识。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诞生了佛教。佛教的传播方向: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除掌握本题考查的内容外,还要掌握佛教传入的中国的时间等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3.【答案】C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结合教材知识,统治者大力扶植不属于佛教产生的背。
点评 :考查佛教产生的背景
4.【答案】A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发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代印度发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代巴比伦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他们都以河流为起源,发展农业生产,建立了奴隶制国家;但他们并未进行对外扩张战争,但对努力实行严格的统治。因此,①②⑤表述错误;③④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亚非文明的特点。难度较大,需要在熟练掌握亚非文明的基础上对其共同点进行归纳总结,本题利用排除法解答较为便捷。
5.【答案】B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祭祀、贵族是第一等级婆罗门,掌握神权;国王、武士、官吏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属于第四等级首陀罗。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刹帝利。
A项婆罗门是最高等级,包括祭祀、贵族,掌管祭祀,不符合题意;
B项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官吏,符合题意;
C项吠舍包括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不符合题意;
D项首陀罗包括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C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A.婆罗门,不符合题意;
B.刹帝利,不符合题意;
C.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印度的人类文明是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其中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的是吠舍,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首陀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7.【答案】尼罗河;印度河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故答案为:尼罗河;印度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以及影响。
8.【答案】金字塔;象形;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古代埃及建造了埃及金字塔,最早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古代印度的雅利安人逐渐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古代希腊的科技成就很高,著名的科学家有发现“毕达哥拉斯定律”的毕达哥拉斯、被誉为“百科全书式”学者的亚里士多德、发现杠杆定律的阿基米德。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埃及、古印度、古希腊文明成就。人类文明的开端、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9.【答案】古印度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古印度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故答案为:古印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较易,让学生正确认识种姓制度。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10.【答案】刹帝利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第一等级的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的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国王即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
故答案为:刹帝利。
【点评】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简单,在学习时掌握种姓制度的四大等级名称及其所属职业即可。
11.【答案】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梵文;甲骨文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佛教使用梵文。商朝人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故答案为: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梵文、甲骨文。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
12.【答案】2500;雅利安人;种姓制度
【知识点】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史实的能力。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中:“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来自中亚自称雅利安人的部落侵入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建立起奴隶制国家;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以上几句话,都是应当识记的基本史实,那么这道题也就不难回答了。
【点评】这是一道低难度的填空题。学生只要记忆准确,略加分析,不难做出正确答案。
13.【答案】佛教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所以答案是佛教。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4.【答案】阿拉伯数字;科举制度;指南针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现今国际通用数字。最初由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正因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该种数字最终被国际通用的关键节点,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组成。采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往右书写。借助一些简单的数学符号(小数点、负号、百分号等),这个系统可以明确的表示所有的有理数。为了表示极大或极小的数字,人们在阿拉伯数字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记数法。
(2)本小题考查的是中国科举制。科举制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当今中国教育制度类似于科举制度,应试教育就是科举制度遗留下来的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要完全将中国的应试教育废除,真正实行素质教育,还需要教育各界在这一道路上继续努力。
(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创造了条件。
15.【答案】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印度的基础知识的考查。
【点评】考查学生对古印度的理解。
16.【答案】佛教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古埃及的基础知识的考查。
【点评】考查学生对古埃及的理解。
17.【答案】象形文字;孔雀王朝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史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孔雀王朝(公元前324一前187)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故答案为:象形文字;孔雀王朝。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四大文明的文明成就。需要学生准确识记并理解。
18.【答案】古印度
【知识点】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阿拉伯数字。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故答案为:古印度。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以及典型事例,掌握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创造者。
19.【答案】婆罗门;首陀罗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从高到低的等级依次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故答案为:婆罗门;首陀罗。
【点评】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20.【答案】乔达摩·悉达多;大唐西域记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的知识,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人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唐朝时,玄奘西行印度取经,回国后著有《大唐西域记》,故答案是:乔达摩·悉达多;大唐西域记。
【点评】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21.【答案】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根据“种姓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祭祀贵族属于婆罗门,属于第一等级;国王、武士、官吏属于刹帝利,属于第二等级;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属于吠舍,属于第三等级;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者,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属于首陀罗,属于第四等级;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故答案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
【点评】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课本基础知识,没有什么难度,只要牢记即可。
22.【答案】(1)半坡原始居民。
(2)蔡伦;《汉谟拉比法典》。
(3)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鉴真东渡或玄奘西行。
(4)阿拉伯人把古印度人发明的数字加以改进后传播到西方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5)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鉴真与玄奘;《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 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 ”可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是半坡居民。
(2)根据题干信息“ 为四大发明做出贡献的湖南耒阳人”,结合所学可知,改进造纸术的蔡伦是湖南耒阳人。根据所学可知, 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孕育的法律文明成果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
(3)根据所学可知,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科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唐朝时期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有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4)根据题干信息“材料一中与古印度河——恒河流域有关的交流文明成果”,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后经过阿拉伯人加以改进后传播到了西方。
(5)本小题是开放性题目。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如何对待世界文明言之有理即可。如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
故答案为:(1) 半坡原始居民。 (2) 蔡伦;《汉谟拉比法典》。 (3)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鉴真东渡或玄奘西行。 (4) 阿拉伯人把古印度人发明的数字加以改进后传播到西方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5) 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
【点评】(1)本小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 ”,结合所学可知,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的黄河流域。
(2)本小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为四大发明做出贡献的湖南耒阳人 ”、“ 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孕育的法律文明成果 ”,结合所学可知,蔡伦是湖南耒阳人, 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孕育的法律文明成果是《汉谟拉比法典》。
(3)本小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丝绸之路、唐朝中外友好交往”,结合所学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唐朝时期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是中外友好往来的典型史实。
(4)本小题考查学生对古文明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材料一中古代印度河——恒河流域有关的交流互鉴的文明成果 ”,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数学是从古印度传到西方的。
(5)本小题是开放性题目。学生围绕世界文明言之有理即可。
23.【答案】(1)国家古代印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2)根本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或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都是阶级社会,都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种姓制度。根据材料一“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 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 母牛和1头公牛。”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从材料“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刹1个刹帝利,(应立誓) 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 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 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可以看出, 种姓制度下四个阶层地位由高到低为: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2)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根据材料二“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 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之刑。”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本题考查种姓制度和《汉谟拉比法典》的共同点。综合材料可知,种姓制度与《汉谟拉比法典》都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用,是维护阶级社会秩序的工具。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国家古代印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2)根本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或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都是阶级社会,都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点评】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汉谟拉比法典》的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4.【答案】(1)根据职业、所居住地区、所居聚落不同划分。
(2)表现: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不得通婚。
(3)背景: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尖锐,形势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的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
(4)原因: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服从”,一方面让生活在底层的广大民众精神得到慰藉;另一方面,有利于统治者借此麻痹人民,维护统治。因此,佛教得到广泛传播。
【知识点】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种姓制度。根据材料一“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可得出古代印度社会划分不同种姓的主要依据是职业;根据材料一“各种姓依所居地区的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可得出主要依据:所居地区;根据材料一“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的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可得出依据:所居聚落等。
(2)本题考查种姓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3)本题考查佛教的知识。根据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尖锐形势错综复....可得出佛教创立的背景: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形势错综复杂;根据材料二二“随着经济地位的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可得出背景: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3)本题考查佛教的知识。根据所学知识,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得到了下层人民的支持;佛教提倡“忍耐顺从”,有利于麻痹人民的反抗意识,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因此得到统治阶层的大力扶持。所以佛教传播到印度次大陆的广大地区和佛教俨然成为当时古印度国教。
故答案为:(1)根据职业、所居住地区、所居聚落不同划分。
(2)表现: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不得通婚。
(3)背景: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尖锐,形势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的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
(4)原因: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服从”,一方面让生活在底层的广大民众精神得到慰藉;另一方面,有利于统治者借此麻痹人民,维护统治。因此,佛教得到广泛传播。
【点评】本题考查种姓制度、佛教的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5.【答案】(1)金字塔;尼罗河流域;
(2)楔形文字;
(3)佛教;种姓制度;
(4)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文明大多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世界文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等
【知识点】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根据材料一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金字塔,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2)本题考查巴比伦文明。根据材料二“他们通常用削成尖头的芦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刻压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
(3)本题考查古印度文明。根据材料三图1“乔达摩 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图2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它把古代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第二等级刹帝利充当武士,掌管军、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是一般平民,以农、牧、工、商为职业,多数人无政治权利;第四等级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沦落的雅利安人,主要从事低贱的职业。
(4)本题考查对世界文明的认识。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文明大多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世界文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等。
故答案为:(1)金字塔;尼罗河流域。
(2)楔形文字。
(3)佛教;种姓制度。
(4)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文明大多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世界文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等。
【点评】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等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识读图片,分析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26.【答案】(1)地位: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2)作用: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3)特点:严格的社会等级;职业世代相传;实行种姓内婚配制。职责: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知识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的用途是古埃及的国王——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典颁布的作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中许多关于"租赁、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3)根据所学可知,种姓制度,等级森严,界限分明;根据材料“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世代相传。”可知,职业固定化、世袭化;根据材料“每个种姓成员一般只能在本种姓内寻找配偶,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违者将沦落为最卑下的贱民。”可知,实行种姓内婚制。根据所学可知,古印度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
故答案为:
(1)地位: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2)作用: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3)特点:严格的社会等级;职业世代相传;实行种姓内婚配制。职责: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古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文明的《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等知识。
27.【答案】(1)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
(2)都在大河流域。那里地处温带,气候温暖适宜,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利于农耕,适宜人类生活等。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关内容。上面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古国地图,其中图A代表的是古代埃及,图B代表的是古代巴比伦,图C代表的是古代印度,图D代表的是古代中国。
(2)本题考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国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巴比伦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发源于长江、黄河。这些大河流域都地处温带,气候温暖适宜,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利于农耕,适宜人类生活。
故答案为:(1) 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
(2) 都在大河流域。那里地处温带,气候温暖适宜,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利于农耕,适宜人类生活等。
【点评】 (1)本题考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关内容。上面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古国地图,其中图代表的是古代埃及,图B代的是古代巴比伦,图c代表的是古代印度,图D代表的是古代中国。
(2)本题考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国产生和发展境。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巴比伦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古巴比伦然源于两河流域,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发源于长江、苗河,这些大河流域都比处混带,气候温暖适宜,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利干农耕,适宜人类生活。
28.【答案】(1)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2)玄奘: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传授佛法;还介绍了中国的建筑技术、雕塑技术、医药等知识,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3)第一,坚持相互重、平等相待;
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4)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古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亚洲的三大文明。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的三大古代文明分别是: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
(2)本题考查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知识。依据材料可知,玄奘西行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东渡传授佛法;还介绍了中国的建筑技术、雕塑技术、医药等知识,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3)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提出的4点原则主张是:第一,坚持相互重、平等相待; 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4)本题考查对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2)玄奘: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传授佛法;还介绍了中国的建筑技术、雕塑技术、医药等知识,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3)第一,坚持相互重、平等相待; 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4)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亚洲文明、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理解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9.【答案】(1)两河;黄河;四
(2)古埃及: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等古印度:梵文和佛教等。
(3)多元性;奴隶制文明等。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的文明历史悠久,早在公元4000前,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根据所学可知,东亚的黄河、长江流域,中国文明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开始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两河流域文明、中国文明都地处大河流域,都属于大河文明;古希腊文明地处地中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
(2)据所学可知,金字塔和象形文字是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标志之一。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古代印度文明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创造了梵文,诞生了佛教。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各文明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多元性;亚欧大陆文明之间有交流和影响;早期文明以奴隶制为主。
故答案为:
(1)两河;黄河;四。
(2)古埃及: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等;古印度:梵文和佛教等。
(3)多元性;奴隶制文明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代大河流域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相关知识。
30.【答案】(1)古埃及文明;金字塔、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太阳历等。
(2)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
(3)恐惧自己被同化;婆罗门。
(4)众生平等;主张“众生平等”适应了反对种姓制度的要求。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流域诞生了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成就有金字塔、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太阳历等。
(2)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依据材料可知,汉谟拉比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
(3)本题考查种姓制度。依据材料可知,雅利安人开始种姓制度是恐惧自己被同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种姓制度中“祭司”属于婆罗门。
(4)本题考查佛教和种姓制度。依据材料可知,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众生平等”适应了反对种姓制度的要求。
故答案为:(1)古埃及文明;金字塔、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太阳历等。
(2) 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
(3) 恐惧自己被同化;婆罗门。
(4) 众生平等;主张“众生平等”适应了反对种姓制度的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佛教等知识。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1 /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 古代印度 练习
一、单选题
1.(2019九下·芜湖模拟)下图古老文明中,一脉相承、未曾中断的文明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华文明自春秋战国时期起一直绵延至今,从未间断,④是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故D符合题意;①是古代埃及,②是古代巴比伦,③是古代印度,这些文明都曾中断过,故AB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地图正确识记四大文明古国的具体位置。本题难度不大。
2.(2017九上·无为月考)以下示意图描述的是( )
A.佛教传播的路线 B.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
C.伊斯兰教传播的路线 D.马可·波罗来华的路线
【答案】A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的认识。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诞生了佛教。佛教的传播方向: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除掌握本题考查的内容外,还要掌握佛教传入的中国的时间等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3.下列不属于佛教产生的背景是( )
A.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 B.社会 矛盾尖锐
C.统治者大力扶植 D.人们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答案】C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结合教材知识,统治者大力扶植不属于佛教产生的背。
点评 :考查佛教产生的背景
4.(2020九上·七星关期中)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
①以海洋文明为主 ②对外进行军事扩张 ③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④以农业经济为主 ⑤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A.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A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发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代印度发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代巴比伦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他们都以河流为起源,发展农业生产,建立了奴隶制国家;但他们并未进行对外扩张战争,但对努力实行严格的统治。因此,①②⑤表述错误;③④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亚非文明的特点。难度较大,需要在熟练掌握亚非文明的基础上对其共同点进行归纳总结,本题利用排除法解答较为便捷。
5.印度电影《阿育王》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帝国国力鼎盛。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答案】B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祭祀、贵族是第一等级婆罗门,掌握神权;国王、武士、官吏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属于第四等级首陀罗。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刹帝利。
A项婆罗门是最高等级,包括祭祀、贵族,掌管祭祀,不符合题意;
B项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官吏,符合题意;
C项吠舍包括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不符合题意;
D项首陀罗包括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2021·广东一模)“我们终年劳作,不得休息,我们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你们。而你们却不让我们共享国家权利,连我们的孩子与你们通婚都是违法的。”“我们”隶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答案】C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A.婆罗门,不符合题意;
B.刹帝利,不符合题意;
C.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印度的人类文明是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其中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的是吠舍,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首陀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二、填空题
7.(2022九上·韩城月考)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贯穿埃及南北。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 流域
【答案】尼罗河;印度河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故答案为:尼罗河;印度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以及影响。
8.探究人类文明史
1.古埃及的世界十大奇迹( )和( )文字。
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从上而下有( )、( )、( )、( )。
3.古希腊有三位著名的科学家是( )、( )、( )。
【答案】金字塔;象形;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古代埃及建造了埃及金字塔,最早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古代印度的雅利安人逐渐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古代希腊的科技成就很高,著名的科学家有发现“毕达哥拉斯定律”的毕达哥拉斯、被誉为“百科全书式”学者的亚里士多德、发现杠杆定律的阿基米德。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埃及、古印度、古希腊文明成就。人类文明的开端、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9.(2022九上·长顺)如图所示的制度来自 。
【答案】古印度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古印度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故答案为:古印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较易,让学生正确认识种姓制度。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10.(2021九上·虎林期末)古代印度的国王属于第二等级,名称叫 。
【答案】刹帝利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第一等级的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的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国王即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
故答案为:刹帝利。
【点评】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简单,在学习时掌握种姓制度的四大等级名称及其所属职业即可。
11.(2017·当涂模拟)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见证,写出下列文明古国使用的最古老文字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中国
【答案】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梵文;甲骨文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佛教使用梵文。商朝人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故答案为: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梵文、甲骨文。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
12.古代印度河流域约公元前 年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后来, 人入侵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等级,史称“ ”。
【答案】2500;雅利安人;种姓制度
【知识点】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史实的能力。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中:“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来自中亚自称雅利安人的部落侵入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建立起奴隶制国家;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以上几句话,都是应当识记的基本史实,那么这道题也就不难回答了。
【点评】这是一道低难度的填空题。学生只要记忆准确,略加分析,不难做出正确答案。
13.下图中的塑像是释迦牟尼,他是 (宗教)的创始人。
【答案】佛教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所以答案是佛教。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4.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现在世界上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 就是印度人发明的。
(2)《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的选举制度指 。
(3)中国的 发明与西传促进了世界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
【答案】阿拉伯数字;科举制度;指南针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现今国际通用数字。最初由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正因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该种数字最终被国际通用的关键节点,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组成。采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往右书写。借助一些简单的数学符号(小数点、负号、百分号等),这个系统可以明确的表示所有的有理数。为了表示极大或极小的数字,人们在阿拉伯数字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记数法。
(2)本小题考查的是中国科举制。科举制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当今中国教育制度类似于科举制度,应试教育就是科举制度遗留下来的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要完全将中国的应试教育废除,真正实行素质教育,还需要教育各界在这一道路上继续努力。
(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创造了条件。
15. 、 、 和 构成了古代印度的种族制度。
【答案】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印度的基础知识的考查。
【点评】考查学生对古印度的理解。
16.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出现了 ,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答案】佛教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古埃及的基础知识的考查。
【点评】考查学生对古埃及的理解。
17.(2021九上·凤县期中)古埃及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答案】象形文字;孔雀王朝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史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孔雀王朝(公元前324一前187)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故答案为:象形文字;孔雀王朝。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四大文明的文明成就。需要学生准确识记并理解。
18.(2016九上·麦积期中)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是 。
【答案】古印度
【知识点】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阿拉伯数字。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故答案为:古印度。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以及典型事例,掌握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创造者。
19.在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从高到低的等级依次是 、刹帝利、吠舍和 。
【答案】婆罗门;首陀罗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从高到低的等级依次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故答案为:婆罗门;首陀罗。
【点评】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20.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人 创立了佛教。唐朝时,玄奘西行印度取经,回国后著有《 》,该书成为研究古代印度、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答案】乔达摩·悉达多;大唐西域记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的知识,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人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唐朝时,玄奘西行印度取经,回国后著有《大唐西域记》,故答案是:乔达摩·悉达多;大唐西域记。
【点评】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21.(2019九上·大通月考)根据“种姓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祭祀贵族属于 ,国琵琶、武士、官吏属于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属于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者,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属于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
【答案】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根据“种姓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祭祀贵族属于婆罗门,属于第一等级;国王、武士、官吏属于刹帝利,属于第二等级;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属于吠舍,属于第三等级;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者,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属于首陀罗,属于第四等级;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故答案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
【点评】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课本基础知识,没有什么难度,只要牢记即可。
三、材料分析题
22.(2019·岳阳)文明因多样面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一千零一夜》、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摘编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成为古今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和纽带。
材料三:2019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的主旨演讲,提出“相互尊重”“开放包容”等4点主张。而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主任斯金纳则发表“文明冲突”的谬论。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请写出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代表名称。
(2)为四大发明做出贡献的湖南耒阳人是谁?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孕育的法律文明成果是什么?
(3)请写出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列举一例唐朝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
(4)请从材料一中找出一项与古代印度河——恒河流域有关的交流互鉴的文明成果。
(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人类世界的不同文明?
【答案】(1)半坡原始居民。
(2)蔡伦;《汉谟拉比法典》。
(3)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鉴真东渡或玄奘西行。
(4)阿拉伯人把古印度人发明的数字加以改进后传播到西方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5)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鉴真与玄奘;《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 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 ”可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是半坡居民。
(2)根据题干信息“ 为四大发明做出贡献的湖南耒阳人”,结合所学可知,改进造纸术的蔡伦是湖南耒阳人。根据所学可知, 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孕育的法律文明成果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
(3)根据所学可知,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科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唐朝时期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有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4)根据题干信息“材料一中与古印度河——恒河流域有关的交流文明成果”,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后经过阿拉伯人加以改进后传播到了西方。
(5)本小题是开放性题目。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如何对待世界文明言之有理即可。如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
故答案为:(1) 半坡原始居民。 (2) 蔡伦;《汉谟拉比法典》。 (3)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鉴真东渡或玄奘西行。 (4) 阿拉伯人把古印度人发明的数字加以改进后传播到西方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5) 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
【点评】(1)本小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 ”,结合所学可知,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的黄河流域。
(2)本小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为四大发明做出贡献的湖南耒阳人 ”、“ 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孕育的法律文明成果 ”,结合所学可知,蔡伦是湖南耒阳人, 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孕育的法律文明成果是《汉谟拉比法典》。
(3)本小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丝绸之路、唐朝中外友好交往”,结合所学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唐朝时期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是中外友好往来的典型史实。
(4)本小题考查学生对古文明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材料一中古代印度河——恒河流域有关的交流互鉴的文明成果 ”,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数学是从古印度传到西方的。
(5)本小题是开放性题目。学生围绕世界文明言之有理即可。
23.(2022九上·濉溪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 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摘编自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
材料二:“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法典第203条,第205条)
——摘编自《汉谟拉比法典》
(1)材料一的法律条文出自古代哪个国家?根据材料一,由高到低排列出上述四个阶层的等级。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根本目的。该“法典”有何历史地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材料反映的古代文明在实质上的共同之处。
【答案】(1)国家古代印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2)根本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或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都是阶级社会,都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种姓制度。根据材料一“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 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 母牛和1头公牛。”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从材料“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刹1个刹帝利,(应立誓) 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 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 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可以看出, 种姓制度下四个阶层地位由高到低为: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2)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根据材料二“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 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之刑。”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本题考查种姓制度和《汉谟拉比法典》的共同点。综合材料可知,种姓制度与《汉谟拉比法典》都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用,是维护阶级社会秩序的工具。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国家古代印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2)根本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或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都是阶级社会,都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点评】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汉谟拉比法典》的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4.(2022九上·海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等级森严的制度】
材料一: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的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的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南亚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制、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众生平等的宗教】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尖锐,形势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的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
材料三:到古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统治时期,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已经有两百年左右了,此时佛教已传播到印度次大陆的广大地区。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全国推广佛教,佛教俨然成为当时古印度的国教。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印度社会划分不同种姓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种姓制度“等级森严”的表现并对其进行评价。
(3)根据材料二,概括佛教诞生的历史背景。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佛教传播到印度次大陆的广大地区和佛教俨然成为当时古印度国教的原因。
【答案】(1)根据职业、所居住地区、所居聚落不同划分。
(2)表现: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不得通婚。
(3)背景: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尖锐,形势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的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
(4)原因: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服从”,一方面让生活在底层的广大民众精神得到慰藉;另一方面,有利于统治者借此麻痹人民,维护统治。因此,佛教得到广泛传播。
【知识点】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种姓制度。根据材料一“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可得出古代印度社会划分不同种姓的主要依据是职业;根据材料一“各种姓依所居地区的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可得出主要依据:所居地区;根据材料一“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的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可得出依据:所居聚落等。
(2)本题考查种姓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3)本题考查佛教的知识。根据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尖锐形势错综复....可得出佛教创立的背景: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形势错综复杂;根据材料二二“随着经济地位的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可得出背景: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3)本题考查佛教的知识。根据所学知识,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得到了下层人民的支持;佛教提倡“忍耐顺从”,有利于麻痹人民的反抗意识,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因此得到统治阶层的大力扶持。所以佛教传播到印度次大陆的广大地区和佛教俨然成为当时古印度国教。
故答案为:(1)根据职业、所居住地区、所居聚落不同划分。
(2)表现: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不得通婚。
(3)背景: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尖锐,形势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的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
(4)原因: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服从”,一方面让生活在底层的广大民众精神得到慰藉;另一方面,有利于统治者借此麻痹人民,维护统治。因此,佛教得到广泛传播。
【点评】本题考查种姓制度、佛教的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5.(2020九上·云县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削成尖头的芦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刻压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文明成果 该文明成果诞生于什么流域
(2)材料二反映的是苏美尔人发明的什么文字
(3)与图1信息相关的宗教是哪一个 图2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
(4)根据上述内容,谈谈你对世界文明的认识。
【答案】(1)金字塔;尼罗河流域;
(2)楔形文字;
(3)佛教;种姓制度;
(4)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文明大多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世界文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等
【知识点】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根据材料一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金字塔,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2)本题考查巴比伦文明。根据材料二“他们通常用削成尖头的芦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刻压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
(3)本题考查古印度文明。根据材料三图1“乔达摩 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图2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它把古代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第二等级刹帝利充当武士,掌管军、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是一般平民,以农、牧、工、商为职业,多数人无政治权利;第四等级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沦落的雅利安人,主要从事低贱的职业。
(4)本题考查对世界文明的认识。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文明大多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世界文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等。
故答案为:(1)金字塔;尼罗河流域。
(2)楔形文字。
(3)佛教;种姓制度。
(4)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文明大多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世界文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等。
【点评】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等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识读图片,分析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26.(2022九上·韩城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筑师以精确的算术设计,建造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达625万吨的石块建筑物。”面对高大雄伟的金字塔,人们在赞叹之余,不禁产生疑问,无论在采石、运输、建筑、设计、测算等方面,不得不说金字塔仍是一个探索之谜。
——摘编自(美)马修斯《西方人文读本》
材料二:
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历史资料,法典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赁、交换、借贷和婚姻家庭等。
材料三:不同种姓之间不能互相谈话、走动。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世代相传。每个种姓成员一般只能在本种姓内寻找配偶,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违者将沦落为最卑下的贱民。
——摘编自(印度)《摩奴法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金字塔的历史地位。并指出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典”的主要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典”中许多关于"租赁、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归纳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种姓制度中婆罗门和刹帝利的主要职责。
【答案】(1)地位: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2)作用: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3)特点:严格的社会等级;职业世代相传;实行种姓内婚配制。职责: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知识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的用途是古埃及的国王——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典颁布的作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中许多关于"租赁、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3)根据所学可知,种姓制度,等级森严,界限分明;根据材料“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世代相传。”可知,职业固定化、世袭化;根据材料“每个种姓成员一般只能在本种姓内寻找配偶,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违者将沦落为最卑下的贱民。”可知,实行种姓内婚制。根据所学可知,古印度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
故答案为:
(1)地位: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2)作用: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3)特点:严格的社会等级;职业世代相传;实行种姓内婚配制。职责: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古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文明的《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等知识。
27.(2022九下·宣城开学考)下面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请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A、B、C、D各代表哪一文明古国?
(2)它们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为什么?
【答案】(1)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
(2)都在大河流域。那里地处温带,气候温暖适宜,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利于农耕,适宜人类生活等。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关内容。上面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古国地图,其中图A代表的是古代埃及,图B代表的是古代巴比伦,图C代表的是古代印度,图D代表的是古代中国。
(2)本题考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国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巴比伦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发源于长江、黄河。这些大河流域都地处温带,气候温暖适宜,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利于农耕,适宜人类生活。
故答案为:(1) 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
(2) 都在大河流域。那里地处温带,气候温暖适宜,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利于农耕,适宜人类生活等。
【点评】 (1)本题考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关内容。上面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古国地图,其中图代表的是古代埃及,图B代的是古代巴比伦,图c代表的是古代印度,图D代表的是古代中国。
(2)本题考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国产生和发展境。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巴比伦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古巴比伦然源于两河流域,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发源于长江、苗河,这些大河流域都比处混带,气候温暖适宜,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利干农耕,适宜人类生活。
28.(2020九上·官渡月考)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2 古代亚非文明示意图
材料二: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信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除了传授佛法,还介绍了中国的建筑技术、雕塑技术、医药等知识,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 据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材料三: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因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为此,我愿提出4点主张。
第一,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 习近平在亚渊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节选)(2019年5月15日)
(1)根据图2,写出古代亚洲大河流域三大文明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玄奘、鉴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贡献《各举一例说明)。
(3)根据材料三指出,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提出的4点原则主张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
【答案】(1)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2)玄奘: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传授佛法;还介绍了中国的建筑技术、雕塑技术、医药等知识,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3)第一,坚持相互重、平等相待;
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4)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古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亚洲的三大文明。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的三大古代文明分别是: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
(2)本题考查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知识。依据材料可知,玄奘西行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东渡传授佛法;还介绍了中国的建筑技术、雕塑技术、医药等知识,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3)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提出的4点原则主张是:第一,坚持相互重、平等相待; 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4)本题考查对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2)玄奘: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传授佛法;还介绍了中国的建筑技术、雕塑技术、医药等知识,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3)第一,坚持相互重、平等相待; 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4)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亚洲文明、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理解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9.(2022九上·芜湖期中)阅读史学著作中关于“世界古代文明”的目录,回答问题。
(1)将上面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追溯文明的起源,其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它文明的是第二章第 节。
(2)分别写出第一节和第三节文明的典型代表。(每个文明写出两个代表)
(3)依据目录并结合所学,概括早期文明的特点。
【答案】(1)两河;黄河;四
(2)古埃及: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等古印度:梵文和佛教等。
(3)多元性;奴隶制文明等。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的文明历史悠久,早在公元4000前,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根据所学可知,东亚的黄河、长江流域,中国文明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开始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两河流域文明、中国文明都地处大河流域,都属于大河文明;古希腊文明地处地中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
(2)据所学可知,金字塔和象形文字是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标志之一。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古代印度文明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创造了梵文,诞生了佛教。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各文明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多元性;亚欧大陆文明之间有交流和影响;早期文明以奴隶制为主。
故答案为:
(1)两河;黄河;四。
(2)古埃及: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等;古印度:梵文和佛教等。
(3)多元性;奴隶制文明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代大河流域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相关知识。
30.(2020九上·茌平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部落文化到古代文明的转变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他们使最早的欧亚大陆诸文明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尼罗河以及印度河和黄河岸边诞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引言部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法典明确规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隶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将遭受割耳之刑。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三: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时,只是初步形成三个阶层,武士、祭司以及部落民,不存在种姓的意识,职业也不是世袭的……当时没有清规戒律限制这些阶层之间通婚,也没有不能与某种人共餐的禁忌。经过旷日持久的战争打败达萨人后,雅利安人为把他们拒斥在社会之外,尤其是恐惧自己被同化,才开始了种姓制度的第一步。
——林太《印度通史》
材料四:“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
——《长阿含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罗河流域诞生了哪一世界古代文明?列举其文明成果两例。
(2)据材料二,指出汉谟拉比宣称其制定该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雅利安人“开始了种姓制度的第一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祭司”属于种姓制度中的哪一等级。
(4)材料四体现了佛教的什么主张?该主张与材料三中的种姓制度有何联系?
【答案】(1)古埃及文明;金字塔、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太阳历等。
(2)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
(3)恐惧自己被同化;婆罗门。
(4)众生平等;主张“众生平等”适应了反对种姓制度的要求。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流域诞生了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成就有金字塔、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太阳历等。
(2)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依据材料可知,汉谟拉比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
(3)本题考查种姓制度。依据材料可知,雅利安人开始种姓制度是恐惧自己被同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种姓制度中“祭司”属于婆罗门。
(4)本题考查佛教和种姓制度。依据材料可知,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众生平等”适应了反对种姓制度的要求。
故答案为:(1)古埃及文明;金字塔、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太阳历等。
(2) 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
(3) 恐惧自己被同化;婆罗门。
(4) 众生平等;主张“众生平等”适应了反对种姓制度的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佛教等知识。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