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想北平》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
【课前预习】
1、关于作者
(1)老舍四十自拟小传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2)他人对老舍的评价: x
+ $,%Y
他是北京人;他是满族人;他是穷人;他有10年在国外生活;他生于1899年,去世于1966年。 9h3a* &
/y
——舒乙 A %%z05
他对人生的视野是宽阔的,而我对文学的经验告诉我,世界上甚至有一些文学巨匠,可能精通于某一阶层的人物,但不能像老舍先生这样写出生活中多种多样的人物。他作品中的语言更有特色,没有一句华丽的词藻,但是感动了人心,其深厚美妙常常不可言传。 ;j^$m&
—曹禺 Gx(=>k s
2、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抗战爆发前夕的1936年。1 ( http: / / www.21cnjy.com )936年的老舍正在青岛的山东大学任教,而那时的北京不但失去了国都的地位而改称“北平”已经有八年,并且伴随着华北局势的日益吃紧又逐渐沦落为岌岌可危的“边塞”。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老舍应上海《宇宙风》杂志有关北平的征文写下了这篇散文。
【教学目标】
1、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2、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
2、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品读1-3段。
一、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辜负 菜圃 粘贴 粘合 鲜嫩
廿七 匀调 什刹海 愧杀 悠然
2、老舍,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民族)人。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等。曾因创作话剧________而被授予“________”的称号。
【自主学习】
1、本文的文眼是什么呢?
2、理解分析下列句子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1)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
(2)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合作探究】
1、文章题目是“想北平”,其中1—3自然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所写的内容基本没有涉及所 “想”的北平的具体内容,是不是显得太空洞、太啰嗦了,能不能删减?为什么?
2、文中几次提到“这只有说不出而已”“可是我说不出来”,“我”真的说不出来吗?“说不出”的真正意蕴是什么?
【巩固案】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廿七岁(niàn) 粘(nián)合 什(shí)刹海 熠(yì)熠闪光
B.辜负(gū) 蜻(qīng)蜓 韭(jiǔ)菜 贫困潦(liáo)倒
C.菜圃(pǔ) 静谧(mì) 湖泊(pō) 旅泊(bó)之地
D.奇诡(guǐ) 贫瘠(jí) 烙(lào)印 装模(mó)作样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人类的许多文化情结都与此有密切的关系,古今中外,概莫能助。
B..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体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C.老舍的《想北平》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在短短的两千字里对北平的爱真是一言九鼎。
D.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让整个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四川汶川。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貌并未改变。
B.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C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的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赏析文章4-8段。
自主学习
作者说,“我真爱北平”,朗读4-7段,思考:北平有哪些特点?
2、文章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啊!”收笔,这一笔好在哪里?
合作探究 #Ws l38*
1、北平已经是作者生命的一部分。 `l*9K\^北平可写的东西很多,为什么老舍专挑墙根、院子、花花草草的写呢?是不是显得太小气了点? Y2yv E;.,9
2、在本文中,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烘托对故都的喜爱之情。试找几处谈谈你的理解。
【课后巩固】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想北平》(节选)
①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索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②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还差点事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1、为什么作者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但是“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2、说说你对“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这句话的理解。
3、“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中的“摇篮”具体指什么?所指内容在特征方面与“摇篮”有何相似之处?
4、段②中,作者说“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结合本段内容,概括说明“人为之中显出自然” 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仿句:仿照例句格式,在写一句话。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教学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