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江南的冬景》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江南的冬景》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15 16:1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江南的冬景》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
 课题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技巧、感受能力和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发现能力。学习对比的技巧和避实就虚的写法,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课前预习,给下列加框的字词注音。煮茗( ) 蛰居( ) 曝背( ) 亘古( ) 赭色( ) 乌桕( ) 丰腴( ) 正月( ) 槎桠( ) 泊船( )中间( ) 搁下( ) 湖泊( ) 间或( ) 搁不住( ) 月晕( ) 剥削( ) 文件夹( ) 晕头转向( ) 剥花生( ) 夹衣( )二、知人论世。郁达夫(1896.12.7-1945.8.29)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是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他对文学创作的看法是“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代表作有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1933年3月郁达夫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3年,为了排遣现实给他带来的苦闷,在杭州期间郁达夫写了大量的山水游记,《江南的冬景》就是写于此时。  1945年8月29日,在苏门答腊失踪,终年四十九岁。因在南洋从事抗日活动,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三、导入新课。 江南不仅是杏花、春雨;不仅是小桥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水;不仅是浣纱女优美的身姿;也不仅是采莲女碎玉般的笑声。江南应该是千峰玉立,错落有致,在明镜般的水中摇曳着如诗如歌的倒影,荡漾在丝绸般凝滑的波纹之间,触手可及心旷神怡的温柔缠绵。在水天一色的清纯之中,动静相间,远近相恋。看不尽的风姿各异,望不断的锦绣绵延。今天,让我们跟随郁达夫去感受江南冬天的独特魅力。文本研读。听录音,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题为《江南的冬景》,题中的江南是指哪些地方?2、作者笔下的江南有什么特点,试着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快速浏览课文2-9段,看看作者写了江南的哪些景物,并试着给它们各取一个名字。(合作探究:针对学生提出的几幅画,引导学生讨论哪一幅最精彩,并简要说明理由。)4、本文不仅写景优美,而且语言也很生动优美,读读5、7两段,体会这两段的语言。5、第8段在写到江南雪景时并没有作实景描写,而是四次引用古诗,这有什么好处?经典再现比较阅读本文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的描写雪景的段落。“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济南的冬天》)六、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郁达夫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通过冬草、冬雨、冬雪等典型景物对江南的冬景作了细致的描绘,突出了江南冬天的和暖、恬静的特征,从而抒发了作者对江南之冬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