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蒙城县第六中学高中语文 1.1.2《相信未来》2学案 苏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食指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朦胧诗的意境美,并能背诵前三段。
3.初步培养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
【课前学习】
1. 食指简介
食指是永不绝望的诗人,原名郭路生,山东鱼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66年,18岁,学校停课,因劝阻其他学生殴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教务主任而遭围攻,后又因写诗被批斗。父亲被审查、揪斗,为少惹麻烦,母亲将家中的藏书全部销毁,只有一套《约翰·克利斯朵夫》因放在床下得以保留。
67年19岁红卫兵经过全国大串联后,陷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大革命”派性斗争混乱中,“红卫兵运动”受挫落潮,满怀激情和希望的许多学生都处于无所事事的空虚迷茫中。
68年20岁因他的诗歌广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传而受审,成了“反动诗人”黑组织的头目。连他同学家因时有人聚在一起朗诵诗作而成为公安局监视对象,那位同学也被关近三个月,而且因写不出让他们满意的揭发材料,遭受了许多让人无法忍受的屈辱与折磨。
(“虽然我们心中坦然,虽然我们绝没有做过一点对国家不利的事,但在当时仍足以使我们忧心忡忡、惶惶不安了”。——何京颉《心中的郭路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4.诗歌的意象。
诗歌的意象就是诗歌中的形象,是读懂诗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把握好诗歌的形象,从而领悟“象”外之意,对鉴赏诗歌是至关重要的。如,《沁园春·长沙》的上阕作者选取的意象是:红遍的万山、尽染的层林、碧透的江水、争流的百舸、遨游的长空的雄鹰和江水中自由自在的游鱼。这些意象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都体现出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态势,以壮景抒豪情,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相契合。
诗歌中的意境内涵不仅包蕴在一个个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之中,更体现在意象的组合关系之中。诗人写诗,往往将一个个单一的意象按照某种美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来展示生活,传达情感。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所选取典型意象组合在一起,创造出高远的意境,形成了一幅壮阔的画面,暗中抒发了自己高远志向。
5.正音正字
依偎 摇曳 曙光 睫毛 惆怅 轻蔑 不屈不挠 给予
6.解释:
惆怅:
探索:
摸索:
7.阅读全诗,用一个词概括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
8.质疑
【课堂学习】
1.仔细阅读第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2.探讨第3节前三句的断句及理由?说说你的理解和诗歌的精妙之处。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3.本首诗,在表现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有何作用?
【课堂小结】
【课后巩固】
1.如果把第一节的三、四两句和第二节的三、四句对调,你认为可以吗?说说你的理由。
2.有人认为“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破坏了意境的完整一致,你怎么看?
3.背诵前三节。
4.完成《锦绣前程》。
5.另选意象,仿写一、二段。 (选做)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