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潍坊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潍坊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8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6-30 18:3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物理模拟试题 A. 241 241 245 495Am发生衰变的方程是 95Am 97 Np 2 He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B. 16h 242Am 241可用半衰期为 的放射性同位素 95 代替 95Am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C. 使空气分子发生电离的主要是 射线
1. 关于固体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烟雾进入探测器,使电路中的电流减小而触发警报
A. 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 金刚石、石墨、食盐和玻璃都是晶体
4. 美丽的气球是很多小孩喜欢的玩具,将气球释放,它就会在空中缓慢上升,气球体积变大.已知环
C. 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是因为重力作用的结果 D. 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境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气球不漏气.则在上升过程( )
2.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球内所有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减小
A.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绝对零度
B. 球内气体内能增大
B. 在热传递中,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C. 外界将对球内气体做正功
C. 第二类永动机和第一类永动机一样,都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D. 球内气体放出的热量小于内能的减少量
D. 花粉颗粒在液体中的布朗运动,是由于花粉颗粒内部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引起的
241
3. 甲图为楼宇内安装的烟雾探测器,其结构示意图如乙图所示。探测器中装有大约 0.2mg 的镅 95Am,
5. 淮北车手王克在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六盘水站中获青少年组第一名.某段时间他和另一名车手在
它是一种半衰期长达 432 年的放射性金属,会释放出 射线和 射线。当空气分子穿过探测器时,
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 时两车在同一计时线处.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下
241
95Am释放出的射线将其电离,电离产生的正、负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移动,形成微小电流,可被探 列说法正确的是( )
测器内芯片探测到。烟尘一旦进入探测腔内,烟尘中的微粒会吸附部分射线,导致电流变化,从而触
发警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对应的比赛中,10 s 时刻 b 车追上 a 车
B.乙图对应的比赛中,b车和 a 车之间的距离一直不变
C.丙图对应的比赛中,两车出发后相遇两次
试卷第 1页,共 6 页
{#{QQABIYAUggAgQhAAAABCQwUgCgIQkhACAKgOBAAYIEABCQNABAA=}#}
D.丁图对应的比赛中,两车出发后 a 车追不上 b 车 8.如图,甲、乙两辆相同型号汽车沿平直路面并排同向行驶,在两车车顶相同位置 A、B分别装有蓝牙
6. C919中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型喷气式民用飞机,2021 设备,这两个蓝牙设备间信号的有效传输距离 L=10m。t=0时刻,甲、乙两车车头对齐,此时甲车速度
为 10m/s,乙车速度为 4m/s,A、B间距离 d=6m。从 t=0时刻开始,甲车以大小为 2m/s2的加速度做
年将交付首架 C919单通道客机。C919现正处于密集试飞新阶段,一架 C919飞机在跑道上从静止开始
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乙车以 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信号的传递时间,从 t=0 时刻起,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 80m/s时离开地面起飞,已知飞机起飞前 1s内的位移为 78m,则飞机
甲、乙两车能够利用蓝牙通信的时间为( )
在跑道上加速的时间 t以及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 t 40s a 2m/s2 B. t 32s a 2.5m/s2
A.2s B.4s C.6s D.6.25s
C. t 25s a 3.2m/s2 D. t 20s a 4m/s2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4分,共 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
7.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光子能量为 E的光照射后处于激发态,这些氢
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共产生六种不同频率的光。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约为1.62eV ~ 3.11eV。
9. 在斯特林循环的 p V 图像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从状态 a依次经过状态 b、c和 d后再回到状态 a,
则根据玻尔理论可知( )
整个过程由两个等温和两个等容过程组成。在a b和 d a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分别为 4J和
20J;在b c和 c d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分别为 20J和 12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入射光子能量 E 12.09eV
A. 状态 a比状态 c的温度高
B. 电子在低能级的动能小于其在高能级的动能
B. c d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 12J
C. 六种不同频率的光中有两种是可见光
C. 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界所做的功为 8J
D. 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核外电子远离原子核
D. b c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单位器壁面积上分子碰撞次数减少
10. 分子势能 Ep与分子间距 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 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r1,图线最低点对应
试卷第 2页,共 6 页
{#{QQABIYAUggAgQhAAAABCQwUgCgIQkhACAKgOBAAYIEABCQNABAA=}#}
的横坐标值为 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行者(视为质点)通过标杆的时刻。骑行者从 1号标杆开始骑行,时间记 t=0,以后通过 2号标杆、32
号标杆、4号标杆的时刻分别是 t1、t2、t3,如果相邻标杆之间的距离均为 S,假设骑行者在到达 4号
A. 在 r r1处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大小相等
标杆前的运动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在 r r2处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大小相等 4SA.骑行者通过 3号标杆的瞬时速度是 t2
C. 在 r r1阶段,随 r的减小分子力一直减小 3SB.骑行者到达 4号标杆的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t1 t2 t3
D. 在 r r2阶段,随 r的减小分子力一直增大 2SC.骑行者到达 2号标杆时的速度 v2 t2
v v
D.骑行者到达 3号标杆时的速度 v3 2 4 ,其中 v2和 v4 分别是骑行者到达 2号和 4号标杆时的速
11. 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实验规律的电路.当用强度一定的蓝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测得电流表 2

的示数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三、实验题:本题共 2小题,共 14分.
13. 某实验小组用图 1所示的装置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A.按照图 1的装置安装实验器材;
A. 照射的蓝光增强,饱和光电流将增大 B.将电火花计时器接到学生电源的“8V交流输出”挡位上;
B. 若改用红光照射光电管,一定不会发生光电效应 C.先释放纸带,之后闭合开关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C. 若改用紫光照射光电管,则光电管中金属的逸出功变大 D.多次正确进行实验,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取较理想的一条如图 2所示,取连续的计时点 1、2、3、4、…,
D. 若改用紫光照射光电管,图像与横轴交点在 Um左侧 测得点 1到点 2、3、4、…的距离分别为 h1、h2、 h3、…;
12.为了测量自行车骑行者启动时的加速度,在笔直公路旁插上 4个间距相等的标杆,并用秒表测量骑 E.根据测量的数据算出重力加速度。
试卷第 3页,共 6 页
{#{QQABIYAUggAgQhAAAABCQwUgCgIQkhACAKgOBAAYIEABCQNABAA=}#}
(1)指出有错误的步骤________(填相应步骤前的字母); (3)测得多组空气柱的压强 p和体积 V的数据后,为直观反映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若以 p为纵坐
h h 标,则应以_______为横坐标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小明所在的小组不断压缩气体,由测得数据发现 p1 2
(2)若从打点 1时开始计时,点 2、3、4、…对应时刻分别为 t1、 t2 、 t3、…,求得 v2 、v3 t t 、1 2 与 V的乘积值越来越小,则用上述方法作出的图线应为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①”或“②”),造成该
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一种即可)。
v h34 t 、…,作出
v t图像如图 3所示,图线的斜率为 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可知打下点 1时重物
3 四、解答题:本题共 4小题,共 46分.
的速度 v1 ________
239 235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 ________。 15. 研究发现,钚的放射性同位素 94Pu会衰变为 α92U和 粒子两种新核子,同时会伴随发出 γ光子。
14. 如图甲是“用 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239
94Pu粒子静止在匀强磁场中,发生衰变时产生两个新核子,其运动方向均与磁场垂直,运动轨迹 p、
q 239如图所示。已知 94Pu的质量mPu 239.0521u
235
, 92U的质量mU 235.0439u , 粒子的质量
mα 4.0026u,且 1u相当于931.5MeV能量。
(1)通过计算判断 p是哪种新核子的轨迹;
239
(2)求一个 94Pu发生衰变放出的能量。(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压强传感器调零;
②在活塞上均匀涂抹润滑油,把活塞移至注射器满刻度处;
③逐一连接注射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
④推动活塞,记录多组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V,以及相应的压强传感器示数 p。
(1)实验操作中,活塞上均匀涂抹润滑油,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
(2)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恒定,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
A.注射器必须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B.用手握注射器推拉活塞
C.缓慢推动活塞
试卷第 4页,共 6 页
{#{QQABIYAUggAgQhAAAABCQwUgCgIQkhACAKgOBAAYIEABCQNABAA=}#}
16. 如图所示,A、B两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银,下部连通。容器 B上部封闭气体体积为 V,右侧连 17. 如图所示,一粗细均匀的导热U形管竖直放置,右侧上端封闭,左侧上端与大气相通,右侧顶端密
接一打气筒,每次能将V0 15mL的外界空气注入容器 B.经 15次打气后,容器 B内气体体积变为 15V, 封空气柱 A的长度为 L1 15.0cm,左侧密封空气柱 B上方水银柱长h2 14.0cm,左右两侧水银面高度
两容器的液面差 h1 5cm;又继续打气 n次后,两容器的液面差 h2 30cm。已知外界大气压 差 h1 10.0cm 5,已知大气压强 p0 76.0cmHg 1.0 10 pa,大气温度 t1 27 C,U形管横截面积
p 75cmHg,不计气体温度变化。求: S 7.6cm2。现用特殊手段只对空气柱 A加热,直到空气柱 A、B下方水银面等高。求:0
(1)加热前空气柱 A、B的压强各为多少;
(1)打气前,容器 B上部空间封闭气体体积 V;
(2)空气柱 A、B下方水银面等高时 A中气体的温度 t ;
(2 2)打气次数 n。
(3)对空气柱 A加热的过程中空气柱 B与外界传递的热量Q。
试卷第 5页,共 6 页
{#{QQABIYAUggAgQhAAAABCQwUgCgIQkhACAKgOBAAYIEABCQNABAA=}#}
18. 如图为车辆行驶过程中在平直道路上变道超车的情景。B为长 LB 12m的大货车,正以
vB 54km / h的速度匀速向右行驶,A是在 B后方同向行驶的小汽车,长度 LA 5m,A车以
vA 90km / h的速度行驶,当两车相距 L1 7m时,A车司机准备借对向车道超越 B车,但 A车司
机发现对向车道与 A车相距 L2 90m处有另一小汽车 C正迎面驶来,vC 72km / h。已知 A车加速
a 2时加速度 2A 2m / s ,A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 a A 6m / s 。(不考虑超车时变道的时间)
(1)若 A车司机想安全超越 B车,则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若 A车司机选择超越 B车,为避免与 C车相碰,C车司机至少以多大加速度刹车才能让 A车
司机超车成功;
(3)若 A车司机放弃超车,为避免与 B车相撞,立即刹车,同时鸣笛发出信号提示,B车司机加
2
速,B车司机反应时间 t0 0.2s,并立即以 aB 2m / s 的加速度加速,判定两车能否相碰,若不能求
两车最近距离。(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试卷第 6页,共 6 页
{#{QQABIYAUggAgQhAAAABCQwUgCgIQkhACAKgOBAAYIEABCQ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