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 唐雎不辱使命
一、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代表作品《新序》《说苑》《列女传》。另撰有《别录》,为中国目录学之祖。
二、故事背景
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四》,题目为后人所加。战国后期,秦国相继灭掉其他诸侯国,公元前230 年灭掉韩国,公元前225 年,秦国灭掉魏国。安陵是魏国的附庸小国,秦王想以“易地”的骗局占领安陵,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要求,秦王不悦,由此引出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唐雎与秦王斗智斗勇,最终保全了领土,折服秦王。
三、翻译课文
1.原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注释】
欲:想。
以:介词,用。
易:交换。
其:表示祈使语气。
加惠:给予恩惠。
第一个“使”:派遣。
第二个“使”:出使。
【译文】
秦王派遣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很好;虽然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很)不高兴。安陵君因此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原文: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 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注释】
以:介词,用。
以:介词,凭借。
以:介词,把。
长者:指忠厚有德行的人。
错意:在意。错,同“措”。
与:同“欤”,语气词。
是:这样。
直:只是。
【译文】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况且秦国灭亡了韩国魏国,但是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有德行的人,所以不打安陵君的主意。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并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只是这五百里的土地呢?”
3.原文: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注释】
怫然:愤怒的样子。
公:对人的敬称。
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免冠徒跣:摘下帽子,光着脚。徒,裸露。跣,赤脚。抢,碰,撞。
庸夫:平庸无能的人。
士:这里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时,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时,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扑到宫殿上。仓,同“苍”。
休祲: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休,吉祥。祲,不祥。
若:如果。
必:一定。
缟(gǎo)素:白色丧服。这里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是:这样。
【译文】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横尸在地百万人,鲜血流淌数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下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时,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时,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他们)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就会两人横尸在地,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白色丧服,现在就是这样。”说完,(唐雎)拔剑站起。
4.原文: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注释】
色挠:神色变得沮丧。挠,屈服。
长跪而谢之: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落在脚跟上。长跪则是把腰挺直,以表示敬意。
谕:明白,懂得。
以:凭借。
存:幸存。
徒:只,仅仅。
以:因为。
【译文】
秦王神色变得沮丧,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四、问题归纳
1. “使人谓”和“其许”这两处词语好在何处?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使人谓”三字,劈头即自称寡人(只有对下、诸侯才可自称寡人),见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慢,“安陵君其许寡人”中祈使语气词“其”和动词“许”,活现出秦王的盛气凌人。从秦王的话可以明显地看出其名易实夺地的险恶用心。
2.安陵君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他是如何应对秦王的?
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夺周旋的余地,婉言拒绝。“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态度和言辞都十分婉和,但不是卑躬屈膝,而是婉辞,是面对虎狼之敌的斗争艺术。“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陈理为据,无容置喙。“弗敢易”,于委婉中透出坚决的态度。
3.说说“秦王不说”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秦王不说”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4.文中哪一句话既是秦王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更是作者借秦王之口对唐雎所作的赞扬?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轻寡人”?
秦王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以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这句关键是一个“轻”字,“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势力。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
6.课文主要写唐雎,那么为什么一开始还要写秦王和安陵君呢?
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地加以拒绝,并派出唐雎出使秦国,意在修好。唐雎在吞并和反吞并的斗争背景下出使秦国,任务艰巨程度显而易见,同时,这一部分是情节的开端,为下文情节作了铺垫。
7.当唐雎来到强大的秦国时,秦王对唐雎采用什么策略?
唐雎刚见到秦王时,秦王就对安陵君提出严厉的指责。他一方面装出一副施恩加惠的脸孔,指责安陵君“逆寡人”“轻寡人”,一方面又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
8.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史实有什么用意?
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9.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10.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与臣而将四矣。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11.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
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
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
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12.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
是因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图吞并安陵君的土地。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所以安陵君派他出使秦国。
13.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14.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祸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坚决不答应。具体答案依学生见解,不求统一。
15.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
五、课文主题
本文记叙了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揭露了秦王狡诈骄横、色厉内荏的真实面目。
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韩傀(guī) 庆忌(jì) 天下缟素(gǎo)
B. 彗星(huì) 怫然(fó) 休祲降于天(jìn)
C. 唐雎(jū) 免冠(guān) 岂直五百里哉(qǐ)
D. 专诸(zhū) 徒跣(xiǎn) 以君为长者(zhǎng)
2、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B.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徒以有先生也
B.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聂政之刺韩傀也
C. 安陵君其许寡人/其真无马邪
D. 因使唐雎使于秦/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4、下列句子全都表现秦王蛮横的一项是( )
①秦王不悦 ②秦王怫然怒
③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④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⑤秦王色挠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5、下列各句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寡人”是对古代帝王的敬称。
B.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
C. “岂直五百里哉?”中的“哉”是现代汉语“吗”的意思。
D. 文中唐雎列举了平民中的四个有志之士的发怒。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人物对话塑造了唐雎有胆有识的谋臣形象和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的君王形象。二者的形象形成了对比。
B.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易地”的要求,是一个明显的骗局。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加以拒绝,并派唐雎出使秦国,意在修好。
C.唐雎同秦王进行的针锋相对的斗争经历了两个回合:第一是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重申“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第二是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且付诸行动,“挺剑而起”。
D.秦王“长跪而谢之”,表明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秦王彻底放弃了他的野心。
二、主观填空题
7、仿照画线句,补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不畏强权的人:唐雎发志士之怒,挺剑而起;荆轲以豪杰之气,箕踞而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外交是没有xiāo烟的战场。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之下出使秦国,不畏强暴、据理力争,这种勇气和胆识令人折服,而盛气凌人、阴险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正是在这份胆识的威摄下败下阵来。许多外交英雄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xiāo( )烟 寻衅( ) 折服(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3)“色厉内荏”中,“色”的意思是______;“荏”的意思是______。
(4)请仿照画线句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10 唐雎不辱使命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第1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
【解题过程】
怫f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解题过程】
A项正确朗读停顿应为: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故选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虚词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填写正确答案。
【解题过程】
B项中的“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介词,与“为”连用,“把……作为”/介词,因为。C、表示祈使语气/表示加强反诘语气。D、介词,到/介词,从。
本题答案为: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D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文内要从作者的创作意图,时代背景,主要想表达的想法等方面入手。
【解题过程】
②“怫然怒”直接描写了秦王的“蛮横”;
③“秦王使人谓安陵君”中的“谓”字,使其蛮横态度毕现;
④“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中,以“天子”自居,威吓唐雎,足见秦王的蛮横。
故选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5题
参考答案: C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文学常识类试题,关键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包括:作家作品、文化常识、文体常识与类别、有关作品内容等等。
【解题过程】
A、“寡人”是古代帝王的自称。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共三十三篇,分十二策。D、应是“三个有志之士”。
本题答案为: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6题
【答案】D
【详解】
秦王只是为唐雎的话和行动所惊吓,他不会彻底放弃他的野心,故D项错误。
二、主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7题
参考答案: (示例)闻一多以无畏之勇 拍案而起;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填写正确答案。
【解题过程】
合理选择我国古今不畏强权的人,根据其性格特点和事迹,承接上文的“怒”“气”来仿写。
本题答案为:(示例)闻一多以无畏之勇 拍案而起
三、综合性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8题
【答案】(1)硝 xìn zhé
(2)威摄 威慑
(3)脸上表现的神情;神色 软弱
(4)示例:蔺相如出使强秦,最终完璧归赵;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解析】
(1)“xiāo烟”的“硝”不能写成“销”。“折服”的“折”是多音字:zhē,折腾;zhé 折断、折服;shé 折本。(2)“威摄”应改为“威慑”。(3)结合词语的意思来理解重点字的意思即可。“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虚弱。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4)分析所给的例句,找出规律,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进行仿写。分析画线句,可知应按照历史人物+事件+结果的格式进行仿写。可根据蔺相如完璧归赵,诸葛亮联吴抗曹的事件进行解答。
【点睛】
第(4)题是对句子仿写的考查。做此种类型的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