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中语文 沁园春教案 苏教版必修1 "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法
1、诵读鉴赏法。
2、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3、提问分析法
学法
1、“知其人,知其文”,课外资料搜集。
2、诵读入境,欣赏诗意。
3、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交流课外搜集毛泽东诗词的学习成果。
2、简单回顾词的常识,如词牌与诗题的不同,引出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诵读鉴赏
1、整体感知、熟悉内容
配乐朗读 —个别试读 —全体齐读
注意:
①正音:
舸、寥廓、曾、峥嵘、稠、遒、遏。
②感情基调:
深沉、昂扬、激越、豪放
2、整体感受抒情形象,理清思路:
① 默读圈点,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
②理清思路:上下阕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③初步概括诗人形象特征。
3、鉴赏评价
①“独立寒秋”:回忆曾学过的关于“秋”的诗句;在“孤独”与“寒秋”的双重氛围中,杜甫发出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那么毛泽东是不是也要抒悲秋之情呢?
②诗人描写了哪些意象,它们各自有何特点,构成了怎样的一幅秋色图?
③我们从这幅秋色图可以透视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提示:假如是一个消极悲观的诗人,面对同样的景物,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描绘?)
④“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个深沉的发问,蕴涵的是诗人怎样的情怀呢?
⑤词人在下阕中怀人忆事,那是怎样的人和事呢?(结合毛泽东生平,投放图片,补充事实,印证词意)
⑥在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那一批“少年同学”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简要概括他们的特征。
(三)整合小结、拓展延伸
1、综观全词,并结合姊妹篇《沁园春 雪》进一步体会毛泽东的豪情壮志。
2、写意青春、创造人生
(1)结合学校红色文化课题谈青春与理想
(2)思考、讨论:我的青春谁做主?探讨青春与理想。
作业布置
朗读诗篇《青春之诗》
1、要求学生背诵全诗,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感悟,体会诗歌的美。
2、结合本诗,将它扩写为一篇抒情散文,要求字数不少于五百字。
这样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创作意图进而加强对本诗艺术层面的理解,提升诗歌的审美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立 —— 造像写意 —— 游人 独立深思
看 —— 借景抒情 —— 诗人 关怀天下
怅
问 —— 直抒胸臆 —— 哲人 忆旧言志
携
忆 —— 怀人忆事 —— 斗士 主宰沉浮
记
↓ ↓ ↓ ↓
关键词·思路 抒情方式 形象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