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鸟的天堂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鸟的天堂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5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1 16:5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鸟的天堂
巴金(1904年—2005年),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1.“天堂”用来比喻什么?
2. 看,鸟儿们在这里自由飞翔,多么快乐。这里就是鸟儿们快乐的天堂。
1、生初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有难度的生字词圈起来,可以用查字典、向同学请教等方式解决。
2、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简单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自主学习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
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 大榕树。
语篇段落
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再次经过 “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儿活动的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找出这部分中的比喻句,并说说其作用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划水的声音比作乐曲,体现出声音的优美,同时也点明作者的心情是愉悦的。
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呀!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吧!
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总结全文
这一次,我们去鸟的天堂,却没有看到一只鸟。为什么?这部分作者把精力放在景物描写上,又是为了什么?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揭晓。
小结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
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
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
因为这棵榕树很大,而且枝繁叶茂、土地湿润、环境安宁,正适合鸟儿做巢生活、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了保护,便于鸟类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鸟儿生活的“天堂”。
作者对这棵大榕树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里的鸟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的语句。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着翅膀。
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感受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的情感变化,突出鸟的天堂的独特的美,从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总结课文
①摘抄佳句。
②用“------”线画出短文中静态描写的句子 ③用“──”线画出短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
课后作业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