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30 20:0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 分钟; 总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 Ⅰ卷为选择题,第 Ⅱ卷为综合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 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 ,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 I 卷 (选择题 共 44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 1 为 某地地平 式 日晷 (晷 面 水平 ,晷针 与地轴平行) ,其中 L 为晷针, α 为晷针与晷面夹角,L 为某日某时刻晷针影子,且 L 位于 L 正下方。据此完成 1~3题。
1.地平式日晷
A.晷面时间刻度均匀 B. α与当地纬度互余
C.晷影呈顺时针运动 D.该日晷影长度不变
2.若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 14:00,则该地最可能位于
A.拉萨 B.成都 C.武汉 D.上海 3.年内晷针影子 L 较短时,则
①尼罗河处于汛期 ②阿尔卑斯山雪线年内较低
③长江处于枯水期 ④天山牧民转场到高山牧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当地时间 2022 年 3 月 11 日凌晨 2 时 30 分,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贡贝”登陆莫桑比克,登陆时甲乙两地风暴潮强度差异较大。 图 2 示意 “贡贝”的移动路径。据此完成 4~5 题。
4 .“贡贝”登陆时
A .受偏东风影响, 甲地风暴潮强度小 B .受偏北风影响, 甲地风暴潮强度大
C .受偏南风影响,乙地风暴潮强度大 D .受偏西风影响,乙地风暴潮强度小
5 .从 M 运动到 N 处,台风势力
A .先增强再减弱 B .先减弱再增强 C .持续增强 D .持续减弱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 图 3 为 1951 ~ 2020 年东亚副热带季风强度指数逐年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 6~7题。
6.下列年份中,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最短的是
A.1956 年 B.2001 年 C.2018 年 D.2020 年
7.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A.季风强度存在规律性的周期变化 B.陆表与海表温度之差存在年际变化
C.海洋与陆地比热容年际变化显著 D.海陆热力差异具有规律性周期变化
图 4 为读北半球 1 月份和 7 月份气温(℃)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读图完成 8~10 题。
8.关于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升高 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C.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低 D.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
9.在平流层底部,冬季最高气温出现的区域为
A.10°~10° B.40°~60°
C.20°~30° D.70°~90°
10.对流层上部气温的垂直递减率远比下部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热量来源和空气密度
C.下垫面性质 D.大气环流条件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山高寒草地退化日趋严重,土地生产力 逐渐降低。 图 5 示意我国西部某高山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山草甸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植被群落 多样性的分布情况。 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植株高度相对较高的莎草科比例逐渐降低,相 对低矮的杂草类比例逐渐增加。据此完成 11~13题。
11.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无关的是
A.枯落物减少 B. 流水侵蚀
C. 风力侵蚀 D. 冰川侵蚀
12.中度退化区,植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高的原因
A.莎草竞争力强,成为优势物种
B. 优势物种衰退,各类杂草丛生
C. 土壤退化严重,适合杂草生长
D. 降水适中,适宜多种草本生长
13.推测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变化情况为
A.增大 B.减小
C.先增后减 D.保持不变
生物避难所通常是指在气候变恶劣的条件下动植物能够存活的区域。生物避难所能在 冰期保护原有及迁入物种免遭劫难,受保护物种在冰期后以此为起点,借风力、流水、动 物等媒介扩散并演化出亚种和新物种。 图 6 示意中国东北温带针阔混交林末次冰盛期避难 所分布及扩散路线。据此完成 14~15 题。
14.影响温带针阔混交林在末次冰盛期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风向 C.热量 D.光照
15.末次冰盛期温带针阔混交林树种可以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扩散的主要 原因是
A.海面扩大,摩擦力小,风力强劲 B.陆地降温,冬季风更强
C.三地位置邻近,无高大山脉阻隔 D.此期间,动物迁徙活跃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地下水盐度高,土壤盐渍化严重。柽柳作为黄河三角洲优势植 物,耐盐能力强,枝叶中含有大量盐分。土壤氯离子含量是盐度的重要指标。图 7 示意 2020 年 8 月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某一柽柳附近不同深度的氯离子含量分布。据此完成 16~18 题。
16.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盐渍化严重的原因不包括
A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B .春季降水少,蒸发量大
C .沿海地区,海水倒灌
D .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
17.图中雨季柽柳附近土壤呈现“盐谷”的原因最可能是
①柽柳灌丛截留降水,淋溶作用强
②植物附近土壤盐分被快速吸收
③柽柳冠层遮雨,阻止地下水位上升
④柽柳冠层遮阴,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18.柽柳对维护黄河三角洲的环境安全有重要意义,体现不明显的是
A .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B .调节局地气候,增加区域降水
C .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 D .降低土壤盐分,改善土壤肥力
我国西南某岩溶山区多发育 “U”型岩溶槽谷地貌,地势高差大。近年来,该山区耕地 “非粮化”问题突出。 图 8 示意该山区 “U”型岩溶槽谷地貌。据此完成 19~20 题。
19.下列不属于该山区耕地“非粮化”问题突出的原因是
A .发展经济作物 B .撂荒 C .生态修复 D .城镇化占用耕地
20.为保障粮食安全,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 .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力成本 B .谷坡开垦梯田,保障耕地种植面积
C .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粮食作物产量 D .种植经济作物,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雅砻江流域中下游正进行大规模 “风—光—水”一体化电能开发,该区域风能、水能
和太阳能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具有互补性。 图 9 示意雅砻江流域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 21~22 题。
21.雅砻江中下游流域在季节上具有互补性的 两类能源是
A.夏季:水能 冬季:太阳能
B.夏季:风能 冬季:太阳能
C.夏季:太阳能 冬季:水能
D.夏季:太阳能 冬季:风能
22.雅砻江流域中下游“风—光—水”一体化电能开发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主要是
①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②减少对资源的依赖,维护国家资源安全
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维护国家环境安全
④减少森林资源破坏,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Ⅱ卷 ( 综合题 共 56 分)
二、综合题: (第 23 题~第 25 题)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 分)
材料一:林芝,位于西藏的东南部,喜马拉雅山东端最高峰南迦巴瓦峰坐落于林芝的 中心。林芝生物多样性丰富,尤其是南迦巴瓦峰南坡拥有十分完整的垂直自然带。图 10 示 意南迦巴瓦峰垂直自然带谱。林芝冰川的面积和冰储量均相当突出,且夏季活动尤为强烈。
材料二: 色东普沟位于西藏林芝东部,沟内冰川发育。 易发生冰崩、岩崩,形成碎屑 流冲入雅鲁藏布江,堆积后形成堰塞体堵塞河道。近些年来, 色东普沟堰塞体堵江事件频 发带来严重危害。 图 11 为色东普沟的位置示意图。
(1) 试解释林芝冰川为何夏季活动尤为强烈 (6 分)
(2) 推测近些年来,该地区堰塞体堵江现象频繁发生的原因。 (6 分)
(3) 判断南迦巴瓦峰南坡基带类型,并给出其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理由 (8 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 分)
暑期姜老师去西北环游,某日清晨考察位于甘肃兰州的树屏彩丘 (如图 12 所示) ,沿 途被露水打湿了鞋子和裤脚。并了解到相关信息:
①彩丘所在盆地内,发育了厚度超过 5 公里的白垩系沉积。从沉积岩层的剖面看,上 部为砂岩夹泥岩, 中部为杂色泥岩,底部是砾岩。
②一般地貌的侵蚀速率非常小,而树屏彩丘侵蚀速度很快。目前我们看到的树屏彩丘, 出露的大多是中部偏上的杂色(紫红、青灰色为主)泥岩,上部的砂岩夹泥岩已基本被侵蚀 殆尽。
(1) 推测考察当日的天气状况。 (6 分)
(2) 运用地质作用原理,简述树屏彩丘形成过程。 (6 分)
(3) 分析树屏彩丘能经常保持鲜艳色彩的原因。 (6 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 分)
材料一: 红土型镍矿多位于基岩上部的地表红土风化壳中,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经 过淋溶过滤富集形成矿床。新喀里多尼亚岛是世界上重要的镍矿产区。图 13 为新喀里多尼 亚岛示意图。
材料二:镍矿是战略性资源。 目前我国镍矿资源占全球总量 3%左右,但消费量居全球 第一。 图 14 示意 2006-2016 年中国镍矿进口量变化。
(1) 从气候、地形角度分析新喀里多尼亚岛红土镍矿区的形成条件 (6 分)
(2) 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镍矿进口的基本特点 (4 分)
(3) 针对中国镍矿产消特点,为保障镍资源安全,提出你的建议 (8 分)
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44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B C B C B D B B D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C D B B D C A C
二、综合题 (56 分) 23. (20 分)
(1)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 (雪) 充沛,海拔高,温度低,冰川不断形成;温度较高, 冰川融化多,坡度陡,冰川移动速度快;冰川融水渗入底部,促进冰体滑动。(6 分)
(2) 全球变暖,冰川消融速度加快,冰川融水增多;气温升高,冰川运动性增强,冰崩、 岩崩频繁,碎屑物增加;降水增加,易搬运碎屑物质,在沟谷堆积。(6 分)
(3) 热带季雨林带 (2 分);纬度低,热量条件好; 降水丰富;相对高差大,水热组合类 型多样。(6 分)
24.(18 分)
(1) 天气晴朗;昼夜温差较大;风力较小。(6 分)
(2) 盆地内河湖相碎屑沉积;地壳运动抬升成山地;流水侵蚀,杂色泥岩出露地表,形成 彩丘。(6 分)
(3) 裸露的岩层表面被风化;流水冲刷侵蚀;侵蚀速度快,新鲜的岩层不断出露。(6 分)
25.(18 分)
(1) 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基岩风化;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地形平坦利于镍富集 和沉淀。(6 分)
(2) 进口总量大 (对外依存度高);进口总量先升后降 (自 2006 年开始上升,于 2013 年 到达顶峰,随后下降) 。(4 分)
(3) 加强勘探,增加国内产量;寻找替代品;加大国家镍矿储备;拓宽镍矿进口多渠道; 提高资源利用率。(任答 4 点得 8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