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
1.有学者认为:“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宋朝及其弊,使内外皆柔。”宋朝“及其弊”的措施是( )
A.通过节度使加强边防 B.设参知政事分宰相权
C.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 D.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
2.就五代而言,短短五十三年间历五朝八姓十四君,立国时间最长的后梁不过十七年,最短的后汉只有四年,“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是当时藩帅们普遍存在的思想。有鉴于此,北宋立国之后的重要治国思想是( )
A.崇文抑武 B.守外虚内
C.严刑峻法 D.以农立国
3.北宋统治者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养兵”政策,主张“不收为兵,则恐为盗”“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据此可知,北宋这一政策( )
A.导致官僚队伍膨胀 B.意在稳定社会治安
C.意在提高军队实力 D.提高了武将的地位
4.多民族政权并立是10—13世纪中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图示与王安石变法发生时的形势一致的是( )
5.据史书记载:熙宁十年(1077年)国家年税收剧增到52 101 029石。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20年之用”。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
A.缓解了财政困境 B.触及了权贵利益
C.改善了百姓处境 D.实现了富国强兵
?综合性——强调融会贯通
6.下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宋史·地理志》整理)。根据表中的信息,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
时间 州 县
公元960年 111 638
公元979年 297 1 860
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崇文抑武得到贯彻
C.统治区域空前广阔 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
7.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 )
A.拓展了对外贸易的范围
B.加速了各阶层人才流动
C.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
D.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8.据下表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对王安石的评价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
人物 评价
司马光(宋) 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才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致于今
梁启超(清末)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费正清(美国) 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代表一种务实进取的儒学
A.外国人评价不客观
B.后人的评价较为全面
C.中国人评价更准确
D.时代变迁关注点不同
9.明朝诗人张以宁《过辛稼轩神道吊以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该诗反映了( )
A.绍兴和议,宋廷偏安 B.澶渊之盟,辽宋和议
C.重文轻武,三衙分权 D.南宋灭亡,国家一统
10. 963年,宋太祖“惩藩镇之弊”,在直属朝廷的府、州、军、监等同级政府中设置通判,通判之掌除监州外,“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逐渐使“昔日节度之害尽去”。据此可知通判( )
A.消除了分裂割据的根源
B.主要承担监察与行政职能
C.是府州军监的最高长官
D.强化了地方政府行政能力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二 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宣扬“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材料三 宋朝科举考试图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宋朝统治者实行什么政策?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
(2)材料三中宋朝科举考试的人数大大增加,其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作用?
?应用性、创新性——强调创新思维,体现应用价值
12.赵匡胤曾问赵普:“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赵普最有可能回答( )
A.“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B.“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C.“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D.“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
13.宋朝至道(995—997)年间,参知政事开始和宰相轮日执事,处理重大事务时“可与一把手同升于公堂”,如王安石时任参知政事时便负责变法具体内容的规划和起草。在宋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二相二参、二相三参、二相四参的现象。这表明,宋代( )
A.官吏协作使行政效率提高
B.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
C.基层官僚队伍的日益膨胀
D.权力制衡特征表现明显
14.宰相杜范描述宋朝政治时说:“凡废置予夺,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当,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得以缴驳,台(御史)谏(谏官)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由此可知这一制度体现了( )
A.君主专制下也有理性 B.削弱了君主专制皇权
C.军国大事由朝臣决定 D.虚君共治是君臣共识
15.关于王安石变法,有史料称“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该史料( )
A.揭示了变法失败的根源
B.指出了变法存在的问题
C.肯定了变法的进步性
D.称赞了变法措施涉及范围广
16.历来学者对王安石变法褒贬不一,千秋功过任人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些改革使国家富裕了,却让许许多多地方财团非常恼火。要全面执行这些法令,当然需要一个庞大的官员团队,这使王安石遇到了很大的麻烦。皇帝一会儿支持他,一会儿听到好多反对意见后又不支持他,过一阵想想不对,再去支持他。王安石就这样被折腾来折腾去。
——摘编自余秋雨《中华文化四十八课堂》
材料二 王安石的改革以强化国家权力为目的,一方面机构改革,开罪大批的冗员,一方面改变国家政策,平白生出许多事来,给了基础政权扰民机会。但王安石却固执己见,强力推进,人家越是反对,他就越固执,一点不同意见都听不进去。结果呢,一群逢迎之徒,都聚集在他周围,事越办越砸。司马光上台后,一股脑儿将新法废尽,制度政策悉数复旧,一干儿拥护新法的人全部拿下,翻了一个大烙饼。
——摘编自张鸣《重说中国古代史》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两位学者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认识的异同。
参考答案
解析:选C 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故选C项。
解析:选A 材料“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藩帅们普遍存在的思想”体现了五代时期,武将只要兵强马壮,就可以为天子的现象,因此北宋立国后借鉴此教训而采取的措施是抑制武将势力,即实行崇文抑武政策,A项正确。
解析:选B 材料“不收为兵,则恐为盗”“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体现的是宋朝在荒年招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百姓落草为盗,说明该政策意在稳定社会治安,B项正确。
解析:选B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王安石生活在北宋时期,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分别是西夏和辽,B项正确。
解析:选A 材料信息体现了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缓解了财政困境,A项正确。
解析:选A 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与960年相比,979年地方的州、县数量出现大幅增长,这是分割地方行政区划,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A项正确。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禁军人数和军队总人数都在上升,这必然会导致国家军费开支增加,增加国家财政负担,D项正确。
解析:选D 司马光夸赞王安石的文章,但作为保守派,他认为王安石的变法给国家带来了危害;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改革,对王安石持肯定态度;费正清以现代人的眼光肯定了王安石变法。由此可知,时代不同,他们对王安石的关注点不同,D项正确。
解析:选A 材料“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表现了对辛弃疾的景仰和对南宋小朝廷昏君佞臣的谴责,A项正确。
解析:选B 根据材料“通判之掌除监州外”“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宋朝的通判主要承担监察与行政职能,B项正确;封建国家割据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A项排除;通判主要负责监督知州,并非府州军监的最高长官,C项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1)政策:重文轻武政策。
目的:为了防止出现唐末藩镇割据局面。
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2)原因: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作用: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赵匡胤采纳赵普收精兵、制钱谷、夺其权的建议,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通过参知政事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体现了二者之间的权力制衡,D项正确。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杜范认为国家大事的商定,如果存在不当,还有台谏官员纠劾补救,体现了君主专制下也有理性,A项正确。
解析:选B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的迅速推进,引起了强烈的不满,说明变法头绪过多,操之过急,指出了变法存在的问题,故B项正确。
解析:异:据材料一“皇帝一会儿支持他……再去支持他”得出余秋雨认为失败在于皇帝的摇摆不定;据材料二“平白生出许多事来……事越办越砸”得出张鸣认为失败在于王安石措施激进,用人不当,固执己见。同:据材料一“当然需要一个庞大的官员团队,这使王安石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好多反对意见”、材料二“一群逢迎之徒,都聚集在他周围,事越办越砸”“一股脑儿将新法废尽,制度政策悉数复旧,一干儿拥护新法的人全部拿下”并结合所学得出人才缺乏;顽固势力阻挠。
答案:同:人才缺乏;顽固势力阻挠。
异:余秋雨认为失败在于皇帝的摇摆不定;张鸣认为失败在于王安石措施激进,用人不当,固执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