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30 22:3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
1.古代中国某一历史时期,政府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这一时期是(  )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唐宋时期 D.宋元时期
2.宋辽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设榷场互相交易。中原及江南地区向北方输出的主要是农产品及手工业制品以及海外香料之类,辽、金、夏地区输往南方的商品则有牲畜、皮毛、药材、珠玉、青白盐等。据材料可知榷场(  )
A.强化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凝聚力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掌控
C.扩大了政权间经济交流的途径
D.推动了宋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3. 一位中国古代的妇女,她已经能够在分散于宅屋之间和城郊乡村等地的“市”里购物,还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这位妇女最有可能是生活在(  )
A.汉代 B.六朝 C.唐代 D.宋代
4.随着社会对货币量需求的日益增长,宋王朝一再扩大铜钱的铸造额。由于币材不足、铜钱外流以及民间销钱铸器盛行,“钱荒”现象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宋朝政府(  )
A.发行交子和会子 B.设转运使理财
C.实行商品专卖政策 D.推动赋税货币化
5.元代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巴图塔乘过中国海船。他说,中国海船每船可载一千人,船体宽阔,当时印度和中国之间的交通都操于中国之手。这反映了元代(  )
A.开始与摩洛哥建立起联系
B.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C.造船技术有了大幅度提升
D.通往印度的海路打通
?综合性——强调融会贯通
6.宋太宗曾要求将麦、粟、豆等北方农作物向南方推广;宋真宗把原产于越南的占城稻从福建推广到两浙,而后至淮河流域。由此可知,当时(  )
A.国家力量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B.农产品的生产具有极强的地域特点
C.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中国南方
D.中外经济交流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
7.北宋建立以后,人口增长迅速,据统计,公元989年至1110年,北宋全国户数从650万增长到2 088万,按每户5口人推算,实际人口应当超过1亿。北宋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B.得益于传统农业的突出发展
C.统治者重文轻武的政策
D.稳定的政治局面
8.宋、金两朝官方力图通过榷场贸易控制南北经济联系,不许民间私自往来。但南北民众还是通过海上或潜越淮河互通有无,即使在宋金战争最激烈的时期,民间走私贸易也一直进行着。这一时期的南北经贸往来(  )
A.削弱了南宋政权的实力 B.推动了纸币交子出现
C.阻断了榷场贸易的进行 D.有利于国家重归统一
9.有人评价宋代社会风气说:“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之多;开门授徒必引富室子弟,以其束修之厚。”这种现象说明(  )
A.士族的经济地位很高
B.理学人生目标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
C.宋代经济重心南移
D.商品经济繁荣引起思想观念的变化
10.宋代江南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廷,偏僻乡村还是繁华都市,商业性的乐舞处处存在。通过乐舞获得经济回报,或花费不菲金钱来获取乐舞消费的行为已经获得了社会群体的普遍认同。这表明宋代(  )
A.经济发展影响社会观念 B.奢靡风气开始流行
C.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D.城乡经济差距消除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要意义的商业革命。这场革命的根源可以在中国经济生产率的明显增长中找到。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的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贸易量也随着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而上升。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 马行北去,旧封丘门外祅庙斜街,州北瓦子……其余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终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摘自《东京梦华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发生“商业革命”的根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在农业、手工业领域反映这一根源的具体表现。宋朝“商业革命”的最主要表现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指出其对城市布局和功能的影响。
?应用性、创新性——强调创新思维,体现应用价值
12.唐朝扬州位于长江和大运河交汇处,最为重要;唐末遭到严重破坏,盛况不复。北宋设市舶司后,明州(今宁波)发展迅速,“凡中国之贾,高丽与日本诸蕃之至中国者,进出唯明州一港”。影响唐宋时期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海外贸易的拓展
C.政治局势的变化 D.政府政策的导向
13.下表是元代纸币发行的简况。这在当时(  )
1260年 初次发行“中统钞”7万余锭,以银为本,“两贯同白银一两”
1287年 “中统钞”发行达509万余锭
1288年 发行“至元钞”,规定一贯“至元钞”兑换“中统钞”五贯
1350年 发行“新钞”,“新钞”一贯当“至元钞”两贯,“每日印造,不可计数”
A.使中国货币开始进入纸币时代
B.推动商业的发展空前繁荣
C.结束了贵金属作为货币的历史
D.必然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14.北宋殿中侍御史赵孚向朝廷上书:“庄宅多有争诉,皆由私妄写文契,说界至则全无丈尺,昧邻里则不使闻知,欺罔肆行,狱讼增益。请下两京及诸道州府商税院,集庄宅行人,众定割移,典卖文契各一本,立为榜样。”宋太宗对此深以为然,在全国推行。这反映了北宋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政府注重规范经济行为
C.强化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D.政府严格管理文书档案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远古时期,人类为了从水中捕捞食物,避免溺水丧生的危险,便学会了游泳。春秋战国时期,游泳被推广到体育锻炼和娱乐的领域中。尤其是战国南方荆楚地区端午时节祭奠屈原的赛龙舟活动。为了防御吴、越从海上的侵犯,齐国管仲还训练水军游泳本领。唐朝,北方流行黄河龙门游泳,惊险壮观。两宋时期,游泳在军队的战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表演娱乐活动也最为活跃。北宋汴京城金明池表演跳水运动。南宋,钱塘江下游的杭州湾上技艺高超的弄潮游泳成为大众最喜爱的表演娱乐。官方也与此时集合万余水师演习水战。南宋词人辛弃疾曾留下了“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的名句。元世祖忽必烈“改漠北旧俗,行中国事”的政治主张下,赛龙舟、水秋千等游泳娱乐活动为蒙古族所认知接纳。
——摘编自梁存信《我国古代的游泳》
材料蕴含了中国古代游泳运动的诸多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所拟论题明确,阐述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
解析:选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舶司是宋元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且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D项正确。
解析:选C 宋辽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设榷场互相交易,有利于各民族互通有无,C项正确。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在分散于宅屋之间和城郊乡村等地的‘市’里购物, 还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坊市界限被打破的现象,属于宋代,故D项正确。
解析:选A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钱荒”的出现和币材不足、铜钱外流等因素有关,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宋朝政府发行了纸币,A项正确。
解析:选B 元朝时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交通往来频繁,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B项正确。
解析:选A 宋太宗和宋真宗代表着国家的行政行为,材料中他们两人的行为促进了南北方的经济交流,A项正确。
解析:选B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得到发展。宋朝时期,农业耕作技术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一年三熟制和种植经济作物的现象,提高了粮食产量,所以北宋人口的迅速增长得益于传统农业的突出发展,B项正确。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可知,宋金对峙时期,南北方经贸往来频繁,经济的交流有利于国家重归统一,D项正确。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男女婚嫁必择富民和开门授徒必引富室子弟等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时人们的社会门第观念弱化,D项正确。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宋代江南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廷……商业性的乐舞处处存在”可知,商业性的乐舞随处可见,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据材料“通过乐舞获得经济回报,或花费不菲金钱来获取乐舞消费的行为已经获得了社会群体的普遍认同”可知,人们认可乐舞消费,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A项正确。
答案:(1)根源:中国经济生产率明显增长。
具体表现:一年稻麦两熟的复种制度在南方普及;经济作物的种植;制瓷、矿冶、印刷业的发展等。
最主要表现:纸币的出现。
(2)因素:宋代北方战乱,陆上丝绸之路受阻;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中国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高;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等。
(3)表现:出现瓦子(专门的娱乐场所);服务业发达;夜市繁荣。
影响:打破坊市界限;经济功能增强。
解析:选C 由所学可知,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分裂,扬州遭到破坏,盛况不复;而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社会相对安定,促进了明州的发展,促进了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由扬州转移到明州,故C项正确。
解析:选D 题干表格反映了元朝滥发纸币的信息,这必然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阻碍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
解析:选B 材料“请下两京及诸道州府商税院,集庄宅行人,众定割移,典卖文契各一本,立为榜样”体现的是政府对商业行为的规范管理,体现了政府注重规范经济行为,B项正确。
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国古代游泳运动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阐述: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游泳成为人们征服自然的谋生技能之一。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使用,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游泳逐渐成为人们的运动和娱乐方式,同时社会动荡,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游泳还被应用于军事领域。隋唐时期大一统,大运河的开凿,南北交流加强,游泳成为南北皆宜的娱乐方式。宋朝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游泳运动有关的娱乐方式多样化,游泳技艺高超。游泳运动在元朝蒙古族中的盛行,成为民族交融、农耕和游牧文化交流的写照。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游泳运动凝聚了时代气息,体现了多样化、专业化、大众化等特点,是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体现。
示例二:论题:宋代游泳运动折射了社会风貌。
阐述: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汴京、临安等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游泳运动的娱乐多样性与世俗性增强;南宋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和南方得天独厚的水热条件,使得游泳运动在南方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大众游泳娱乐成为宋词创作的题材,反映了文学艺术平民化、世俗化倾向;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频繁,游泳运动被应用于军事战争。综上所述,宋代的游泳运动是当时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生动反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