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11.2《与妻书》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11.2《与妻书》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30 22:0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与妻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部编版下册第五单元最后一课,体现本单元“抱负与使命”的主题。本文是林觉民的临终绝笔,直抒心志。本课不在于仅仅赞美林觉民烈士的舍家为国情感。课文中林觉民所面对的是一个两难选择,妻子与国家,任何一方都不忍舍弃。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还难以作出判断和选择,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直面这一两难问题,对此进行思考,对激发学生的使命意识、爱国情感和由家至国的责任感,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同时,文体上,高考侧重应用文写作,本文正是一篇书信体。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体会林觉民的爱妻之情和爱国之情。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深刻含义。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体会作者写作时复杂心理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体会作者写作时复杂心理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教学方法】朗读法,学生展示,师生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用品)】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911 年在香港滨江楼上,革命烈士林觉民用柔情与决绝写就一纸《与妻书》。他怀着“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信念与爱妻告别。彼时,是怎样的社会,让人民“无地无时不可以死”?为了打破这人间地狱,竟需要革命者这样决绝地,明知会死而奔向死!彼时,漫漫黑夜里,无数个林觉民牺牲在了寻求光明的路上。
二、目标呈现(同上)
三、学生问题反馈
1、作者为什么要写“窗外梅疏筛月影,依稀掩映”?
2、作者追忆夫妻间先死后死的争论有何用意?
3、“吾至爱汝”与“率性就死不顾汝也”矛盾吗?
四、预习检测
翻译下列句子
1、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
2、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3、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
五、合作探究
学生读3、4、6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林觉民在起义前夕在绢帛上留下了一份《与妻书》,有人说这是一封“百年情书”,表达他对妻子的爱。请结合文本分析“吾真真不能忘汝”,体现在哪些地方?(问题反馈1、2)
明确:(1)回忆:第一件事是关于夫妻谁先死的谈论,说明自己不愿先死而“留苦”给妻子;第二件事是对月影之下真情相诉的回忆,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第三件事是追述最后分手之前,因害怕妻子承受不起将要失去丈夫的悲痛,未将赴义的事告诉爱妻。
愿望:一愿九泉之下“哭相和”;二愿真有鬼;三愿心电感应有道是实,灵魂常相依。
嘱咐:嘱咐妻子抚养孩子,教导他们“以父志为志”。
学生读2、5、7段,思考下列问题。
2、林觉民如此挚爱自己的妻子,为什么“勇于就死”?
明确:“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天灾可以死…国中无时无地不可以死”;
“离散不相见,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这些都表现了国家腐败,社会黑暗,灾难深重,百姓痛苦。
3、林觉民如此挚爱自己的妻子,却“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两者矛盾吗?(问题反馈3)
明确:不矛盾。“至爱汝”说明作者有诚挚的内心和真诚的情感,正是因为有了个人的幸福,作者才有了希望“人人幸福”的胸襟。“勇于就死”正因为“至爱汝”,所以才想要追求不会被时代摧折的幸福和不会摧折幸福的更好时代,这种升华以后的爱,是作者反抗和行动的力量源泉。
4、林觉民的《与妻书》不仅有对妻子的至爱,也有对国家的大爱,无愧于“百年情书”的称号。现在假如你陈意映,请以她的口吻给林觉民写一封回信。
明确:学生回信展示:
六:课堂小结
正是《与妻书》中贯穿始终的对妻子深挚的爱恋,才更使林觉民这个人物显得真实,亲切和伟大。林觉民和他的同志们为国家富强,为人民幸福,为民主自由,“为天下人谋永福”,万死不辞,宁愿牺牲个人家庭幸福,换取神州民众开颜。
【板书设计】
回忆
爱妻之情
心愿
与妻书
爱国之情 政治腐败
社会黑暗
百姓灾难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