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石钟山记》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石钟山记》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30 23:2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mou苏轼
distant
石钟山记
01
知人论世
了解苏轼生平及趣事
了解写作背景
了解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了解苏轼
个人成就: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词——与辛弃疾齐名称“苏辛” ,开创豪放派词风;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之一。
书画——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作品有《苏东坡全集》。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写作背景
石钟山剪影
走近石钟山
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古代儒学名流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题诗、撰文,以记胜抒怀。
文体知识介绍
游记
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它是摹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
02
初读文本
疏通文意
问题探究
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及作者态度
得 名 由 来 作 者 态 度 作 者
依 据
郦 道 元
李 渤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人 常
疑 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而况石乎!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余 尤
疑 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而
此独以钟名,何
哉?
水石相搏说
石头发音说
思考:试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2B57A1C6B8F2C85CB0EAED40C4F82894BC2D39F64AE6627D776777574710C96A2982A5D0BB6553398D7E5F4D6303B11156A917EB4EF75F035612C03AD96E20
内容: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表达个人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作用:点明游览的地方以及心中的疑惑,为下文的记叙和议论做了铺垫。
第一段问题探究
第二段问题探究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2B57A1C6B8F2C85CB0EAED40C4F82894BC2D39F64AE6627D776777574710C96A2982A5D0BB6553398D7E5F4D6303B11156A917EB4EF75F035612C03AD96E20
思考:试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并简述探察的过程。
内容: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综合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状形、摹声、绘态,描绘绝壁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夜景,渲染阴森的气氛,烘托亲自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埋下伏笔。
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景象的?有什么作用?
问题探究
山下皆石穴罅,微波入焉
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
mount
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问题探究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2B57A1C6B8F2C85CB0EAED40C4F82894BC2D39F64AE6627D776777574710C96A2982A5D0BB6553398D7E5F4D6303B11156A917EB4EF75F035612C03AD96E20
思考: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的态度又是什么?
主要原因:没有耳闻目见就主观臆断
具体原因:
人物 原因 态度
郦道元、渔夫水师 讲述太简略、 不会表达 叹惜
李渤、士大夫、 陋者 主观臆测、 没有实地考察 讥笑
第三段问题探究
梳理层次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2B57A1C6B8F2C85CB0EAED40C4F82894BC2D39F64AE6627D776777574710C96A2982A5D0BB6553398D7E5F4D6303B11156A917EB4EF75F035612C03AD96E20
石 钟 山 记
一、(议论)
质疑
二、(记叙)
解疑
三、(议论) 事必耳闻目见,
结论 不可臆断有无
郦:水石相搏声 人常疑之
李:击石之声 余尤疑之
1、访问时间,同伴和机缘
2、访问 寺僧
3、亲访之见闻
4、访之所得
石钟山记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明主旨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2B57A1C6B8F2C85CB0EAED40C4F82894BC2D39F64AE6627D776777574710C96A2982A5D0BB6553398D7E5F4D6303B11156A917EB4EF75F035612C03AD96E20
03
深入探究
梳理手法
体悟启发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2B57A1C6B8F2C85CB0EAED40C4F82894BC2D39F64AE6627D776777574710C96A2982A5D0BB6553398D7E5F4D6303B11156A917EB4EF75F035612C03AD96E20
你觉得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而且议论、记叙层层深入,全文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梳理手法
你觉得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笔墨集中,结构紧凑。
本文写得很集中。从头至尾,紧扣石钟山的命名来写。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解决问题,第三段得出结论。
文中写寺僧使小童扣石出声,是为了核实李渤扣石发声之说,是为了探求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与石钟山命名关系不大的则一笔带过或略而不写。如作者与寺僧的语言对答,如乘舟夜游,“舟人大恐”时的对话,这些作者均未写出。又如,只有他“笑谓迈曰”而无苏迈的回答,这也是回避不写的。作者集中写石钟山的命名问题,使得文章结构显得很紧凑。
梳理手法
你觉得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3)行文波澜起伏,有缓有急。
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
如夜游石钟山一段,作者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下来是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者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有“大声发于水上,噌咳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经过“徐而察之”,发现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读者紧张的心情才渐趋平缓。
梳理手法
文章作者写了三次“笑”,他在笑什么?
“余固笑而不信也”,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因此觉得可笑。
哈哈!……
“因笑谓迈曰……”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的自得的笑。
嘿嘿!……
“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
呵呵!……
李渤真的可笑吗?
李渤能对郦说指出质疑,并且考证他,得出新的结论,这一行为本质上同苏轼这一夜探游是相同的。苏轼之“笑”更多是在自己结论的基础上对自我认知中的“谬论”给予的否定。
但同样的,任何结论都不会是永恒的真理,苏轼即使设身处地为此探游寻访,他的结论也并非一定是对的。后人也同样可以“笑之”。
《石钟山记》真正的意义从不是“石钟山”名来由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而是苏轼作为设身处地地从一件小事向我们展现质疑与设身处地探索真相的巨大魅力。
而事实上,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便是“勇于质疑”与“敢于探索”这两种优秀的品质。
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吸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这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观点一 不轻信前人的说法。
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
观点二 实践出真知。
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就应该像苏轼一样勇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