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程标准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基础知识
2、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意义和宗教改革的背景及影响;马丁?路德的观点。
3、探究两大运动出现的原因及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过程与方法
分析图片、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对比分析和课堂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视经济及文化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尊重人和人性的人文情怀。
重点和重点
1、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2、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学习提纲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一)出现: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巾。这些城市各自独立,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二)影响:1、阶级关系:在这些工商业城市中,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日益自信,贵族和教会失去了昔日的权威。
2、意识形态: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也追求现世的享乐;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胜过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救。但是,当时统治文化思想的教会却要求人们听从上帝的安排,祈求来世幸福。这样,一场思想变革首先在这里出现了。
二、文艺复兴
(一)条件:1、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2、还有机会得到拜占廷帝国保留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于是,一些对宗教文化钳制思想不满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找到了共鸣。他们通过欣赏、闸释古典文化充满人性的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从而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二)实质:这场运动因为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因而被人们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三)核心: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土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四)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虽然信仰宗教,但他们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救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五)成就: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1、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还有但丁和彼特拉克,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⑴薄伽丘:是佛罗伦萨人,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是用意大利方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不只瘟疫造成死亡,长久以来在宗教束缚中麻木生活,活着也形同死亡。在死神笼罩的黑暗中,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为人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这部书里的很多教士和贵族显现了荒淫伪善的面目,而商人和手工业者却都表现得机智勇敢。薄伽丘以幽默、辛辣的笔调揭露教会的腐化与贪婪,抨击教士的伪善与丑行,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历史纵横
《十日谈》第一个故事讲的是:外号叫齐亚帕雷托的切帕雷洛是一名做尽了坏事的无赖。临终忏悔时,他胡吹一通,把为他祷告的神父骗得晕头转向,竟相信他是一个难得的好人。这位神父很有声望,他告诉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齐亚帕雷托是如何圣洁。这样,无赖居然变成圣徒,称圣齐亚帕雷托。
⑵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热情歌颂现世生活,对以教皇为代表的教会僧侣的腐败丑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⑶彼特拉克: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不仅创作人文主义诗歌、史作,而且广泛搜集古典著作,考察古代遗址,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风气之先。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⑷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卓越的戏剧家,他创作了《哈姆雷特》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悲剧中的男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他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者形象。他借助作品中的人物之口,热情讴歌人的伟大和高贵,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极富个性,充分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戏剧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是典型的人文主义者,他热情歌颂人的伟大和高贵: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2、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领域更是群星灿烂,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作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表现了高超的技艺。拉斐尔、米开明琪罗和达·芬奇被誉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⑴达·芬奇:突破“圣像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他的杰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成为欧洲画廊的拱顶之石。
⑵米开朗基罗:米开朗琪罗的创作专注人体,他认为人的美在于具有战胜困难的信念和勇气,在于人的觉醒,在于有期待、有追求,在于自尊和不可屈辱。他塑造的雕像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他的不朽杰作《大卫》和《摩西》,以精湛的技巧雕凿出令人震撼的英雄主义气概,因此他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
⑶拉斐尔:以擅长画圣母像而著称,被称为“画圣”。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西斯廷圣母》。拉斐尔的绘画以优雅、和谐、高度的完美享誉于世,被视为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他画笔下的圣母温柔美丽,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像是一位普通的母亲,不像以前的圣像那样神情呆滞,不可亲近。
学思之窗
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虽然是宗教题材,但画中的圣母和圣子有母亲的柔美、孩子的天真,反映了人间母子的亲情。这就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创作特征,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的美,抒发作者的情感。
思考:请你就此谈谈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对宗教持什么态度?
答案提示: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并未放弃天主教,而是表现为一种世俗化、人性化的理想。人文主义者乐于接受教皇和教会的豢养,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六)影响:1、核心:人文主义
2、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统治,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自然科学及各种学术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
三、宗教改革
(一)背景
1、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资产阶级壮大,要求反封建
2、天主教会的政治权力及对人民的精神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政权与教权矛盾加深,天主教会成为各国中央集权的最大障碍
4、文艺复兴对人的发现影响
5、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二)主要内容
1.马丁?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
①“因信称义”的思想:马丁?路德反对天主教会宣传的因行称义学说,主张因信称义。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人们可以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体现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②《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教皇以修建教堂为名,印制赎罪券向教民出售。路德写出《九十五条论纲》批驳赎罪券的功效不足道,基督徒只有内心真诚悔罪,才能得到赦免。
资料回放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 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③新教的出现:在路德的引导下,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拉开序幕,新教出现,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2.独树一帜的加尔文
①加尔文的思想:1536年加尔文出版了《基督教原理》,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并把它解释成先定论,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
②作用: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加尔文创立了信奉加尔文教的组织,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被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三)意义
1、实质:因此这场16世纪兴起于德国,并逐渐波及到西欧诸国的宗教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政治运动。
2、影响:
⑴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和财产被没收、很大一部分落入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手中,壮大了他们的经济实力。
⑵它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宗教自由逐渐盛行,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⑶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文化专制,促进了西欧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⑷新教成为欧洲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旗帜。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
3、对宗教改革的认识
欧洲宗教改革家虽然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但是并不迷信传统、陈规,勇于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
四、人文主义的含义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其核心思想为
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现实世界的幸福,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宗教改革宣扬“因信称义”,反对天主教会的“因行称义”,肯定了个人在信仰中的自主地位,摆脱了教皇的专制统治,体现了自由原则; 主张所有教徒一律平等,反对教阶制度,体现了平等原则。
2、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及实质。
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想是人文主义。它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意义:人文主义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的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2、人文主义的内容和影响
实质: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是文艺复兴
的指导思想。
①人文主义的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人性是指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和基本属性。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人道主义是反对基督教的有力的思想武器,它冲破了中世纪教会统治下的以神为中心的思想束缚,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支配自然,追求快乐是人的天然权利和社会发展动因。
②人文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过不同的作用。
在文艺复兴时期它起十分革命的作用;直到19世纪,它始终是资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但人文主义也有其局限性,它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作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对立。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它逐渐失去了进步的历史作用。
五、扩展(专题糅合)
1、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两者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①都发生于西欧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而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②都把天主教会作为斗争对象。
③都有力地打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教会,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不同点:①文艺复兴是一场超越民族和政治的意识形态内领域的革命。范围局限于少数知识分子;宗教改革是含有鲜明民族色彩的政治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②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核心,反对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宗教改革仍然将科学观点置于次要位置,主要反对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主张改革教会的教规和仪式。
③文艺复兴运动把人们从宗教系统中解放出来在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方面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旗帜。
2、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
⑴14、 15世纪的欧洲,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英国等西欧国家也相继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商业活动。
⑵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长期以来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促进了大西洋沿岸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掠夺活动,将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成资本,造成了殖民地的极端贫困和落后。
⑶14世纪中期至17世纪初发生的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和思想等方面体现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新兴资产阶级进行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
⑷由于资本主义尼德兰的发展,16世纪后半期发生了尼德兰革命。革命成功后,建立了荷兰,成为17世纪欧洲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本课要旨
○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其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6世纪,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欧洲出现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4~16世纪,欧洲哪些事件促进了人文主义发展,结合史实具体说明。
答案提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首先在一些文学艺术家等知识分子中出现了反对宗教束缚、关注人自身需求的要求,促使人们开始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越来越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宗教改革运动则直接质疑教会的权威,解放了千千万万普通大众的思想,使人文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二、学习延伸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阅读以上材料,请思考马丁·路德主张只要有信仰就可以成为义人,这同教会的主张有什么冲突?它同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有什么关系?
答案提示:路德的主张实际上是要求尊重人,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服从教会的说教,这与文艺复兴倡导的对人性的尊重在思想上都是促进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练习
1.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酥即可得救”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
A.使德国逐渐走向统一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推翻了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的统治 D.削弱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人的控制
【解析】原题选项间接,即对人的世俗生活的控制,现改为对人的控制。天主教教会通过“信仰必须通过教会、教士”来控制人,通过宗教权控制人的宗教行为,从而控制人的生活权、社会政治权利。改动比较全面。
【答案】D
2.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表明,马基雅维利认为
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 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政权
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 D.君主的统治必须合乎道德
【解析】马基雅维里(1469—1527)是意大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这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理论,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的理论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统一意大利国家的愿望,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统治的积极作用。材料认为当时的社会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国家四分五裂,教会为所欲为,人民腐化堕落,因之呼唤专制王权,实现国家统一。 C项属于君权神授观点,BD明显错误,与材料不符。
【答案】A
文艺复兴:
3.“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禁欲主义 D.蒙昧主义
4.16世纪英国街头戏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金钱,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对此台词有下列一些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说明这时商品经济正在取代自然经济 B.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生活观
C.反映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心理 D.表明英国人用金钱崇拜取代了对上帝的崇拜
5.16世纪英国街头戏剧有这样一段台词:“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金钱,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对这台词的解释
①说明着商品经济正在取代自然经济 ②表达了人主主义的生活观
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心理 ④表明古往今来人们都喜爱金钱
A.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B.①②④正确⑧错误
C.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D.①②正确⑨④错误
6.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笔下的众多圣母充满人情和母爱,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A.蒙昧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禁欲主义思想 D.浪漫主义思想
7.下面两幅作品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 B.赞美了人体的美丽和人性的伟大
C.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D.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
8.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
②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
④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兴起后,迅速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并达到高潮的根源是
A.人文主义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B.近代民族国家普遍形成
C.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各国普遍出现 D.封建统治日趋腐朽没落
10.文艺复兴运动最主要的影响
A.促进了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 B.促进了欧洲自然科学的产生
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促进了欧洲人民思想的解放
11.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性质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①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浪潮 ②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③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次伟大变革 ④它把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2.中世纪,西欧知识界强调:“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这体现了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传统 B.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
C.成熟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D.主权在民的原则
1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14.但丁被称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对“新时代”的准确理解是
A.资产阶级开始建立自己的统治 B.大机器开始取代手工生产
C.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 D.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15.下列有关人文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
②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③实质上反映了为创造现实幸福而奋斗的积极进取精神
④在整个近代史上它都起着十分革命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许多画家都创作了一些宗教题材的作品,但人民却认为这些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原因在于他们的作品
A.表现了人的形象和现实世界 B.贬低了神的地位和抬高人的形象
C.揭露了神的虚幻和教会的腐朽 D.讽刺了教士的虚伪和教徒的无知
17.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宗教改革:
18.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生,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解析:D。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宗教改革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也适应了王权加强的要求。“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说明教皇的权力大于皇帝的权力;宗教改革后“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说明权力已经有了明确划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应是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19.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20. 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21.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解析:C材料表明:人通过学习古典,达到精通的地步,就可以成为世间万物中最优秀的。据此只有C符合题意。
22.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酥即可得救”这一原则的实质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作用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23.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是一场反对罗马教廷垄断宗教事务的运动
B.是一次西欧封建集团内部夺取宗教权力的斗争
C.是一次西欧早期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斗争
D.是一场西欧基督徒想改革罗马教会的运动
24.下列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中,不正确的是
A.人们不再迷信罗马教廷的说教 B.废除了天主教会
C.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教派 D.教会对人们思想和社会政治经济控制削弱
25.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此人最有可能是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马丁·路德
26.宗教改革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意义是
A.没收天主教会的土地和财产 B.摧毁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C.封建王权得以加强 D.各国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综合:
27.发源于西欧的启蒙运动能迅速波及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它使文艺复兴运动进一步发展 B它追求政治民主和权利平等
C它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 D它适应了发展中的资产阶级的需要
28.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的是
A.反对禁欲主义 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矛头直指教皇 D.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9.“14—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是指
①新航路开辟 ②文艺复兴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④启蒙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0.(07韶关二模)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
C.宗教信仰 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
31.右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子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3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主要贡献是
A.摆脱了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束缚
B.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
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33.17、18世纪,中、法两国都出现了思想的启蒙。两者的相同之处有
①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②都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③都提出了限制君权的设想 ④都引发了反封建的社会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4.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和文艺复兴运动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开始了世界各地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历史???
C.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思想武器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5.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是
A反对禁欲主义? 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矛头直指教皇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3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相同点有
①都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出现的
②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③都反对宗教信仰
④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