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安市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01 08:1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安市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 )
A.刚抛出时的速度最大 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
C.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 D.上升时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时的加速度
2.一个质量为0.3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Δv和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W为(???????)
A.Δv=0 W=0 B.Δv=12m/s W=10.8J
C.Δv=12m/s W=0 D.Δv=0 W=10.8J
3.a、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94144519050A.a、b 加速时,物体 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 b 的加速度
B.20 秒时,a、b 两物体相距最远
C.40 秒时,a、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500m
D.60 秒时,物体 a 在物体 b 的前方
4.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斜面I、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则( )
false B.false
C.false D.false
5.上世纪50年代,ABS“防抱死系统”开始应用于飞机和火车.现在,ABS系统几乎已经成为民用汽车的标准配置.一实验小组做了某型民用汽车在有、无ABS的情况下“60~0km/h全力制动刹车距离测试”,测试结果如图所示.由图推断,两种情况下汽车的平均加速度之比a有:a无 为( )
false B.3 : 4 C.4 : 3 D.false
6.如图所示,物体false叠放在物体false上,false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力false作用于false,使false一起匀速向右运动,各接触面间摩擦力的情况是( )
false对false有向左的摩擦力 B.false对false有向右的摩擦力
C.物体false受到三个摩擦力作用 D.false对地面有向右的摩擦力
7.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false B.物体在false时的瞬时速度是false
C.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是false D.物体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false
8.如图所示,轻杆下端固定在光滑轴上,可在竖直平面自由转动,重力为G的小球粘在轻杆顶部,在细线的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轻杆与竖直墙壁夹角均为false,则绳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是(  )
false,false B.false,false C.G,G D.false,false
9.在离地面h=15 m高处,以v0=10 m/s的速度同时竖直向上与竖直向下抛出甲、乙两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落地后就不再弹起,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等 B.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3 s
C.乙球落地时甲球恰好运动到最高位置 D.t=2 s时,两小球相距15 m
10.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初级线圈的匝数为n1,次级线圈的匝数为n2,初级线圈的两端a、b接正弦交流电源,电压表V的示数为220 V,负载电阻R=44 Ω,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0 A.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匝数比为2∶1 B.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匝数比为5∶1
C.电流表A2的示数为0.1 A D.电流表A2的示数为0.4 A
二、多选题(共6小题,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382778067881511.如右图所示,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8N,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2)(  )
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C.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389636059055012.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C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处于静止状态,则(  )
A.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小于B、C的总力
B.一定受到C的摩擦力
C.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零
D.若将细线剪断,B物体开始沿斜面向下滑动,则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不为零
391096570802513. 如图所示,质量为M足够长的斜面体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受到沿斜面向下的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体给小物块的作用力大小等于mg
B.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M)g
C.若将力F的方向突然改为竖直向下,小物块仍做加速运动
D.若将力F撤掉,小物块将匀速下滑
14.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大量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同种粒子以相同的速度沿纸面垂直于ab边射入场区,结果在bc边仅有一半的区域内有粒子射出。已知bc边的长度为L,bc和ac的夹角为60°,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的入射速度为false B.粒子的入射速度为false
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大轨迹长度为false D.从bc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内运动的最长时间为false
15.两根互相平行的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于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在导轨上导体棒ab和cd可以自由滑动。当ab在外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内有电流通过,方向是d→c B.cd中有电流通过,方向是c→d
C.磁场对cd的作用力向左 D.磁场对ab的作用力向左
1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false时波的图像如图所示,此刻false两质点的位移相同,此后A和B分别经过0.2 s和0.8 s后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则该简谐横波( )
A.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 m/s B.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2 m/s
C.当false时,质点B回到平衡位置 D.当false时,质点A回到平衡位置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卷均为必考题,共4大题44分。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7.(10分)如图所示,一条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粗糙的ab段水平,bcde段光滑,cde段是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一小段圆弧.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和B紧靠在一起,静止于b处,A的质量是B的3倍.两物块在足够大的内力作用下突然分离,分别向左、右始终沿轨道运动.B到d点时速度沿水平方向,此时轨道对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B所受重力的3/4,A与ab段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g,求:
(1)物块B在d点的速度大小.
(2)物块A滑行的距离s和滑行的时间t.

18.(12分)如图所示,相距为d=0.5R的MN、PQ边界间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且边界足够长,PQ下方存在与其相切的、半径为R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有一长度为2R、与PQ垂直的粒子发射板S能均匀地沿PQ方向发射速率均为v,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的带电粒子,且所有粒子均能从边界相切点O进入PQ上方磁场区域,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粒子的重力,两磁场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求:
(1)带电粒子的电性及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正对圆形区域圆心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t;
(3)在MN边界上多宽范围内有粒子逸出,以及从MN边界上射出的粒子所占总发射数的比例。


19.(10分)已知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再经过2.2 s,P点第3次出现波峰.求:
(1)波速v为多少?
(2)由图示时刻起,Q点再经过多长时间第一次出现波峰?
(3)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试写出坐标为x=3 m的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20.(12分)在火炮发明并被大规模应用于实战之前,抛石机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破城重器。某同学仿照古代拋石机制作一个拋石机模型如图所示,炮架上横置一个可以转动的轴,固定在轴上的长杆,可绕转轴O转动,转轴O到地面的距离为h=0.5m,发射前长杆A端着地与地面成30°夹角,A端半球形凹槽中放置一质量m=2kg的物体,用手搬动长杆另一端B至O点正下方,B贴近地面且速度false,此时长杆受到装置作用迅速停止,A端物体从最高点水平飞出,重力加速度g=l0m/s2。求:
(1)物体从最高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vA;
(2)物体从最高点飞出前对长杆凹槽在竖直方向上的压力大小。


高二物理答案
1-5ADADB 6-10ABABB  11AB 12AC 13BD 14CD 15ACD 16BD
【答案】
(1)在d点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alse
解得false
(2)设A、B在分离瞬间速度大小分别为false,取水平向右方向为正,A、B分离过程动量守恒,则
false
A、B分离后,B从b点到d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alse
A向左减速至零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alse
得false
A向左减速至零过程由动量定理得false
解得false
18.【详解】
(1)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带正电; 
任取一粒子研究,依题意作出粒子运动的轨迹图如图甲所示,O1为圆形磁场区域的圆心,O2为粒子轨迹的圆心,由几何关系可知,四边形O1KO2O为菱形,故
r=R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
false
联立解得
false 
(2)粒子正对圆心射入磁场,由(1)可知,粒子将垂直于PQ从O点进入平行边界磁场,对应圆心角为α=90° 
如图乙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MN与PQ间运动的圆心角为 θ,则有
false 
解得
θ=30° 
故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
false
(3)粒子经过圆形磁场区域后,能从O点在0°~180°范围内向MN与PQ间射入,将粒子运动的轨迹旋转半周如图丙所示,能从MN边界逸出的粒子如图丁所示,由几何关系有
sinθ1=sinθ2=sinθ3=false 
O3K=2Rcosθ1=falseR 
EF=Rsinθ2=0.5R 
故粒子在MN边界逸出的宽度为
O3K=falseR  
能在MN边界逸出的粒子所占总发射数的比例为
n=false=false 

19.【答案】 (1)5 m/s(2)0.8s(3)y=0.5sin52πtm
【详解】
(1)由传播方向判断,此时P点的振动方向是向下
经过t3=234T,P点第三次到达波峰位置,即234T=2.2s,T=0.8s
从题中波形图上可以看出,波长λ=4m
所以波速v=λT=5 m/s
(2)由图上可以看出波向右传播,t=0时,离A点最近的波峰在x=2 m处,该点距Q点距离为s=4 m,因此再经过t1时间,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t1=sv=0.8s
(3)坐标为x=3 m的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y=0.5sin52πtm。
20.【答案】(1)false;(2)12N
【解析】(1)由几何关系可知,AO=2OB,因AB转动的角速度相同,由false可知线速度与转动半径成正比,所以A端物体在最高点的速度为
false
(2)物体在最高点时,由重力和杆的支持力提供向心力
false
false
解得
falseN
物体对杆的压力和杆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物体对杆的压力为12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