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同步练习(含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同步练习(含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01 06:4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
1.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纲常伦理 D.天人感应理论
2.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三纲五常 B.以法治国
C.万物本原 D.抗衡佛教
3.儒学发展过程中除吸收本国优秀文化精华外,也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料。该特点集中体现于(  )
A.孔孟之道 B.两汉经学
C.魏晋玄学 D.宋明理学
4.在北宋词坛上,柳永是一面鲜亮的旗帜。柳词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下列词汇中,描述柳词风格最恰当的是(  )
A.悲壮 B.婉约
C.豪迈 D.清新
5.南北朝时期,北齐烧制出仰覆莲六系青瓷尊,隋朝李春设计建造了赵州桥,唐末制造出火药武器,北宋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制造出指南针。古代这些成就(  )
A.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
B.依赖于北方人民的南迁
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
D.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安定
6.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命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西夏文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正。这反映了西夏文字(  )
A.深受汉族文字的影响
B.早于汉字创立
C.加强了西夏的统治
D.成为与汉族沟通的重要工具
?综合性——强调融会贯通
7.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这一理念(  )
A.意在否定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
B.确立了儒学维护统治的主导地位
C.重塑儒学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的作用
D.强调以人的内心良知为道德准则
8.北宋士大夫表现出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从赵普的屡次谏言到王安石变法,无不反映出宋代士人为维护封建政权而作出的最大努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在当时士人中也不是个别现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A.经世致用思想的提出 B.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C.三教合一潮流的发展 D.理学影响力逐渐扩大
9.唐朝、五代时期,印本种类繁多,既有佛教用品,也有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用品。印本的印刷地点散布于各地,如京城长安、四川剑南、洛州巩县等地区。这主要反映出(  )
A.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繁荣
B.江南成为印本集散中心
C.印刷品适应了社会需求
D.佛教兴盛促进印本流转
10.北宋时期,文学体裁从诗文扩展到词、曲、小说,与市井有了更为密切的关系;创作主体从士族文人扩大到庶族文人,进而扩大到市井文人;文学的接受者扩大到市民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生活在市井中的普通民众,也成为文学艺术的直接欣赏者和接受者。这反映了当时(  )
A.文学重心呈现下移的趋势
B.文化繁荣助推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C.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凸显
D.士族阶层通过文学艺术表达政治诉求
11.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
A.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12.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学术文化取得突出成就,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在哲学本体论上,他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标准的“三纲五常”。他认为,人性本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二 李约瑟从他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大量研究中得出结论:“每当有人根据中国文献对科技史的任何一个领域进行研究时,他会发现其聚焦点总会落在宋代。”
——摘编自《哈佛中国史·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材料三 在对自然和物质世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画家和科学家发现了双方的共同之处——都对世界有着浓厚的求知欲。尽管他们以各自特有的个人技艺探求他们的共同兴趣,但在宋代,对内在和外在世界的探究是同时进行的。
——摘编自《哈佛中国史·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的主要观点,并分析指明其精华与糟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技的主要成就,并简要说明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化对内在世界探索的表现。
?应用性、创新性——强调创新思维,体现应用价值
13.宋朝理学家都积极从政立业,史载他们为官的政绩,是体恤民情,明尊卑长幼之类的风化等。不能做官时,理学家大多不再执着于仕途以达个人功名利禄,而是“退而聚学化民”。这体现出理学的价值取向是(  )
A.致力于革新教育体制 B.努力推动政治清明
C.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D.积极倡导经世致用
14.有学者认为宋代的儒学家虽然高度宣扬“人”的地位和价值,掀起了人的主体性和个性自由的启蒙思潮,但这种启蒙的实质是“无主体性”,人们依旧依附于自然经济和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该学者意在强调(  )
A.理学对宋代文化的启蒙影响
B.理学未能突破传统的文化模式
C.儒家思想对人创造力的桎梏
D.宋朝商业发展的内在文化阻力
15.《梦溪笔谈》中记载毕昇的活字用胶泥刻制,“火烧令坚”后用于印刷。有人认为普通黏土制的泥活字易碎,不能用于印书,但经中国科技大学的模拟实验证明黏土制字入炉经高温焙烧,成品坚固适用,印样字迹清楚。由此可见(  )
A.文献资料时代久远不具史料价值
B.经验来源于生活实践因而可信
C.时代变迁会影响史料价值的判断
D.多种方法互证可甄别史料信度
16.位于山西太原西南的晋祠圣母殿中的宋代彩塑侍女像曾深深地吸引了京剧大师梅兰芳。他赞叹说,“一笑一颦,似诉平生”,并根据侍女像创作京剧手势动作。晋祠中的彩塑侍女像体现出宋代(  )
A.人文精神开始孕育萌发
B.社会等级制度严格和僵化
C.戏剧形态已经成熟完善
D.雕塑创作具有世俗性特点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中国曾是世界上综合力量最强的国家,是东方文明和世界发展的引领者。近代以来,面对西方世界的崛起与扩张,中国衰落了,受到了列强的欺凌与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终止了中国的下行,开启了民族复兴的进程。20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悲惨的百年,又是奋争的世纪。
——摘编自张蕴岭主编《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解析:选C 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故“存天理,灭人欲”中“天理”主要指封建纲常伦理,故选C项。
解析:选C 北宋儒学家开始从万物本原来论证伦理纲常,提出世界的本原是“理”,故C项正确。
解析:选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在发展过程中既吸收本国优秀文化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料,故选D项。
解析:选B 悲壮是辛弃疾词的特点,故A项错误;婉约与材料“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风格相符,故B项正确;豪迈是苏轼词的特点,故C项错误;李清照的部分词具有清新的特点,故D项错误。
解析:选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仰覆莲六系青瓷尊、赵州桥、火药武器的发明及指南针的出现均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A项正确。
解析:选A 材料“西夏文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正”体现了其受汉族文字的影响,故选A项。
解析:选C 张载的这一理念是要塑造一个儒家的秩序社会,所以体现了重塑儒学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的作用,C项正确。
解析:选D 材料主旨讲的是北宋士大夫体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正是理学形成的影响,D项正确。
解析:选C 印刷品种类繁多,印刷地点散布于各地,反映了印刷品适应了社会需求,C项正确。
解析:选A 题干所示为北宋文学体裁从诗文发展到“词、曲、小说”,内容更加接近下层社会,创作群体、文学的接受者也逐渐下移,所有这些都表明这一时期文学重心呈现下移趋势,故A项正确。
解析:选A 依据材料可知,该画家以“人欣欣”“人坦坦”“人肃肃”“人寂寂”来表达“春夏秋冬”的景致,体现出中国山水画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注重传达不同意境,故A项正确。
答案:(1)观点: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天理就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精华:强调以理统情,遵循正确道德规范的要求。
糟粕:天理就是“三纲五常”,这是唯心主义;“存天理,灭人欲”违背人性,太绝对,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成就: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意义:三大发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3)表现:宋代理学家认为,哲学的中心观念是“理”,把“理”说成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宋代的绘画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但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宋代的书法不再强调法度,追求意境。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可知,宋朝理学家积极从政立业,以民为本,在野时以教化民众为己任,反映了理学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故C项正确。
解析:选B 材料中学者的观点认为理学形式上宣扬了人的主体性,但是当时的人们依然依附于自然经济和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即事实上的“无主体性”,意味着理学并未突破传统的文化模式,B项正确。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可知,有人认为普通黏土制的泥活字易碎,不能用于印书,但经中国科技大学的模拟实验证明黏土制字入炉经高温焙烧,成品坚固适用,印样字迹清楚。这说明多种方法互证可甄别史料信度,D项正确。
解析:选D 宋代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城市的迅猛发展、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使新兴的市民阶层地位日益上升,因此,宋代艺术总体上是趋于世俗性的特征,D项正确。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评析“中国曾是世界上综合力量最强的国家,是东方文明和世界发展的引领者”这一观点,关于阐释可从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及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答案:示例:我认为“历史上中国是东方文明和世界发展的引领者”正确。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指南针传入欧洲后,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中国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书写材料的革新,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印刷术传入欧洲,欧洲人借此造出了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总之,四大发明问世以后,逐渐走向世界,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古代中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