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班考模拟测试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苔藓(xiǎn) 谱写(pǔ) 斩钉截铁(jié)
B.陶醉(zhuì) 琴键(jiàn) 排山倒海(dào)
C.凝视(níng) 缝隙(jì) 虎视眈眈(shěn)
D.咆哮(jiào) 荡漾(yàng) 弄巧成拙(zhuō)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斗篷 摇篮 粉身碎骨 威风凛凛
B.神秘 鱼网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C.日寇 彩虹 天崖海角 排山倒海
D.讲坐 软棉棉 别出心裁 大步流星
3.下列词语中的“利”与“吾矛之利”中的“利”意思相同的是( )
A.利国利民 B.出师不利 C.精兵利器 D.损人利己
4.下面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成成走起路来大步流星,说话也是快人快语。
B.只要你能拿出别出心裁的解决方案,我们就相信你。
C.取得一点小成就的时候,我们不能顾影自怜。
D.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5.下列文中省略号表示( )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A.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B.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D.表示语意的跳跃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的考试成绩有了明显增加。
B.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C.我估计,明天一定是一个艳阳天。
D.经研究决定,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光盘行动”。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汉字。
huò dá cháng é cí tiě xǐng wù gān zào
( ) ( ) ( ) ( ) ( )
páo xiào fèi wù fáng yù chóu huà cái jiǎn
( ) ( ) ( ) ( ) ( )
8.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意思相反的词。
(1)操场上很( ),教室里很( )
(2宁可站着( ),也不跪着( )。
(3) 勤俭节约是( )的,铺张浪费是( )
(4)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要牢记:( )使人进步,( )使人落后。
9.按要求写成语。
(1)形容内心活动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表示人物外貌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0.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 )
(2)你曾多次从你母亲腿下抽走她挤奶时坐的小凳,你多次在你母亲提着奶桶走过时伸脚绊倒她,你多次气得她站在这里流眼泪!( )
(3)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 )
(4)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
11.按课文内容填空。
(1)小明答应了同学星期天一起去郊游,但是贪睡忘记了起床,结果不能赴约,妈妈用马尔克斯的名言教育他:_______,______。
(2)古代的诗人都喜欢在节日写诗,体现出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如王安石写了一首诗《_____》,描写的传统节日是____,其中写出人们喝酒庆祝新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是______为追悼张思德同志而做的演讲,他提到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______,_____。
(4)叶挺将军面对敌人的高叫,“爬出来吧,给你自由!”他选择在_____中得到永生;这正是革命者“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精神写照。
(5)“对待问题,必须重视问题的关键和根本,对一个人的培养来说也是如此。”正如《传习录》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2.按要求完成练习。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仿佛看到了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热爱地球。(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口语交际。
书法作为我国的国粹,荟萃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其发展历程中,不仅因其独特的雄浑之美使迁客骚人为之醉心,也因其秀逸之美而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和珍视。
(1)我知道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我认为练习书法的益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词曲鉴赏
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只有敬亭山。
14.把古诗补充完整。
15.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他在敬亭山上看到了 _____________的景象。
16.古诗前两句中的“___”和“____”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世界,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古诗的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和____的相知之情 。
17.这首诗中诗人的心情应该是( )
A.孤独 B.高兴 C.悲伤
五、现代文阅读
快乐阅读。
巨人的花园(节选)
他看见一幅奇特的景象。孩子们从墙上一个小洞爬进花园里来了,他们都坐在桃树上面。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纷纷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还在孩子们头上轻轻地舞动胳膊。小鸟们快乐地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这的确是很可爱的景象。只有一个角落还是冬天。这是花园里最远的角落,一个小男孩正站在那里。他太小了,手还挨不到树枝,只好在树旁转来转去,哭得很厉害。这棵可怜的树仍然满身盖着雪和霜,北风还在树顶上吼叫。“快爬上来,孩子!”桃树 ________对小男孩说,________尽可能地把树枝垂下去,然而孩子还是太小了。
巨人看见这个情景,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他十分后悔自己先前的举动。
18.在选文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9.用“ ”画出描写巨人自言自语的句子。这表现了巨人的 ________。
20.巨人看见了一幅怎样的奇特景象?读一读,完成下面的表格。
孩子们 桃树 小鸟们 花儿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1.春天不肯到花园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选文时,我们感受到了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想象。选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很奇妙?写出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有趣的仿生学
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原理,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制造出新的仪器,机械,这门科学就叫“仿生学”。
我国古代杰出的工匠鲁班,在一次上山砍树时,不小心被一棵小草划破了手。他好奇地摘下草叶(观看 观察),发现叶子的边缘有许多锋利的小齿,于是突发奇想—把铁片磨上细齿用来割断木头,从而发明了常用的伐木工具—锯。锯的发明是鲁班从带齿的叶片得到的启发,这可能也是我国最早的“仿生学”产物了。
仿生学不光在生活领域中运用的范围较广,在军事科学中更是随处可见。
青蛙的眼睛非常奇怪,看动的东西很敏锐,对静止的东西,却几(jǐ jī)乎看不见。只要虫子在飞,(无论 即使)飞得多快,往哪个方向,它都能(分辨 分辩)清楚,还能判断什么时候跳起来准能把虫子逮住。可是虫子如果停住不飞,它就看不见了,人们依此研究了青蛙的眼睛,制成了“电子蛙眼”,主要用它来监视飞机。飞机在什么方向,飞得多高,飞得多快,正向哪个方向飞,“电子蛙眼”都能立刻做出判断。机场上的指挥员凭着“电子蛙眼”的帮助,就能更加准确地指挥飞机降落。
另一种动物是响尾蛇,它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蛇,在它的体内,有一种能探测周围环境中温度变化的红外线感受器,长在眼睛与鼻孔之间的颊窝里。由于响尾蛇具备了这种红外线感受器,在黑暗中也能准确无误地捕获猎物。美国的海军武器研究中心利用这一原理,研制出一种空对空导弹的敏感器件,能够探测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从而紧紧盯住目标不放,直至把目标摧毁,这种导弹被命名为“响尾蛇导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仿生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在人们正在研究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有的国家已经制造出会说话、会记忆的机器人,将来还会造出更高级的机器人,让他们帮助人类去操纵机器、开发海洋、探索宇宙。
23.用“√”在文中选择正确的选项。
24.“仿生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最早的“仿生学”产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第4自然段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响尾蛇体内的红外线感受器能探测周围环境中温度的变化。
B.“电子蛙眼”是模仿青蛙眼睛对运动物体很敏锐而研制出来的。
C.“响尾蛇导弹”能探测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可把目标摧毁。
D.“仿生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将来还会制造出会记忆的机器人。
27.阅读后,请你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两个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仿生学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9.习作表达。
今天是期末考试的第一天。想一想,考试前你在场内都看到了些什么,有哪些人,大家都在干什么,哪几个人特别引人注意,周围环境给你什么印象,你心里想了些什么。以《考试之前》为题写一篇作文,描写一下考试前的场景,表达出你的真实感受。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反映出场景的主要特点。4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A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字音。
在选项B中,“陶醉”[táo zuì],“排山倒海”[pái shān dǎo hǎi]。
在选项C中, 缝隙”[fèng xì],“虎视眈眈”[hǔ shì dān dān]
在选项D中,“咆哮”[páo xiào]
2.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汉字书写是识记。
A.正确。
B.鱼网——渔网:捕鱼用的网。
C.天崖海角——天涯海角:形容极偏远的地方。
D.讲坐——讲座:一种教学形式,多利用报告会、广播或刊物连载等方式进行。
软棉棉——软绵绵:①形容柔软。②形容软弱乏力。
3.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吾矛之利”意思是:我的矛很锐利。“利”:锋利。
A.利国利民: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利:利益。
B.出师不利:一开始出兵就不顺利。形容事情刚一开始就进行得不顺利。利:顺利。
C.精兵利器:锋利的武器,精良的工具,指兵权,喻杰出的才能。利:锋利。
D.损人利己:损害别人的利益,使自己从中获利。利:使有利。
故选C。
4.C
【详解】考查成语在句子中的运用。首先要掌握成语含义,然后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大步流星:意思是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选项A中为了突出成成走路快。
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选项B中为了突出解决方案要新颖独特。
顾影自怜:怜:爱惜。意思是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选项C句子中运用不正确。可以替换为:骄傲自满或者忘乎所以。
惊天动地:意思是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选项D中突出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具有重要意义。
5.A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
本句出自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穷人》,这是对桑娜的心理描写,结合句子“她忐忑不安地想”可知这是出于人物紧张害怕所出现的独白,所以表示她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故选A。
6.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选项,词语的搭配不当。成绩应该是“提高”。故改为: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的考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B选项,正确。
C选项,前后矛盾。“估计”与“一定”相矛盾,去掉“一定”。
D选项,句子成分残缺。应是发出“光盘行动”的倡议。
7. 豁达 嫦娥 磁铁 醒悟 干燥 咆哮 废物 防御 筹划 裁剪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本题“豁、嫦娥、磁、咆哮、御、裁”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8. 吵闹 安静 死 生 光荣 可耻 虚心 骄傲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热闹的景象。
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稳平静。
生:活的,有活力的;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
死: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
光荣:由于做了有利于人民的和正义的事情而被公认为值得尊敬的。
可耻:应当认为羞耻。
虚心: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意见。
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9. 心花怒放 唉声叹气
惊慌失措
一表人才 仪表堂堂 风度翩翩
黔驴技穷 杯弓蛇影 画龙点睛
【详解】本题考查按要求写成语。
(1)形容内心活动的成语有很多,如:心花怒放、喜极而泣、哀痛欲绝、唉声叹气、兴致勃勃、惊慌失措。
(2)表示人物外貌的成语有很多,如:一表人才、风度翩翩、膀大腰圆、披头散发 虎背熊腰、衣冠楚楚、相貌堂堂、满头银发。
(3)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很多,如:黔驴技穷、抱薪救火、愚公移山、杯弓蛇影、打草惊蛇、买椟还珠、叶公好龙、画龙点睛。
10. 反问
排比 拟人 比喻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1)“有什么必要介意呢?”用了反问,用疑问的方式表达肯定的意思。
(2)句中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是排比。
(3)“小鸟在耳边欢唱”用了拟人,赋予了小鸟以人的动作,使小鸟的形象更加生动活泼。
(4)句中将“眼泪”比作了“流水”“雨水”,形象地写出了激动到难以言表的心情。
11. 守信是一项财宝 不应该随意虚掷 元日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毛泽东 互相关心 互相爱护 烈火和热血 粉身碎骨浑不怕 种树者必培其根 种德者必养其心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和诗句的理解和填写。
(1)书写时注意“信”“随”“意”“虚”“掷”的正确写法。
(2)《元日》的作者是宋代王安石,描写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其中写出人们喝酒庆祝新年的诗句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3)《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为追悼张思德同志而做的演讲。文中围绕“为人民服务”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树立“为人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面对批评正确对待,人民利益好的要坚持,错的要改正;三提高自己客服困难的勇气,做到互爱互助,提高团结意识,使人民团结起来。他提到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4)《囚歌》的作者是叶挺,浓缩着叶挺将军牢狱生涯的深切体验,是他对于生命、自由和尊严之辩证关系的悲壮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叶挺将军面对敌人的高叫,“爬出来吧,给你自由!”他选择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末清初于谦的《石灰吟》,于谦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这正是革命者的精神写照。
(5)“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出自《传习录》,解释:种植树木的人一定要重视培育树木的根系,只有根深才能树大叶茂;修养品德的人一定要重视培养自己的心性,因为心性是品德修养的根基。
12. 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在小青蛙眼里,牵牛花仿佛是一支漂亮的喇叭。 各种肤色和种族的人类都热爱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 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详解】(1)本题考查转述句改陈述句。
转述句是指将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表达句式。角度换成了说明后,人称代词要变化,标点符号也要变化。句子中的“我”改为“他”,“这位”改为“哪位”,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其它内容不变。即: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2)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题干要求“用加点词写句子”,可以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进行造句。
仿佛:好像;似乎;类似;差不多。可造句:点点星光闪烁在夜空中,仿佛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正眨着眼睛,好奇地望着大地。
(3)本题考查句子扩写。
扩写句子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添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扩写时要注意语法正确,不能够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注意在修饰词后面加上正确的“的”、“地”、 “得”。 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如:许许多多的人类都热爱大家共同生存的地球。
(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该句子病因为语序颠倒。词语“发现”和“解决”顺序错误,问题应该先发现再解决,将两个词语的位置调换即可,即: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3. 王羲之 柳公权 能培养耐心和恒心;能写得一手好字;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详解】(1)考查文学常识。
古代著名书法家有很多,在书法中, 人们通常说的欧体、颜体、柳体、赵体分别是以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这四位的姓来命名的。楷书四大家楷书四大家 ,指的是唐朝初期的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唐朝后期的柳公权和元朝的赵孟頫四位书法家。
(2)考查思维拓展。
练习书法的益处有很多,如培养孩子的耐力和自信心。许多家长都觉得的孩子特别调皮,静不下来,不利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学习书法能使学生提高专注力,因为学习书法需要脑、眼、手全身心的投入,使学生养成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
14.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15. 唐 李白 群鸟高飞远去,云彩也悠闲飘走 16. 尽 闲 孤独 寂寞 敬亭山 17.A
【解析】14.本题考查古诗的识记。出自唐代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全诗内容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5.本题考查古诗作者识记以及古诗理解,《独坐敬亭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诗中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写景,写了群鸟高飞远去,云彩也悠闲飘走。
16.本题考诗句中关键字的理解,诗句的前两句中“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他和敬亭山“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1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体现的情感的理解,《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18.一面 一面 19.他对自己说:“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 自责与后悔 20. 坐在桃树上面 纷纷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轻轻地舞动胳膊 快乐地飞舞歌唱 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 21.因为巨人太自私了。 22.①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纷纷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②桃树看见小男孩够不到树枝,就尽可能地把树枝垂下去。
【解析】18.本题考查加关联词。
文中“桃树对小男孩说”与“尽可能地把树枝垂下去”前后句间是并列关系,加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一面……一面……”即可。
19.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自言自语”意思是自己跟自己说话。
由文中“他对自己说:‘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可知,这是描写巨人自言自语的句子。通过句子中“我多么自私啊!”可以看出巨人的自责与后悔。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仔细读文,由文中“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纷纷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还在孩子们头上轻轻地舞动胳膊。小鸟们快乐地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可知,孩子们坐在桃树上面,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桃树轻轻地舞动胳膊,小鸟快乐地飞舞歌唱,花儿们从绿草从中伸出头。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文中“他对自己说:‘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他十分后悔自己先前的举动。”可知,春天之所以不肯到花园来,其原因是巨人自私,把花园的四周砌了一道高墙,不让孩子们进去玩。
2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仔细读文,我们感受到了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想象。选文中让人感到奇妙的地方如:①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了,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这句话中桃树看见孩子就开花了很神奇。②桃树一面看到小男孩够不到树枝,一面尽可能地把树枝垂下去。这句话中桃树会把树枝垂下以便小男孩够到显得很神奇。
23.观察 jī 无论 分辨 24. 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原理,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制造出新的仪器,机械 锯 25.不能去掉。“几乎”表示差不多,去掉后表示青蛙的眼睛看不见静止的东西,与原意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6.D 27. 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仿生物学”的研究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了? 文中有一个过渡段,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28.科学家模仿变色龙的体色变化研究了迷彩服。
【分析】23.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与词语的运用能力。完成此类题目,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完成作答。
观看:指观察、观赏的意思。
观察:指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
结合文中句子语境“他好奇地摘下草叶(观看 观察),发现叶子的边缘有许多锋利的小齿”可知,应选择“观察”词语。
几乎:指差不多,接近。“几”读“jī”。
句子“(无论 即使)飞得多快,往哪个方向,它都能……”之间是条件关系,故要用上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无论……都……”,即选“无论”。
分辨:指区分辨别,倾向于用眼睛看,用脑子思考。
分辩:指辩白;解释;带有一种辩解,争论的意思,倾向于用嘴说。
结合文中句子语境“(无论)飞得多快,往哪个方向,它都能(分辨 分辩)清楚”可知,应选“分辨”。
24.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的筛选与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内容提示,找到相关的段落,从中即可提取出相关的信息作答。
结合文中句子“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原理,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制造出新的仪器,机械,这门科学就叫‘仿生学’”可知,“仿生学”指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原理,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制造出新的仪器,机械;
结合句子“锯的发明是鲁班从带齿的叶片得到的启发,这可能也是我国最早的‘仿生学’产物了”可知,我国最早的“仿生学”产物可能是锯。
25.本题考查学生的是说明语言的特点的辨析。应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点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答题模式为:先表态,然后指出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接着分析删去后有什么不同,进而明确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第4自然段中加点词“几乎”指差不多,接近的意思,去掉后表示青蛙的眼睛看不见静止的东西,与原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严谨性、准确性。故不可以删去。
2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A 结合文中句子“另一种动物是响尾蛇,它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蛇,在它的体内,有一种能探测周围环境中温度变化的红外线感受器,长在眼睛与鼻孔之间的颊窝里。”可知,响尾蛇体内的红外线感受器能探测周围环境中温度的变化。故本题说法正确。
B 结合文中句子“……人们依此研究了青蛙的眼睛,制成了“电子蛙眼”,主要用它来监视飞机”可知,“电子蛙眼”是模仿青蛙眼睛对运动物体很敏锐而研制出来的。故本题说法正确。
C 结合文中句子“美国的海军武器研究中心利用这一原理,研制出一种空对空导弹的敏感器件,能够探测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从而紧紧盯住目标不放,直至把目标摧毁,这种导弹被命名为‘响尾蛇导弹’”可知,“响尾蛇导弹”能探测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可把目标摧毁。故本题说法正确。
D 结合文中句子“‘仿生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在人们正在研究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有的国家已经制造出会说话、会记忆的机器人,将来还会造出更高级的机器人……”可知,“仿生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的国家已经制造出会说话、会记忆的机器人,将来还会造出更高级的机器人。由此可知本项“将来还会制造出会记忆的机器人”说法错误。
故选:D。
27.本题考查学生自我提问的能力。在阅读时,学习并试着从不一样的出发点去思考,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寻求解答,借此理解文本内容。答题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问:对自己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提问;对文章的写法进行提问;对作者阐明的观点进行提问等。自我提问最终目的在于掌握文章的意义,获得乐趣和信息。
本题根据自己阅读这段话内容,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两个问题即可。如“‘仿生学’已运用在哪几个范围?”、“‘响尾蛇导弹’原理是什么”等等。
28.本题考查学生思维拓展能力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把你知道的有趣的仿生学知识写下来即可。
示例:人们根据蝙蝠的超声定位,仿制出了盲人用的“探路仪”。
29.范文:
考试之前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迎面而来的就是期末考试。同学们的脸上不免露出“惶惶不安”之色,在我们班就有三种不同反应的人。
第一种便是以小申为带头的“拜佛团”。支持他们的是“八卦团”。他们可以搜刮各种信息,预测小测试的时间,并告诉“拜佛团”。小申也毫不介意,只见他一本正经地回到座位,郑重地拉开笔袋,拿出三根香——笔芯,整齐地摆在手上,用另一只手盖住。举过头顶,手紧捻香,眼睛紧闭,眉头紧锁,口中念念有词,最后突然猛踮一下脚,来了个180度大鞠躬,高呼:考神万岁万万岁!其他成员皆纷纷效仿。
第二种是以小武为带头的“抱脚团”。平日里他们在课上开小差,一到期末考试冲刺周,他们便会发疯似地学习,你看小武正在埋头苦啃书本呢,在这几天他们将会变得对什么都不闻不问,进入了“忘我”境界,缺点是,他们在这几天变得易暴易怒,谁打扰了他的复习进度他们将会大打出手,他们追人时像一头倔驴,跑遍整个教学楼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们,跟着那人一条路走到黑,什么也不怕,可这种“平日不烧香,急时抱佛脚”的做法,哪比得上平日就好好学习的同学呢?
第三种是以小李为带头的“躺平团”。他们平日里成绩就略差,在冲刺周应该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可他们没有,反而显得更加悠闲自在,老师也曾赤裸裸的表达过:“这种学生,真让人恨铁不成钢!”
“求神拜佛”迷信想法,绝不会帮助成绩的提升,而“急时抱佛脚”的这种做法我也不赞成。真正正确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平日学习固基础,期末复习巩知识”才是硬道理啊!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审题立意:
本次习作为命题作文,要求以“考试之前”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写清楚事情的经过,不能记流水账,要做到有主有次,层次分明,有人物或是环境的细节描写。
选材分析:
每个人都经历过考试,也都经历过考试之前的紧张心理,也都接到过考试之前朋友、父母和老师的鼓励和加油。写作时,要抓住考试这一重点内容,用细腻的笔调写出自己在考试之前的心理感受:期待、恐惧、自信等。适当运用环境描写,突出考试之前的紧张氛围。注意,作文题目是“考试之前”,也就决定了对于考试过程不要有太多涉及。
构思指导:
开头:开篇点题,写出去考试之前的心情。
正文:考试之前的准备。
结尾:写自己的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