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
1.《南齐书》记载:“贵仕素资,由门皆庆,平流进取,坐至公卿。”材料所体现的古代选官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的官爵和门第。隋唐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A.九品中正制的完善 B.察举制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3.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从首长制到委员制的变化反映了( )
A.宰相位高权重 B.皇权不断加强
C.行政效能降低 D.民主思想形成
4.《资治通鉴》记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 )
A.增强了宰相行政职权 B.降低了政府办事效率
C.减少了皇帝决策失误 D.推动了君权达到顶峰
5.孟子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后世出现的一种赋税制度,同时采用了三种征取方式,却被史学家评价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轻徭薄赋、项目分明的赋税制度。这种制度是( )
A.什一税 B.初税亩
C.租调制 D.租庸调制
6.唐中期出现了“恣行吞并,莫惧竟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面对这种现实,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唐朝政府实行了(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募役法 D.方田均税法
?综合性——强调融会贯通
7.下图是唐代官员出身的详细统计(单位:人)。据图中信息可知( )
A.门阀士族日益成为统治基础
B.出身门第仍然影响选官制度
C.科举制并没有真正实施
D.士族壮大助推科举形成
8.下面为关于唐代科举考试进士科考查内容的简表。由此可推知,当时( )
场次 名称 注解
第一场 帖经 要求考生对儒家经典(当时被认为是治国安邦的要道)十分熟悉
第二场 诗赋 要求考生具备优异的文学文化素养
第三场 策论 要求考生对现实中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A.科举利于官员素质提升 B.人才入仕途径单一
C.官员选拔忽视德行考核 D.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9.有人描述唐代三省长官的工作:每天上午,三省长官齐集政事堂,根据皇帝的旨意,经过商议,取得一致意见。事毕,于下午各自回本省办理。由此可见,政事堂的设立( )
A.有利于提高决策合理性 B.进一步削弱了君主专制
C.降低了政务处理的效率 D.强化了中书省的决策权
10.唐代赋役制度规定:“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绩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绩绢者,锦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这一规定( )
A.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
C.说明农民的赋役负担沉重
D.表明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 (两税法实行后)天下果利之,自是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摘自欧阳修、宋祁等编《新唐书·杨炎列传》
材料三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摘自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指出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
(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两税法的态度分别是什么?请分别判断它们是一手史料还是二手史料,并说明其史料价值。
?应用性、创新性——强调创新思维,体现应用价值
12.西晋时刘卞入太学,通过《经》的考试任台四品官,因拒绝抄写定品簿籍(黄纸),被中正“下品二等”;中正袁粲吊祭何劭,劭子岐称病不见,袁粲便欲报复,声言“今年决下婢子(指岐)品”。这说明西晋( )
A.选官制度弊端显现 B.考试是选官主要方式
C.门阀政治愈演愈烈 D.中正操控了中央朝政
13.唐高宗时,宰相李义府“耻其家代无名”,命礼部郎中孔志约等人重修《氏族志》,规定:“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于是兵卒以军功致五品者,尽入书限,更名为《姓氏录》。由是缙绅士大夫多耻被甄叙,皆号此书为‘勋格’”。据此可知,当时( )
A.士族门阀崛起促使社会阶层固化
B.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
C.选官制度变革影响时人价值取向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十分激烈
14.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
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C.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15.公元755年,唐朝政府所能控制的户口总数为8 914 705户,人口52 919 309人,后来,唐朝政府所能控制的户口总数仅为1 933 174户,人口16 990 386人。为此,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进行税制改革以增加收入
B.推行均田制以稳定自耕农
C.遏制土地私有化发展趋势
D.按人口标准征收租调力役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古代中国选官制发展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
参考答案
解析:选C 材料“贵仕素资……坐至公卿”可知官员由门第即可“坐至公卿”,体现的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以家世门第为标准选拔人才,故C项正确。
解析:选D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故A项排除。察举制是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B项排除。C项是隋唐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与题干无关。科举制的推行取代了凭家世门第做官的九品中正制,为九品中正制服务的谱局也就失去其政治作用,继而逐步消失,故D项正确。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从首长制到委员制的变化,反映了宰相的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B项正确。
解析:选C 材料“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差失”“驳正”反映了三省六部制的功能,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C项正确。
解析:选D 什一税为西欧的赋税制度,初税亩为春秋时期鲁国的征税制度,租调制为魏晋时期的赋税制度,都不是采用三种方式征税,故A、B、C三项错误;唐代的租庸调制,规定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纳绢或布代役为庸,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故D项正确。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唐中期”“恣行吞并”说明土地兼并严重,“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说明均田制遭到严重破坏,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租庸调制无法维持,780年实行改革,采用两税法,故选B项;租庸调制是唐初的赋税制度,排除A项;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是王安石变法内容,排除C、D两项。
解析:选B 从材料中的官员出身情况来看,当时士族出身的官员仍然占据绝大部分,说明出身门第仍然影响选官制度,B项正确。
解析:选A 唐代科举考试进士科兼顾“儒家经典”“文学文化素养”“现实中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这有利于官员素质的提升,A项正确。
解析:选A 政事堂是唐朝三省长官集体议政的地方,三省长官就国家大事相互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再具体执行,有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A项正确。
解析:选B 唐代租庸调制中,允许以庸代役,纳绢或布代役,这样既有助于保障农时,有助于农业的发展,客观上也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
答案:(1)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原因: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收入减少。(2)材料二:支持态度;认为实行两税法后,天下人都从中获益,没有增加农民负担而国家收入却大幅增加,国家掌握了财政大权;属于二手史料,代表了政府的立场,无法完全反映大众的看法。材料三:极力非议;认为朝廷把征税最多的一年的税收总额作为两税的应征税额,是以敛财为目的,是把不合法的法令当作国家永久不变的制度;是一手史料,但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容易导致以偏概全。
解析:选A 西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中正负责对人才划分上下九等,作为选官任职的依据。材料中刘卞因为得罪了中正被贬低品级,作为中正的袁粲因为何岐对其不敬便欲报复,决心降低其品级,可见当时负责评定人才品级的中正存在公报私怨,随意降品现象,表明九品中正制存在很大的弊端,A项正确。
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李义府“耻其家代无名”,因此主张重修《氏族志》,“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扩大了士族范畴,最终冲击了原有的士族范围,时人价值观发生了变化,C项正确。
解析:选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两税法改变了租庸调制“以丁身为本”的征税原则,“惟以资产为宗”,重视实际纳税能力,这意味着封建政府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负担不均的现象,故选B项,排除A、C、D三项。
解析:选A 材料表明唐朝政府控制的人口减少,为此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进行税制改革,实行两税法,实行以财产多少为征税标准,以增加收入,故A项正确。
解析:本题通过对古代中国选官制发展史的认识,考查了古代中国军功爵制、察举制和科举制的特征影响。首先,阅读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某一种选官制度提出自己明确的见解,可以赞成、质疑或修改该学者的认识。如根据科举制度“选官权力收归中央”“扩大官吏来源”等信息,可以提炼出见解“科举制度推动了官僚阶层的更新与充实”。其次,根据自己提出的见解,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合理引用史实阐述理由,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据充分。如,结合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可以提出理由“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等。最后,结合“学而优则仕”以及自己的见解,作出总结。
答案:示例
见解:科举制度推动了官僚阶层的更新与充实。
理由: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从而扩充了官僚阶层队伍。通过实施科举制度,社会上的人才得以入仕为官,从而推动了官僚阶层的更新与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