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__________照亮的样子叫作月相,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___。
2.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指的是在室外空气流通,而且不受到__________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__________测得的空气温度。
3.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___________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条件的结果。
4.________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根据_______的多少,可以把天气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自然界中,植物、动物等具有( )的物体叫生物。
6.蚕从卵孵化出幼虫开始,经历蛹、蛾的变化,到最后死亡,这一过程叫作蚕的_________。
7.比较就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找出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8.蚕蛾的身体由_________三部分组成,有_________对足,1对复眼,1对触角组成。蚕蛾和蝴蝶的共同点:都是_________。
9.由于气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等的变化,天气会有不同的状态。
10.云量不超过八成为_______,云量超过八成为_______。
11.小明计划在中秋节晚上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他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测到,原因是:__________。
12.蚕的一生会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成虫四种形态。
二、选择题
13.使用温度计时,最后都要读数,那么下面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14.下面的哺乳动物中有迁徙习性的一种是( )。
A.猪 B.熊 C.狐狸 D.鲸
15.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蜕一次皮就长大一些。蚕的一生要蜕皮________,身体才能长到5厘米左右。
A.7次 B.4次 C.2次 D.1次
16.水漏,也叫( )。它以壶盛水,因此又称漏壶。
A.水钟 B.水壶 C.水瓶
17.喜欢生活在水中的植物是________。
A.梨子 B.桔子 C.菱角 D.火龙果
18.太阳表面的黑斑叫( )。
A.黑子 B.日冕 C.日珥
19.你认为对的描述是_______。
A.月球比地球小 B.地球比太阳大
C.行星比太阳大 D.地球最大
20.在天气预报中,-7℃的正确读法是_______。
A.负摄氏7度 B.零下7度 C.零下7摄氏度
三、判断题
21.蝙蝠和燕子冬去春来,因此它们是候鸟。( )
22.气象学家根据降雨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等级。( )
23.一天中正午12点最热。( )
24.一天之中清晨和傍晚的温度一定相同。 ( )
25.猴子在水中捞月亮,水中的“月亮”是月亮的影子。 ( )
四、连线题
26.把左边植物的名称与右边相适应的环境用线段连起来。
松树
椰子树 寒冷的北方
仙人掌 温暖的热带地区
梅花
五、简答题
27.根据蚕身体发生的变化,可以将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
28.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动物有哪些适应季节的方法呢?(写出3种即可)
29.举例说明植物的形态是怎样与他们的生长环境相适应的?
30.蚕茧怎样抽丝?
参考答案:
1. 太阳 1个月
2. 阳光直射 1.5米
3. 形态结构 水分 温度 阳光
4. 云量 云量 晴天 少云 多云 阴天
5.生命
6.变态发育
7. 观察 归纳
8. 头、胸、腹 三 昆虫
9. 云量 风 雨
10. 多云 阴天
11. 能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满月
12. 卵 幼虫 蛹
13.A
14.D
15.B
16.A
17.C
18.A
19.A
20.C
21.×
22.√
23.×
24.×
25.×
26.
27.蚕卵、蚕、蚕蛹和蚕蛾四个阶段。
28.动物适应季节的变化的方式有迁徙、冬眠、换毛等。
29.水瓶树所有的水分集中贮存在树干里,藏量可达一吨左右,所以水瓶树不怕干旱,表明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生活环境关系密切。
30.用竹签、大头针挑丝头,将找出来的丝线的头,缠在缠线板上,进行绕丝线抽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