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 中国在世界中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 中国在世界中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01 12:0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在世界中》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地理的结束部分,教材简单总结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还有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教材利用三个典型实例介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包括第一个五年计划、1978年的改革开放和进入21世纪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然后列举了我国面临的种种问题,包括人地关系不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和海洋权益面临问题严峻挑战,提醒同学们不要盲目乐观。最后运用实例说明了我国现在是一个在世界上有重要的大国和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政府提出发展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完了初中地理的全部内容,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能够从资抖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并且可以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和联系,也能够独立利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习本节课知识没有问题。但是本届可以情感目标的现象,现在学生普遍出现重知识目标,轻情目感标的现象,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还要认清楚我国所面临的问题,不能盲目乐观,启发学生努力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课程标准】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了解我国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认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事实。
2.结合相关实例理解我国面临的问题,能够运用人口、工农业、疆域等内容分析我国面临的问题。
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理解我国面临的问题,知道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在上课之前首先播放歌曲欣赏《春天的故事》,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初步了解我国取得的发展成就。
教师用一段视频形象直观的表达中国发展的变化,引出师生的互动对话,引出课题学习主题,在形象的视频的吸引下,快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快速进入课堂。
任务1 运用图文资料了解我国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认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事实。
“头脑风暴式”引入课堂学习:如果你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中学生论坛”,你会如何介绍咱们的祖国。今天我们从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做负责任的大国,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通过搜集相关图文资料,在课堂上以图文形式展示。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历史,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通过搜集图文资料,总结出中国的发展共三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五年计划、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进入21世纪之后。
第一个阶段,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我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有“钢都”之称。建有采矿、选矿、炼焦、炼钢、轧钢及机械、化学、建材等工业。
1956年,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国有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总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前身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一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
1957年,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和公路两用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956年,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第二个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1980年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1988年增设海南岛经济特区
2010年设立喀什经济特区
自1978年以来,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经济发展再次加速,相继开放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喀什等经济特区,开放地区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增长。主要表现在各个层面:
下面老师举几个例子,我们共同了解一下我国发展的一些成就。同学们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再多举几个例子给大家共享。
我国主要的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这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具体体现。
第一艘载人实验飞船-“神舟五号”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课堂活动:读教材100页活动内容,交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体现我国发展成就的新名词、新事物不断涌现,你还能列举哪些?不拘泥于形式,畅所欲言。
老师以二维码为例进行拓展介绍,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长选取一个新名词进行介绍。二维码是指在一维码的基础上扩展出另一维具有可读性的条码,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被设备扫描后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
任务2 结合相关实例理解我国面临的问题,能够运用人口、工农业、疆域等内容分析我国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矛盾和问题还十分突出,面临这诸多挑战。
首先,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人地关系不够和谐。主要表现为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增长过快,从而导致在资源和能源的利用过程中消耗量较大,另外,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不注重环境的保护,从而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其次,面临的挑战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有沿海与内地的不平衡,也有城乡之间的不平衡。
主要由于我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的差异,导致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为例逐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推动城乡一体化等。
另外,还面临着海洋权益的严峻挑战。我国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我国的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此挑战,我国政府一贯表示,遵循《量和过海洋法公约》,此公约对内水、领海、临接海域、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公海等重要概念做了界定。对当前全球各处的领海主权争端、海上天然资源管理、污染处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裁决作用。
课堂活动:读教材102页活动内容,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如何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也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根据102页的两位同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为了发展经济,为了我国这么多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不开发资源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比如利用科学技术水平,找一些资源的可替代产品,发展“生态经济”;面对人口问题,要落实好计划生育政策。
任务3 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我国也更加自信、开放、负责的姿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种负责任的姿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老师总结了几个方面,我们来共同看一下,除了这几个方面,你还能说出其他表现吗?
表现一: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这对世界是一大共献。
体现二:积极参与国际事物
我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唯一的常任理事国。我国积极承担维护国际秩序的责任。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越来越离不开我国的支持与参与。
体现三: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2005年9月,我国提出了“和谐世界”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和谐世界”理念:以开放包容的思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话与合作谋求共存共赢。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