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3《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2 14:1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下册与往年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相关资料及课文了解董存瑞的事迹。
通过品味对董存瑞言行、神态的描写体会董存瑞的烈士形象与品质。
学习董存瑞等先烈的牺牲精神与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关注对董存瑞言行、神态的描写体会董存瑞的品质
学习董存瑞的牺牲精神与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导入:
1.出示李大钊、张思德的画像,回忆学过的课文,概括性复述两人的事迹
2.出示董存瑞画像,请同学介绍之(依据预习时搜集的资料)
3.走进课文:
今天我们要继续追随闪闪红星,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认识董存瑞这位革命烈士。
第一板块:了解董存瑞的事迹和处境
董存瑞炸碉堡的经过是怎样的?默读课文,而后为他设计一块完整的革命事迹展板:
1948年5月25日,为了解放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城,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反动派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发起冲锋,在经过学校墙外的一条旱河时遭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___,冲锋部队寸步难行。这时,董存瑞同志毅然站了出来,___________。
在战友的掩护之下,董存瑞顶着________________,逐渐___________,最终成功抵达暗堡底下的桥洞。然而,董存瑞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危急关头,解放军再次发起冲锋,董存瑞__________________,壮烈牺牲,炸毁了敌军的暗堡,为友军___________,消灭敌人扫清了障碍。
(1)先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梳理事迹。
(2)观察事情的经过,说说董存瑞的表现给战斗带来了什么影响。
(3)总结:
如果没有董存瑞顶着炮火去炸暗堡,那么我军很难攻克敌军司令部,很难取得战斗的胜利,因此董存瑞的牺牲意义重大。由此可见,他是一个伟大的烈士。
出示资料,了解隆化一战的真实情况:
隆化县城是热河省(今分属河北、辽宁、内蒙古)省会承德市的北部屏障,由国民党军第13军第89师第265团及师属工兵1个连、炮兵一部等镇守。国民党军以苔山和隆化中学为防御重点,在城周围布置了40余个碉堡群,打算调用重兵,凭坚死守。1947 年5 月,解放军第一次攻打隆化,因攻坚经验不足,缺乏炮火,攻城未克。
第二次隆化攻坚战从1948年5月25日晨4时20分至26日晨3时结束,历时21个小时20分钟:
25日凌晨,我军发起总攻。人民解放军第32师第96团从隆化城东北展开进攻,在向隆化中学攻击时,遇守军顽抗。第6连第6班班长董存瑞手托炸药包,舍身炸毁桥上暗堡,为攻击部队扫清障碍。至26日凌晨,我军攻克隆化城,共歼守军1900余人。
(1)阅读并思考:将资料与课文对照,你对整件事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2)交流看法并总结:
这真是一场无法避免的恶战。如果没人炸掉暗堡,我军真的很难攻克隆化中学。在这样激烈的战斗中,董存瑞挺身而出,十分英勇。结合当时的事态发展看董存瑞的行为,我们体会到了他的品质。
深入探究:
炸暗堡是一件简单的事吗?浏览课文5-7段,概括出董存瑞炸暗堡遇到的困难或危险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应对的,完成学习单第二题:
第二板块:品味描写,体会董存瑞品质
1.聚焦第2段,学习品味:
(1)通过参考资料和理解课文,我们已经知道炸暗堡是一件非常困难且危险的事。请你找出课文第二段中描写董存瑞的句子,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董存瑞主动请缨炸暗堡时的表现?(动作、语言、神态)
(2)如果要对此时的他拍个特写,借特写表现他的心情和性格特点,你会选取文中描写的哪一个细节?请你任选语言、神态、动作中的一方面,将想法写在相关词句旁边。
例1: “瞪”, “迸射出仇恨的火”, “跑”
这些动词不是带有力度,就是带有速度,而力度和速度都是情感的流露——瞪和迸射的力度源自对敌人的仇恨,鲜明地反映出董存瑞血气方刚、嫉恶如仇的个性;跑的速度源自对杀敌求胜的渴望和不怕牺牲的决心,鲜明地反映出董存瑞的英勇与坚毅。
例2:“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这是一句简短的狠话,末尾还带着感叹号,说得铿锵激昂,掷地有声。再搭上主动的姿态与“坚决”的语气,把对敌人的仇恨和不怕牺牲的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3)学生分享成果
(4)同桌之间演一演,读一读,一人扮演连长,一人扮演董存瑞,尽可能还原当时董存瑞的语气、神态和心情。
(5)相机引导:炸掉暗堡是一个非常危险且艰巨的任务,去执行任务的人会陷入九死一生的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董存瑞的决定足以证明他不仅是一个血气方刚、嫉恶如仇的战士,更是一位不怕牺牲,勇于为革命胜利献身的壮士。
2.小组合作:当一回战地记者
从其他段落中选取一个描写董存瑞的句子作为特写镜头,完成学习单第二题,在小组内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当一位组员在展示时,其他组员请认真倾听,每位组员展示完毕后,其他的组员要提供参考意见,展示的组员做好观点记录。
(1)随机抽取小组成员进行汇报交流
例1: “手举炸药包”时的表现
他像巨人一样站立着……用尽力气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语言:
末尾的这句话是董存瑞的遗言。在面临死亡的最后时刻,他用尽力气高喊 “为了新中国,冲啊!”这说明他不但不害怕死亡,而且早就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这就是具有牺牲精神的表现。死到临头,他心里还想着祖国的未来和革命的胜利,这就是崇高的爱国精神、革命信念的表现。
动作:
这句话中也有两个动词,一个是站,一个是喊。站是像巨人一样站着,喊是用尽力气高喊。此时的董存瑞手举即将爆炸的炸药包却纹丝不动,一定要炸毁敌人的碉堡,怀着必死的觉悟和必胜的决心,他的形象变得无比高大,使敌人变得无比渺小。他的高喊犹如凯旋的号角那样洪亮有力,鼓舞了友军,更彰显了他的英勇。
例2: “顶着炮火接近暗堡”时的表现
第五段及第六段相关语句
这几处描写均为动作描写,虽密集地使用动词,但有条不紊,第五段句式整齐,标点错落有致,利用句读带出了语言节奏;第六段则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和“突然”、“这时”、“趁着”等词巧做衔接。密集地使用动词表明动作的变化多端且迅速,显得流畅利落,这能体现出当时间不容发、刻不容缓的紧张局势,更能体现出董存瑞 “见招拆招”,应战有方,同战友配合无间,充分表现了他身手敏捷、作战神勇,是一位优秀的战士。
(2)总结人物品质,为董存瑞添加“好友印象”(英勇坚毅,具有牺牲精神,爱国……)
第三板块:体悟学习董存瑞的爱国情怀,深化主旨
1.总结方法:
我们刚才抓住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字词和句式来体会董存瑞的形象和品质。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还用了哪些办法来品味对人物语言、行为、神态的描写,体会董存瑞的品质?(结合事态看人物)
2.深入情境:
如果你是董存瑞,你抵达暗堡后会怎么做?当你手举着炸药包,听着导火索滋滋作响时,你会想什么?你后悔吗?你又想对谁说些什么呢?请把想法写在学习单的第二题中。
(1)学生分享想法。
(2)如果你是董存瑞的战友或亲人,你又想对董存瑞说什么呢?请你向董存瑞致辞。
3.点明主旨:
董存瑞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他怀着爱国之心与革命信念践行了不畏于死,不屈于敌的牺牲精神,不愧为烈士。通过联系自己的体验感受当时董存瑞的处境,我们对他的品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思考:是什么让烈士们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甘愿为国家英勇捐躯?
(2)分享看法并总结:
对祖国、对人民、对正义的热爱超乎个人生死,让烈士们万死不辞。烈士们的牺牲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爱国精神,也是本篇课文要表达的主题。我们应当铭记历史,弘扬先辈留下的这种精神。
4.拓展讨论
在当时那个战争年代,有太多这样的战役,有太多像他这样的战士。董存瑞的形象不仅代表着他人,更代表着一类革命先烈——他们冲在最前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用牺牲换来了中国的美好未来。你们还想到了哪些可敬的烈士?可以聊一聊。
布置作业:
1.给董存瑞的光荣事迹写一篇报道
2.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类似的人物事迹,准备开展分享会。
板书设计
董存瑞
学习单
1、董存瑞炸暗堡遇到的困难或危险是什么 他又是如何应对的?请你阅读课文的5~7段,提炼信息并完成表格:
2、请你选择一处描写并完成镜头策划书:
3、如果你是董存瑞,你抵达暗堡后会怎么做?当你手举着炸药包,听着导火索滋滋作响时,你会想什么?你后悔吗?你又想对谁说些什么呢?请把想法写在下方:
遭到阻击
遭到炮火猛攻
腿部负伤
主动请缨炸暗堡
配合掩护接近暗堡
巧用地形隐蔽身形
无处放炸药包
用手托炸药包
遭到阻击
主动请缨炸暗堡
镜头策划书
1.我选择的描写出处:
课文第( )段第( )句
2.要拍摄的特写类型:___________(语言/动作/神态)
3.我的想法:
4.其他组员的意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