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2 14:2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下册语文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2.感悟文中蕴含的哲理,增强观察生活、勇敢表达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感悟文中蕴含的哲理,增强观察生活、勇敢表达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一天,孔子在游历途中,碰到了两个小孩子,他们在干什么呢?
(出示课题:两小儿辩日)
2.怎么理解“辩日”?
辩:辩斗,辩论。日:太阳
3.他们在辩论关于太阳的什么问题呢?让我们走进小古文。
二.朗读课文,梳理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出示小古文)
2.同桌互相朗读,有错纠正
3.检查朗读:
(1)个人挑战朗读,
(2)分角色朗读,
(3)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老师旁白,男女生分饰两小儿)
4.他们在辩论有关太阳的什么问题呢?(关于太阳远近的问题)
(1)来填一填这张表。(结合课作)
关于太阳远近问题的辩论
人物 观点 理由
一儿 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远者小而近者大
另一儿 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近者热而远者凉
(2)理解两小儿的经验
找出两小儿对太阳感受的词语
车盖:古时车上的棚盖(出示图片,)
盘盂:盘子(出示图片)
沧沧凉凉:寒凉
探汤:把手伸进热水
每一组事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出示大——小,冷——热)
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它们和距离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出示“远”“近”)
现在你明白他们是怎么证明自己观点的了吗?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两小儿的观点及理由
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离人近/远,中午的时候离人远/近
去:距离
太阳刚升起时大的像车盖,到了中午却小的像盘子,这难道不是远的小,近的大吗?
太阳刚升起时很凉快,到了中午却很热,这难道不是近的热远的凉吗?
5.那你支持谁的观点呢?(出示科学解释,若有学生回答则不需出示答案)
三.感受辩斗的乐趣
1.理解“辩斗”
一个说早上近中午远,一个说早上远中午近。两小儿各说各的观点,各说各的理由,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谁也不肯善罢甘休。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说,就叫——辩斗。
怎么理解辩斗?(争论,辩论,针锋相对,谁也不让谁)
2.练习“辩斗”
(1)找出两小儿“辩斗”的句子,同桌之间分好角色,然后大声朗读两小儿的辩斗。
(2)激起“辩斗”的感觉:
师:那就请两位同学们来辩斗一下,你们在辩斗什么呀?
(若学生辩斗感不强,老师进行引导)
是不是觉得少了些“辩斗”的感觉?那老师加入进来,大家注意听,更要注意看,我们两个小儿是怎样辩斗的。好!我这就开始了——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该你了!
生: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加上动作)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模仿加动作)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岂有此理!反正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生:你胡说!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加上动作、语言,重复对话,营造辩斗的气氛,)
3.评价两小儿
这两个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可爱,会观察,会动脑筋,会钻研,敢于坚持……
是的,辩斗不是吵架,不是胡说八道,而是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辩斗中,我们看到了两小儿活泼泼的天真烂漫,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敏感和思考,也看到了他们不人云亦云、不轻易放弃自己观点的坚持和独立。
4.分角色演绎(引导学生进入辩斗情景)
一儿曰……,一儿坚持曰……,一儿争辩曰……,一儿反驳曰……,一儿扯着嗓子曰……,一儿跺着双脚曰……,一儿毫不示弱,也以手相指曰……
怎么不辩斗了?——孔子过来了。
五.领悟故事启发
1.孰为汝多知乎?
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是一个科学常识,并不太难。但搁在两千多年前,却是一个难题。不但难倒了两个爱思考、爱辩斗的小儿,也难倒了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孔老夫子。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怎么理解“知”?
预设:知识。学问。知道。懂得。
谁说你知识丰富?谁说你学问渊博?原来你也不知道啊!来,我们再来一起笑一笑。两小儿笑曰——哈哈!孰为汝多知乎?
2.孔子的回答(结合课作)
面对两小儿的嘲笑,孔子又会怎么想、怎么回答呢?请你写一写。你可以用白话文来写,那就用“孔子说”开头;如果你对文言文感兴趣,你也可以模仿文言文的语气写,那就用“孔子曰”开头。
预设: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天下的知识多如海洋,我哪能样样精通呢?
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观察和思考。
3.敬畏“智慧”
同学们发现了吗,“智”的下面还是一个什么字?——日
如何理解?
智慧就像太阳。智慧给我们带来光明。智慧也是温暖的。有智慧的人总是像太阳一样光明磊落。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已经过去两千五百多年了,但是,做为一种人生智慧,两小儿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孔子的实事求是、虚心好学,却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依然照耀着我们。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日初出:车盖 沧沧凉凉
日中时:盘盂 探汤
近大远小 远凉近热
辩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