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检测
语 文
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曹雪芹的原著《红楼梦》中,所写之“情”是人与人相处的高尚关系——等于是一种关怀、同情、怜悯、仁慈、体贴。
这种情,绝不限于男之对女(或女之对男),可以扩及于人之对物,或对一切不幸的事与境。这是最广博、最崇高的“情”。
曹雪芹把男女之间的“爱情”命名为“儿女私情”(第五回曲文《乐中悲》)。这就表明:他讲的“大旨谈情”虽然也包括着若干“儿女”之“私情”,真正目标却是一个博大崇高的“公情”。
汉词语中并无“公情”一说,这是为了解说而姑且“杜撰”而为之。 “公情”何在 即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为普天下女儿之不幸境遇命运而痛悼。
曹雪芹选取了女儿作理想的用情之对象,展开了他如何对待女儿的心境与行止。一切是“体贴”。换言之,古人已说过的“换我心,为你心,方知相忆深”,即设身处地,以己度人,方能体会到别人的真正的悲欢哀乐,苦楚辛酸,然后方能真正地给以同情与慰助!
“体贴”不见于孔子经典中,但他教导门人弟子说是“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接近“体贴”。然而,孔子是消极的“勿施”;曹雪芹则是积极的“施予”。孔是推己及人,先己后人;曹则是先人后己,甚至是“为人忘己”或“有人无己”。
《红楼梦》因何而生 为谁而作 历来说法虽多,切合实际的是“自传说”。但所谓“自传”,并不同于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自己的“传记”。“自传”当然只是个简明方便的“示意”罢了——作者是通过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来探索“人”“人性”“人生”“人世间”“生命价值”等几个重大的哲思与期望。这一点,其实不复杂,也很明显,然而却引发了很多人的不解,以为乃是“写别人”的讽刺书,乃至“揭秘”的骂世书。
请您暂“放下”那一切纷纭的揣测,且听笔者的讲说,循着这条理路往前走走,试看如何。
书中第二十五回有一首咏叹“通灵宝玉”(即主人公贾宝玉)的绝句,实为理解全书、打开“红楼迷宫”的一把金钥匙,其诗云: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自从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这好了,诉与我们读者的, “大旨”已明确无误了:此石经娲皇之炼,本是“补天”之材,不想单单遭弃,自惭自悼,不知已历几千几万岁月了。这日忽来僧道二仙,坐于此处“高谈阔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次后遂谈及人世的“富贵荣华”的乐事。只因这一来,便“打动”了石头的“凡心”,务欲下世投胎,去“受享”那人间世的快乐。
生之处境、之命运,乐甚少,甚而苦实多——女儿尤其如是!
其次,石头之来,寻一“富贵温柔之乡”,原为“受享”,但一经亲历,又知物质享乐一点儿也不能满足他的灵性之所求,故曰“富贵不知乐业”。贾宝玉“别号”叫做“富贵闲人”,何义 浅解以为此乃“奇福”:又富贵又闲暇!
完全错了!雪芹妙笔是说:于富贵利禄场中,我是无缘的“空闲”人,两无交涉!他又号“无事忙”,此又何义
原来, “富贵闲人”既是与财富和荣誉无关之意,此之乃谓“无所事事”,又即:我之所忙,不是奔竞利禄名位,而是为了“无事之事”而忙——为了众女儿而忙,为她们的悲欢离合而忧伤焦虑.…
一句话,他要过的是诗人逸士的高层精神生活,而这与世俗的价值观念是抵触的。是以世人诽谤讥嘲为“疯傻痴呆”。这种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
于是石头悟了:娲皇炼石补天,原为济世利人,身为石头,原非为“己”而来,还应依循娲皇遗意,以“利物济人”为事业。
悟到这里,这才发生了一个巨大的“情”字!
情,是为人的,无私的,忘我的。情和欲正是针锋相对的实质(理念与行为),而“外相”有时相混,世俗常人,往往不辨而妄思。
从此,石头矢志以“情”为己任,乃至可称之为“情教”的教主,博施的“情圣”!可以毫不张皇其词地说:一部《红楼梦》,是演情而辨欲之书。
(摘编自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之思》)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曹雪芹把“情”解释为“儿女私情”,但我们可以将他所谈之“情”扩充为对一切事物的关怀、同情、怜悯、仁慈、体贴。
B.关于《红楼梦》的写作目的,有自传说、讽刺说、骂世说等不同的解释,这些说法都源于持论者对《红楼梦》的错误理解。
C.作者将第二十五回咏叹“通灵宝玉”的绝句比作“打开‘红楼迷宫’的金钥匙”,是指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真正的主旨。
D.周汝昌赋予了“无事”两层含义:“无所事事”和“无事之事”。前者指向世俗的利禄名位,后者指向众女儿的悲欢离合。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极具博大崇高之“公情”,实际是曹雪芹自己对待女儿的心境与行止的写照。
B.《红楼梦》并不为表现宝黛爱情悲剧,因为儿女私情不过是为己的“欲”,和“情”是针锋相对的实质。
C.作者将曹雪芹的“体贴”与孔子的“勿施”进行比较,意在说明《红楼梦》中的“情”符合儒家道德。
D.僧道二仙携石入世的目的,是要让他目睹世人的痛苦,从而领悟并振作,担当起“利物济人”的事业。
3. 下列各项《红楼梦》引文中,不能佐证材料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士隐叹息道:“老先生莫怪拙言,贵族之女俱属从情天孽海而来。大凡古今女子,那‘淫’字固不可犯,只这‘情'字也是沾染不得的……”
B.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
C.只因那宝玉闻得傅试有个妹子,名唤傅秋芳,也是个琼闺秀玉,常听人说才貌俱全,虽自未亲睹,然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
D. (宝玉)乃看着芙蓉嗟叹了一会。忽又想起死后并未到灵前一祭,如今何不在芙蓉前一祭,岂不尽了礼,比俗人去灵前祭吊又更觉别致。
4. 《红楼梦》的“自传说”最先是由胡适提出的:“《红楼梦》明明是一部‘将真事隐去’的自叙的书……曹雪芹即是《红楼梦》开端时那个深自忏悔的‘我’!”结合材料看,周汝昌对“自传”的理解和胡适有何异同 (4分)
5.作者是如何循着“理路”逐层深入,推导出《红楼梦》中“情,是为人的,无私的,忘我的”这一结论的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识字的蠢人(节选)
【俄】契诃夫
帕莫耶夫是一个退役的骑兵少尉,他正戴着眼镜、皱着眉头在读一份公文:“①……某地……某区……民事调解法官……等等,等等……请您以被告的身份出席法庭,去参加因暴力侮辱农民格利高利·伏拉索夫一案……民事调解法官彼·舍斯基克雷洛夫。”
“这是谁发来的信 ”帕莫耶夫抬起头问送信的人。
“是调解法官彼得·谢尔盖伊奇发来的……也就是舍斯基克雷洛夫老爷……”“哦……原来是彼得·谢尔盖伊奇发的。他邀请我去做什么呢 ”“大概是受审吧……那公文上不是写着吗,老爷……”
帕莫耶夫又读了一遍传票,诧异地看着送信人,然后又耸了耸肩膀说:“②去他妈的!……让我以被告的身份出庭……这个彼得·谢尔盖伊奇可真是会戏弄人!哼,好吧,你就回去告诉他说,我会去的!不过你要让他好好给我准备一顿早饭……”
“帕莫耶夫先生!”调解法官垂下了眼睛,然后开口说道,“③您被指控……这个……说是……您以暴力侮辱了您的仆人……也就是说侮辱了格利高利·伏拉索夫。您承认您所犯的罪吗 ”“瞧你说的!你从什么时候起变得如此严肃了 嘿嘿!……”
“难道您不认为自己有罪 ”法官打断了他的话,他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伏拉索夫,还是由您来讲讲事情的经过吧。”
“事情是这样的,④老爷!您是知道我是在他们家当差的,可是实际上就跟奴才差不多……那天一早,他老人家让我给他穿衣服,我通常都是随叫随到的……我给他穿上了衬衫,又穿上了裤子,最后穿上了皮靴……一切都做得妥妥当当的……当我接下来给他穿坎肩时……他老人家开口说道:‘格利什卡,你去拿一把梳子,就在我上衣旁边的口袋里。’好吧,他说拿,我就去拿……我在他上衣旁边的口袋里摸了摸,真是见鬼,并没有梳子!我摸呀摸,接着告诉他说: 这儿没有梳子呀!’他老人家则皱着眉头走到上衣的跟前,一伸手就掏出了梳子,可是他并不是从他吩咐的口袋里掏出来的,而是从胸口前边的小口袋里掏出来的。 ‘你看这是什么 难道这不是梳子吗 ’说着就用梳子扎我的鼻子,结果梳子齿儿就在我的鼻子上划来划去,以致我的鼻子整天流血不止。老爷您看,直到现在我的鼻子还肿着呢……我是有证人的,当时大家都看见了。”
“您还有什么话要为自己辩解吗 ”调解法官抬起头来,用眼睛盯着帕莫耶夫说。
帕莫耶夫用疑问的目光先看了看法官,又看了看格利高利,然后又看了看法官,他的脸涨得通红,嘟嘟囔囔地说: “我应该怎么理解这件事情呢 你是在开玩笑吗 ”
“我没有一点儿跟您开玩笑的意思,”格利高利说, “您应该凭良心说话的,不能动不动就随便打人。”“你给我住嘴!”帕莫耶夫用手杖敲打着地板说, “你个笨蛋!真是一个蠢货!”
调解法官急忙从桌子后跳了起来,跑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去了。他一边跑一边大声喊: “审讯暂停五分钟!”帕莫耶夫抬腿就去追他。
“你给我听着,”调解法官一拍双手,开口说道, “你想让我今天当众出丑,是不是 还是你十分乐意听那些厨子和听差的糟践你的供词 你真是一个蠢驴!你为什么要来啊 你以为缺了你我就不能判决了吗 ”
帕莫耶夫的双手一摊,“是你自己安排了这场滑稽戏,还反过来冲我生气!你早干什么了,你把这个格利什卡关起来不就得啦!”
“把格利什卡关起来 我呸!过去你是一个傻瓜,现在依然是一个笨蛋!你告诉我,我怎么可能把格利什卡关起来呢 ”
“把他关起来就万事大吉!反正该关的又不是我!”
“怎么,你还以为现在的时代还停留在从前吗 格利什卡被打了,还要把格利什卡关起来!这真是奇怪的逻辑!你究竟对当代的诉讼程序有没有一点儿概念 ”
舍斯基克雷洛夫走进了审讯室,着手进行审问。帕莫耶夫则坐在舍斯基克雷洛夫的办公室里的一张小桌旁边。他听见了调解法官对格利高利的劝告,可是,格利高利却长时间地固执己见。不过,最后他还是同意了和自己和解,让帕莫耶夫出十个卢布作为他所遭受的屈辱的补偿。
舍斯基克雷洛夫宣读完判决词,然后走进了办公室,他庆幸地对帕莫耶夫说: “真是谢天谢地,案子总算了结啦。只要你交给格利什卡十个卢布,你就可以平安无事了。”
“让我给格利什卡……十个卢布 ”帕莫耶夫吃惊地张着嘴说, “你是不是疯了啊 ”
“好,算啦,算啦,还是由我替你出这笔钱好啦,”舍斯基克雷洛夫皱着眉头把手一挥,然后说, “就算为你出一百卢布,我也心甘情愿,只要没有惹出什么麻烦就好了。”
十分钟后,他们坐在调解法官的住所里吃着红烧鲫鱼。三杯酒下肚后,帕莫耶夫开口说道: “嗯,好!你判给了格利什卡十个卢布,那么你准备要把他关多少天呢 ”
“我并没有关押他。我怎么能关押他呢 ”
“什么‘怎么能’ ”帕莫耶夫瞪大了眼睛说, “就为他不该胡乱地告状!他有什么理由去告我啊 ”调解法官耐心地劝说着帕莫耶夫,但说来说去,帕莫耶夫就是不明白,他仍然固执己见地认为是格利什卡的错。
6. 下列对①-④处文句中省略号使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处的省略号表示帕莫耶夫读公文时不耐烦,也不仔细,浮光掠影,跳过了太多文字。
B.②处的省略号表示帕莫耶夫对公文内容深感诧异,对受审之事无法接受,因而有些语塞。
C.③处的省略号表示法官因为审问对象是熟人而感到尴尬慌乱,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D.④处的省略号表示格利高利既想讨公道,又对对方心存畏惧,因此话语之间有些犹疑。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格里高利在帕莫耶夫家当差像奴才,这样的生活处境固然让人觉得可怜,然而他精神上的奴性亦让人觉得可悲,“老爷”“他老人家”的称谓即奴性的明证。
B.小说通过描写帕莫耶夫在发现自己真的在受审之后“脸涨得通红”的肖像、“用手杖敲打着地板”的动作和“笨蛋”“蠢货”等用语,表现了他内心的愤怒。
C.调解法官“从桌子后跳了起来,跑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去了”,目的是引开帕莫耶夫,这一行为颇为夸张,却真实地表现出他担心法庭失控、害怕惹出麻烦的心理。
D.调解法官并不纯然是公理、正义的化身,但他毕竟有基本的是非判断,有对“当代的诉讼程序”的遵守,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与帕莫耶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8. “识字的蠢人”指的是小说主人公帕莫耶夫,从全文看,他的“蠢”体现在哪些方面 (4分)
9. 小说大量使用对话描写,除刻画人物外,还起到怎样的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董文用,字彦材。公生十年,元帅公死王事于归德,母李夫人治家严,伯兄文炳教诸弟有法。公内承家训,而外受学侍其先生轴,故学问早成。至元十三年,为卫辉路总管。郡当要冲,民为兵者十九,余皆单弱贫病,不任力役。诸郡运江淮粟于京师,卫当运十五万,公曰:“民籍可役者无几,且江淮舟行风水不时至,而先弊吾民以期会,是未运而民已惫矣。”乃为集旁郡通议,立法驿置,民力以纾。十六年,受代归田里,茅茨数椽,仅避风日,读书赋诗,怡然燕居。十九年,朝廷选用旧臣,召公为兵部尚书。二十年,江淮省臣有欲专肆而忌廉察官者,建议行台隶行省,状上,集议,公议曰:“不可。御史台譬之卧虎,虽未噬人,人犹畏其为虎也。今司宪仅在,纪纲犹不振,一旦摧抑之,则风采葡然,无可复望者矣。按察司者,国家当饬励之,不可摧抑也。”后悉从公议。二十二年,拜江淮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行省长官者,素贵倨多傲,同列莫敢仰视,跪起禀白如小吏事上官,公则坐堂上,侃侃与论是非可否,无所迁就,虽数忤之,不顾也。有以上命建浮屠于亡宋故宫者,有司奉行急迫,天大雨雪,入山伐木,死者数百人,而犹欲并大建佛寺。公谓其人曰:“非时役民,民不堪矣,少徐之如何 ”长官者曰:“参政奈何格上命 ”公曰: “非格上命也,今日重困民力,失民心,岂上意耶!”然竟得少纾其程。三十一年,世祖升遐,成宗将即位于上都。既即位,巡狩三不刺,公奏曰: “先帝新弃天下陛下远狩不以时还无以慰安元元宜趣还京师。且臣闻,人君犹北辰然,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不在勤远略也。”上悟,即日可其奏。公仕宦五十余年,禄俸之余尽以买书,而家无髓粥之资,卒卖其京城之宅,以偿积贷,逮薨之日,惟有祭器书册而已。
(节选自苏天爵《元代名臣事略》)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先A帝B新C弃D天E下F陛G下H远I狩J不K以L时M还N无O以P慰Q安R元S元T宜U趣V还W京X师Y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籍,通“借”,借助、凭借,与《鸿门宴》“籍吏民,封府库”的“籍”含义不同。
B.弊,文中是疲敝的意思,与《答司马谏议书》“以兴利除弊”的“弊”含义相同。
C.顾,文中是回头看的意思,与《庖丁解牛》“提刀而立,为之四顾”的“顾”含义不同。
D.雨,意思是像雨一样降落,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青青兮欲雨”的“雨”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文用在主政卫辉路时,认识到当地人力有限,且以水运的方式运粮至京城不便,建言改为了以驿马运输,减轻了百姓负担。
B.董文用能随遇而安,因任满被新官代替而回乡期间,虽然只有几间仅能躲避风吹日晒的茅草房子,他仍读书写诗,安适自在。
C.江淮行省长官高傲自大,同僚连仰视都不敢,只能跪地禀告,董文用却毫不将就,虽然多次被行省长官触犯,也都毫不顾及。
D.世祖驾崩后,成宗继承皇位并到三不剌巡行,董文用以北斗星设喻,认为成宗此时不应辛苦经略远方,成宗认同了他的看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御史台譬之卧虎,虽未噬人,人犹畏其为虎也。
(2)非时役民,民不堪矣,少徐之如何
14.董文用能够学问早成的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说明。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孤雁·许浑
昔年双颉顽,池上霭春晖。霄汉力犹怯,稻粱心已违。
芦洲寒独宿,榆塞夜孤飞。不及营巢燕,西风相伴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日的池塘上阳光弥漫,大雁也曾与同伴上下翻飞,首联描写的场景形象生动。
B.孤雁因力不从心不想再在霄汉飞翔,想要满足温饱的愿望在现实中也无法实现。
C. “芦洲”“榆塞”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冷的氛围,对孤雁的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
D.全诗围绕“孤”字,以今昔之间、现实与愿望之间等多重对比刻画物象的特征。
16.诗中孤雁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侍坐的子路回答孔子的提问,他表示面对夹在几个大国之间的诸侯国,哪怕有“_______,_______”的困境,他也有信心将其治理好。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两句,均以比喻的手法描写了词人登高所见的江与山。
(3)古典诗词中“舟”常常被用作寄托作者喜怒哀乐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文学叙事之所以_①,甚至让人欲罢不能,两种因素形成不可代替的作用:情节内部的传奇性与悬念产生强大的吸附力,人们被“欲知后事如何”渴念牢牢拽住而无法脱身;众多斑斓夺目、逼真神肖的细节构筑或者还原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令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细节是对于事件整体一个切面的捕捉、截取,或者聚焦、扩大、展示某一个点,使之成为特写镜头。对于文学来说,细节制造的清晰形象和感官活跃是审美_②的组成部分。如果只有情节的传奇性与悬念而缺乏充足的细节,如果人们读到的仅仅是故事梗概,文学的魅力会大打折扣。很大程度上是丰盛的细节再现使得在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中花团锦簇、琳琅满目的《红楼梦》把一个既诗意又世俗的大观园带入了读者的想象之中。
作家擒获细节不能仅仅依恋所谓的灵感,精妙的细节有时是基于丰富的生活经验、锐利的观察和独特的颖悟,更多的是妙手偶得。只有了解足够的背景,作家才能知道一个即将破产的企业家穿什么服装赴宴,一个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的小职员收到一份婚礼请柬时的尴尬表情。总之,细节并不是文学之中_③的小节,相反,细节的展开几乎凝聚了一个作家的全部修养。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以“《红楼梦》”作为开头,改成三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我们现在通常说的“冰箱”一般是指“电冰箱”。但其实早在电冰箱产生之前,我国就已有了“冰箱”。《现代汉语词典》1960年试印本就收录了“冰箱”一词,只有一个义项,指“冷藏食物或药品用的器具,里面放大块的冰,保持低温,防止腐坏”。由此可见,以前的“冰箱”就是一个放置冰块的特制的箱子,① ,以冷藏、保鲜食品或药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的冷藏设备可以利用电能来制冷。我们为新事物命名时,在原有名词“冰箱”前加上一个“电”字作为修饰语,称为“电冰箱”。
“电冰箱”像个柜子,是前面开门的,② 其实,现在有“电冰柜”这个词,而且和“电冰箱”指的都是冷藏设备。 ③。电冰柜的制冷温度在0℃以下,只用于冷冻;电冰箱的制冷温度分0℃以上和0℃以下,可用于冷藏和冷冻。当然,它们的外形也有所不同,电冰柜是长方体,躺着放,门在上面,形状像箱子;电冰箱也是长方体,立着放,门在前面,形状像柜子。为什么名称与形状正好相反 这是因为“电冰箱”比“电冰柜”出现得早,人们已经把柜形的冷藏设备定名为“电冰箱”,所以,当箱形的冷藏设备出现时,只好定名为“电冰柜”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
22.随着冰柜逐渐受到不少家庭用户的青睐,某冰柜厂商准备加大市场宣传的力度,请你为他们的产品展台拟写一则广告宣传语。要求:使用对偶句式和拟人修辞手法,体现冰柜不同于冰箱的特质,不超过20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商场如战场”——这是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既是“战场”,那自然会让人想起“兵不厌诈”的古训。然而,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之一,诚信经营也被视作商家的立身之本。对此,你怎么看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