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如果说在中国,一片树叶创造了一种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农业区位因素
01
区域认知
理解不同区域农业的区位因素的差异性。
地理实践力
能够结合材料对农业进行区位选择及对农业区位进行分析。
04
人地协调观
学会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02
综合思维
结合资料,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农业生产活动,理解农业区位因素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重难点)
03
考情分析
年份 考题 考点
2022 全国甲卷 1-3题以吉林,河南两省粮改为背景
湖南卷 17题以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为背景
上海卷 14题以各地农业生产方式差异为背景.30题以日本北海道水稻种植为背景
山东卷 17题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为背景
湖北卷 16题以南疆地区发展庭院种植大棚蔬菜为背景
2021 广东卷 5-7题以三大产棉区的表格对比为背景
全国1卷 36题以M地区排水后发展农业为背景
全国2卷 37题以三河镇巢湖附件圩田种植为背景
湖北卷 1-3题以井冈山农业特产为背景
浙江卷 28题以日本新型温室大棚种植芒果为背景.11题以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为背景
2022 全国1卷 36题以西欧顺坡垄葡萄种植为背景
江苏卷 29题以我国咖啡种植的区位条件为背景
山东卷 18题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为背景
天津卷 16题以山东特色产业发展为背景
(三)农业区位
农业区位
位置
条件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where)
(why)
农业区位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合作探究一:说出茶树生长习性
材料一:茶树喜欢温暖的环境,在20~25℃中,最适宜茶树生长,而不同茶树品种对于温度的喜好有所差别。另外,土壤的温度与茶树的生长发育也密切相关,10~25℃的土壤最有利于茶树根系生长,为茶树吸收营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材料二:漫射光下生育的茶叶新梢内含物丰富,持嫩性好,品质优良。光照强度不仅与茶叶的产量有关,对茶叶的品质形成也有重要影响,不论春茶或秋茶,在一定遮阴条件下,茶叶表现为氨基酸含量增加、茶多酚含量减少,有利于绿茶呈现苦涩降低、鲜爽度提高的良好滋味。光带中的紫外线对于提高茶汤的水色及香气有一定的影响,
温度:喜温怕寒
光照:喜光怕晒
材料三:茶树适宜年降雨量在1500mm,生长期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的环境。过旱会降低茶叶的产量,而降雨量大水量过多,则会使茶树烂根。一般茶树生长的土壤以含水量80%为最好,而空气湿度大于80%则能有力提高茶叶品质。
材料四:茶树喜欢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透气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虽然在不同种类的土壤中都可成活,但以酸碱度值在4.5~5.5为最佳。
合作探究一:茶树生长习性
水分:喜湿怕涝
土壤:喜酸怕碱
四喜四怕
根据茶树生长的生长习性,从自然角度分析,中国茶树种植适合布局在哪呢?
喜温怕寒 喜光怕晒
喜湿怕涝 喜酸怕碱
南方山地丘陵
:1.影响信阳毛尖种植的气候条件有哪些?
2.气候包括哪些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分别体现在什么方面?
信阳毛尖种植区的水源条件如何?
1.从地形和土壤角度分析信阳毛尖的区位条件
2.对农业的影响分别体现在什么方面?
合作探究二:分析信阳毛尖的自然因素
分组讨论
气候组
水源组
土地组
合作探究二:分析信阳毛尖的自然因素
材料一:信阳对茶树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5.1℃,一般年份界于14.5℃至15.5℃之间。3月间下旬开始,日均温达10℃,可持续220多天,直到11月下旬才下降。有效积温达4864℃,80%的年份为4683℃。4至11月的月平均气温为20.7℃,最热的7月份均温为27.7℃,最冷的1月份月均温为1.6℃。信阳的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134.7mm,而且多集中在茶季。4—11月的光照时数为1592.5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3%)。
材料二:信阳山区的土壤,多为黄、黑砂壤土,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较多,肥力较高,PH值在4—6.5之间。历来茶农多选择在海拔300至800米的高山区种茶。这里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云雾弥漫,空气湿润(相对湿度75%以上)。太阳迟来早去,光照不强,昼夜温差较大。茶树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强,肥厚多毫,有效物质积累较多。尤其是信阳处于北纬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很有利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
材料三:信阳茶区的水源也十分丰富,有淮河的支流竹竿河和潢河、白露河,泼河、灌河、史河等有较大河流十多条,有中型河道180多条,形成了茶区以淮河为主干的天然水系网,淮河的支流水源滋润这大别山的优质茶区,水资源不仅调节了茶区气候,而且对茶叶的灌溉极为有利,因此,信阳茶叶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芳香物质等内含物质丰富,为创制名茶提供了先决条件。
合作探究二:分析信阳毛尖的自然因素
气候组
信阳对茶树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5.1℃,一般年份界于14.5℃至15.5℃之间。3月间下旬开始,日均温达10℃,可持续220多天,直到11月下旬才下降。有效积温达4864℃,80%的年份为4683℃。4至11月的月平均气温为20.7℃,最热的7月份均温为27.7℃,最冷的1月份月均温为1.6℃。信阳的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134.7mm,而且多集中在茶季。4—11月的光照时数为1592.5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3%)。这里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云雾弥漫,空气湿润(相对湿度75%以上)。太阳迟来早去,光照不强,昼夜温差较大。茶树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强,肥厚多毫,有效物质积累较多。尤其是信阳处于北纬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很有利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
热量
降水
光照
温差
气候: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耕作制度和产量。(最重要)
影响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影响农业类型、耕作方式
光照和温差
热量
农作物的种类、生长期和熟制
降水
气候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信阳茶区的水源也十分丰富,有淮河的支流竹竿河和潢河、白露河,泼河、灌河、史河等有较大河流十多条,有中型河道180多条,形成了茶区以淮河为主干的天然水系网,淮河的支流水源滋润这大别山的优质茶区,水资源不仅调节了茶区气候,而且对茶叶的灌溉极为有利,因此,信阳茶叶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芳香物质等内含物质丰富,为创制名茶提供了先决条件。
水源组
水源
水源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水源:作物高产稳产的关键,有时会成为限制性条件
信阳山区的土壤,多为黄、黑砂壤土,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较多,肥力较高,PH值在4—6.5之间。历来茶农多选择在海拔300至800米的高山区种茶。这里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云雾弥漫,空气湿润(相对湿度75%以上)。太阳迟来早去,光照不强,昼夜温差较大。茶树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强,肥厚多毫,有效物质积累较多。尤其是信阳处于北纬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很有利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
土地组
土壤
地形
地形和土壤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土壤肥力高低、酸碱度、质地等影响农作物生长;
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农作物
不同的地形,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丘陵地区地表起伏,耕作不便,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
地形: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
归纳总结: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 热量 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种类,生长期和耕作制度
光照和温差 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降水 影响农业类型和耕作方式
水源 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关键,有时会成为限制性条件
土壤 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
地形 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机械化水平
材料四: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
材料五:信阳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上溯神农,闻于周公,盛名大唐,兴于两宋,胜在明清,扬名当下。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掘出茶叶,据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
材料六: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是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环节,同时十九大报告中的乡村振兴战略提到了要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以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为目标。
合作探究三:分析信阳毛尖的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需求
历史悠久youx
政策youx
材料七:信阳是全国44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陆路交通发达,京广、京九、宁西三条铁路,106、107、312三条国道,京港澳、大广、沪陕三条高速公路在信阳境内形成多个“十字型”的交通骨架;航空运输便利,内河航运畅通,信阳的淮滨港是河南最大的港口,可通行5000吨级的船舶,航运直达皖、苏、浙、沪等省市。而且,距离武汉港220公里,距离新欧亚大陆桥300公里,通过武汉港可以通江达海,到达世界各地。
材料八:虽然加工工序已经实现高度机械化,但是不管是传统工艺还是现代工艺,信阳毛尖采茶全部依赖人工。按照一个采茶工平均采摘5亩计算,信阳市需要至少42万名采茶工。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信阳市统计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全市常住人口为6234401人。
材料九:来到位于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的文新茶村,一条刚建成投产的智能化茶叶生产线完全颠覆了人们的认知:洁净化车间,数字化设备,智能化运行,自动化生产……自动摊晾、微波杀青、电脑色选、数字温控……几乎囊括了当前茶叶生产领域最先进的技术。
合作探究三:分析信阳毛尖的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条件
劳动力
科技
归纳总结: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市场 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 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
政策 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影响生产积极性
科技 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课堂小结
农业(习性)
位 置
气候
水源
地形
土壤
市场
交通
政策
科技
劳动力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记忆口诀:
光热水土地
市政交劳技
中国茶 世界香
随堂巩固
天山北坡精河县的枸杞、焉耆盆地的辣椒、环塔里木盆地的大枣等支撑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红色特色产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色特色产业的产品因质优价廉而享誉中外。该产业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此完成1~3题。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色产业产品质优的主要原因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色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气候
C.地形 D.交通运输
3.制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色产业产品生产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市场 D.交通运输
D
A
B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尝试方式
(1)目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安全,寻求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
(2)方式: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
(3)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
农业可持续发展
制定保护
资源法规政策
休耕限耕
补贴保护
可持续发展
推广农业新技术
有机农业
节水农业
精确农业
生态农业
处方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某一定的区域内,因地制宜的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
农业可持续发展
节水农业:就是充分利用降水和可利用的水资源,采取水利和农业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的农业。也就是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的结合。
农业可持续发展
处方农业:是指根据农作物的长势和病虫害的程度,结合用地规模,开出施肥、农药的处方。
农业可持续发展
有机农业:不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化学物质,利用秸杆还田、施用绿肥和动物粪便等培肥土壤,避免了土壤的酸化、板结及环境污染,能够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生产方式。
农业可持续发展
精确农业:其核心是指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等现代高新技术,实时地获取地块中土壤、农业作物的信息,诊断作物长势和产量在空间上差异的原因,并按每一个小区做出决策,准确地在每一个小区上进行灌溉、施肥、喷洒农药,以求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肥和杀虫剂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的污染的目的。
农业可持续发展
①既要评价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气温日较差) 、地形、土壤、水源、生物等自然条件,也要评价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农业和工业基础、劳动力数量和素质、风俗习惯、土地租金等社会经济条件。
②既要明确当地农业发展优势条件,又要明确农业发展限制条件。
③突出重点:乳畜业:饲料、市场;
绿洲农业(灌溉农业):水源;
水稻种植业:劳动力、种植经验、饮食习惯;
商品谷物农业:工业基础、交通运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