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高中历史《纲要(下)》同步学案(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学生版+教师版(时空坐标+思维导图+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高中历史《纲要(下)》同步学案(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学生版+教师版(时空坐标+思维导图+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01 16:1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同步学案(时空坐标+思维导图+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学生版+教师版)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两课时)
(一)学 生 版
【时空坐标】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1.背景(1)取得成就: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面临问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3)改革契机:斯大林逝世后,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2.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1)主要内容①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②经济: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2)影响①积极: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推进了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消极: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3.苏共二十大(1)时间:1956年。(2)概况: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3)影响: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引发社会主义内部思想混乱4.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1)主要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2)结果: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3)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5.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2)(1)主要内容①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②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2)结果: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6.苏联解体(1)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2)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12月26日,苏联解体。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1.背景(1)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着手恢复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2)弊端: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表现(1)南斯拉夫①内容:最早进行改革,经过多年实践,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②效果: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改革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2)其他国家:波兰(“一五”计划后,经济迅速发展)、匈牙利(1968-1973年国民收入和人民消费水平增速较快)、民主德国(经济稳步增长,到1988年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3.东欧剧变(1)背景:①长期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照搬苏联模式,严重阻碍本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②执政党长期脱离人民群众,缺乏民主和法制,伤害了人民的情感;②在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及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下,东欧执政的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2)教训:任何无产阶级政党都要坚持独立自主,把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执政的首要任务来抓,同时,还要注意自主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并且警惕西方发达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3)表现国家变化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变化相对平稳罗马尼亚发生流血冲突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4)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1.社会主义的建立: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3.伟大转折: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主要成就①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综合国力的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9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③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④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2)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重难突破】
一、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不同点 历史背景 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局面 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指导思想 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 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
具体内容 首先从农业开始,重点在农业领域 重点在工业,且是重工业领域 首先进行经济改革,随后转向政治领域
历史结果 改革造成了苏联的混乱 改革造成苏联经济全面滑坡,渴望改变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 改革不仅使经济继续滑坡,而且还导致了苏联解体
相同点 背景 都面临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等问题
内容 都对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弊端进行改革,主要涉及经济领域,如扩大企业自主权等
结果 改革都失败了,但都冲击了苏联模式
二、东欧剧变的原因
(1)内部原因
①历史原因:东欧各国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产生了许多问题,使其经济发展缓慢。
②现实原因:东欧的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政治经济危机严重,执政党和政府忽视民主与法制,日益脱离群众。
(2)外部原因
①苏联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推动了东欧各国执政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
②西方原因: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资金技术的援助引诱、支持东欧国家内部反对势力等。
【模拟测试】
1.(2023·江西上饶·二模)1973—1979年,苏联的农业投资占整个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30%,国家将农产品的价格提高了7次。还通过了《集体农庄成员优抚金和补助金法》,使集体农庄成员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这些做法( )
A.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B.局部调整了斯大林模式
C.用市场调节促进经济发展 D.扩大企业生产的自主权
2.(2023·广东东莞·联考模拟)下图为苏联1965-1985年城乡收入统计对比表(单位:卢布),其变化发展的趋势( )
年份 城市职工 集体农庄庄员
月均收入(含补贴) 月均货币工资 月均收入 占城市职工月收入比重
1965 129.2 96.5 51.5 53.4%
1970 164.5 122 74.8 61.3%
1975 198.9 145.8 92 63.1%
1980 232.7 168.9 118.5 70.2%
1985 268 190.1 153.4 80.7%
A.源自苏联模式的优势 B.是赫鲁晓夫改革的成果
C.反映出贫富分化的弊端 D.表明民众生活水平提升
3.(2023·湖北·模拟预测) 1953—1963年苏联社会总产值变化表(年均增长率/%)
年份 1953—1956 1956—1959 1959—1962 1962 1963
年均增长率/% 11.1 8.9 6.9 6.0 5.0
上表所示内容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A.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连续性 B.地方经济自主权尚未扩大
C.经济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D.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削弱
4.(2023春·江西·高三联考)下图为苏联1965—1989年原油年产量和年消费量。据此可知( )
A.苏联经济发展趋缓 B.世界经济危机逐步加深
C.国际油价起伏动荡 D.计划经济弊端开始显露
5.(2023·山西晋中·三模)1985年6月,苏联启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相关文件规定,高等学校应培养“具有牢固的马列主义知识”“具备现代经济思维,从事管理、组织和教育工作的能力”“大胆作出有关革新的决定并积极付诸实施的能力”的人才。这些要求( )
A.是苏联加速经济发展战略的举措 B.促成了苏联高校发展的良好局面
C.以加强思想政治素质为根本宗旨 D.试图引领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方向
6.(2023·福建泉州·模拟预测)如表为苏联工业部门(1966—1980年)经济数据分析表,据此可知,苏联( )
年度 平均物耗率(%) 不变资本贡献率(%) 科技贡献率(%)
1966—1970 58.7 81.5 4.74
1971—1975 60.8 58.9 33.2
1976—1980 62.4 47.6 38.9
(注:不变资本指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固定投资部分)
A.经济改革成效明显 B.有意追求集约化经济模式
C.国民经济逐渐停滞 D.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7.(2023·湖北·联考模拟预测)1953年起,苏共开始逐步调整农业收购制度,即降低义务交售制的比例且提升国家采购的比例。1961年,苏共决定将农产品的采购改为合同订购的方式,由消费合作社向农庄购买销售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按地方市场价格购买。这一时期政策的转变表明苏联( )
A.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旨在改革不合理的分配制度
C.试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改变了集体农庄的生产体制
8.(2023·福建·模拟预测)1965年9月,苏共中央决议规定企业在不影响完成国家生产计划和合同义务的条件下,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其他企业和组织的生产任务;企业有权确定和改变整个生产的工艺规程,有权根据劳动法招收和解雇职工。据此可知,此时苏联( )
A.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 B.工业企业活力有所增强
C.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加强 D.社会经济结构加快调整
9.(2023·湖南长沙·长郡中学一模)下表为赫鲁晓夫改革期间部分年份粮食产量表。
以上数据说明苏联( )
A.农业仍以粗放式经营方式为主 B.气候环境决定粮食产量
C.农业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D.农业改革没有任何成效
10.(2023·湖南长沙·联考模拟预测)下表为1937、1940、1950与1953年苏联集体农庄数量与播种面积、谷物生产状况统计表。这表明当时苏联( )
时间 集体农庄数量(万) 公有播种总面积(万公顷) 谷物生产(万吨)
1937年 24.35 11600 9370
1940年 23.69 11770 9100
1950年 12.37 12100 9010
1953年 9.33 13200 9560
A.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高涨 B.农业集体化取得重大突破
C.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就 D.农业领域生产关系亟需调整
11.(2023春·浙江宁波·高三联考)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用这些新的设备来扩大生产以加速经济增长,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据此可知,该政策( )
A.突破了苏联传统经济模式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
C.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D.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12.(2023春·福建宁德·高三联考)1966年,戈尔巴乔夫在其家乡担任第一书记时期,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并以此取代官僚主义的行政命令。结果,农民劳动积极性和生产效益大增,使得该区粮食产量在短短几年内增长了30—50%。这一举措(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C.适应了苏联改革需要 D.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
13.(2023·重庆·模拟预测)1952年,苏联的集体农庄播种机械化程度达到了87%,联合收割机收割的农作物达到了70%,休耕犁耕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6%。然而,1952年粮食产量和一战前1913年粮食产量差不多,有时候还没有一战前的粮食产量高。这一现象可说明苏联( )
A.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B.机械化导致劳动者积极性降低
C.在美苏争霸格局中处于劣势 D.社会主义工业化成效十分显著
14.(2023·山东·一模)有学者说:“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视角来看,当时苏联本质上是边缘国家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保持国家对工业体系的维护,对核心技术的扶助,对民族工业的扶助,都是非常必要的。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保持、发挥国家对工业体系扶助能力的制度基础。”该学者意在
A.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做舆论宣传
B.说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不成熟
C.强调斯大林模式存在一定合理性
D.指出斯大林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15.(2023·广西柳州·模拟预测)如图为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图。其中①是
A.美国 B.苏联 C.中国 D.日本
16.(2023·河南·二模)1962—1963年底,苏联经济学界就“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意义和作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把东欧的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的经济学界也卷了进来。由此可知( )
A.市场因素在社会主义阵营得到充分重视
B.新经济政策在苏联得以延续
C.这场讨论为苏联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D.斯大林模式受到一定的冲击
【模拟测试】答案与解析
1.【答案】B【详解】据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3-1979年苏联。据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长期落后;据材料可知,二战后,苏联实施改革,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集体农庄成员的收入,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B项正确;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二战后苏联的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没有改变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题干所述属于农业改革而非企业改制,排除D项。
2.【答案】D【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5——1985年(苏联)。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表格数据统计了苏联城乡民众收入,从发展趋势看,无论城乡,居民的收入都在提升,民众收入直接与生活水平相关,D项正确;材料现象是对苏联模式进行调整改革后形成的,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1965-1985年”主要处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排除B项;从表格可知,集体农庄庄员“占城市职工月收入比重”越来越接近100%,说明城乡收入的差距逐渐缩小,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1963年(苏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53—1963年期间,苏联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增长速度大致降低了一半。据所学知识,正是在此期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后力主经济改革,说明赫鲁晓夫改革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导致改革效果不佳,C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政治经济传统模式的冲击,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经济自主权,排除B项;苏联一直是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排除D项。
4.【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联。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原油产量和消费量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趋于停滞,这主要是因为苏联经济在斯大林模式下发展趋缓,对能源的需求减少所致,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该时间段没有持续的经济危机,排除B项;材料反映苏联原油的年产量和消费量,与国家油价无关,排除C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二战后就已显现,排除D项。
5.【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85年的苏联。根据材料“1985年6月,苏联启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大胆作出有关革新的决定并积极付诸实施的能力’的人才”及所学可知,反映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举措,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日益紧密的关系,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苏联对高度教育发展的规定,无法得出相关规定在实践中的具体效果,排除B项;“加强思想政治素质”与材料中培养“具有牢固的马列主义知识”相契合,但并非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宗旨,排除C项;“引领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方向”指的是加强科研创新工作,积极采取顺应时代潮流的举措,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
6.【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是1966—1980年(苏联)。据材料表格信息可以看出1966—1980年,平均物耗率在60%左右波动,但变化幅度不大。不变资本贡献率在逐渐的下降,且下降速度较快。科技贡献率增长速度明显,说明苏联的工业部分,在保持平均物耗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固定投资减少,科技贡献率却在增长,说明有意追求集约化经济模式,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改革的成效并不明显,排除A项;科技贡献率增长明显,说明是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排除C项;苏联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排除D项。
7.【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苏共逐步调整农业收购制度,提升国家采购的比例,农产品的采购改为合同订购,按地方市场价格购买农庄购买销售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这些政策的转变表明苏联对苏联模式进行改革,一定程度上发挥市场的作用,试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项正确;材料只是改革措施未说改革的效果,排除A项;材料是关于农业收购制度的调整,不是分配制度,排除B项;据材料“消费合作社向农庄购买销售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可知,还在发挥集体农庄的作用,未改变集体农庄的生产体制,排除D项。
8.【答案】B【详解】材料中企业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其他企业和组织的生产任务;企业有权确定和改变整个生产的工艺规程,有权根据劳动法招收和解雇职工,说明企业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这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时期已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排除A项;材料反映企业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排除C项;材料反映企业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与经济结构调整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3·湖南长沙·长郡中学一模)下表为赫鲁晓夫改革期间部分年份粮食产量表。
以上数据说明苏联( )
A.农业仍以粗放式经营方式为主 B.气候环境决定粮食产量
C.农业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D.农业改革没有任何成效
10.【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1940、1950与1953年(苏联)。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从1937年到1953年,苏联的谷物生产的增长速度要远远低于公有播种总面积的增长速度,说明农业生产关系需要进行调整,D项正确;仅根据表格无法得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高涨和农业集体化取得重大突破,排除A、B项;当时不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1937年和1940年都不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C【详解】根据题意“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可知,苏联依然是着重发展重工业,这使得原来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雪上加霜,忽略了对传统经济结构的调整,C项正确;苏联依然是着重发展重工业,没有突破苏联传统经济模式,排除A项;世界多极化出现的根源是经济格局出现多极化,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戈尔巴乔夫改革只是一个诱因,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说法过于夸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C【详解】戈尔巴乔夫允许“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并以此取代官僚主义的行政命令”,提高了农民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益大增,说明这一举措适应了苏联改革需要,促进了农业发展,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允许“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材料与推动政治民主化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农业措施,无法体现“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排除D项。故选C项。
13.【答案】A【详解】题干信息表明,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但粮食的产量效果不佳,说明生产关系制约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发挥,究其原因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A项正确;制约劳动者积极性的是生产关系,排除B项;美苏争霸格局形成于50年代中期,而不是1952年,排除C项;苏联机械化水平较是工业化的结果,但粮食的产量效果不佳,与工业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4.【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打破资本的逻辑、市场的逻辑,以国家的力量推动落后国家的工业化,这在当时是十分必要的,C项正确;题干所述意在强调斯大林模式存在一定合理性,与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做舆论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均无关,排除A、B两项;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的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依靠经济手段进行管理,而斯大林模式则利用国家行政手段进行管理,D项与材料主旨和史实均不相符,排除。
15.【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美苏,美国经济实力位居第一,苏联位居第二,从起点看,①居于第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钢产量上升较快,①是苏联,B项正确;美国是②,排除A项;中国在1950年时期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钢产量最低,④是中国,排除C项;日本经过二战的打击,其工业遭受重创,但是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快速发展,③是日本,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2-1963年的苏联。据题干可知,苏联经济学界将东欧等国经济学界卷入“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意义和作用”的讨论,据所学可知,价值规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国家对此进行讨论并没有否定它,说明社会主义国家认识到西方经济理论的优点,对当时斯大林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D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界对西方价值规律的讨论,不能就此认定市场因素在社会主义阵营得到充分重视 ,排除A项;据所学,苏联已经在1928年停止新经济政策,本观点与题干时空相矛盾,排除B项;材料中的信息只能表明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界意识到西方经济理论价值规律的作用,仅凭材料中的信息无法推断出这场讨论为苏联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同步学案(时空坐标+思维导图+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学生版+教师版)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两课时)
(二)教 师 版
【时空坐标】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1.背景(1)取得成就: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面临问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3)改革契机:斯大林逝世后,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2.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1)主要内容①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②经济: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2)影响①积极: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推进了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消极: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3.苏共二十大(1)时间:1956年。(2)概况: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3)影响: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引发社会主义内部思想混乱4.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1)主要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2)结果: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3)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5.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2)(1)主要内容①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②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2)结果: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6.苏联解体(1)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2)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12月26日,苏联解体。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1.背景(1)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着手恢复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2)弊端: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表现(1)南斯拉夫①内容:最早进行改革,经过多年实践,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②效果: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改革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2)其他国家:波兰(“一五”计划后,经济迅速发展)、匈牙利(1968-1973年国民收入和人民消费水平增速较快)、民主德国(经济稳步增长,到1988年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3.东欧剧变(1)背景:①长期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照搬苏联模式,严重阻碍本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②执政党长期脱离人民群众,缺乏民主和法制,伤害了人民的情感;②在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及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下,东欧执政的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2)教训:任何无产阶级政党都要坚持独立自主,把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执政的首要任务来抓,同时,还要注意自主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并且警惕西方发达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3)表现国家变化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变化相对平稳罗马尼亚发生流血冲突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4)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1.社会主义的建立: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3.伟大转折: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主要成就①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综合国力的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9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③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④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2)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重难突破】
一、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不同点 历史背景 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局面 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指导思想 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 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
具体内容 首先从农业开始,重点在农业领域 重点在工业,且是重工业领域 首先进行经济改革,随后转向政治领域
历史结果 改革造成了苏联的混乱 改革造成苏联经济全面滑坡,渴望改变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 改革不仅使经济继续滑坡,而且还导致了苏联解体
相同点 背景 都面临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等问题
内容 都对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弊端进行改革,主要涉及经济领域,如扩大企业自主权等
结果 改革都失败了,但都冲击了苏联模式
二、东欧剧变的原因
(1)内部原因
①历史原因:东欧各国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产生了许多问题,使其经济发展缓慢。
②现实原因:东欧的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政治经济危机严重,执政党和政府忽视民主与法制,日益脱离群众。
(2)外部原因
①苏联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推动了东欧各国执政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
②西方原因: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资金技术的援助引诱、支持东欧国家内部反对势力等。
【模拟测试】
1.(2023·江西上饶·二模)1973—1979年,苏联的农业投资占整个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30%,国家将农产品的价格提高了7次。还通过了《集体农庄成员优抚金和补助金法》,使集体农庄成员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这些做法( )
A.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B.局部调整了斯大林模式
C.用市场调节促进经济发展 D.扩大企业生产的自主权
【答案】B【详解】据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3-1979年苏联。据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长期落后;据材料可知,二战后,苏联实施改革,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集体农庄成员的收入,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B项正确;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二战后苏联的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没有改变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题干所述属于农业改革而非企业改制,排除D项。
2.(2023·广东东莞·联考模拟)下图为苏联1965-1985年城乡收入统计对比表(单位:卢布),其变化发展的趋势( )
年份 城市职工 集体农庄庄员
月均收入(含补贴) 月均货币工资 月均收入 占城市职工月收入比重
1965 129.2 96.5 51.5 53.4%
1970 164.5 122 74.8 61.3%
1975 198.9 145.8 92 63.1%
1980 232.7 168.9 118.5 70.2%
1985 268 190.1 153.4 80.7%
A.源自苏联模式的优势 B.是赫鲁晓夫改革的成果
C.反映出贫富分化的弊端 D.表明民众生活水平提升
【答案】D【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5——1985年(苏联)。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表格数据统计了苏联城乡民众收入,从发展趋势看,无论城乡,居民的收入都在提升,民众收入直接与生活水平相关,D项正确;材料现象是对苏联模式进行调整改革后形成的,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1965-1985年”主要处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排除B项;从表格可知,集体农庄庄员“占城市职工月收入比重”越来越接近100%,说明城乡收入的差距逐渐缩小,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3·湖北·模拟预测) 1953—1963年苏联社会总产值变化表(年均增长率/%)
年份 1953—1956 1956—1959 1959—1962 1962 1963
年均增长率/% 11.1 8.9 6.9 6.0 5.0
上表所示内容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A.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连续性 B.地方经济自主权尚未扩大
C.经济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D.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削弱
【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1963年(苏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53—1963年期间,苏联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增长速度大致降低了一半。据所学知识,正是在此期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后力主经济改革,说明赫鲁晓夫改革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导致改革效果不佳,C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政治经济传统模式的冲击,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经济自主权,排除B项;苏联一直是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排除D项。
4.(2023春·江西·高三联考)下图为苏联1965—1989年原油年产量和年消费量。据此可知( )
A.苏联经济发展趋缓 B.世界经济危机逐步加深
C.国际油价起伏动荡 D.计划经济弊端开始显露
【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联。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原油产量和消费量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趋于停滞,这主要是因为苏联经济在斯大林模式下发展趋缓,对能源的需求减少所致,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该时间段没有持续的经济危机,排除B项;材料反映苏联原油的年产量和消费量,与国家油价无关,排除C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二战后就已显现,排除D项。
5.(2023·山西晋中·三模)1985年6月,苏联启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相关文件规定,高等学校应培养“具有牢固的马列主义知识”“具备现代经济思维,从事管理、组织和教育工作的能力”“大胆作出有关革新的决定并积极付诸实施的能力”的人才。这些要求( )
A.是苏联加速经济发展战略的举措 B.促成了苏联高校发展的良好局面
C.以加强思想政治素质为根本宗旨 D.试图引领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方向
【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85年的苏联。根据材料“1985年6月,苏联启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大胆作出有关革新的决定并积极付诸实施的能力’的人才”及所学可知,反映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举措,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日益紧密的关系,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苏联对高度教育发展的规定,无法得出相关规定在实践中的具体效果,排除B项;“加强思想政治素质”与材料中培养“具有牢固的马列主义知识”相契合,但并非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宗旨,排除C项;“引领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方向”指的是加强科研创新工作,积极采取顺应时代潮流的举措,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
6.(2023·福建泉州·模拟预测)如表为苏联工业部门(1966—1980年)经济数据分析表,据此可知,苏联( )
年度 平均物耗率(%) 不变资本贡献率(%) 科技贡献率(%)
1966—1970 58.7 81.5 4.74
1971—1975 60.8 58.9 33.2
1976—1980 62.4 47.6 38.9
(注:不变资本指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固定投资部分)
A.经济改革成效明显 B.有意追求集约化经济模式
C.国民经济逐渐停滞 D.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是1966—1980年(苏联)。据材料表格信息可以看出1966—1980年,平均物耗率在60%左右波动,但变化幅度不大。不变资本贡献率在逐渐的下降,且下降速度较快。科技贡献率增长速度明显,说明苏联的工业部分,在保持平均物耗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固定投资减少,科技贡献率却在增长,说明有意追求集约化经济模式,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改革的成效并不明显,排除A项;科技贡献率增长明显,说明是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排除C项;苏联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排除D项。
7.(2023·湖北·联考模拟预测)1953年起,苏共开始逐步调整农业收购制度,即降低义务交售制的比例且提升国家采购的比例。1961年,苏共决定将农产品的采购改为合同订购的方式,由消费合作社向农庄购买销售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按地方市场价格购买。这一时期政策的转变表明苏联( )
A.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旨在改革不合理的分配制度
C.试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改变了集体农庄的生产体制
【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苏共逐步调整农业收购制度,提升国家采购的比例,农产品的采购改为合同订购,按地方市场价格购买农庄购买销售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这些政策的转变表明苏联对苏联模式进行改革,一定程度上发挥市场的作用,试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项正确;材料只是改革措施未说改革的效果,排除A项;材料是关于农业收购制度的调整,不是分配制度,排除B项;据材料“消费合作社向农庄购买销售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可知,还在发挥集体农庄的作用,未改变集体农庄的生产体制,排除D项。
8.(2023·福建·模拟预测)1965年9月,苏共中央决议规定企业在不影响完成国家生产计划和合同义务的条件下,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其他企业和组织的生产任务;企业有权确定和改变整个生产的工艺规程,有权根据劳动法招收和解雇职工。据此可知,此时苏联( )
A.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 B.工业企业活力有所增强
C.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加强 D.社会经济结构加快调整
【答案】B【详解】材料中企业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其他企业和组织的生产任务;企业有权确定和改变整个生产的工艺规程,有权根据劳动法招收和解雇职工,说明企业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这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时期已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排除A项;材料反映企业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排除C项;材料反映企业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与经济结构调整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3·湖南长沙·长郡中学一模)下表为赫鲁晓夫改革期间部分年份粮食产量表。
以上数据说明苏联( )
A.农业仍以粗放式经营方式为主 B.气候环境决定粮食产量
C.农业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D.农业改革没有任何成效
【答案】A【详解】从材料可知,1956—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与气候有密切联系,说明农业对气候的依赖程度较高,仍属于粗放式经营,A项正确;“气候环境决定粮食产量”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农业改革与斯大林模式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虽然改革最终失败告终,但是农业生产仍然取得一定的成效,排除D项。故选A项。
10.(2023·湖南长沙·联考模拟预测)下表为1937、1940、1950与1953年苏联集体农庄数量与播种面积、谷物生产状况统计表。这表明当时苏联( )
时间 集体农庄数量(万) 公有播种总面积(万公顷) 谷物生产(万吨)
1937年 24.35 11600 9370
1940年 23.69 11770 9100
1950年 12.37 12100 9010
1953年 9.33 13200 9560
A.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高涨 B.农业集体化取得重大突破
C.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就 D.农业领域生产关系亟需调整
【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1940、1950与1953年(苏联)。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从1937年到1953年,苏联的谷物生产的增长速度要远远低于公有播种总面积的增长速度,说明农业生产关系需要进行调整,D项正确;仅根据表格无法得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高涨和农业集体化取得重大突破,排除A、B项;当时不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1937年和1940年都不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1.(2023春·浙江宁波·高三联考)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用这些新的设备来扩大生产以加速经济增长,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据此可知,该政策( )
A.突破了苏联传统经济模式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
C.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D.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答案】C【详解】根据题意“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可知,苏联依然是着重发展重工业,这使得原来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雪上加霜,忽略了对传统经济结构的调整,C项正确;苏联依然是着重发展重工业,没有突破苏联传统经济模式,排除A项;世界多极化出现的根源是经济格局出现多极化,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戈尔巴乔夫改革只是一个诱因,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说法过于夸大,排除D项。
12.(2023春·福建宁德·高三联考)1966年,戈尔巴乔夫在其家乡担任第一书记时期,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并以此取代官僚主义的行政命令。结果,农民劳动积极性和生产效益大增,使得该区粮食产量在短短几年内增长了30—50%。这一举措(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C.适应了苏联改革需要 D.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
【答案】C【详解】戈尔巴乔夫允许“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并以此取代官僚主义的行政命令”,提高了农民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益大增,说明这一举措适应了苏联改革需要,促进了农业发展,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允许“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材料与推动政治民主化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农业措施,无法体现“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排除D项。故选C项。
13.(2023·重庆·模拟预测)1952年,苏联的集体农庄播种机械化程度达到了87%,联合收割机收割的农作物达到了70%,休耕犁耕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6%。然而,1952年粮食产量和一战前1913年粮食产量差不多,有时候还没有一战前的粮食产量高。这一现象可说明苏联( )
A.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B.机械化导致劳动者积极性降低
C.在美苏争霸格局中处于劣势 D.社会主义工业化成效十分显著
【答案】A【详解】题干信息表明,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但粮食的产量效果不佳,说明生产关系制约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发挥,究其原因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A项正确;制约劳动者积极性的是生产关系,排除B项;美苏争霸格局形成于50年代中期,而不是1952年,排除C项;苏联机械化水平较是工业化的结果,但粮食的产量效果不佳,与工业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4.(2023·山东·一模)有学者说:“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视角来看,当时苏联本质上是边缘国家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保持国家对工业体系的维护,对核心技术的扶助,对民族工业的扶助,都是非常必要的。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保持、发挥国家对工业体系扶助能力的制度基础。”该学者意在
A.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做舆论宣传
B.说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不成熟
C.强调斯大林模式存在一定合理性
D.指出斯大林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打破资本的逻辑、市场的逻辑,以国家的力量推动落后国家的工业化,这在当时是十分必要的,C项正确;题干所述意在强调斯大林模式存在一定合理性,与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做舆论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均无关,排除A、B两项;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的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依靠经济手段进行管理,而斯大林模式则利用国家行政手段进行管理,D项与材料主旨和史实均不相符,排除。15.(2023·广西柳州·模拟预测)如图为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图。其中①是
A.美国 B.苏联 C.中国 D.日本
【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美苏,美国经济实力位居第一,苏联位居第二,从起点看,①居于第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钢产量上升较快,①是苏联,B项正确;美国是②,排除A项;中国在1950年时期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钢产量最低,④是中国,排除C项;日本经过二战的打击,其工业遭受重创,但是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快速发展,③是日本,排除D项。故选B项。
16.(2023·河南·二模)1962—1963年底,苏联经济学界就“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意义和作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把东欧的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的经济学界也卷了进来。由此可知( )
A.市场因素在社会主义阵营得到充分重视
B.新经济政策在苏联得以延续
C.这场讨论为苏联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D.斯大林模式受到一定的冲击
【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2-1963年的苏联。据题干可知,苏联经济学界将东欧等国经济学界卷入“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意义和作用”的讨论,据所学可知,价值规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国家对此进行讨论并没有否定它,说明社会主义国家认识到西方经济理论的优点,对当时斯大林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D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界对西方价值规律的讨论,不能就此认定市场因素在社会主义阵营得到充分重视 ,排除A项;据所学,苏联已经在1928年停止新经济政策,本观点与题干时空相矛盾,排除B项;材料中的信息只能表明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界意识到西方经济理论价值规律的作用,仅凭材料中的信息无法推断出这场讨论为苏联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