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测试(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01 16:1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届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 下)》测试卷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A:学生版(试题+解析)
【模拟测试】
一、单选题
1.(2023·广东东莞·联考模拟)下图为苏联1965-1985年城乡收入统计对比表(单位:卢布),其变化发展的趋势( )
年份 城市职工 集体农庄庄员
月均收入(含补贴) 月均货币工资 月均收入 占城市职工月收入比重
1965 129.2 96.5 51.5 53.4%
1970 164.5 122 74.8 61.3%
1975 198.9 145.8 92 63.1%
1980 232.7 168.9 118.5 70.2%
1985 268 190.1 153.4 80.7%
A.源自苏联模式的优势 B.是赫鲁晓夫改革的成果
C.反映出贫富分化的弊端 D.表明民众生活水平提升
2.(2023·江西上饶·二模)1973—1979年,苏联的农业投资占整个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30%,国家将农产品的价格提高了7次。还通过了《集体农庄成员优抚金和补助金法》,使集体农庄成员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这些做法( )
A.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B.局部调整了斯大林模式
C.用市场调节促进经济发展 D.扩大企业生产的自主权
3.(2023·湖北·模拟预测) 1953—1963年苏联社会总产值变化表(年均增长率/%)
年份 1953—1956 1956—1959 1959—1962 1962 1963
年均增长率/% 11.1 8.9 6.9 6.0 5.0
上表所示内容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A.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连续性 B.地方经济自主权尚未扩大
C.经济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D.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削弱
4.(2023春·江西·高三联考)下图为苏联1965—1989年原油年产量和年消费量。据此可知( )
A.苏联经济发展趋缓 B.世界经济危机逐步加深
C.国际油价起伏动荡 D.计划经济弊端开始显露
5.(2023·山西晋中·三模)1985年6月,苏联启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相关文件规定,高等学校应培养“具有牢固的马列主义知识”“具备现代经济思维,从事管理、组织和教育工作的能力”“大胆作出有关革新的决定并积极付诸实施的能力”的人才。这些要求( )
A.是苏联加速经济发展战略的举措 B.促成了苏联高校发展的良好局面
C.以加强思想政治素质为根本宗旨 D.试图引领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方向
6.(2023·福建泉州·模拟预测)如表为苏联工业部门(1966—1980年)经济数据分析表,据此可知,苏联( )
年度 平均物耗率(%) 不变资本贡献率(%) 科技贡献率(%)
1966—1970 58.7 81.5 4.74
1971—1975 60.8 58.9 33.2
1976—1980 62.4 47.6 38.9
(注:不变资本指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固定投资部分)
A.经济改革成效明显 B.有意追求集约化经济模式
C.国民经济逐渐停滞 D.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7.(2023·湖北·联考模拟预测)1953年起,苏共开始逐步调整农业收购制度,即降低义务交售制的比例且提升国家采购的比例。1961年,苏共决定将农产品的采购改为合同订购的方式,由消费合作社向农庄购买销售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按地方市场价格购买。这一时期政策的转变表明苏联( )
A.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旨在改革不合理的分配制度
C.试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改变了集体农庄的生产体制
8.(2023·广东·二模)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宣传画《玉米是粮食的来源》,该漫画表明( )
A.农业集体化成果显著 B.苏联模式已被彻底打破
C.苏联食品物资的紧缺 D.卫国战争具备物质基础
9.(2023春·重庆沙坪坝·高三校考)下图来自中国出版的《苏联漫画》。此幅漫画意在揭示( )
A.大危机时期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突显
B.帝国主义试图破坏二战后苏联的重建计划
C.苏联发展为抗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重要力量
D.苏联在军备竞赛中的赶超态势令西方倍感压力
10.(2023·福建·模拟预测)1965年9月,苏共中央决议规定企业在不影响完成国家生产计划和合同义务的条件下,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其他企业和组织的生产任务;企业有权确定和改变整个生产的工艺规程,有权根据劳动法招收和解雇职工。据此可知,此时苏联( )
A.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 B.工业企业活力有所增强
C.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加强 D.社会经济结构加快调整
11.(2023·湖南长沙·长郡中学一模)下表为赫鲁晓夫改革期间部分年份粮食产量表。
以上数据说明苏联( )
A.农业仍以粗放式经营方式为主 B.气候环境决定粮食产量
C.农业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D.农业改革没有任何成效
12.(2023·湖南长沙·联考模拟预测)下表为1937、1940、1950与1953年苏联集体农庄数量与播种面积、谷物生产状况统计表。这表明当时苏联( )
时间 集体农庄数量(万) 公有播种总面积(万公顷) 谷物生产(万吨)
1937年 24.35 11600 9370
1940年 23.69 11770 9100
1950年 12.37 12100 9010
1953年 9.33 13200 9560
A.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高涨 B.农业集体化取得重大突破
C.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就 D.农业领域生产关系亟需调整
13.(2023·河南·二模)1962—1963年底,苏联经济学界就“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意义和作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把东欧的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的经济学界也卷了进来。由此可知( )
A.市场因素在社会主义阵营得到充分重视
B.新经济政策在苏联得以延续
C.这场讨论为苏联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D.斯大林模式受到一定的冲击
14.(2023春·江苏·高三联考)“由于国家保持食品的低价,不断扩大补贴规模,1989年用于食品需求的补贴金在国家预算中占到支出部分的1/3左右,主要食品零售价的补贴份额已高达80%。”该材料表明当时的苏联( )
A.牺牲农业以推进工业化 B.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甚微
C.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5.(2023春·浙江宁波·高三联考)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用这些新的设备来扩大生产以加速经济增长,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据此可知,该政策( )
A.突破了苏联传统经济模式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
C.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D.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16.(2023春·福建宁德·高三联考)1966年,戈尔巴乔夫在其家乡担任第一书记时期,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并以此取代官僚主义的行政命令。结果,农民劳动积极性和生产效益大增,使得该区粮食产量在短短几年内增长了30—50%。这一举措(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C.适应了苏联改革需要 D.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
17.(2023·重庆·模拟预测)1952年,苏联的集体农庄播种机械化程度达到了87%,联合收割机收割的农作物达到了70%,休耕犁耕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6%。然而,1952年粮食产量和一战前1913年粮食产量差不多,有时候还没有一战前的粮食产量高。这一现象可说明苏联( )
A.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B.机械化导致劳动者积极性降低
C.在美苏争霸格局中处于劣势 D.社会主义工业化成效十分显著
18.(2023·河北·模拟预测)1969年,苏联颁布的《集体农庄示范章程》明确规定:“集体农庄庄员家庭可以拥有一头带有一岁以下仔牛的奶牛,一头两岁以下的小牛,一头带有三个月以下仔猪的母猪或两头育肥肉猪,十只绵羊和山羊以及蜂群、家禽和家兔。”这一规定( )
A.体现了农村经济政策的灵活性 B.逐步形成了个体经济的主体地位
C.明显冲击了农村集体农庄经济 D.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停滞
19.(2023·山东·一模)有学者说:“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视角来看,当时苏联本质上是边缘国家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保持国家对工业体系的维护,对核心技术的扶助,对民族工业的扶助,都是非常必要的。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保持、发挥国家对工业体系扶助能力的制度基础。”该学者意在
A.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做舆论宣传
B.说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不成熟
C.强调斯大林模式存在一定合理性
D.指出斯大林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20.(2023·广西柳州·模拟预测)如图为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图。其中①是
A.美国 B.苏联 C.中国 D.日本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3·江西南昌·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6年,中央直属企业的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90%。从一个小别针到巨型发电机的生产都要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控制,受政府有关部、局的领导。1957年2月,赫鲁晓夫要求把工业和建筑业的日常领导工作从中央转到地方。最高苏维埃于5月决定撤销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的部,只留下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中型机械等几个中央部。赫鲁晓夫认为,放松中央控制会推动生产发展。中央统一管理被削弱后,各地滋生了严重的本位主义,彼此矛盾重重,互相扯皮。赫鲁晓夫逐渐又把权力收回中央。他先是合并地区国民经济委员会,最后又成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后来又出现了各类工业部门的全国性委员会。结果,到1963年时,管理工业的机构不仅没有像原来设想的那样有所精简,反而扩大了二三倍。工业和建筑业管理组织的改革没有取得积极成果。
——摘编自《赫鲁晓夫工业方面的改革》
材料二 国有企业改革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推进。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先后对国有企业实行扩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和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国有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对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逐步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在80年代的基础上朝着转换机制、政企分开、制度创新、战略调整的方向迈进。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激励的同时,国家还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一方面,国家对一些重点企业实行了稽察特派员制度,加强了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另一方面,为保证激励和约束的依据的真实性,大部分地区对一些国有企业实行了会计委派制。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有企业稳步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苏联工业改革的背景和失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企业改革成效的因素。
三、论述题
22.(2023·全国·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后苏联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率变化(年均%)
国民收入 工业产值 农业产值 投资额 社会劳动生产率
1951 ~1955 11.4 13.1 4.1 12.0 9.6
1956 ~1960 9.1 10.4 5.7 13.0 7.4
1961 ~1965 5.7 8.6 2.3 6.2 3.9
1966 ~1970 7.8 8.5 3.9 7.3 6.8
1971 ~1975 5.7 7.4 2.5 6.7 4.5
1976 ~1980 4.3 4.4 1.7 3.7 3.3
1981 ~1985 3.2 3.6 1.0 3.7 2.7
1986 ~1990 1.8 2.6 0.5 0.3 2.0
1990 -4.0 -1.2 -2.3 -19.0 -3.0
——王金存《苏联剧变深层原因初探》从表中选取一个或多个经济指标,对战后苏联经济发展进行历史分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划分依据。(要求:历史分期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模拟测试】 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D【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5——1985年(苏联)。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表格数据统计了苏联城乡民众收入,从发展趋势看,无论城乡,居民的收入都在提升,民众收入直接与生活水平相关,D项正确;材料现象是对苏联模式进行调整改革后形成的,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1965-1985年”主要处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排除B项;从表格可知,集体农庄庄员“占城市职工月收入比重”越来越接近100%,说明城乡收入的差距逐渐缩小,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B【详解】据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3-1979年苏联。据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长期落后;据材料可知,二战后,苏联实施改革,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集体农庄成员的收入,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B项正确;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二战后苏联的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没有改变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题干所述属于农业改革而非企业改制,排除D项。
3.【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1963年(苏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53—1963年期间,苏联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增长速度大致降低了一半。据所学知识,正是在此期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后力主经济改革,说明赫鲁晓夫改革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导致改革效果不佳,C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政治经济传统模式的冲击,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经济自主权,排除B项;苏联一直是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排除D项。
4.【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联。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原油产量和消费量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趋于停滞,这主要是因为苏联经济在斯大林模式下发展趋缓,对能源的需求减少所致,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该时间段没有持续的经济危机,排除B项;材料反映苏联原油的年产量和消费量,与国家油价无关,排除C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二战后就已显现,排除D项。
5.【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85年的苏联。根据材料“1985年6月,苏联启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大胆作出有关革新的决定并积极付诸实施的能力’的人才”及所学可知,反映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举措,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日益紧密的关系,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苏联对高度教育发展的规定,无法得出相关规定在实践中的具体效果,排除B项;“加强思想政治素质”与材料中培养“具有牢固的马列主义知识”相契合,但并非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宗旨,排除C项;“引领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方向”指的是加强科研创新工作,积极采取顺应时代潮流的举措,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
6.【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是1966—1980年(苏联)。据材料表格信息可以看出1966—1980年,平均物耗率在60%左右波动,但变化幅度不大。不变资本贡献率在逐渐的下降,且下降速度较快。科技贡献率增长速度明显,说明苏联的工业部分,在保持平均物耗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固定投资减少,科技贡献率却在增长,说明有意追求集约化经济模式,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改革的成效并不明显,排除A项;科技贡献率增长明显,说明是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排除C项;苏联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排除D项。
7.【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苏共逐步调整农业收购制度,提升国家采购的比例,农产品的采购改为合同订购,按地方市场价格购买农庄购买销售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这些政策的转变表明苏联对苏联模式进行改革,一定程度上发挥市场的作用,试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项正确;材料只是改革措施未说改革的效果,排除A项;材料是关于农业收购制度的调整,不是分配制度,排除B项;据材料“消费合作社向农庄购买销售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可知,还在发挥集体农庄的作用,未改变集体农庄的生产体制,排除D项。
8.【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漫画重体现了赫鲁晓夫时期大规模扩种玉米的运动,赫鲁晓夫时期之所以大规模扩种玉米,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粮食产量,赫鲁晓夫迫切提高粮食产量的愿望体现了苏联食品物资的紧缺,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大规模扩种玉米的运动,与农业集体化没有关系,且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进行的运动,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完成了农业集体化,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彻底打破斯大林体制,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卫国战争早已结束,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苏联时期。从图片中报纸上写的“第五个五年计划”可得出苏联的一五计划是1928年,要发展第五个计划则是1947-1952年左右,说明这是二战后初期,正值美苏冷战时期,中国这样宣传目的是要提示苏联发展为抗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重要力量,C项正确;结合以上的时间分析,这并不是大危机时期,排除A项;画中的内容并没有体现帝国主义的破坏,排除B项;发展五年计划,并不是军备竞赛,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B【详解】材料中企业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其他企业和组织的生产任务;企业有权确定和改变整个生产的工艺规程,有权根据劳动法招收和解雇职工,说明企业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这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时期已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排除A项;材料反映企业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排除C项;材料反映企业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与经济结构调整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A【详解】从材料可知,1956—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与气候有密切联系,说明农业对气候的依赖程度较高,仍属于粗放式经营,A项正确;“气候环境决定粮食产量”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农业改革与斯大林模式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虽然改革最终失败告终,但是农业生产仍然取得一定的成效,排除D项。故选A项。
12.【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1940、1950与1953年(苏联)。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从1937年到1953年,苏联的谷物生产的增长速度要远远低于公有播种总面积的增长速度,说明农业生产关系需要进行调整,D项正确;仅根据表格无法得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高涨和农业集体化取得重大突破,排除A、B项;当时不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1937年和1940年都不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2-1963年的苏联。据题干可知,苏联经济学界将东欧等国经济学界卷入“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意义和作用”的讨论,据所学可知,价值规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国家对此进行讨论并没有否定它,说明社会主义国家认识到西方经济理论的优点,对当时斯大林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D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界对西方价值规律的讨论,不能就此认定市场因素在社会主义阵营得到充分重视 ,排除A项;据所学,苏联已经在1928年停止新经济政策,本观点与题干时空相矛盾,排除B项;材料中的信息只能表明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界意识到西方经济理论价值规律的作用,仅凭材料中的信息无法推断出这场讨论为苏联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14.【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9年左右的苏联。据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89年苏联的经济改革,为了保证食品的低价,国家不得不增加食品价格补贴,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折射出政府无法通过经济改革稳定物价水平,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甚微,B项正确;材料反映政府对食品提供价格补贴,并非牺牲农业,“牺牲农业以推进工业化”与本题结论不一致,排除A项;本题的主要结论是政府很难真正稳定物价,“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与本题结论不一致,排除C项;D项符合史实,但与本题结论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B项。
15.【答案】C
【详解】根据题意“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可知,苏联依然是着重发展重工业,这使得原来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雪上加霜,忽略了对传统经济结构的调整,C项正确;苏联依然是着重发展重工业,没有突破苏联传统经济模式,排除A项;世界多极化出现的根源是经济格局出现多极化,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戈尔巴乔夫改革只是一个诱因,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说法过于夸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6.【答案】C【详解】戈尔巴乔夫允许“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并以此取代官僚主义的行政命令”,提高了农民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益大增,说明这一举措适应了苏联改革需要,促进了农业发展,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允许“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材料与推动政治民主化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农业措施,无法体现“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排除D项。故选C项。
17.【答案】A【详解】题干信息表明,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但粮食的产量效果不佳,说明生产关系制约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发挥,究其原因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A项正确;制约劳动者积极性的是生产关系,排除B项;美苏争霸格局形成于50年代中期,而不是1952年,排除C项;苏联机械化水平较是工业化的结果,但粮食的产量效果不佳,与工业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8.【答案】A
【详解】依据材料“集体农庄庄员家庭可以拥有一头带有一岁以下仔牛的奶牛……”结合时间1969年可知,这一时期的集体农庄改革允许庄员家庭有自己的畜牧养殖,体现出政策的灵活性,A项正确;这一时期苏联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材料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农村改革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排除D项。故选A项。
19.【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打破资本的逻辑、市场的逻辑,以国家的力量推动落后国家的工业化,这在当时是十分必要的,C项正确;题干所述意在强调斯大林模式存在一定合理性,与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做舆论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均无关,排除A、B两项;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的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依靠经济手段进行管理,而斯大林模式则利用国家行政手段进行管理,D项与材料主旨和史实均不相符,排除。故选C项。
20.【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美苏,美国经济实力位居第一,苏联位居第二,从起点看,①居于第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钢产量上升较快,①是苏联,B项正确;美国是②,排除A项;中国在1950年时期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钢产量最低,④是中国,排除C项;日本经过二战的打击,其工业遭受重创,但是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快速发展,③是日本,排除D项。故选B项。
二、材料分析题
21.
【答案】(1)背景: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苏联轻重工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衡;苏联领导人换代为改革提供了条件;美苏争霸的外部压力。(任答3点)
原因:缺乏宏观规划;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修补,未能突破旧体制;改革措施反复不定;赫鲁晓夫个人因素。(任答2点)
(2)特点:借鉴农村改革经验,实行承包制;先试点再推广,逐步推进(或循序渐进)利益激励与国家监管相结合;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发挥市场作用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与时俱进调整改革措施。(任答3答)
意义:提高了企业活力和经济效益;为非公有制企业改革提供借鉴;推动中国工业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任答2点)
(3)是否能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是否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否有坚强正确的领导;是否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是否有健全完善的改革措施。(任答3点)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苏联)。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一“从一个小别针到巨型发电机的生产都要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控制,受政府有关部、局的领导”可知,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轻重工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衡,斯大林上台后,赫鲁晓夫开始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领导人换代为改革提供了条件;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苏联还面临美苏争霸的外部压力。
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赫鲁晓夫认为,放松中央控制会推动生产发展”和“赫鲁晓夫逐渐又把权力收回中央。他先是合并地区国民经济委员会,最后又成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后来又出现了各类工业部门的全国性委员会”及所学知识可知,改革措施反复不定;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修补,未能突破旧体制;除此之外,缺乏宏观规划、赫鲁晓夫个人因素也是改革失败的原因。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我国先后对国有企业实行扩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方面的改革”可知,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并且与时俱进调整改革措施;据材料二“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和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国有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对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逐步提高”可知,发挥市场作用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据材料二“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激励的同时,国家还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可知,逐步推进利益激励与国家监管相结合;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变革为城市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实行承包制,;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之前进行试点,体现了先试点再推广。
第二小问意义,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可以从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影响,对中国工业的影响,对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3)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苏联、中国)。通过中苏改革的对比可知,苏联改革脱离国情最终是不该,中国改革适应国情取得成功,据此可知影响改革成效的因素有是否能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导下取得的成功,据此可知影响改革成效的因素有是否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赫鲁晓夫领导的改革缺乏宏观规划,且赫鲁晓夫本人性格反复无常,影响了苏联的改革,而中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此可知影响改革成效的因素有是否有坚强正确的领导;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改革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而苏联的改革忽视了群众的利益,据此可知影响改革成效的因素有是否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赫鲁晓夫改革缺乏完善配套的措施,影响了改革的进行,据此可知影响改革成效的因素有是否有健全完善的改革措施。
三、论述题
22.
【答案】示例
示例1分期:第一阶段,1951—1960;第二阶段,1961—1985;第三阶段,1986—1990。
说明:本分期以苏联农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变化为依据。第一阶段,针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发展长期落后等问题,赫鲁晓夫在斯大林逝世后采取了加大农业投入、实行农产品收购制等举措,推进农业发展,50年代后期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有所提升。第二阶段,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依然严重失调。勃列日涅夫侧重在工业领域进行改革,且效果有限,农业增长更趋缓慢。第三阶段,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改革收效甚微,转向政治领域的改革导致社会混乱、经济滑坡,农业产值趋向负增长。
纵观战后苏联经济发展的历程,农业发展的长期落后制约苏联经济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之一。
示例2分期:第一阶段:1951—1965;第二阶段:1966—1985;第三阶段:1986—1990。
说明:本分期以国民收入和投资额的年均增长率变化为依据。第一阶段,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但并没有真正改善苏联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其执政后期,苏联经济呈恶化趋势并出现了混乱局面,投资额和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急剧放缓。第二阶段,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推行“新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改革步伐放缓,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第三阶段,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改革收效甚微,转向政治领域的改革导致社会混乱、经济滑坡。生产投入要素特别是投资枯竭,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滑到崩溃边缘。
纵观战后苏联经济发展的历程,改革未能在深层触动苏联经济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潜力渐趋枯竭,成为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之一。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表格呈现出战后苏联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增长率,涉及到国民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投资额、社会劳动生产率,这些指标与苏联经济改革措施有关,在作答时可以根据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期。比如以苏联农业产值的年增长率变化为依据,可以分为:第一阶段,1951—1960;第二阶段,1961—1985;第三阶段,1986—1990。原因有第一阶段,针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发展长期落后等问题,赫鲁晓夫在斯大林逝世后采取了加大农业投入、实行农产品收购制等举措,推进农业发展,50年代后期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有所提升。第二阶段,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依然严重失调。勃列日涅夫侧重在工业领域进行改革,且效果有限,农业增长更趋缓慢。第三阶段,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改革收效甚微,转向政治领域的改革导致社会混乱、经济滑坡,农业产值趋向负增长。
2023届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 下)》测试卷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B:教师版(试题后附解析)
【模拟测试】
一、单选题
1.(2023·广东东莞·联考模拟)下图为苏联1965-1985年城乡收入统计对比表(单位:卢布),其变化发展的趋势( )
年份 城市职工 集体农庄庄员
月均收入(含补贴) 月均货币工资 月均收入 占城市职工月收入比重
1965 129.2 96.5 51.5 53.4%
1970 164.5 122 74.8 61.3%
1975 198.9 145.8 92 63.1%
1980 232.7 168.9 118.5 70.2%
1985 268 190.1 153.4 80.7%
A.源自苏联模式的优势 B.是赫鲁晓夫改革的成果
C.反映出贫富分化的弊端 D.表明民众生活水平提升
【答案】D【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5——1985年(苏联)。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表格数据统计了苏联城乡民众收入,从发展趋势看,无论城乡,居民的收入都在提升,民众收入直接与生活水平相关,D项正确;材料现象是对苏联模式进行调整改革后形成的,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1965-1985年”主要处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排除B项;从表格可知,集体农庄庄员“占城市职工月收入比重”越来越接近100%,说明城乡收入的差距逐渐缩小,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江西上饶·二模)1973—1979年,苏联的农业投资占整个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30%,国家将农产品的价格提高了7次。还通过了《集体农庄成员优抚金和补助金法》,使集体农庄成员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这些做法( )
A.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B.局部调整了斯大林模式
C.用市场调节促进经济发展 D.扩大企业生产的自主权
【答案】B
【详解】据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3-1979年苏联。据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长期落后;据材料可知,二战后,苏联实施改革,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集体农庄成员的收入,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B项正确;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二战后苏联的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没有改变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题干所述属于农业改革而非企业改制,排除D项。3.(2023·湖北·模拟预测) 1953—1963年苏联社会总产值变化表(年均增长率/%)
年份 1953—1956 1956—1959 1959—1962 1962 1963
年均增长率/% 11.1 8.9 6.9 6.0 5.0
上表所示内容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A.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连续性 B.地方经济自主权尚未扩大
C.经济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D.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削弱
【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1963年(苏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53—1963年期间,苏联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增长速度大致降低了一半。据所学知识,正是在此期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后力主经济改革,说明赫鲁晓夫改革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导致改革效果不佳,C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政治经济传统模式的冲击,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经济自主权,排除B项;苏联一直是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排除D项。
4.(2023春·江西·高三联考)下图为苏联1965—1989年原油年产量和年消费量。据此可知( )
A.苏联经济发展趋缓 B.世界经济危机逐步加深
C.国际油价起伏动荡 D.计划经济弊端开始显露
【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联。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原油产量和消费量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趋于停滞,这主要是因为苏联经济在斯大林模式下发展趋缓,对能源的需求减少所致,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该时间段没有持续的经济危机,排除B项;材料反映苏联原油的年产量和消费量,与国家油价无关,排除C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二战后就已显现,排除D项。
5.(2023·山西晋中·三模)1985年6月,苏联启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相关文件规定,高等学校应培养“具有牢固的马列主义知识”“具备现代经济思维,从事管理、组织和教育工作的能力”“大胆作出有关革新的决定并积极付诸实施的能力”的人才。这些要求( )
A.是苏联加速经济发展战略的举措 B.促成了苏联高校发展的良好局面
C.以加强思想政治素质为根本宗旨 D.试图引领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方向
【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85年的苏联。根据材料“1985年6月,苏联启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大胆作出有关革新的决定并积极付诸实施的能力’的人才”及所学可知,反映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举措,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日益紧密的关系,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苏联对高度教育发展的规定,无法得出相关规定在实践中的具体效果,排除B项;“加强思想政治素质”与材料中培养“具有牢固的马列主义知识”相契合,但并非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宗旨,排除C项;“引领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方向”指的是加强科研创新工作,积极采取顺应时代潮流的举措,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
6.(2023·福建泉州·模拟预测)如表为苏联工业部门(1966—1980年)经济数据分析表,据此可知,苏联( )
年度 平均物耗率(%) 不变资本贡献率(%) 科技贡献率(%)
1966—1970 58.7 81.5 4.74
1971—1975 60.8 58.9 33.2
1976—1980 62.4 47.6 38.9
(注:不变资本指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固定投资部分)
A.经济改革成效明显 B.有意追求集约化经济模式
C.国民经济逐渐停滞 D.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是1966—1980年(苏联)。据材料表格信息可以看出1966—1980年,平均物耗率在60%左右波动,但变化幅度不大。不变资本贡献率在逐渐的下降,且下降速度较快。科技贡献率增长速度明显,说明苏联的工业部分,在保持平均物耗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固定投资减少,科技贡献率却在增长,说明有意追求集约化经济模式,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改革的成效并不明显,排除A项;科技贡献率增长明显,说明是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排除C项;苏联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排除D项。
7.(2023·湖北·联考模拟预测)1953年起,苏共开始逐步调整农业收购制度,即降低义务交售制的比例且提升国家采购的比例。1961年,苏共决定将农产品的采购改为合同订购的方式,由消费合作社向农庄购买销售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按地方市场价格购买。这一时期政策的转变表明苏联( )
A.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旨在改革不合理的分配制度
C.试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改变了集体农庄的生产体制
【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苏共逐步调整农业收购制度,提升国家采购的比例,农产品的采购改为合同订购,按地方市场价格购买农庄购买销售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这些政策的转变表明苏联对苏联模式进行改革,一定程度上发挥市场的作用,试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项正确;材料只是改革措施未说改革的效果,排除A项;材料是关于农业收购制度的调整,不是分配制度,排除B项;据材料“消费合作社向农庄购买销售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可知,还在发挥集体农庄的作用,未改变集体农庄的生产体制,排除D项。
8.(2023·广东·二模)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宣传画《玉米是粮食的来源》,该漫画表明( )
A.农业集体化成果显著 B.苏联模式已被彻底打破
C.苏联食品物资的紧缺 D.卫国战争具备物质基础
【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漫画重体现了赫鲁晓夫时期大规模扩种玉米的运动,赫鲁晓夫时期之所以大规模扩种玉米,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粮食产量,赫鲁晓夫迫切提高粮食产量的愿望体现了苏联食品物资的紧缺,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大规模扩种玉米的运动,与农业集体化没有关系,且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进行的运动,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完成了农业集体化,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彻底打破斯大林体制,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卫国战争早已结束,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3春·重庆沙坪坝·高三校考)下图来自中国出版的《苏联漫画》。此幅漫画意在揭示( )
A.大危机时期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突显
B.帝国主义试图破坏二战后苏联的重建计划
C.苏联发展为抗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重要力量
D.苏联在军备竞赛中的赶超态势令西方倍感压力
【答案】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苏联时期。从图片中报纸上写的“第五个五年计划”可得出苏联的一五计划是1928年,要发展第五个计划则是1947-1952年左右,说明这是二战后初期,正值美苏冷战时期,中国这样宣传目的是要提示苏联发展为抗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重要力量,C项正确;结合以上的时间分析,这并不是大危机时期,排除A项;画中的内容并没有体现帝国主义的破坏,排除B项;发展五年计划,并不是军备竞赛,排除D项。故选C项。
10.(2023·福建·模拟预测)1965年9月,苏共中央决议规定企业在不影响完成国家生产计划和合同义务的条件下,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其他企业和组织的生产任务;企业有权确定和改变整个生产的工艺规程,有权根据劳动法招收和解雇职工。据此可知,此时苏联( )
A.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 B.工业企业活力有所增强
C.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加强 D.社会经济结构加快调整
【答案】B【详解】材料中企业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其他企业和组织的生产任务;企业有权确定和改变整个生产的工艺规程,有权根据劳动法招收和解雇职工,说明企业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这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时期已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排除A项;材料反映企业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排除C项;材料反映企业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与经济结构调整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1.(2023·湖南长沙·长郡中学一模)下表为赫鲁晓夫改革期间部分年份粮食产量表。
以上数据说明苏联( )
A.农业仍以粗放式经营方式为主 B.气候环境决定粮食产量
C.农业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D.农业改革没有任何成效
【答案】A【详解】从材料可知,1956—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与气候有密切联系,说明农业对气候的依赖程度较高,仍属于粗放式经营,A项正确;“气候环境决定粮食产量”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农业改革与斯大林模式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虽然改革最终失败告终,但是农业生产仍然取得一定的成效,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3·湖南长沙·联考模拟预测)下表为1937、1940、1950与1953年苏联集体农庄数量与播种面积、谷物生产状况统计表。这表明当时苏联( )
时间 集体农庄数量(万) 公有播种总面积(万公顷) 谷物生产(万吨)
1937年 24.35 11600 9370
1940年 23.69 11770 9100
1950年 12.37 12100 9010
1953年 9.33 13200 9560
A.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高涨 B.农业集体化取得重大突破
C.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就 D.农业领域生产关系亟需调整
【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1940、1950与1953年(苏联)。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从1937年到1953年,苏联的谷物生产的增长速度要远远低于公有播种总面积的增长速度,说明农业生产关系需要进行调整,D项正确;仅根据表格无法得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高涨和农业集体化取得重大突破,排除A、B项;当时不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1937年和1940年都不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3.(2023·河南·二模)1962—1963年底,苏联经济学界就“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意义和作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把东欧的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的经济学界也卷了进来。由此可知( )
A.市场因素在社会主义阵营得到充分重视
B.新经济政策在苏联得以延续
C.这场讨论为苏联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D.斯大林模式受到一定的冲击
【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2-1963年的苏联。据题干可知,苏联经济学界将东欧等国经济学界卷入“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意义和作用”的讨论,据所学可知,价值规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国家对此进行讨论并没有否定它,说明社会主义国家认识到西方经济理论的优点,对当时斯大林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D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界对西方价值规律的讨论,不能就此认定市场因素在社会主义阵营得到充分重视 ,排除A项;据所学,苏联已经在1928年停止新经济政策,本观点与题干时空相矛盾,排除B项;材料中的信息只能表明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界意识到西方经济理论价值规律的作用,仅凭材料中的信息无法推断出这场讨论为苏联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14.(2023春·江苏·高三联考)“由于国家保持食品的低价,不断扩大补贴规模,1989年用于食品需求的补贴金在国家预算中占到支出部分的1/3左右,主要食品零售价的补贴份额已高达80%。”该材料表明当时的苏联( )
A.牺牲农业以推进工业化 B.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甚微
C.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9年左右的苏联。据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89年苏联的经济改革,为了保证食品的低价,国家不得不增加食品价格补贴,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折射出政府无法通过经济改革稳定物价水平,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甚微,B项正确;材料反映政府对食品提供价格补贴,并非牺牲农业,“牺牲农业以推进工业化”与本题结论不一致,排除A项;本题的主要结论是政府很难真正稳定物价,“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与本题结论不一致,排除C项;D项符合史实,但与本题结论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B项。
15.(2023春·浙江宁波·高三联考)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用这些新的设备来扩大生产以加速经济增长,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据此可知,该政策( )
A.突破了苏联传统经济模式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
C.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D.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答案】C
【详解】根据题意“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可知,苏联依然是着重发展重工业,这使得原来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雪上加霜,忽略了对传统经济结构的调整,C项正确;苏联依然是着重发展重工业,没有突破苏联传统经济模式,排除A项;世界多极化出现的根源是经济格局出现多极化,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戈尔巴乔夫改革只是一个诱因,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说法过于夸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6.(2023春·福建宁德·高三联考)1966年,戈尔巴乔夫在其家乡担任第一书记时期,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并以此取代官僚主义的行政命令。结果,农民劳动积极性和生产效益大增,使得该区粮食产量在短短几年内增长了30—50%。这一举措(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C.适应了苏联改革需要 D.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
【答案】C【详解】戈尔巴乔夫允许“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并以此取代官僚主义的行政命令”,提高了农民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益大增,说明这一举措适应了苏联改革需要,促进了农业发展,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允许“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材料与推动政治民主化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农业措施,无法体现“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排除D项。故选C项。
17.(2023·重庆·模拟预测)1952年,苏联的集体农庄播种机械化程度达到了87%,联合收割机收割的农作物达到了70%,休耕犁耕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6%。然而,1952年粮食产量和一战前1913年粮食产量差不多,有时候还没有一战前的粮食产量高。这一现象可说明苏联( )
A.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B.机械化导致劳动者积极性降低
C.在美苏争霸格局中处于劣势 D.社会主义工业化成效十分显著
【答案】A【详解】题干信息表明,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但粮食的产量效果不佳,说明生产关系制约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发挥,究其原因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A项正确;制约劳动者积极性的是生产关系,排除B项;美苏争霸格局形成于50年代中期,而不是1952年,排除C项;苏联机械化水平较是工业化的结果,但粮食的产量效果不佳,与工业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8.(2023·河北·模拟预测)1969年,苏联颁布的《集体农庄示范章程》明确规定:“集体农庄庄员家庭可以拥有一头带有一岁以下仔牛的奶牛,一头两岁以下的小牛,一头带有三个月以下仔猪的母猪或两头育肥肉猪,十只绵羊和山羊以及蜂群、家禽和家兔。”这一规定( )
A.体现了农村经济政策的灵活性 B.逐步形成了个体经济的主体地位
C.明显冲击了农村集体农庄经济 D.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停滞
【答案】A
【详解】依据材料“集体农庄庄员家庭可以拥有一头带有一岁以下仔牛的奶牛……”结合时间1969年可知,这一时期的集体农庄改革允许庄员家庭有自己的畜牧养殖,体现出政策的灵活性,A项正确;这一时期苏联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材料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农村改革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排除D项。故选A项。
19.(2023·山东·一模)有学者说:“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视角来看,当时苏联本质上是边缘国家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保持国家对工业体系的维护,对核心技术的扶助,对民族工业的扶助,都是非常必要的。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保持、发挥国家对工业体系扶助能力的制度基础。”该学者意在
A.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做舆论宣传
B.说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不成熟
C.强调斯大林模式存在一定合理性
D.指出斯大林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打破资本的逻辑、市场的逻辑,以国家的力量推动落后国家的工业化,这在当时是十分必要的,C项正确;题干所述意在强调斯大林模式存在一定合理性,与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做舆论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均无关,排除A、B两项;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的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依靠经济手段进行管理,而斯大林模式则利用国家行政手段进行管理,D项与材料主旨和史实均不相符,排除。故选C项。
20.(2023·广西柳州·模拟预测)如图为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图。其中①是
A.美国 B.苏联 C.中国 D.日本
【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美苏,美国经济实力位居第一,苏联位居第二,从起点看,①居于第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钢产量上升较快,①是苏联,B项正确;美国是②,排除A项;中国在1950年时期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钢产量最低,④是中国,排除C项;日本经过二战的打击,其工业遭受重创,但是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快速发展,③是日本,排除D项。故选B项。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3·江西南昌·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6年,中央直属企业的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90%。从一个小别针到巨型发电机的生产都要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控制,受政府有关部、局的领导。1957年2月,赫鲁晓夫要求把工业和建筑业的日常领导工作从中央转到地方。最高苏维埃于5月决定撤销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的部,只留下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中型机械等几个中央部。赫鲁晓夫认为,放松中央控制会推动生产发展。中央统一管理被削弱后,各地滋生了严重的本位主义,彼此矛盾重重,互相扯皮。赫鲁晓夫逐渐又把权力收回中央。他先是合并地区国民经济委员会,最后又成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后来又出现了各类工业部门的全国性委员会。结果,到1963年时,管理工业的机构不仅没有像原来设想的那样有所精简,反而扩大了二三倍。工业和建筑业管理组织的改革没有取得积极成果。
——摘编自《赫鲁晓夫工业方面的改革》
材料二 国有企业改革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推进。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先后对国有企业实行扩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和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国有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对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逐步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在80年代的基础上朝着转换机制、政企分开、制度创新、战略调整的方向迈进。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激励的同时,国家还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一方面,国家对一些重点企业实行了稽察特派员制度,加强了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另一方面,为保证激励和约束的依据的真实性,大部分地区对一些国有企业实行了会计委派制。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有企业稳步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苏联工业改革的背景和失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企业改革成效的因素。
【答案】(1)背景: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苏联轻重工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衡;苏联领导人换代为改革提供了条件;美苏争霸的外部压力。(任答3点)
原因:缺乏宏观规划;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修补,未能突破旧体制;改革措施反复不定;赫鲁晓夫个人因素。(任答2点)
(2)特点:借鉴农村改革经验,实行承包制;先试点再推广,逐步推进(或循序渐进)利益激励与国家监管相结合;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发挥市场作用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与时俱进调整改革措施。(任答3答)
意义:提高了企业活力和经济效益;为非公有制企业改革提供借鉴;推动中国工业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任答2点)
(3)是否能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是否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否有坚强正确的领导;是否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是否有健全完善的改革措施。(任答3点)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苏联)。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一“从一个小别针到巨型发电机的生产都要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控制,受政府有关部、局的领导”可知,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轻重工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衡,斯大林上台后,赫鲁晓夫开始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领导人换代为改革提供了条件;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苏联还面临美苏争霸的外部压力。
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赫鲁晓夫认为,放松中央控制会推动生产发展”和“赫鲁晓夫逐渐又把权力收回中央。他先是合并地区国民经济委员会,最后又成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后来又出现了各类工业部门的全国性委员会”及所学知识可知,改革措施反复不定;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修补,未能突破旧体制;除此之外,缺乏宏观规划、赫鲁晓夫个人因素也是改革失败的原因。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我国先后对国有企业实行扩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方面的改革”可知,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并且与时俱进调整改革措施;据材料二“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和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国有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对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逐步提高”可知,发挥市场作用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据材料二“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激励的同时,国家还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可知,逐步推进利益激励与国家监管相结合;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变革为城市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实行承包制,;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之前进行试点,体现了先试点再推广。
第二小问意义,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可以从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影响,对中国工业的影响,对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3)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苏联、中国)。通过中苏改革的对比可知,苏联改革脱离国情最终是不该,中国改革适应国情取得成功,据此可知影响改革成效的因素有是否能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导下取得的成功,据此可知影响改革成效的因素有是否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赫鲁晓夫领导的改革缺乏宏观规划,且赫鲁晓夫本人性格反复无常,影响了苏联的改革,而中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此可知影响改革成效的因素有是否有坚强正确的领导;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改革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而苏联的改革忽视了群众的利益,据此可知影响改革成效的因素有是否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赫鲁晓夫改革缺乏完善配套的措施,影响了改革的进行,据此可知影响改革成效的因素有是否有健全完善的改革措施。
三、论述题
22.(2023·全国·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后苏联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率变化(年均%)
国民收入 工业产值 农业产值 投资额 社会劳动生产率
1951 ~1955 11.4 13.1 4.1 12.0 9.6
1956 ~1960 9.1 10.4 5.7 13.0 7.4
1961 ~1965 5.7 8.6 2.3 6.2 3.9
1966 ~1970 7.8 8.5 3.9 7.3 6.8
1971 ~1975 5.7 7.4 2.5 6.7 4.5
1976 ~1980 4.3 4.4 1.7 3.7 3.3
1981 ~1985 3.2 3.6 1.0 3.7 2.7
1986 ~1990 1.8 2.6 0.5 0.3 2.0
1990 -4.0 -1.2 -2.3 -19.0 -3.0
——王金存《苏联剧变深层原因初探》从表中选取一个或多个经济指标,对战后苏联经济发展进行历史分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划分依据。(要求:历史分期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示例1分期:第一阶段,1951—1960;第二阶段,1961—1985;第三阶段,1986—1990。
说明:本分期以苏联农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变化为依据。第一阶段,针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发展长期落后等问题,赫鲁晓夫在斯大林逝世后采取了加大农业投入、实行农产品收购制等举措,推进农业发展,50年代后期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有所提升。第二阶段,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依然严重失调。勃列日涅夫侧重在工业领域进行改革,且效果有限,农业增长更趋缓慢。第三阶段,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改革收效甚微,转向政治领域的改革导致社会混乱、经济滑坡,农业产值趋向负增长。
纵观战后苏联经济发展的历程,农业发展的长期落后制约苏联经济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之一。
示例2分期:第一阶段:1951—1965;第二阶段:1966—1985;第三阶段:1986—1990。
说明:本分期以国民收入和投资额的年均增长率变化为依据。第一阶段,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但并没有真正改善苏联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其执政后期,苏联经济呈恶化趋势并出现了混乱局面,投资额和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急剧放缓。第二阶段,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推行“新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改革步伐放缓,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第三阶段,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改革收效甚微,转向政治领域的改革导致社会混乱、经济滑坡。生产投入要素特别是投资枯竭,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滑到崩溃边缘。
纵观战后苏联经济发展的历程,改革未能在深层触动苏联经济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潜力渐趋枯竭,成为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之一。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表格呈现出战后苏联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增长率,涉及到国民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投资额、社会劳动生产率,这些指标与苏联经济改革措施有关,在作答时可以根据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期。比如以苏联农业产值的年增长率变化为依据,可以分为:第一阶段,1951—1960;第二阶段,1961—1985;第三阶段,1986—1990。原因有第一阶段,针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发展长期落后等问题,赫鲁晓夫在斯大林逝世后采取了加大农业投入、实行农产品收购制等举措,推进农业发展,50年代后期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有所提升。第二阶段,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依然严重失调。勃列日涅夫侧重在工业领域进行改革,且效果有限,农业增长更趋缓慢。第三阶段,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改革收效甚微,转向政治领域的改革导致社会混乱、经济滑坡,农业产值趋向负增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