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1 15:1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词流派介绍
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
以柳永、李清照为旗帜的 婉约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 豪放派
知人论世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抗金归宋,献《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弹劾,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关切、忧虑,全部寄寓词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其词题材广阔,善于化用典故,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多有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念奴娇·赤壁怀古》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差点丢了性命。后经多方营救,免于死刑,同年年底被贬到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至1082年他经常游览黄冈城外的赤鼻矶。1082年再次游览赤壁山水时,词人面对赤壁遗迹,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吟唱出了这首千古绝唱。
一、诗情词意入课来
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就像这滚滚东流的江水,一去不复返,他们隐藏在文学作品中,幻化成历史的回声,在我们的耳边回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和一段历史有关。
从题目中可知这首词属于什么词? 
明确:《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词牌名,词牌名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它限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数、韵律(平仄、用韵、韵脚)。“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它是一首词主要内容的集中反映。
明确:怀古词。
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
二、登高怀远话怀古
⑴定义:诗人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⑵赏析方法:了解史实——明确意图——体悟情感——掌握技巧
⑶写作思路:眼前景(事)→昔日事(景)→心中情(抒怀∕讽今)
⑷关键: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怀古诗
当苏轼登上赤壁矶,面对脚下滚滚而逝的长江水,他想到了哪些古人?又由这些古人引发了自己的什么身世之感?
三、初读诗词会其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lěi)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fà)。人生如梦,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一读
读准字音
读清句读
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明确:
上阕写游赤壁所见之景,
下阕缅怀古人,抒发人生感慨。
同桌互读,揣摩语速、语调。
二读
初知情感
读出语气
明确感情变化:
(上阕)雄壮——(下阕)旷达
声音是流动的音符,它的欢快跳跃会在我们心间涌成动人的歌。感情饱满的诵读,可感受词的音韵之美、和谐之美,我们在诗词赏析中一定要多诵读。
小 结
三读
听范读
把握情感
四、品读涵泳明其韵
(一)赏古迹美景
1.男生读上阕。
2.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后,抽学生作答: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历来为人称道,为什么?
(2)作者描写赤壁景色,为什么用“人道是”三字?
(3)在词的上片,作者看到了哪些景?
(4)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一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作者为什么描绘这些景象
(5)“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在全词起什么作用?
(一)赏古迹美景
讨论
作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一句历来为人称道,为什么?
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势恢宏,豪放之气笼罩全词。由江水的流逝引发历史的想象。写景和抒情结合,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并让人产生对历史的思索。
讨论作答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作者描写赤壁景色,为什么用“人道是”三字?
以此点明这里并不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作者只是想借此怀古,抒发自己的感情。
(一)赏古迹美景
在词的上片,作者看到了哪些景?
大江
故垒
赤壁
乱石
惊涛
千堆雪
(一)赏古迹美景
讨论作答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这一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作者为什么描绘这些景象?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气势;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一)赏古迹美景
“卷”——突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
讨论作答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这一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作者为什么描绘这些景象?
这一句运用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从姿态、气势、色彩等方面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也暗写了下阕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表现了作者豪迈的意气,为追怀英雄渲染了气氛。
(一)赏古迹美景
讨论作答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一句在全词起什么作用?
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 表达了词人热爱祖国
河山的激情,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总结上阕,引起下阕。
(一)赏古迹美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小结上阕
作者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写了它的险要地势,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朗读试背
1.女生读下阕。
2.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后学生作答:
⑴下阕扣题写“怀古”,咏怀的对象是谁?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咏怀对象”的句子,理解这些句子,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这一形象的?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
⑵作者咏怀周瑜的目的是什么?其中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苏轼的生平和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来分析。
(二)解胸中块垒
(二)解胸中块垒
讨论作答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写周瑜幸福美满的婚姻。
⑴下阕扣题写“怀古”,咏怀的对象是谁?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咏怀对象”的句子,理解这些句子,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这一形象的?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
周瑜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写周瑜的打扮,表现了周瑜的儒雅风流。
写周瑜的功业,表现
了周瑜的英姿勃发。
(二)解胸中块垒
⑴下阕扣题写“怀古”,咏怀的对象是谁?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咏怀对象”的句子,理解这些句子,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这一形象的?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
总之,作者笔下的周瑜是一位英姿勃发、儒雅风流、功成名就、生活美满的大英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1036—1101),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受小人陷害,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差点丢了性命。后经多方营救,免于死刑,同年年底被贬到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至1082年他经常游览黄冈城外的赤鼻矶。1082年再次游览赤壁山水时,词人面对赤壁遗迹,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吟唱出了这首千古绝唱。
⑵作者咏怀周瑜的目的是什么?其中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苏轼的生平和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来分析。
(二)解胸中块垒
黄州
惠州
儋州
45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59岁被贬惠州
62岁被贬儋州
66岁卒于常州
常州
宋哲宗时,旧党当权,苏轼被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他又被贬惠州,再贬儋州,后死于常州。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二)解胸中块垒
周瑜PK 苏轼
周瑜:
年龄:34
婚姻:幸福美满
外貌:英俊儒雅
职务:东吴都督
遭遇:功成名就
对比当中
苏轼:
年龄:47
婚姻:三十丧妻
外貌:早生华发
职务:团练副使
遭遇:功业未成
哀叹自我
(二)解胸中块垒
明确
通过描写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英雄。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苏轼对周瑜进行赞美,也是在慨叹自己。词人写周瑜“雄姿英发”,而自己“早生华发”,怀古思今,对比鲜明,反差强烈,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自己的壮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
⑵作者咏怀周瑜的目的是什么?其中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苏轼的生平和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来分析。
(二)解胸中块垒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朗读下阕
第一层描写周瑜的形象,
第二层抒发对身世的感叹,咏史、抒情自然结合。
总结下阕
总结:
尽管有“人生如梦”的感叹,但作者的人生态度还是比较洒脱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在怀古中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饮酒赏月中实现了对人生挫折的超脱,用达观来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三)悟诗人情怀
1.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作者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你认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2.课堂小结: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风雨,经过东坡过滤,都会变成一片晴空。当我们遇到人生的不顺与失意时,我们不妨也像他一样,活得明亮、豁达,不为外在的得失而困惑,但求内心的宁静与坦然。
(三)悟诗人情怀
五、总结归纳求提升
2.诵读《念奴娇 赤壁怀古》,思考词人是如何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进行抒写的。
1.以《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为例,总结怀古诗词的特点:
多为登高怀远之作,多用借古说今之法,风格多为慷慨悲壮,多抒壮志难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