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许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94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1 16:3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QQABJYgUggAoQABAAQACQwVwCACQkgECAIgOBAAcMEABCQFABAA=}#}
{#{QQABJYgUggAoQABAAQACQwVwCACQkgECAIgOBAAcMEABCQFABAA=}#}
{#{QQABJYgUggAoQABAAQACQwVwCACQkgECAIgOBAAcMEABCQFABAA=}#}
{#{QQABJYgUggAoQABAAQACQwVwCACQkgECAIgOBAAcMEABCQFABAA=}#}
XCS2023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小题,19 分)
1.(3 分)B(原文用剪刀和刻刀在彩色丝绸或薄金属片上剪制和镂刻成人形,贴于门户、屏、
帐上,记载于《荆楚岁时记》中;而“人日”是一种择日占卜活动则记载于《日书》中。)
2.(3 分)C(A项材料一是总分结构;B项没有使用类比论证;D项物象的含义比物象本身的形
象更重要。)
3.(3 分)C (A 项婚姻礼仪;B项民俗风尚;D项招魂驱邪;而 C项中的“剪纸”是一个“喻体”,
指的“疏通水道像剪破薄纸一样轻松,打开堵塞如同撕开绸帛一样容易”。作者想象大禹治水易
如反掌,清除堵塞、引去流水,不过同剪纸撕绸一样容易。比喻巧妙,把传说故事中的大禹写得
风度潇洒,技超一筹,也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消除水灾的急切心情,与其他三个选项中的“剪”
的社会含义不同。)
4.(4 分)
①南朝时,剪纸是人日的重要物件。
②唐代的剪纸带有世俗生活的特征,并且剪纸艺术已经应用于宗教活动。
③宋代市井生活中民间剪纸为适应都市需求,跻身小商品市场,具有专业化水平。
④明朝剪纸被用来装饰扇面,讲究艺术性与整体构图。
(每点 1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5.(6 分)
①积极愉悦:人们总是将美好的理想和心愿寄托在剪纸艺术中,歌颂积极的感情和美好的事物。
②具有情趣美:剪纸艺术在剪纸的世界里自由的创作,体现劳动者淳朴天真的个性,实现艺术与
心灵的直接对话。
③具有思想性:民间剪纸艺人更注重物象所象征的含义,在选择动物形象和安排画面时“不求形
似”,而求得一种美好的精神象征或满足喜庆吉祥的审美趣味。
(每点 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6 分)
6.(3 分)C (大姑娘在这些动作之前就是因为看出了陈奂生的贫穷的真实身份而态度冷淡。)
7.(3 分)A (“提高了自己在村里的地位,因祸得福。喜剧式的结尾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
有误。)
8.(4 分)
①“精神胜利法”是通过对自己精神的暗示,来自我安慰,用纯想象式的胜利,作为对自己实际
失败的补偿的一种心理方式。
②卖油绳,少了三角钱。陈奂生“自认晦气”,借“双拳不敌四手,两眼难顾八方”自我开解,
并为还能赚三块钱而感到知足。
③因未先买帽子而重感冒。陈奂生以“一生干净,问心无愧”为由开导自己不会死去,安心躺在
椅子上休息。
④花五块钱住高级宾馆的经历。陈奂生认为“这等于出晦气钱——譬如买药吃掉!”摆脱内心的
郁闷忿然,并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份。
(“精神胜利法”的解读 1分,解读意思正确即可得分,写出一个事例给 1分,写出两个给 3分。)
{#{QQABJYgUggAoQABAAQACQwVwCACQkgECAIgOBAAcMEABCQFABAA=}#}
9.(6 分)
①陈奂生是一个人,却又是一个群体,一个阶层。
②作者“轻松”“高兴”的是农村许多贫困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物质生活得到提升,社会得到了
进步。
③作者“沉重”“慨叹”的是陈奂生视野的狭隘、自卑的等级观念、精神追求的低质化等的国民
性,温饱后农民的精神境界需要快速提升。
(每点 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分)
10.(3 分)B
11.(3 分)D( “太祖”是庙号。 )
12.(3 分)C(“受手下宦官和宫女等人的唆使”表述错误,原文说的是“绍夜与帐下及宦
者宫人数人通谋”,并无唆使之意。)
13.(8 分)
(1)肥如侯贺护在安阳城北燃起烽火,贺兰部落的人都投奔他,其他各部落也各自集结人马。
(关键词:“举烽”“屯聚”各 1 分,句意 2 分。)
(2)以前免职回家不能参与朝政决策的公卿官员,全都召回任用。
(关键词:“归第”“预”各 1 分,句意 2 分。)
14.(3 分)
①面对“立子杀母”荒唐规定,齐王嗣性情孝顺,不违伦常,未失民心。
②其弟拓跋绍凶狠无赖,不得民心,且弑父夺权,不得臣心。
③回京之后,受到李道、王洛儿的帮助,以及众大臣的拥护,里应外合。
(每点 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15.(3 分)B(“欲抑先扬”有误。)
16.(6 分)
同:都运用了“鸿”的意象来表达漂泊在外的孤寂。
异:①王词中的“征鸿”指奋飞的大雁,象征词人也有高飞的远大理想,又暗寓其仕途不顺,壮
志难酬的怅惘;辛词的“断鸿”指失群的孤雁,象征漂泊江南的词人自己,以此衬托出词
人的孤独寂寞;
②王词将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怅惘凝聚在对“天际征鸿”的凝视之中,含蓄深沉;辛词
表达自己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时没有再选用“鸿”这个意象,而是借助“看”“拍”
两个动词表达出来,更加慷慨激昂。
(相同点 2 分,不同点 4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6 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QQABJYgUggAoQABAAQACQwVwCACQkgECAIgOBAAcMEABCQFABAA=}#}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18.(3 分)①举足轻重/至关重要 ②举世瞩目/万众瞩目 ③筚路蓝缕/艰苦奋斗
(填对一空得 1分,其他符合语境的成语也可得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
19. (4 分)坚决突破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术和薄弱环节,大力推进国家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建设,用实际行动和成果推进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
的更大贡献。 (改对一处得 2分。)
20.(4 分)原句:①整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节奏协调。写出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
清晰历程,突显了中国航天人不断突破创新的可贵精神及取得的伟大成就。②运用比喻,把“中
国航天人”比作“老黄牛”,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航天人的踏实勤奋与无私奉献。
改句:语言高度概括,句意简明。
(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9 分)
21.(3 分)B (A.引用;B.强调;C. 特殊含义;D.反语,表讽刺或否定。故选“B”。)
22.(6 分)①乐教历史悠久 ②但并不意味着割裂美育与德育 ③让德育和美育充分结合起来
四、写作(60 分)
23.作文(60 分)
参考立意:
勤劳致富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勤能补拙,一分辛苦一分才
懒惰阻碍进步,勤奋助人成才
在勤奋中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完善自我
......
评分细则:参照 2023 年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参考译文:
北魏帝拓跋珪将要册立齐王拓跋嗣为太子,按照北魏先例,凡是要确立皇位继承人时,就要
先杀掉皇位继承人的母亲,于是赐死拓跋嗣母亲刘贵人。拓跋珪召见拓跋嗣告诉他说:“汉武帝
刘彻杀钩弋夫人,是为了防止(汉昭帝刘弗陵)母后干涉朝政,外戚作乱。你要继承大统,所以
我效法古人,是为国家做长远的打算罢了。”拓跋嗣性情孝顺,悲哀号泣不能承受,拓跋珪对他
很生气。拓跋嗣回到住所,日夜悲号哭泣,拓跋珪知道后又召见他。拓跋嗣左右侍从劝他说:“皇
上十分愤怒,进宫将遭遇不测,不如暂且逃避,等皇上怒气消除再进宫。”拓跋嗣于是逃出京师
藏匿起来,只有属下车路头、王洛儿随从。
拓跋珪的贺夫人生清河王拓跋绍。拓跋绍凶狠残暴,不讲道理,喜欢换上平民衣服在巷子里游逛,
把掠夺抢劫行人当做乐趣。拓跋珪对他很生气,曾经把他头朝下脚朝上悬挂在水井里,直挂到快
要死了,才让他拉出来。齐王拓跋嗣多次训诲督责他,拓跋绍因此与拓跋嗣不和。戊辰日,拓跋
珪严厉地斥责贺夫人,把她囚禁起来,想要杀了她,正好这时天已黄昏,拓跋珪犹豫不决。贺夫
人秘密派人对拓跋绍说:“你怎么救我?”拓跋绍夜间和自己手下的宦官、宫女等数人共同谋划,
翻墙进宫,直奔天安殿。左右侍从呼喊:“有贼!”拓跋珪惊醒,从床上跳起来,急找弓刀武器但
没找到。于是拓跋绍杀了父亲拓跋珪。乙巳日,皇宫城门到中午仍然不开。拓跋绍声称皇帝下达
诏令,召集文武百官在端门(正南门)前集合,面向北方站立。拓跋绍从门缝里对百官说:“我
{#{QQABJYgUggAoQABAAQACQwVwCACQkgECAIgOBAAcMEABCQFABAA=}#}
有叔父,也有兄长,你们想要拥护谁?”(这话令)众官员惊愕,脸色大变,一时没有人回答。
许久之后,南平公长孙嵩说:“拥护大王!”大家这才知道拓跋珪已死,可是又不知道拓跋珪死亡
的原因,没有人敢出声,只有阴平公拓跋烈大哭着离开。在当时,朝野动荡不安,人们各怀心思。
肥如侯贺护在安阳城北燃起烽火,贺兰部落的人都投奔他,其他各部落也各自集结人马。拓跋绍
知道人心不安,就拿出大量布匹绸缎,赏赐王爵公爵以下官员。
齐王拓跋嗣听闻政变,就从外地返回京师,白天在深山中藏匿,晚上在王洛儿家住。王洛儿
邻居李道暗中提供日常用品给拓跋嗣,民间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高兴得奔走相告。拓跋绍听
到消息,逮捕了李道,杀了他。拓跋绍又募集人手寻觅探访拓跋嗣,想要杀掉拓跋嗣。王洛儿替
拓跋嗣来往首都与平城之间,以此与大臣互通音讯,通知安远将军安同等人。大家知道拓跋嗣的
消息后,一致响应,争着出城迎接。拓跋嗣抵达城西,皇宫里的卫士逮捕了拓跋绍,并将其押送
到拓跋嗣面前,拓跋嗣杀死拓跋绍。拓跋嗣登上皇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兴。追尊刘贵人为
宣穆皇后,以前免职回家不能参与朝政决策的公卿官员,全都召回任用。
{#{QQABJYgUggAoQABAAQACQwVwCACQkgECAIgOBAAcMEABCQ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