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情景导入
复习:在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
合作探究
探究实验
制取氧气
知识一
1.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加热
2.实验装置
常用发生装置
①固固加热型
反应物:
反应条件:
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确定:
固体
加热
②固液不加热型
反应物:
反应条件:
固体和液体
不需要加热
常用收集方法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
排水法:不溶或难溶于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制氧实验装置
氧气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
原理:氧气不易溶于水
特点:收集较纯净的氧气
②向上排空气法:
原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特点:收集较干燥的氧气
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药品;
③固定装置;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
⑤收集气体;
⑥把导管撤离水槽;
⑦熄灭酒精灯。
3.实验步骤
口诀:茶庄定点收利息
验满方法
①排水法:如果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逸出,证明瓶中没有水了,即氧气已集满。
②向上排空气法: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了。
4.验满及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立即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1.为什么常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
2.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3.为什么要先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
4.用排水法集气时,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先移出导气管,后撤离酒精灯?
课堂讨论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造成堵塞。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防止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
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5.制取的氧气如果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①排水法:开始时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或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就开始收集,原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
②向上排空气法:实验的时间不够长或导气管未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氧气的化学性质
知识二
提出问题
用以上方法制取两集气瓶氧气,将木炭和铁丝放在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分别是什么?
物质 现象 木炭
铁丝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记录
结论:氧气具有助燃性(或氧化性)。
课堂小结
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氧气的化学性质
检验方法
思考讨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加热高锰酸钾
查、装、定、点、收、离、熄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具有助燃性(或氧化性)
1.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 )
A.防止水倒吸入试管
B.防止产生氧气太快无法收集
C.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将其堵塞
D.防止试管破裂
C
当堂达标
2.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后点燃,以免爆炸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气管撤离
水中
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等导管口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
水的集气瓶中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
管外壁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