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学会过滤的的基本操作方法;
2. 知道沉淀、过滤、吸附、蒸馏是水净化常用的方法;
3. 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4. 初步了解自来水的净化处理过程。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沉淀和过滤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与人合作,不怕苦难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
1. 过滤的操作
2. 硬水与软水的区分方法,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过滤操作的要点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过滤装置所需仪器和药品
教学过程:
导课:提问导学案内容
出示一瓶浑浊的水,怎样净化呢?
接着,引出本节课课题---水的净化
学生小组之间,展开自由讨论,
水中有杂质,不能直接饮用,必须净化处理后,方可饮用。
问:怎样除去水中的泥沙和不溶性的杂质呢?
讲解: 除去水库中的尘土、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常采用的方法是沉淀、过滤
学生阅读教材49页
思考:
1.怎样折叠滤纸?2.怎样组装过滤器?
3.怎样正确地进行过滤操作?
4.过滤时,若滤液过多而超出滤纸边缘或滤纸被划破怎么办?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过滤的要点:一贴、两低、三靠
二、【提出问题】:过滤后的液体变澄清了,如何除去色素呢?
(讲解) 除去水中色素可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活性炭吸附,进而介绍活性炭吸附原理。
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一些杂质也可吸附。
(讲解) 除去水库中微生物采用的方法是消毒
学生思考,交流。
(学生归纳总结)实验室里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对水净化:沉淀、过滤、吸附(活性炭、明矾)消毒。
讲解:除去不溶性杂质方法:沉淀、过滤
除去可溶性杂质方法:吸附、蒸馏
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三、【提出问题】你知道天天饮用的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
学生阅读教材50页,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流程图
学生总结:
取水(源)→自然沉淀→明矾吸附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配水
提问: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吗?为什么?
讲解:自来水厂的水在运送过程中还会有许多细菌混入,所以自来水仍要煮沸消毒后再喝,喝生水会带来许多肠胃疾病,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不喝生水,要喝开水”。
四、过渡:自来水澄清透明,它是纯净水吗?
学生回答:自来水不是纯净水,水中还含有一些可溶性的物质
引出硬水和软水,学生阅读教材49页。
硬水: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钙、镁化合物的水
提问:家中的井水或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答:硬水 因为茶壶中留有许多水垢
演示实验:区分硬水和软水
方法:① 用肥皂水。观察泡沫产生的多少;
② 加热蒸发。
出示PPT:硬水造成的危害
提出:硬水如何转化为软水?
讲解:生活中煮沸、工业中蒸馏
五、防止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的保护
板书设计:
第三节第2课时水的净化
1、 常用净水方法: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2、 水净化常用的方法
过滤:适用范围:固体与液体分离
所需仪器: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
要点:一贴、两低、三靠
3、 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一般过程:
四、自然界中的水:硬水、软水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表现非常活跃,积极思考,思路开阔,踊跃发言,小组合作也非常好,不仅讨论激烈,还通过实验学会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生们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教学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