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化学 年级/册 九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原子的构成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对于质子、核外电子、中子数、核电荷数之间的关系
难点分析 本节课中,在表格中找规律总结比较难概括,因为没有特殊标记
教学方法 1.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概括原子的构成。 2.通过观察表格找规律,发现质子、核外电子、中子数、核电荷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复习导入 2.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科学史话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回顾:1.什么是分子? 2. 什么是原子? 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4.用分子和原子知识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 过渡启发: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用其他方法能不能再分呢? 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 一、1803年,道尔顿提出: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二、1897年,汤姆生在原子内部发现了电子,人们终于抛弃了原子不可分割的陈旧观念 三、1911年,卢瑟福通过精密的实验证明在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电子绕核做高速旋转。 那原子是否像同学们想像的那样呢?提出问题 阅读课本53页“原子的构成”这一部分的内容。 原子由哪两部分构成? 原子核由什么构成? (3)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总结原子的结构 观察表格找规律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氢101碳666氧888钠111211氯171817
1、质子=核外电子=核电荷数 2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 4、不同原子质子数不同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 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原子种类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氧88硫1616镁1212
小结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和核外 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的。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 2、构成原子的粒子 、 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