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含解析)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含解析)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01 22:5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C.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最近我国全球首次海域试开采可燃冰圆满成功。与可燃冰释放出的气体成分相同的是
A.天然气 B.水煤气 C.裂解气 D.焦炉煤气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
B.蔗糖的分子式
C.乙烯的空间充填模型
D.乙醛的结构简式
4.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试剂 方法
A 溴苯(溴) NaOH溶液 分液
B 乙烷(乙烯) H2 催化剂/加热
C 甲烷(乙烯) 溴水 洗气
D 乙醇(水) CaO 蒸馏
A.A B.B C.C D.D
5.下列有关粒子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 B.的球棍模型:
C.的结构式:CH2=CH2 D.的结构式: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理解错误的是
A.电子式可以表示甲基,但不能表示CH
B.比例模型既能表示甲烷分子,也能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C.C2H4O2可以表示乙酸、甲酸甲酯等物质
D.离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32S2-,也可以表示34S2-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时间高温蒸煮可杀死“甲流”病毒
B.可用氢氟酸溶蚀玻璃生产磨砂玻璃
C.5G、6G技术离不开制备光缆的晶体硅
D.石灰石是制造玻璃和水泥的主要原料之一
8.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重水的分子式:H218O
B.质量数为34、中子数为18的核素:S
C.甲醛的电子式:
D.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
9.一定条件下,下列厨房用品的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不能水解的是( )
A.小苏打 B.食醋 C.淀粉 D.植物油
10.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中的碳碳键是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结合
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1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就酿成了酒
C.植物油属于酯,汽油的主要成分属于烃
D.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
12.下列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
B.甲苯与Cl2的取代反应:+Cl2+HCl
C.用苯乙烯合成聚苯乙烯:nC6H5CH=CH2
D.合成乙酸乙酯: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3.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①与 ②O2与O3
③CH3CH2CH2CH3与
④H2O与D2O
⑤CH3CH2CH2CH2CH3与CH3CH(CH3)CH3
⑥C60与C70 ⑦ 与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
(4)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
14.乙烯、乙炔属于不饱和链烃,易起加成、聚合、氧化反应。
完成下列填空:
(1)乙烯分子中的官能团是____。
(2)能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是___(填写编号)。
a.溴水 b.氧气 c.氯化氢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乙烯和氢气的加成产物为____。(写结构简式)
(4)写出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5)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15.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四价原理:碳原子位于第____周期第____族,原子的最外层有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碳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通常与其他原子以共价键结合;碳原子最外层有____个电子,一个碳原子可以和其他原子形成_____对共用电子对。
(2)碳原子的成键方式:碳原子之间可以通过一对、两对或三对共用电子对相结合,分别构成_____、_____、____;碳原子之间可以通过共价键彼此结合形成____,也可以形成____。
16.选择完成下列实验的装置。
(1)分离水和植物油,选用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用乙酸、乙醇和浓硫酸制备乙酸乙酯,选用____________。
(3)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制取NH3,用____________ 。
17.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以下装置进行不同的实验。其中a为用于鼓入空气的气囊,b 为螺旋状铜丝,c中盛有冰水。
(1)若用A装置做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则还需连接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该装置中应加入试剂____________。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A装置试管中除加入反应液外,还需加入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欲做乙醇氧化成乙醛的实验,则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再用制得的乙醛溶液进行银镜反应,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向试管中滴入3滴乙醛溶液
②一边振荡一边滴入2%的稀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③振荡后放入热水中,水浴加热
④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 mL 2%的AgNO3溶液
18.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中模拟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
(1)设,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2)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体流速;②使气体均匀混合;③_______。
(3)D装置的石棉中均匀附着KI粉末,其作用是_______。
(4)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球形漏斗作用是_______。
(5)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的主要成分可能是_______(填编号)。
A. B. C. D.
19.农村推广使用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有利于环境保护。已知:通常状况下,1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890kJ热量。该状况下,燃烧160g甲烷。试计算:
(1)生成的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
(2)放出的热量_______。
20.0.2mol有机物A和0.5mol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的产物为CO2、CO和H2O。产物经过浓H2SO4后,质量增加10.8g;再通过灼热的CuO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3.2g;最后气体再通过碱石灰被完全吸收,质量增加17.6g。
(1)试推断该有机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2)若0.2mol该有机物恰好与4.6g金属钠完全反应,试确定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3)试写出A的不与金属钠反应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
21.(1)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6, 该烷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完全燃烧0.1 mol某烃,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浓碱液,实验结束后,称得浓硫酸增重9g,浓碱液增重17.6g。该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并写出其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150℃ 和101 kPa的条件下,某气态烃和一定质量的氧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完全反应后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气体体积缩小了,则该烃分子内的氢原子个数___________ (填序号)。
A.小于4 B.大于4 C.等于4 D.无法判断
22.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
信息:①原子半径:A物质 比例模型图 存在或性质
甲 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所有生命体生存的重要资源,约占人体体重的三分之二
乙 无色,无气味并且易燃。是常见的一种基础能源
丙 有强氧化性的弱酸,有漂白性,可用于消毒杀菌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元素符号是___;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甲的电子式是___。
(2)丙可由D元素的单质与物质甲反应得到,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D所在周期中,E元素的单质还原性最强,则E的单质与甲反应后的溶液呈___(填“酸”或“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___。
(3)①A、B、C元素可组成多种化合物。由A、C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丁,其产量常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则实验室中可用来除去乙中少量丁的试是___。
②A、C组成的化合物中,化学式为C2A6,该物质与D的单质发生反应的类型___,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___。
参考答案:
1.A
A.单质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和光电转换材料,常用于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故A正确;
B. 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75%,故B错误;
C.合成纤维是有机合成材料,不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
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分子量小于一万,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2.A
可燃冰释放出的气体成分为甲烷;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A符合题意;
B、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B不符合题意;
C、裂解气主要是甲烷及碳二至碳五烯烃和烷烃,还有氢气、少量炔烃、硫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分及惰性气体等杂质,C不符合题意;
D、焦炉煤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和甲烷,另外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C2以上不饱和烃、二氧化碳、氧气、氮气,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3.B
A. 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A错误;
B. 蔗糖是一种二糖,分子式,B正确;
C.球棍模型中,用大小不同的小球和短棍分别表示原子、共价键,乙烯的球棍模型,C错误;
D. 乙醛的官能团为、乙醛的结构简式,D错误;
答案选B。
4.B
A.溴与NaOH反应后,与溴苯分层,然后分液可分离,故A正确;
B.不能确定乙烯的含量,易引入新杂质H2,故B错误;
C.乙烯与溴水能够发生加成反应,而甲烷不能,洗气可分离,故C正确;
D.乙醇与生石灰不反应,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不挥发的氢氧化钙,然后蒸馏可分离,故D正确;
故选B。
5.D
A.H2O是共价化合物,中心原子是O,O原子和H原子之间共用1对电子,其电子式为,故A错误;
B.小球和小棍表示的模型为球棍模型,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半径大于H,其比例模型为,球棍模型为,故B错误;
C.乙烯分子含有1个C=C、4个C-H,为平面形结构,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2=CH2,故C错误;
D.CO2是直线形分子,中心原子是C,含有C=O键,其结构式为O=C=O,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6.B
A.电子式可以表示甲基,但不能用来表示CH,A正确;
B.原子半径:C<Cl,该比例模型不能表示四氯化碳分子,B错误;
C.C2H4O2可以表示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等物质,C正确;
D.离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32S2-,也可以表示34S2-,因为两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相同,只是中子数不同,D正确;
答案选B。
7.C
A.长时间高温蒸煮可使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病毒,故A正确;
B.氢氟酸能和二氧化硅反应,可用氢氟酸溶蚀玻璃生产磨砂玻璃,故B正确;
C.二氧化硅可以用来制备光缆,故C错误;
D.水泥制造的原理是对石灰石、粘土等原料进行破碎、混合、烧制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石灰石是制造玻璃和水泥的主要原料之一,故D正确;
故选C。
8.B
A.重水是由氘()和氧()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式为:D2O,A项错误;
B.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知该核素的质子数=34-18=16,则该元素为S元素,该核素可表示为:S,B项正确;
C.甲醛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形成碳氧双键(C=O),故甲醛的电子式应为:,C项错误;
D.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可反映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突出结构特点,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D项错误;
答案选B。
9.B
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溶于水时能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故A不选;
B.食醋易溶于水,发生部分电离,溶液显酸性,不能发生水解,故B选;
C.淀粉是多糖,在硫酸作用下能够水解生成葡萄糖,故C不选;
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能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或盐和甘油,故D不选;
故选B。
10.B
【解析】由比例模型可知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别为甲烷、乙烯、苯、乙醇。
A.甲烷的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项错误;
B.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B项正确;
C.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C项错误;
D.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D项错误;
答案选B。
11.C
A.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在酒曲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故B错误;
C.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汽油的主要成分属于烃,故C正确;
D.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合成纤维的成分不是纤维素,故D错误;
选C。
12.B
A.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化学方程式:,故A错误;
B.甲苯与Cl2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Cl2+HCl,故B正确;
C.用苯乙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苯乙烯:nC6H5CH=CH2,故C错误;
D.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乙酯和水,化学方程式: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故D错误;
答案选B。
13.(1)①
(2)②⑥
(3)③
(4)⑦
(1)与为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故选①;
(2)O2与O3、C60与C70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②⑥;
(3)CH3CH2CH2CH3与的分子式均为C4H10,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选③;
(4)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其二溴取代只有一种结构, 与 属于同一种物质,故选⑦。
14. 碳碳双键 ac CH3CH3 nCH2=CH2 CaC2+2H2OCa(OH)2+CHCH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2)乙烯能与溴、HCl发生加成反应,分别生成1,2-二溴乙烷、氯乙烷;
(3)乙烯和氢气的加成产物为乙烷;
(4)多个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
(5)实验室通常用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取乙炔;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
(2)乙烯能与溴、HCl发生加成反应,分别生成1,2-二溴乙烷、氯乙烷,与氧气、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答案为ac;
(3)乙烯和氢气的加成产物为乙烷,其结构简式为CH3CH3;
(4)多个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方程式为nCH2=CH2;
(5)实验室通常用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HCH↑。
15.(1) 2 IVA 4 4 4
(2) 碳碳单键 碳碳双键 碳碳三键 碳链 碳环
【解析】略
16. ② ① ③
(1)植物油不溶于水,分离水和植物油应选用分液装置;
(2)在浓硫酸做催化剂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酯化反应的反应物都是液态,实验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
(3)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共热反应制备氨气,制备氨气的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时有水生成,试管口应向下倾斜。
(1)植物油不溶于水,分离水和植物油应选用分液装置,②为分液装置,故答案为:②;
(2)在浓硫酸做催化剂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酯化反应的反应物都是液态,实验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则①为用乙酸、乙醇和浓硫酸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故答案为:①;
(3)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共热反应制备氨气,制备氨气的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时有水生成,试管口应向下倾斜,则③为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制取NH3的装置,故答案为:③。
【点睛】物质制备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酯化反应的反应物都是液态和制备氨气的反应物都是固体是选择装置的关键,也是解答关键。
17. D 饱和碳酸钠溶液 碎瓷片 ABC ④②①③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需要用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来接收生成物。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中,可以用A装置制备乙醇蒸气,B装置是催化氧化装置,C装置是收集乙醛的装置。银镜反应的实验中,要先配制银氨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乙醛溶液,最后水浴加热。
(1)若用A装置做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为了收集乙酸乙酯并防止倒吸,需要用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故需要连接D装置,不能用连接E;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A装置液体加热沸腾需要加入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暴沸;
(2)做乙醇氧化成乙醛的实验,需要提供乙醇蒸气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冷却得到液体乙醛,因此,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C;乙醛溶液进行银镜反应的实验步骤有:先制取银氨溶液,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氨水至变色沉淀全部溶解得到银氨溶液,滴入乙醛溶液在水浴中加热反应观察银镜现象。因此,该实验的顺序是④②①③。
18.(1)X≥4
(2)干燥混合气体
(3)吸收未反应的氯气
(4) 吸收氯化氢,制备副产品盐酸 防止倒吸
(5)AB
装置A中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Cl2,Cl2经装置B中的浓硫酸干燥后,和装置B中通入的甲烷混合后进入装置C,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烃和HCl;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碘化钾氧化为碘单质,通过装置D中石棉上的KI吸收未反应的氯气,最后生成的HCl溶于水生成盐酸,与有机物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据此分析解答。
(1)
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反应特点是1mol氯气可取代1molH原子生成1molHCl,所以1mol甲烷完全被取代需要4mol氯气,设=X,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应保证甲烷被完全取代,氯气应过量,即X≥4;
(2)
根据题给信息及装置图可知B装置的作用为吸收CH4及Cl2中的水分,同时使Cl2与CH4混合均匀,并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流速度及比例;答案为控制气流速度,均匀混合气体,干燥混合气体,故答案为:干燥混合气体;
(3)
KI可以还原氯气,从而吸收未反应的氯气;
(4)
本实验中需要利用取代反应的副产品制备盐酸,所以装置中最后剩余的氯化氢气体需要用水吸收而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防止污染环境,且氯化氢易溶于水,因此使用倒置的漏斗可防倒吸,故答案为:吸收氯化氢,制备副产品盐酸;防止倒吸;
(5)
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可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氯化氢,过量的氯气被D装置吸收,氯化氢被E装置吸收,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为液态,留在E装置中,尾气中应含有没有反应的甲烷和生成的一氯甲烷,故答案为:AB。
19. 224L 8900kJ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据反应可知,1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890kJ热量,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为1mol;160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0mol,10mol甲烷完全燃烧后放出热量为10mol×890=8900kJ,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为10mol,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10mol×22.4L/mol=224L。
故答案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24L;放出的热量为8900kJ。
20. C2H6O CH3CH2OH CH3OCH3
由有机物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求有机物的分子式,再据其特性推断其结构简式。
(1)浓H2SO4增重10.8g,得n(H2O)=10.8g÷18g·mol-1=0.6mol;灼热的CuO减轻3.2g,根据反应CO+CuOCu+CO2,则n(CO)=3.2g÷16g·mol-1=0.2mol,同时生成n(CO2)=0.2mol;碱石灰增重17.6g,则CO2总量n(CO2)=17.6g÷44g·mol-1=0.4mol,故有机物燃烧生成的n(CO2)=0.2mol;n(有机物):n(C):n(H):n(O)=0.2mol:(0.2mol+0.2mol):(2×0.6mol):(0.6mol+0.2mol+2×0.2mol-2×0.5mol)=1:2:6:1,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6O。
(2)0.2mol该有机物恰好与4.6g(0.2mol)金属钠完全反应,则A分子中有1个羟基,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3)A的不与金属钠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是CH3OCH3。
21. C16H34 C4H10 CH3- CH2- CH2- CH3、 CH3- CH (CH3) - CH3 A
(1)烷烃的通式为CnH2n+2,所以有12n+2n+2=226,解得n=16,所以分子式为C16H34;
(2)烃类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浓硫酸的增重即为生成水的量,所以烃中n(H)= 2n(H2O)=1mol,浓碱液的增重即为生成的CO2的量,所以烃中n(C)= n(CO2)==0.4mol,烃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以一个烃分子中含4个C原子,10个H原子,化学式为C4H10,可能的结构简式为CH3- CH2- CH2- CH3或CH3- CH (CH3) - CH3;
(3)设烃的化学式为CxHy,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xHy+(x+)O2→点燃 xCO2+H2O,150℃ 和101 kPa的条件下水为气态,根据题意可知(1+ x+)>x+,解得y<4,即该烃分子内的氢原子个数小于4,故选A。
22. H 第二周期第IVA族 Cl2+H2O=H++Cl-+HClO 碱 .NaOH=Na++OH- Br2的CCl4溶液 取代反应 C2H6+Cl2→C2H5Cl+HCl
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信息②中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甲、乙、丙三种分子,甲分子为V形结构,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所有生命体生存的重要资源,约占人体体重的三分之二,故甲为H2O,乙为正四面体结构,无色无味而易燃,是常见的一种基础能源,乙为CH4,丙分子有3个不同的原子,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消毒杀菌,丙应是HClO,再根据信息①原子半径大小:A<B<C<D可得,A为H元素、B为O元素、C为C元素、D为Cl元素。
由分析知:A为H元素、B为O元素、C为C元素、D为Cl元素;甲为H2O、乙为CH4、丙为HClO;
(1)A的元素符号是H;C为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IVA族,甲为H2O,电子式是:;
(2)丙(HClO)可由D(Cl)元素的单质与物质甲反应得到,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D(Cl)所在周期中,E元素的单质还原性最强,而E为Na,则E的单质与甲(水)反应生产NaOH溶液,发生电离:NaOH=Na++OH-,溶液呈碱性;
(3)①由H、C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丁,其产量常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则丁为乙烯,在实验室中利用Br2的CCl4溶液可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②化学式为C2H6,为乙烷,在光照条件下,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其中生成CH3CH2Cl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H3+Cl2 C2H5Cl+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