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26 忆读书
冰心 (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代表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小桔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小说《超人》《陶奇的暑假日记》等。
出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 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笔名由来
默读要求
(1)想一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的?圈出表示读书顺序的词语。
(2)思考: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的切身体会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围绕“忆”梳理作者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梳理信息的。
作者七岁时开始读《三国演义》,后来又读了《水浒传》《荡寇志》,十二三岁时读《红楼梦》,中年以后再读《红楼梦》,1980年后读了《西游记》《封神榜》和现代文艺作品。
圈画法,用不同的符号圈画出时间、书名,以及作者的感受等关键词。
列表法,把找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归纳法,把信息归纳成几句话,批注在相应的段落旁。
列时间轴,将作者的经历串成清晰的一条线索。
归纳梳理信息的方法:
舅舅 斩断 凯旋 诸葛亮
水浒传 着力 鲁智深 地煞
我会认
日寇 贾府 万卷 书刊
繁琐 栩栩 呻吟 某年
我会认
期望,等待。
期待:
知道得片面,理解得肤浅。
一知半解:
把各方面的情况总括起来说。
总而言之:
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间。
消遣:
形容呆板枯燥,一点意味或者趣味都没有。
索然无味:
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不能自已: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谈读书的好出的。
1.作者指导儿童的读书方法是什么?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波浪线标画出文中谈到读好书的句子,并在文章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悟。
既然读书好、要多读书,是不是读书不用选择,什么书读了都有好处呢?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我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梳理第1~7自然段要点,与同学交流作者认为好书的标准是什么。
故事情节吸引人、令人废寝忘食去读的书。
人物个性鲜明的书。
越读越有味的书。
让人明白做人道理的书。
结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谈谈你对读书的体会。
(2)现在是信息时代,作为当代中学生,阅读面一定要宽,各类图书都要有所涉猎,不能只满足于读课内的书,那样视野太狭窄了。所以我认为多读书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也要广。
(1)我和文章的作者有同感,我觉得多读书对写作确实有好处,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语言的熏陶,写法的借鉴,使我的文章能有新颖独到之处。
按时间顺序写 一般注意三点:
1.交代清楚时间推移的顺序;
2.注意挑选在这一段时间内最有意义、最有典型的是来写;
3.不能把时间写乱。
写作方法
你认为读书还有哪些好处。
书里面有许多有趣的人和故事,给我带来的很大的快乐。通过读书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还可以积累词句,提升写作水平。
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作家冰心这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用在了读书和写作上,说明她对读书有着孜孜不倦的精神。读书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素养。当我感到孤独寂寞时,书的陪伴让我感到充实;当我感到困惑时,书就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一路向前。
学了《忆读书》一文,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以“书”为话题试着写一篇文章。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