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1 21:0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泊车(bó)   船舶(bó)
粳米(gěng) 心肌梗塞(gěng)
B.淤泥(yū) 籼稻(xiān)
分蘖(niè) 雕栏玉砌(qì)
C.拙劣(zhuō) 贬斥(biǎn)
伉俪(háng) 引吭高歌(kàng)
D.宿敌(sù) 星宿(xiù)
恰当(dāng) 螳臂当车(d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饥馑  屏气静神  直抒胸意  礼仪之邦
B.前景 义无反顾 身心俱疲 无与轮比
C.瞩目 在所不计 刻骨铭心 无可辩驳
D.捍卫 变本加厉 风餐露宿 挑肥捡瘦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袁隆平以“杂交水稻之父”的美名誉满天下,无形资产评估超过1 000亿,可当他面对共和国总理时,却直言不讳地申请2 000万的科研经费。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为了“杂交水稻”的科研,他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他精通田间地头的每一样活计,一身泥土气息,却是地地道道的城里知识分子出身。他是位逢开会就请假的全国政协常委,生活中却是个率性而为,打排球、游泳、下棋、打牌、拉小提琴样样精通的“老顽童”,随便走到哪里,都是个炙手可热的嘉宾。
A.誉满天下        B.直言不讳
C.挺身而出 D.炙手可热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的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B.袁隆平对真理的发现,使他不可避免地要向国际知名的权威和他们的权威结论发起挑战。
C.袁院士对当今一些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表示担忧,他认为这样学习的学生可能会高分低能。
D.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民以食为天”。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①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
②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③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④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A.②③④①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杂交水稻之父
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盛会,座无虚席。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英文字。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诚友谊和温暖。想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土老帽儿,把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袁隆平内心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
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博士开玩笑说:“您今天这样‘突然袭击’,大张旗鼓地‘贩卖’我,可真叫我有点措手不及呀。”“我就是特意要给您一个惊喜呀!”“可我1980年第一次应邀来合作研究时,您竟然给我定了个每月800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袁隆平笑着说。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1 750美元,他才留了下来。
“哈哈,您还记得那件事哪!说实话,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这里给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们丢份。加上那时我们毕竟还没有亲眼见过成功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所以给您定工资估计为您在国内的10倍,想来您该可以接受。没想到您还很有气派!而第二年我们就看到中国政府给您颁发了科技特等发明奖,而且您的伟大成果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所以我们后来一直为那件事感到惭愧。今天,也算是我们正式为您正名吧!”
“哈哈,原来阁下您也曾亲自参与歧视我的‘勾当’啊!坦率地说,我们在国内是从来不争经济利益的。可是,到了您这里,拿多少钱可就关系到中国科学家的尊严了,所以我一定要跟您‘斗争’到底啊。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作‘不打不相识’。这就像我们国际科技界的朋友们,实际都是同一阵地上的竞争对手。但是也正因为在同一阵地上竞争,才有机会成为朋友啊!我和您一见面就‘打了一仗’,所以我们的友谊也将更加长久。是不是 ”袁隆平说。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不仅有助于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为此,他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院长西瑟罗纳先生介绍袁隆平当选的理由是:“袁隆平先生发明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 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说“邓小平送来了好政策,袁隆平送来了好种子”,他专门花钱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些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你们不要见识短浅。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的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来,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 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 ”
(摘编自庄志霞《袁隆平传》)
6.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他主持召开的一次国际水稻科技界会议上的隆重推介,使袁隆平作为世界著名水稻专家而广为人知。
B.袁隆平因为发明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
C.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为了感谢袁隆平给他送来了好种子,专门花钱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D.袁隆平的研究生经他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为了成为超过老师的杰出学者,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
E.本文通过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博大胸怀以及勇于探索、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7.尽管被国际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内心却“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这是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
8.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见识短浅”。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
陈芳 董瑞丰 刘宏宇
“天眼”之父南仁东,2017年11月17日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4年,8 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调试期的“天眼”已经一口气发现多颗脉冲星,成为国际瞩目的宇宙观测“利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天眼”与“天宫”、“蛟龙”、大飞机等一起,被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
南仁东来不及目睹。但他执着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天眼”:一个国家的骄傲
看似一口“大锅”,“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随着“天眼”的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
20多年前,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
1993年,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此召开。科学家们提出倡议: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会后,南仁东极力主张中国科学家启动“天眼”项目。
“天眼”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工程 在“天眼”馈源支撑系统高级工程师杨清阁的印象里,这个工程大到“漫山遍野”。这又是一个多细的工程 “600多米尺度的结构,馈源接收机在天空中跟踪反射面焦点的位置度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杨清阁说,“南老师做的事,就是带领我们用漫山遍野的设备和零件建起这口精密的‘大锅’。”
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可他说:“我得回国。”
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扛起这个责任。这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也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
72岁的“天眼”工程高级工程师斯可克回忆:“南仁东总跟我说,国家投入10多亿元搞这个望远镜,如果因为质量问题或者工程延期导致停工,每天损失将达50万元。花了这么多钱,如果搞不好,就对不起国家。”
执着:为“天眼”燃烧20多年人生
从1994年到2005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没有路,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挪过去。
一次,南仁东下窝凼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他曾亲眼见过窝凼里的泥石流,山洪裹着沙石,连人带树都能一起冲走。南仁东往嘴里塞了救心丸,连滚带爬回到垭口。
“有的大山里没有路,我们走的次数多了,才成了路。”“天眼”工程台址与观测基地系统总工程师朱博勤回忆,十几年下来,综合尺度规模、电磁波环境、生态环境、工程地质环境等因素,最终在391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大窝凼。
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易。许多工人都记得,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为亲自测量工程项目的误差,南仁东总会丢下饭碗就往工地上跑。
“发文章和研发科学重器比较,哪个对科技的实质进步更重要,我选择后者。”南仁东总是这样说。
“20多年来他只做这一件事。”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说,“天眼”项目就像为南仁东而生,也燃烧了他最后20多年的人生。
寻梦:探索科学未知无止境
对待科学研究,南仁东无比严肃和严谨。“天眼”没有哪个环节能“忽悠”他,任何瑕疵在他那里都过不了关。
工程伊始,要建一个水窖,施工方送来设计图纸,他迅速标出几处错误打了回去。施工方惊讶极了:这个搞天文的科学家怎么还懂土建
“南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他要吃透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学生甘恒谦说,“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是选择‘天眼’还是多活10年,他还是会选择‘天眼’。”
他一心想让“天眼”尽快建成启用。“天眼”的英文名字FAST,正是“快”的意思。
在南仁东看来,“天眼”建设不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源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如果将地球生命3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年,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分钟诞生了地球文明,而在最后一秒钟人类才摆脱地球的束缚进入广袤无垠的太空。”南仁东的心中,总是藏着许多诗意的构想。
“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这是他留给人世间的最后思考。
(有改动)
9.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电波环境不断恶化对人类有效接收外太空讯息的干扰越来越大,南仁东响应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的建议,提出“天眼”项目研发主张。
B.与美国“凤凰”相比,“天眼”巡天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可接收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而“天眼”的快速落成得益于众多国际天文学专家的参与。
C.“天眼”结构庞大,精密度高,项目工序繁杂,在选址、论证、立项、建设过程中,南仁东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亲自把关,以避免出现任何瑕疵。
D.文章围绕“时代楷模”这一主题,依托“天眼”项目的研发展开叙述,旨在凸显南仁东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勇攀高峰。
10.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部分通过阐述“天眼”对于天文学研究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表达对南仁东勇于献身科学的无比崇敬之情。
B.“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是南仁东追求理想的真实写照,诗化的语言为充满艰辛的科学研究赋予了浪漫和温情。
C.文中多处引用南仁东的原话和他人的评价,既有利于刻画南仁东朴实而伟大的形象,又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D.文章按“天眼”的研发建设过程划分写作板块,依次串联起三个小标题,内容上构成递进关系,使文章一步步走向深入。
11.南仁东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科学家认为,量子计算机将会成为未来科技的引擎。由于量子有一种“叠加”的特性,量子计算也就具备了并行的能力,即可以实现同步计算。(      )。那么一些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大规模计算难题将      。以大数因数分解为例,经典计算机分解300位的大数需要15万年,万亿次量子计算机分解这个大数,则仅需1秒钟。
量子计算机将可能颠覆你的未来生活。它可大大简化地面和空中交通控制的工作量,在      的城市公路网中,量子计算机能同时计算所有路线的长度和道路拥堵,迅速筛选出最佳出行路线;它还可以对空中交通模式进行复杂分析,进行更高效的飞行调度。量子计算机还可以用来设计新型武器,制定新的作战战略,让军用机器人更快地作出决定,更准确地采取行动,比敌方机器人      。此外,随着信息科技日益走向智能化,更安全的量子通信也      ,成为未来保障信息安全的“护卫舰”。由此可见,量子计算机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令人向往。
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利用叠加原理,其计算能力也随可操纵的粒子数呈指数增长
B.计算能力之所以随可操纵的粒子数呈指数增长,是因为利用了叠加原理
C.量子计算机计算能力若想呈指数级上升,就必须操纵更多的量子
D.当可操纵的量子数量增多,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就会呈指数级上升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蹴而就  纵横交错  棋高一着  水到渠成
B.一蹴而就 纵横捭阖 技高一筹 水到渠成
C.迎刃而解 纵横交错 棋高一着 应运而生
D.迎刃而解 纵横捭阖 技高一筹 应运而生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量子计算机能同时计算所有路线的长度,避开道路拥堵,迅速筛选出最佳出行路线
B.量子计算机能迅速筛选出最佳出行路线,同时计算所有路线的长度,避开道路拥堵
C.量子计算机能同时计算所有路线的长度,以避免拥堵,迅速筛选出最佳出行路线
D.量子计算机能回避道路拥堵,同时计算所有路线的长度,迅速筛选出最佳出行路线
15.下面是某大学生写给一位大学教授的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尊敬的教授:
我叫刘云亭,愚兄刘风亭是您从前的学生,他对您的人品学识赏识有加,使我对您仰慕已久,希望您有幸收我为徒。您的几部著作我已全部购买惠存,今寄上论文一篇,恭请拜读,不胜感激!
刘云亭敬上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
前进路上,艰难困苦是“灭顶石”还是“垫脚石”,①              ,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稻,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说到底都是一个屡败屡试、愈挫愈奋、不断“顶住”的过程。成功路上,不仅要看能否吃得了“坐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②                 。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困难时选择“顶住”,一个个失败、挫折和困难,③                。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和蔼(ǎi)   秤盘(chèng)   熙熙攘攘(rǎng)
B.甜腻(nì) 倾听(qīng) 包捆结实(jiē)
C.质问(zhì) 粘满(nián) 精神抖擞(sǒu)
D.吆喝(yāo) 够呛(qiàng) 全力以赴(fù)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周围的顾客不约而同地笑起来,赞扬张秉贵比当妈妈的想得还周到。人们常用体贴入微来形容张秉贵的服务态度。
B.我们售货员一进柜台,就要像解放军战士进入战斗岗位那样,把自己的事情放一边,全神惯注地去为人民服务。
C.一次,有位农民顾客来买两块桃苏,张秉贵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让这位顾客等了很长时间。顾客生气地质问他:“你是不是嫌我买得少,看不起我 ”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张秉贵。
D.张秉贵去东风市场一家饭馆吃夜宵。这里已经坐无虚席,他买了一盘炒面站着吃起来。突然,厨房里有位大师傅,举着凳子一边吆喝着闪道,一边朝他走来。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用“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这10个字,来赞扬张秉贵的服务态度。每天,老张从早晨穿上工作服进入柜台,到晚上送走最后一位顾客,每分钟都是        。你看,他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脚、脑这6部“机器”同时开动,他抬头售货,及时发现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顾客,随时    顾客的要求和意见,不断解答顾客的    ,还要不停地拿糖、过磅、包包、打捆,同时用心算代替算盘。
A.全力以赴  聆听  询问
B.全力以赴  倾听  询问
C.竭尽全力  倾听  咨询
D.竭尽全力  聆听  咨询
4.下面画线的语句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为了当好顾客的参谋,他费了不知多少心血去熟知柜台里自己的商品。公休日,他到糖果厂去参观访问,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下班后,他又到医院向医生学习各种糖果的营养知识;卖糖果时,他虚心向爱吃糖的顾客了解各种人吃糖的习惯和各种糖果的味道。
A.他费了不知多少心血去熟知自己柜台里的商品。
B.他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去熟知柜台里自己的商品。
C.他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去熟悉柜台里自己的商品。
D.他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去熟悉自己柜台里的商品。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大楼”的记忆
徐 涵
每个城市的人们都有一段关于繁华的记忆,这样的记忆通常与一条商业街或者一个商店有关。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北京一家曾经最熟悉的商场,虽然它一直在我的身边,但我已经近10年没有走进它了。当我再踏进它的大门时,里面的变化竟然让我感到些许的兴奋与震撼。这个商场就是北京市百货大楼,北京人都亲切地称它“大楼”。
北京人熟悉“大楼”。20世纪50年代“大楼”开业时曾经拍了一部纪录片,北京市百货大楼展现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北京人喜欢“大楼”,几代人对这里都有着关于时尚的美好回忆。不仅是北京人,在那个年代,外地人到了北京都会尽量挤出时间逛“大楼”。从辽宁一个小城来到北京工作的夏先生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他小时候,邻居叔叔从北京市百货大楼买回一双皮鞋,每逢有人注意到叔叔的皮鞋,这位叔叔都会大声地告诉别人,这是从北京市百货大楼里买的!如今夏先生已是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高管,全家住到了北京。虽然北京的高档商场很多,但夏先生每年拿到年终奖后,依然会到北京市百货大楼来购物,在他看来,把钱花在“大楼”放心、开心。
如果说北京人对“大楼”有感情,40岁以上的外地人对“大楼”有情结,那么30多岁的年轻人对“大楼”的认识则更加多元。一位在北京工作的青岛“80后”告诉我,她到北京后第一次逛街就是跑到百货大楼去买糖,她特别想看看张秉贵工作过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她对北京市百货大楼的认识是和这个人联系在一起的。的确,没有哪家商场能像“大楼”和“大楼人”这样有故事。在“大楼”一层有一个很安静的空间,这里是北京市百货大楼的“张秉贵纪念馆”,在城市最中心的地段中的最繁华的商场内为一个售货员建纪念馆,这在全世界可能也是独一份的。当然,这里纪念的不是一名普通的营业员,他曾经在这个商场里工作30多年,接待400万人左右,他不仅是全国劳模,而且做过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曾经是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人。
张秉贵和他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精神已经成为这座大楼的灵魂。20世纪80年代我在这里参加过商业劳动,就是在衣服组站柜台。我的师傅与我同龄,他高中毕业“接班”上岗,也姓张,看上去是个对啥都不在乎的北京小伙儿,刚开始时小张对顾客一直不冷不热,也没个笑脸,人少时还会借口上厕所去和伙伴们聊天儿。然而,有一次,一位外地农村来的顾客千挑万选半天才选中一套毛料女西装,准备去交钱时却问我厕所在哪儿,我有点不耐烦了,让他先去交钱取货。这时边上的小张师傅却白了我一眼,很体贴地给顾客指路,然后甩给我一句话:“人家可能是把钱缝在裤腰上,去厕所拿钱,这样的顾客多着呢。”这次他对顾客的态度让我很意外。这件事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原来张秉贵“一团火”精神已经潜移默化在一代代“大楼人”的心里,这也是历届管理层从未放弃努力的结果。百货大楼对营业员的要求的确与众不同,“大楼”非常注重“让顾客满意”。而这种满意,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事实上,这正是企业文化的传承。
有人说,现在是实体零售行业的严冬时期,企业面对着无数问题与压力,北京市百货大楼也一样。王府井百货集团建立这个“张秉贵纪念馆”,是希望把“大楼”这把“火炬”接力下去,“一团火”精神的传承可以帮助企业度过严冬。今天的北京市百货大楼在“新北京人”中已经有了年轻的“粉丝”,另外,北京市百货大楼还推出了手机支付,并且在做全渠道经营的筹划,“大楼”的创新一直没有停步。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像“大楼”这样的商场,和全球的零售企业一样,这些商场也在经历转型。任何一个传统行业都需要在新技术、新环境中进行各种创新与调整,需要与新的时代对接和融入,而传承下来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让企业有了不一样的底蕴,这样的企业才是时代的财富。
(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由城市的人们都有一段关于繁华的记忆起笔,使作者对北京市百货大楼的特殊情感有了与读者产生共鸣的基础。
B.文章以北京市百货大楼为中心来描写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展现了“大楼”所经历的繁华、问题和转型,表达了作者对传统行业的思考。
C.在文中作者叙述了“我”的师傅的服务态度,与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进行对比,意在突出20世纪80年代年轻人服务意识的缺乏。
D.文章语言平实朴素,如话家常,一个个小故事将“大楼”的顾客、服务员、管理者串联在一起,生活气息浓郁。
6.传统行业如何走出现实的困境 请结合文本概括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
7.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的百货大楼前,立着一尊雕像。人们竖起它是为了纪念一位普通的劳动者——张秉贵。张秉贵生前      在王府井百货大楼的糖果柜台担任售货员,他从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平凡而放松要求,而是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      提高服务质量。(      )。面对这种情况,张秉贵苦练工作技能,练出了称糖“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绝技,尽力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每逢节假日,张秉贵在柜台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但他始终面带微笑,热情地为每一位顾客提供耐心      的服务。他这种爱岗敬业,人们被誉为“一团火”精神。张秉贵虽然没有做出什么      的大事,但是他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地工作,为他人和社会作出了贡献,在平凡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样值得人们尊敬和颂扬。
8.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长期   想方设法   周到   惊天动地
B.长期 挖空心思 周密 翻天覆地
C.长久 想方设法 周到 翻天覆地
D.长久 挖空心思 周密 惊天动地
9.下列填入文段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柜台前顾客排起长队就是因为物资匮乏
B.当时张秉贵还是一个普通的售货员
C.当时社会物资匮乏,人们生活艰苦
D.当时因为物资匮乏,顾客常常要在柜台前排起长队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这种爱岗敬业的态度,人们被誉为“一团火”精神。
B.他这种爱岗敬业的态度,被人们誉为“一团火”精神。
C.他这种爱岗敬业,被人们誉为“一团火”精神。
D.他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人们被誉为“一团火”精神。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关系是外力和内力的关系。劳模精神是从外部影响每一位劳动者学先进、做先进,是引领每一位劳动者从平凡走向不平凡的外力;工匠精神则是从内部唤醒每一位劳动者不断成为最好的自觉,是激励每一位劳动者①            。如果说,劳模精神是超越别人的精神,因为劳模们正是超越了很多劳动者脱颖而出。那么,②               ,因为世上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工匠精神是让劳动者成为自己的“劳模”,劳模精神是让劳动者成为别人的“模范”。工匠精神点亮了自己的生命,③             。
12.以下是选自媒体的一段文字,请你认真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模辈出。这些劳模,无论是王进喜、倪志福、时传祥、张秉贵、雷锋、郝建秀、王林鹤,还是徐虎、王选、袁隆平、李素丽、宋鱼水、许振超、郭明义等,他们身上,都带有不同时代的烙印,都体现了一个时代劳动者的价值。社会学家艾君在《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一文中对“劳模”作了如下解释和评论:劳模,是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简称,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他认为,劳模精神折射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人之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思想与情愫。
(1)简要概括“劳模精神”的五个主要特性。
(2)用一句话概括出学习劳模的意义。
“探界者”钟扬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执着(zhuó)   胁迫(xié)     戛然而止(gā)
B.拯救(zhěng) 悲怆(chuàng) 跌宕起伏(dàng)
C.撰写(zhuàn) 负荷(hé) 巨大反差(chā)
D.倾向(qīng) 角色(jiǎo) 光鲜亮丽(x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1978年,湖北黄冈一所中学的大操场上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庆祝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即将入学,4名考上大学的同学胸前带着大红花,像英雄一般。
B.钟扬报到时,学校还没有过度房,临时给他找了一套系里别的老师提供的毛坯房。他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个连煤气、热水器都没有的房子,洗着冷水澡住了半年。
C.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D.在常见的新闻体裁中,通讯篇幅较长,能比较全面地报到新闻人物或事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2003—2017年,钟扬共撰写、翻译、审校了10本科普著作,其中不乏《大流感》这样的畅销书。“《大流感》这本书,内容        ,语言风格多变,钟老师对推敲文字        ,他会忽然在吃饭时        告诉大家他的译法,当然偶尔会被我们反驳,他也会欣然接受。”赵老师回忆。
对中小学生来说,钟扬可以称作“科学队长”了。他连续7年为全国中小学生义务多次进行形式多样的科普,任学校科学顾问。来自上海市实验学校的一位同学就深受他的感染。
“当时去听讲座,一下子就被钟教授生动的演讲吸引住了,从此我就成了年龄最小的学生,并开始跟随他学习科学……听他的课,你永远都不会感到无聊。(        )。”这位同学说。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包罗万象   乐在其中   得意扬扬
B.无所不包 其乐融融 得意扬扬
C.包罗万象 乐在其中 意气相得
D.无所不包 其乐融融 意气相得
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钟老师的指引,让我慢慢爱上了科学
B.在钟老师的指引下,使我慢慢爱上了科学
C.在钟老师的指引下,我慢慢爱上了科学
D.钟老师的指引,我慢慢爱上了科学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连续7年为全国中小学生多次义务进行形式多样的科普,任学校科学顾问。
B.他连续7年多次义务为全国中小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科普,任学校科学顾问。
C.他7年来连续多次为全国中小学生义务进行形式多样的科普,任学校科学顾问。
D.他连续7年多次为全国中小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义务科普,任学校科学顾问。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追记优秀共产党员、复旦大学教授钟扬
张 烁
大德曰生
你可知,一粒袁隆平教授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让我国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你可知,仅仅20多株被西方“植物猎人”引进的我国野生猕猴桃枝条,发展成了新西兰经济的支柱产业
你可知,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收集有全世界最多的豆科植物种子,一旦全球变暖,英国将占据粮食作物的基因优势
“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当下为人类建一处种子的“庇护所”。这个想法,终因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的结缘成为现实。自此,钟扬背起足有三四十斤重的双肩包,带着学生开启了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征程。
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 4 000 万颗种子,占到西藏高等植物的1/5。他的理想,是在未来10年间,收集西藏植物的1/3以上,如果有更多人加入,也许30年就能全部收集完……
“最好的植物学研究,一定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做出来的。”钟扬有些“傲娇”地与学生共勉,这也成为他一生大写的标注。
党员本色
经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让钟扬的身体频发警报。2015年5月2日,51岁生日当晚,他突发脑出血,血管中流出的殷红鲜血化作CT片上大块惊人的白斑。从医院出来,医生给他规定了3条“铁律”:一是戒酒,二是吃药,三是绝不可再去西藏。担心钟扬的人们“舒了口气”:这个“钟大胆”,可以在进藏上消停消停了吧。
离开ICU刚半年,他又进藏了。开始不敢坐飞机,就辗转坐火车。怕在家人那里“落埋怨”,就偷偷一个人行动。很多人不解,他连命都不要了,到底想要什么 钟扬,他仿佛对一些人们热衷追逐的事从不在乎,又仿佛对一些人们不可理解的事格外执拗。
研究植物一辈子,万千植物中,钟扬最爱高原植物,它们在艰苦环境中深深扎根,顽强绽放……他曾深情写下这样的诗句:世上多少玲珑的花儿,出没于雕梁画栋;唯有那孤傲的藏波罗花,在高山砾石间绽放。这是高原植物的品格,也是钟扬,这个有着2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
先生之风
“教师是我最在意的身份。”钟扬说,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宝贵的种子,全心浇灌就会开出希望之花。这些年,除了为国家收集植物种子,钟扬倾注了巨大心血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们。
初始援藏,钟扬想为青藏高原盘点植物“家底”。漫长科考道路上,他慢慢意识到,这片神奇的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心中,也许会对未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于是,他想把西藏大学的“造血机制”建起来,打造最好的平台,把学科带到新高度。
事实上,钟扬的视野从没离开过下一代。“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要从小培养,现在让孩子们多一点兴趣,说不定今后就多出几个科学家。”谁能想到,一个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的大教授,每个月却坚持抽出两天去上海的中小学开科普课。多年来,钟扬以巨大热情投入科普教育中,参与了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建设,承担了自然博物馆500块中英文图文的编写工作,出版了3本科普著作和6本科普译著,每年主讲三十场科普讲座。钟扬,是有口皆碑的明星科普专家。
高原永生
2017年9月25日凌晨5时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为民族地区干部授课返程途中,钟扬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了53岁。
这就是那个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库,在青藏高原跋山涉水50多万公里,数次攀登至海拔6 000多米,收集了4 000多万颗种子、打响了“植物保卫战”的人吗 这就是那个不顾高血压、心脏肥大,坚持16年援藏,让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的人吗 这就是那个从教30余年,立志要为每个少数民族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的人吗
钟扬那带着湖南味的普通话依然回荡在耳边:“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下去,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
(摘编自201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扬走进西藏,最初是出于生物学家的使命感: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为人类建种子的“庇护所”。
B.钟扬托物言志,写诗赞颂藏波罗花深深扎根高原,能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绽放。这朵孤傲顽强的小花象征了他一生的生命品格。
C.在漫长的科考途中,帮助西藏大学建好生态学科,留下一支优秀科研团队,成为钟扬的新梦想、新目标。
D.钟扬艰苦援藏16年,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标题“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中的“种子”一语双关,既指他收集的种子和培养的学生,又指钟扬自己。
B.文章开头用袁隆平等三个事例强调了植物基因库在国家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这是钟扬成为科普专家的直接原因。
C.文中交代了钟扬突发脑出血和遭遇车祸去世的具体时间,这样精准的表述饱含了对钟扬离世的无限哀痛之情。
D.文中多次引用钟扬说过的话,直接表现了钟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塑造了钟扬的形象,使文章更加真实、准确、可信。
8.钟扬在植物学研究、共产党员的追求和教师的责任等方面有自己的价值观。请结合材料,探究在钟扬身上体现出的价值观与人生的关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当代毕昇:记两院院士王选
王光荣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被人们誉为“当代毕昇”。他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他主持开发的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占据国内99%的报业市场和90%的书刊(黑白)出版业市场,以及海外80%的华文报业市场,并打入日本、韩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1958年,王选教授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并留校在无线电系当了助教。在此后的3年里,王选一直在计算机硬件第一线上跌打滚爬。然而,1961年他却对自己的研究领域作了重大的调整,以他的话来说,是“从硬件转向软件,但不放弃硬件,而是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以探讨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
当问及调整研究方向的原因时,王选说:“当时我阅读了国外许多文献,50年代国外有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使我赞叹不已,同时不断问自己,为什么只能欣赏别人的成果,而不能有自己的创新思想 我试图寻找创造的源泉,即那些创新构思的背景,逐步领悟到程序和应用对硬件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软件,才算真正懂得计算机。后来的实践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软硬件两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是我能够承担激光照排系统研制的决定性因素。这一选择使我深切地体会到,跨领域研究是取得创新成果的重要因素,就像控制论发明者维纳说的那样‘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学科之间的无人空白区上去耕耘,最能取得丰硕成果’。”
1974年8月,我国制定了国家重点项目“汉字信息处理工程”(简称“748工程”)。北京大学从1975年开始从事其子项目“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究工作,王选作为技术负责人领导这一科研项目。他在调研了国际技术发展方向后于1976年作出决策:跨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光学机械式照排系统、欧美流行的第三代阴极射线管式照排系统,直接研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技术路线。
对于这一创造性想法,王选有他自己深刻的思考。经过对国内外状况细致的调查分析,他坚信数字式存储(第四代机)将代表技术发展的方向。科学研究有时可以采取这种迂回策略,用创新的设计,绕过按常规方式发展会遇到的巨大困难,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往往能够走出一条事半功倍的捷径。
(2)           
王选常说,科学研究本身带来的愉快是最大的报酬,是一种高级享受。几十年来,他淡泊名利,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
1975年王选开始研究激光照排时,正病休在家。为了解国外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动向,他常拖着病体到中国科技情报所查阅资料。当时条件很艰苦,没有项目经费。王选常为节省5分钱的公交车费,提前一站下车;为节省复印费,许多资料都是手抄。而在此后长达18年的科研道路上,王选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
但王选从来没有埋怨过生活,他深知科研的乐趣在哪里。他十分推崇这样一句话:“献身于科学研究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活,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到的不少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几十年的科研攻关,有三件事让王选教授兴奋不已:一是在攻克技术难关时,冥思苦想,几周睡不好觉,忽然一天半夜灵机一动,想出绝招,使问题迎刃而解。这种愉快和享受是难以形容的。二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广泛采用,这种成就感是金钱所买不来的,是最大的酬报。三是发现年轻的杰出人才并委之以重任。
(3)           
1993年,56岁的王选又一次作出了令人震惊的决定:退出科研第一线,全力扶持年轻人。他说:“今后看我贡献的大小,主要看培育出多少个年轻人。”
有些人开始又不理解了,人家60多岁的老人在一线搞科研的也很多,王选是不是想“见好就收” 但王选心里很清楚,他深刻地意识到并非每个领域的科学研究都欢迎年长者。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年轻人具有明显的优势。他说自己的两次创造高峰——1964年从事软硬件研究和1975年研制激光照排项目,分别只有27岁和38岁。
慧眼金睛,识千里良驹。在王选教授的培养下,一批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青年科学家走到了科研前沿。1993年方正研究院任命肖建国(36岁)、阳振坤(28岁)、汤帜(28岁)三位年轻人担任研究室主任。肖建国主持完成了第一个中文彩色报纸编排系统,汤帜提出并主持实现了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的新一代排版软件,而阳振坤博士也领导完成了国内第一个支持电子出版系统标准的栅格图像处理器。王选教授杰出的科技成就和人格魅力,感召了一大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正在为我国的计算机信息处理事业奉献着青春和才智。
(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9.人物通讯往往会选择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品格,本文主要择取了三个典型事件对王选院士进行了报道,请分别拟写小标题来加以概括。
(1)
(2)
(3)
10.同人物通讯《“探界者”钟扬》一样,本文也多处引用了主人公王选院士所说的话,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11.细节描写是人物通讯用来表现人物而采取的方法,课本中所选的三篇通讯都着力刻画了一些细节。请在《当代毕昇:记两院院士王选》一文中也找一处,并加以赏析。
12.新闻强调客观报道,但也时常会有一定的作者立场。请举例来说明本文所体现的作者立场,并简要阐释你对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的认识。
三、语言文字运用
13.请按提示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编者按文字进行压缩。
劳动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高频热词: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劳动教育不仅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要求。劳动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最厚实、最质朴、最关键的部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这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亦能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劳动却长期缺位,种种因素也导致劳动教育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该如何让青少年发现劳动之美、体验劳动乐趣、创造劳动价值、享受劳动成果,依然是一个待解难题,考验着教育者、家庭以及社会的智慧。
(1)从社会舆论角度看,劳动教育              。(不超过10个字)
(2)从学生发展角度看,劳动教育              。(不超过15字)
(3)从实施现状角度看,劳动教育              。(不超过10个字)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
在奇妙的植物王国,春天来临之时,有些植物先开花后长叶,①           ,还有些花叶同时生长,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植物的芽有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叶芽发育为枝和叶,花芽发育成花或者花序,混合芽则发育成既长叶又开花的枝条。而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与②              密切相关。如果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较低,叶芽所需温度较高,则先花后叶;如果花芽③           ,则先叶后花。而那些叶芽与花芽对温度要求相似的植物,花叶便会同时发育,形成花叶同现的景象。
1.答案:B
解析:A项,“粳”应读“jīnɡ”;C项,“伉”应读“kànɡ”,“吭”应读“hánɡ”;D项,“恰当”的“当”应读“dànɡ”,“螳臂当车”的“当”应读“dānɡ”。
2.答案:C
解析:A项,“直抒胸意”的“意”应为“臆”;B项,“无与轮比”的“轮”应为“伦”;D项,“挑肥捡瘦”中的“捡”应为“拣”。
3.答案:D
解析:“炙手可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望文生义。
4.答案:D
解析:D项缺少宾语,可在“民以食为天”后加宾语“的说法”。
5.答案:A
解析:看总领句,下面接的应该是②③,按时间顺序点明他的才能和品格,④承③,①接④。
6.答案:BE
解析:A项,错误在于袁隆平作为世界著名水稻专家而广为人知,并不仅仅是因为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他主持召开的一次国际水稻科技界会议上的隆重推介;C项,“感谢袁隆平给他送来了好种子”有误;D项,袁隆平的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的原因并不仅是要成为超越老师的学者,原因很多。
7.参考答案:斯瓦米纳森的推崇使他产生了对比联想;他尚未得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的承认;杂交水稻技术被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
8.参考答案: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国外一流的科研条件更有利于杰出人才的成长;一旦祖国有条件让他们发挥作用,他们也会随时回来。
9.答案:B
解析:B项,“而‘天眼’的快速落成得益于众多国际天文学专家的参与”错误。
10.答案:D
解析:从三个小标题看,文章是按照南仁东的精神品质来划分写作板块的。
11.参考答案:心系国家,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潜心科研,不甘平庸,敢为人先,心无旁骛,执着追求科学梦想。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甘为科学事业献身。严肃认真,治学严谨,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12.答案:D
解析:本题所给第1段着重阐述的是量子计算机卓越的计算能力。从所给四个选项来看,A项“利用叠加原理”,与前文有重复之嫌,用“其”代指量子计算机也稍显突兀;B项前后句是果因关系,重心在因上,即“叠加原理”上;C项强调的是“操纵更多的量子”;D项陈述对象是“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与文段话题一致,故从话题统一的角度来看,此题答案应为D项。
13.答案:C
解析:“迎刃而解”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纵横交错”形容事物互相交叉或情况错综复杂。“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棋高一着”,下棋时胜过对手一步。指棋艺超过对手。也比喻行事高明,胜人一筹。“技高一筹”指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等。“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水到渠成”指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第一个横线处说的是有了量子计算机,一些经典计算机无法计算的难题就会顺利得到解决,用“迎刃而解”恰当。第二个横线处后是“城市公路网”,用“纵横交错”恰当。第三个横线处是说让我方机器人胜过敌方机器人,用“棋高一着”恰当。第四个横线处所在句子是说更安全的量子通信随着信息科技日益走向智能化而产生,用“应运而生”恰当。故此题答案为C项。
14.答案:A
解析:本题画横线句子中“能同时计算所有路线的长度和道路拥堵”搭配不当,“计算”与“拥堵”不能搭配,可改为“能同时计算所有路线的长度,避开道路拥堵”。B项,语序不当,应先计算路线,避开拥堵,再筛选路线。C项,“计算所有路线的长度,以避免拥堵”不合逻辑,计算路线长度不能避免拥堵。D项,“回避道路拥堵”搭配不当,应改为“避开道路拥堵”,同B项一样语序不当。故选A项。
15.参考答案:“愚兄”改为“家兄”;“赏识有加”改为“非常钦佩”;删掉“有幸”;“惠存”改为“收藏”;“拜读”改为“指教”。
16.参考答案:①关键看能不能“顶住” ②还得看能否受得了“铁杵磨成针”的坚忍之苦 ③就会从“灭顶石”变为人生进步的“垫脚石”
1.答案:C
解析:C项,“粘满”的“粘”应读“zhān”。
2.答案:A
解析:B项,“惯”应为“贯”;C项,“苏”应为“酥”;D项,“坐”应为“座”。
3.答案:B
解析:“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竭尽全力”,耗尽所有力量。这里形容张秉贵工作自始至终投入,用“全力以赴”。“聆听”,听。“倾听”,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含有尊重的意思。此处体现张秉贵对顾客的尊重,用“倾听”。“询问”,征求意见;打听。“咨询”,询问;征求意见。但书面色彩较重,常用于重要问题的询问。此处应用“询问”。
4.答案:D
解析:画线语句有三处不当,“不知”应该放在“费了”之前;“熟知”与“商品”搭配不当,应换用“熟悉”;“自己”应放在“柜台”之前。
5.答案:C
解析:C项,作者意在说明的是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已经潜移默化在一代代“大楼人”的
心里。
6.参考答案:在新技术、新环境中进行各种创新与调整。与新的时代对接和融入。传承优秀的企业文化。
7.参考答案:“大楼”是“繁华”“时尚”“幸福生活”的标志,它见证了城市的繁华与时尚,人们在那里可以放心购物,憧憬未来幸福的生活。“大楼”让顾客满意的精神是企业文化的象征,它经历一代又一代员工的积淀,是企业的财富、灵魂。“大楼”是传统行业的见证者,它经历了繁华、问题和转型,并将浴火重生。
8.答案:A
解析:“长期”,①长时期,长时间;②属性词,时间长的,期限长的。“长久”,时间很长,长远。文中说的是张秉贵长时间担任售货员,应用“长期”。“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计(多含贬义)。“想方设法”,想尽办法。文中说的是张秉贵想尽办法提高服务质量,应用“想方设法”。“周到”,各方面都照顾到,不疏忽。“周密”,周到而细密。这里说的是张秉贵服务细致,照顾全面,没有细密的意思,应用“周到”。“惊天动地”,①形容声音特别响亮;②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翻天覆地”,①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②形容闹得很凶。文中说的是张秉贵没做什么伟大的事情,应用“惊天动地”。
9.答案:D
解析:根据后面的“面对这种情况”“尽力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可知,括号内陈述的应是张秉贵面对的具体情况,且这种情况会造成顾客等待时间很长,所以选D项。A项强调物资匮乏,B项强调张秉贵是普通售货员,C项强调人们生活艰苦,都与后文陈述的内容不衔接。
10.答案:B
解析: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爱岗敬业”后可添加“的态度”等;二是中途易辙且搭配不当,应将“被”放在“人们”前。A、D两项没有改正第二处错误,C项没有改正
第一处错误。
11.参考答案:①不断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的内力 ②工匠精神是超越自己的精神 ③劳模精神则照亮了别人的生命
12.参考答案:(1)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思想性(道德),教育性(学习)。(2)崇尚劳动光荣,体现劳动价值。
1.答案:B
解析:A项,“戛”应读“jiá”;C项,“荷”此处应读“hè”;D项,“角”此处应读“jué”。
2.答案:C
解析:A项,“带”应为“戴”;B项,“度”应为“渡”;D项,“到”应为“道”。
3.答案:A
解析:“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无所不包”指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多用于具体事物。“乐在其中”指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合乎语
境。“其乐融融”形容十分快乐、和睦的样子。“得意扬扬”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意气相得”形容志趣和性格极其相合,不能用于一个人。
4.答案:C
解析:注意陈述对象是“我”,以“我”的感受表现钟老师。
5.答案:B
解析:画线句存在语序不当的语病,比较四个选项,只有B项修改最全面。
6.答案:D
解析:文中有钟扬在上海开展科普教育的事例,在西部地区开展科普教育属于张冠李戴。
7.答案:B
解析:B项,三个事例“是钟扬成为科普专家的直接原因”强加因果。
8.答案示例:价值观是每个人的信念体系,它直接影响每个人的人生轨迹(理想追求、生存方式、道德品格和事业成就)。钟扬在事业追求上,胸怀天下,理想崇高,不怕吃苦。立志为祖国、为人类负责,建立种子的“庇护所”。钟扬作为共产党员,顽强执着,脚踏实地,不计荣辱。他深深扎根于艰苦环境,毫不畏惧,一生坚守他的人生追求。钟扬认为教师就要追求薪火相传,他倾注心血培育学生,热情投入科普教育。
9.参考答案:(1)跨领域研究,跨越式发展 (2)淡泊名利,献身科学 (3)扶植新秀,乐为人梯
10.参考答案:多次引用王选院士自己的话,可以更好地呈现其内心世界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人物通讯更具真实性,增添可读性,也可以避免陈述时的主观煽情。
11.参考答案:“为节省5分钱的公交车费,提前一站下车”“为节省复印费,许多资料都是手抄”,这些细节生动地表现出在科研的道路上,条件虽然艰苦,但王选院士选择了执着坚守与刻苦奉献。
12.参考答案:“几十年来,他淡泊名利,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但王选从来没有埋怨过生活,他深知科研的乐趣在哪里”“慧眼金睛,识千里良驹”“王选教授杰出的科技成就和人格魅力,感召了一大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等,这些都带着新闻报道者的立场。客观性与倾向性在新闻报道中能不能统一,关键在于新闻能不能尊重事实。很显然,本文选取的典型事例已告诉我们,这样的作者立场是合情、合理、可信的。
13.参考答案:(1)成为高频热词 (2)关涉青少年综合素质与身心健康 (3)推进困难
解析:语段共有五句话,前两句为一层,从社会舆论角度来说,关键信息为“劳动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高频热词”,据此概括出第一点;第三句为第二层,从学生发展角度来说,关键信息为“这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亦能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据此概括出第二点;第四、五句为第三层,从实施现状角度来说,关键信息为“导致劳动教育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据此概括出第三点。
14.答案示例:①有些先长叶后开花 ②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 ③生长所需温度比叶芽高
解析:第①处,前面是“先开花后长叶”,后面是“花叶同时生长”,根据前后语境进行推测,应填花和叶的生长顺序;第②处,根据后面语境“如果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较低,叶芽所需温度较高,则先花后叶”推测,应填“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第③处,分号前是“如果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较低……则先花后叶”,横线后“则先叶后花”,判断此处应该填“生长所需温度比叶芽高”。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