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 测试题(含解析)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 测试题(含解析)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02 09:5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利用质谱仪测得某未知物的结构
B.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C.可燃冰中甲烷分子和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D.臭氧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2.为了提纯表中所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均正确的是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己烷(己烯) 溴水 分液
B 淀粉溶液() 水 过滤
C 蒸馏
D 饱和溶液 分液
A.A B.B C.C D.D
3.有机物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将12 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所得的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碱石灰,浓硫酸增重14.4 g,碱石灰增重26.4 g,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
A.C4H10 B.C3H8O C.C2H6O D.C2H4O2
4.某有机物在氧气里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以得出该有机物
A.分子中肯定只含C、H两种元素
B.分子中C和H的个数比为1∶2
C.分子中肯定含有氧原子
D.分子中C、H、O的个数比为1∶2∶3
5.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质谱法确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 B.用核磁共振氢谱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类型等
C.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 D.用红外光谱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6.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的是
A. B. C. D.
7.现有一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则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CH3CH2CH3 B.CH3CH2CH2OH
C. D.CH3CH2CHO
8.休眠素是抑制植物细胞生长的激素,能使芽进入休眠状态,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分子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B.分子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
C.该物质在碱性环境下能稳定存在 D.分子中六元环上一氯代物有3种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3-二甲基丁烷的键线式 B.离子电子式
C.的比例模型 D.F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C.乙醇和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和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11.下列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和HC≡CCH2CH2C≡CH B.和
C.CH3CH2CH2OH和CH3COCH3 D.CH3OCH3和HCHO
12.下列物质转化常通过加成反应实现的是( )
A.→ B.CH3CH2OH→CH3CHO
C.CH4→CH3Cl D.CH2=CH2→CH3CH2Br
13.化学用语具有简便表达化学知识与化学思维的特点。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异丁烷的结构简式:
B.醛基的电子式:
C.质子数为78,中子数为124的铂(Pt)的原子符号:
D.原子序数为31的镓原子结构示意图:
14.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B.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C.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
D.核磁共振氢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5.下列物质所属的类别及其所含官能团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物质
类别 烯烃 醛类 羧酸 醇类
官能团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我国劳动人民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普遍种植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藕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钾,它属于___________(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请分别写出含有钾元素的一种碱和一种硝酸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①藕中含有的维生素C(以下用Vc表示)是一种___________(填“水溶性维生素”或“脂溶性维生素”)。
②已知Vc的结构为,其中含氧官能团有酯基和___________。
③向Vc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Vc溶液具有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Ve可使碘水褪色,说明Vc具有___________性。
(3)藕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对人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营养物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油脂 B.蛋白质 C.蔗糖 D.葡萄糖
17.已知2.72g的CxHyOz完全燃烧可得7.04gCO2和1.44gH2O,
(1)请通过计算确定实验式____。(书写计算过程)
(2)欲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数据是____。
18.已知和的一些物理性质如下表所示: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 水溶性
54 238 1.1581 难溶
-10 212 1.1622 难溶
(1)分离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过滤 b、分液 c、蒸发 d、蒸镏
(2)该分离方法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角管。
19.芳香族化合物X是E()的同分异构体,X具有以下特点:①只有一个环状结构;②具有两个相同的官能团;③能发生银镜反应,X共有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之比为3∶2∶2∶1,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结构:_______(写结构简式)。
20.某芳香族化合物A为无色片状结晶,易溶于热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步骤 解释或实验结论
I.称取3.4gA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约为相同条件下氧气的4.25倍 通过计算填空:(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II.将此3.4gA在足量纯O2中充分燃烧,只生成8.8gCO2和1.8gH2O (2)A的分子式为____
III.另取A6.8g,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1.12LCO2(标准状况) (3)写出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结构简式:____
IV.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 (4)A中含有_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___
(5)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为_____。
(6)写出A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1.有一元羧酸和一元醇形成的酯A。燃烧7.4gA,可得5.4g水和6.72L(标准状况)CO2。3.7gA与100mL0.8mol·L-1NaOH溶液共热,当完全水解后,为中和剩余的碱液,耗去0.5mol·L-1盐酸60mL。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
(2)符合条件的A有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22.某气态烃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2.59 g·L-1。
(1)其相对分子质量等于________。
(2)该烃的含碳量为82.8%,则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分子式是________。
(3)可能的结构简式及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由苯酚和叔丁基氯((CH3)3CCl)制取对叔丁基苯酚[]的流程如下
(1)若反应I过于剧烈,可采取的一种措施为_______。
(2)AlCl3是反应Ⅰ的催化剂,则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对原料分析得到以下谱图,其中属于红外光谱的谱图是_______。
(4)产品中对叔丁基苯酚纯度的测定方法如下:
步骤1:取16.00g样品用NaOH溶液溶解,定容成250.0mL溶液;
步骤2:移取25.00mL溶液加入足量HCl酸化,再加入10.00mL 2.5molL-1的溴水。充分反应后,加入足量KI溶液。
步骤3:向步骤2的溶液中加入指示剂,用0.5mol·L-1 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发生反应:I2+2Na2S2O3=Na2S4O6+2NaI。滴定至终点时共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
①加入的指示剂为____;
②计算对叔丁基苯酚[摩尔质量为150g·mol-1]的纯度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A.质谱仪用于确定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能确定结构,故A错误;
B.X射线衍射可用来确定固体是否为晶体,故B正确;
C.可燃冰中甲烷分子和水分子间通过化学键相连,不是氢键作用,故C错误;
D.臭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2.C
解析:A.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溴易溶于己烷,引入新杂质,不能除杂,A错误;
B.溶液与胶体均可透过滤纸,不能分离,应用半透膜进行分离,B错误;
C.水与CaO反应后,产物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分离,C正确;
D.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D错误;
故答案选:C。
3.B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增重14.4 g,即有机物A完全燃烧产生水的质量为14.4 g,即n(H2O)=,n(H)=2n(H2O)=1.6 mol,m(H)=1.6 mol×1 g/mol=1.6 g,碱石灰吸收CO2气体,碱石灰增重26.4 g,即有机物A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为26.4 g,n(CO2)=,则n(C)=0.6 mol,m(C)=0.6 mol×12 g/mol=7.2 g。根据反应过程中各种元素守恒,可知有机物中m(C)+m(H)=7.2 g+1.6 g=8.8 g<12 g,说明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12 g有机物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为m(O)=12 g-8.8 g=3.2 g,n(O)==0.2 mol,n(C):n(H):n(O)=0.6 mol:1.6 mol:0.2 mol=3:8:1,即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C3H8O,由于C3H8O中碳原子已经饱和,所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8O,故合理选项是B。
4.B
解析:某有机物在氧气里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说明有机物分子中C. H原子数目之比为1:2,该有机物可能为烃,也可能为烃的含氧衍生物,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只有B正确。
故选:B。
5.B
解析:A.质谱法可确定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可确定分子中的元素组成,A错误;
B.核磁共振氢谱可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类型与个数比,B正确;
C.燃烧法可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不可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C错误;
D.红外光谱可确定有机物中化学键或官能团,不可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D错误;
故选B。
6.B
解析:A.有四组峰即,其峰面积之比为3:1:2:3,故A不符合题意;
B.有一条对称性,有三组峰即,其峰面积之比为3:1:1,故B符合题意;
C.有两条对称轴,有三组峰即,其峰面积之比为3:1:2,故C不符合题意;
D.有两条对称轴,有两组峰即,其峰面积之比为3:2,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7.B
【分析】由图可知该物质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即该有机物有四种氢原子
解析:A.CH3CH2CH3有两种碳原子,两种氢原子,不符合题意,A错误;
B.CH3CH2CH2OH有三种碳原子,四种氢原子,符合题意,B正确;
C.有两种碳原子,两种氢原子,不符合题意,C错误;
D.CH3CH2CHO含有三种碳原子,三种氢原子,不符合题意,D错误;
答案选B
8.A
解析:A.羧基中的碳氧双键不与氢气反应,该反应含有1个酮羰基和3个碳碳双键,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
B.分子中与-OH相连的C为手性碳原子,B错误;
C.该物质中羧基在碱性环境下不能稳定存在,C错误;
D.分子中六元环上等效氢只有2种,故一氯代物有2种,D错误;
故选A。
9.C
解析:A.2,3-二甲基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CH3)2,键线式为,故A正确;
B.离子可看成是由甲基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电子式为,故B正确;
C.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与另一个碳原子及3个氢原子形成共价键,且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半径,比例模型为,故C错误;
D.Fe为26号元素,核电荷数为26,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14、2,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正确;
答案选C。
10.B
解析:A.14O和14N的质子数分别为8、7,不是同种元素的核素,不互为同位素,A项错误;
B.S2和S8是S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项正确;
C.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结构简式为CH3CH2OH,乙醛的分子式为C2H4O、结构简式为CH3CHO,乙醇和乙醛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错误;
D.CH2=CH2中只有1个碳碳双键、属于单烯烃,CH2=CH—CH=CH2中有2个碳碳双键、属于二烯烃,碳碳双键的个数不相同,且分子组成上相差C2H2,不是2个“CH2”,两者不互为同系物,D项错误;
答案选B。
11.A
【分析】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两种有机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A.和HC≡CCH2CH2C≡CH的分子式相同且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符合题意;
B.和的分子式不同,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B不符合题意;
C.CH3CH2CH2OH和CH3COCH3的分子式不同,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C不符合题意;
D.CH3OCH3和HCHO的分子式不同,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12.D
解析:A.通过取代反应转化,故A错误;
B.通过氧化反应转化,故B错误;
C.通过取代反应转化,故C错误;
D.有双键可通过加成反应转化,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D
解析:A.该结构简式为异戊烷,故A错误;
B.醛基结构简式为:-CHO,其电子式为:,故B错误;
C.质子数为78,中子数为124的铂(Pt)的原子符号:,故C错误;
D.原子序数为31的镓原子结构示意图:,故D正确;
故选:D。
14.D
解析:A.蒸馏常用于分离互溶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故常用于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A正确;
B.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处于不同的位置,所以红外光谱图能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B正确;
C.利用燃烧法,能得到有机物燃烧后的无机产物,并作定量测定,最后算出各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得到实验式,C正确;
D.核磁主要是分析官能团的,通过不同化学条件下的氢的核磁共振吸收的能量不同来分析结构式,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的是质谱,D错误;
故选D。
15.B
解析:A.是丙烯,属于烯烃,官能团为 ,故A正确;
B. 属于酯类,官能团为-COOR,故B错误;
C.为羧酸,官能团为,故C正确;
D. 属于醇,官能团为,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二、填空题
16. 常量元素 KOH KNO3 水溶性维生素 羟基 酸性 还原性 刺激肠道蠕动,防止便秘 B
解析:(1)钾元素属于人体内的常量元素;含有钾元素的一种碱如KOH;含有钾元素的一种硝酸盐如KNO3;
(2) 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四族;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与维生素C两族;藕中含有的维生素C(以下用Vc表示)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②根据Vc的结构式,可知含氧官能团有酯基和羟基;
③石蕊试液遇酸变红,则向Vc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Vc溶液具有酸性;Ve可使碘水褪色,说明Vc具有还原性,将碘单质还原为碘离子;
(3)藕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对人体的作用是刺激肠道蠕动,防止便秘;
油脂、蔗糖和葡萄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答案选B。
17.(1)
(2)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1)2.72g的完全燃烧可得7.04g,,1.44g,,,所以,所以该分子的最简式为:;
(2)现在已知最简式,欲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数据是相对分子质量。
18.(1)d
(2) 酒精灯 蒸馏烧瓶 温度计 冷凝管 锥形瓶
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分离这两种物质混合物的方法为蒸馏。
(1)由于这两种有机物均难溶于水,有机物间易互溶,而二者沸点相差较大,故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2)蒸馏时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酒精灯、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和锥形瓶等。
19.
解析:芳香族化合物X是E()的同分异构体,X具有以下特点:①只有一个环状结构,结合E的不饱和度判断该异构体中含有一个苯环;②具有两个相同的官能团;③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该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两个-CHO;综上所述,该同分异构体中含有1个苯环、2个-CHO和1个-CH3或者1个苯环、1个-CHO和1个-CH2CHO或者1个苯环、1个-CH(CHO)CHO;满足条件的分异构体共有10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之比为3∶2∶2∶1,说明该结构是对称的,且含有2个-CHO和1个-CH3,满足条件的结构:、。
20.C8H8O2 -COOH 5 2∶2∶2∶1∶1 +NaHCO3→+H2O+CO2↑
解析:(1)称取3.4gA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约为相同条件下氧气的4.25倍,说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氧气的4.25倍,即为32*4.25=136。
(2)3.4克的物质的量为 。将此3.4gA在足量纯O2中充分燃烧,只生成8.8gCO2和1.8gH2O,即生成了0.2mol二氧化碳和0.1mol水,说明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为 ,氢原子数为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分析,该分子中还有氧元素,氧原子个数为 ,则分子式为C8H8O2。
(3)另取A6.8g,即0.05mol,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1.12LCO2(标准状况)即0.05mol,说明每个分子含有一个羧基。
(4)根据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该分子有5种峰,即含有5种氢原子,峰面积比为2:2:2:1:1。
(5)根据以上分析,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6)该物质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2O+CO2↑。
21. C3H6O2 2 HCOOCH2CH3、CH3COOCH3
解析:(1)与A水解产生的羧酸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n(NaOH)=0.1L×0.8mol/L—0.5L×0.06mol/L=0.05mol,则3.7gA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所以MA===74g/mol,
设A的分子式为CxHyOz,
联立方程:解得:x=3,y=6,z==2,所以A的分子式为C3H6O2;
(2) 符合条件的A有HCOOCH2CH3、CH3COOCH3共2种同分异构体。
22.2∶5 C4H10 CH3CH2CH2CH3(正丁烷)、CH3CHCH3CH3(异丁烷)
解析:(1)M=2.59 g·L-1×22.4 L·mol-1≈58 g·mol-1,则相对分子质量为58;
(2)N(C)∶N(H)=:≈2∶5,则烃的最简式为C2H5。设其分子式为(C2H5)x,
则有(12×2+5)x=58,x=2,所以烃的分子式为C4H10;
(3)可能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正丁烷)、CH3CHCH3CH3(异丁烷)。
23. 用冰水浴冷却 A 淀粉溶液 93.75%
解析:(1)若反应I过于剧烈,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式减缓反应速率,可采取冰水浴冷却的方法,故答案为:用冰水浴冷却;
(2)和在氯化铝催化条件下发生生成和HCl,反应的方程式为:;
(3)A为红外光谱、B为氢核磁共振谱、C为质谱,故答案为:C;
(4)滴定的终点可用淀粉检验碘单质,故用淀粉作指示剂,与KI反应的
与叔丁基苯酚反应的
(叔丁基苯酚)
叔丁基苯酚的纯度,故答案为:淀粉;9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