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93张PPT。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二单元一、工业文明的崛起二、对中国的冲击(一)新航路的开辟 7(二)早期殖民扩张 8 (三)两次工业革命 9产生了消极的恶果(为主);同时也产生了客观上的进步影响。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单元线索----两条线索10、11、12、13、一、工业文明的崛起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课标要求(一)新航路的开辟(二)早期殖民扩张(三)两次工业革命线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开始出现逐步扩展初步形成最终形成整体感知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课标要求: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什么是新航路 在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为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称为新航路。 14世纪前后欧亚之间的商路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
原因
①经济根源——
②社会原因——
③思想原因——
④政治原因——
⑤宗教根源——
⑥商业危机——
条件——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兴起A.欧洲人对东方黄金的追求;B.《马可波罗游记》的激励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欧洲君主国为强化王权,积极扩张传播基督教A.转口贸易,丰厚利润的刺激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传统商路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丰富;中央集权的支持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D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句话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
A.将西方天主教传播到东方
B.传播西方的工业文明
C.把欧洲的科学精神带到东方
D.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A二、新航路开辟的经过西欧-好望角西欧-美洲西欧-好望角-印度环球航行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葡萄牙王室西班牙王室葡萄牙王室西班牙王室经过1487-148814921497-14981519-1522199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这一年是
A.迪亚士首航好望角500周年
B.哥伦布首航美洲500周年
C.达?伽马远航探险500周年
D.麦哲伦船队首航500周年B活学活用1.2008年以来,非洲索马里沿海累计已经发生80多起海盗袭击事件,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海盗已猖獗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一现象备受国际关注,有人开始对索马里的历史产生兴趣,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在15世纪末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海盗”,他最有可能是
A.达·伽马 B.哥伦布
C.迪亚士 D.麦哲伦AB探究 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人说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有人说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也有人说它是欧洲殖民掠夺之路,
还有人说它是人类思想震撼之路
如何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3、对非洲:①西欧崛起;
②商贸中心的转移: ①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掠夺金银矿和种植园经济
②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起来,对世界各地
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了重要贡献。黑奴贸易开始①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经济发展。
②新物种流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①初步形成了广阔的世界市场。
②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
类由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1、对欧洲:2、对美洲:5、对世界:4、对亚洲:(最主要的
和最深远的)③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给人类带来的是曙光还是灾难?强调曙光——从各地区的相对孤立走向整体世界……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不忘灾难——殖民扩张和残酷掠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趋势:
(2008·北京文综17)“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 )
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②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
③封建主势力加强
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A、地域辽阔的世界
B、连成一体的世界
C、丰富多彩的世界
D、生机勃勃的世界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开始发现“世界”,这个“世界”较恰当的含义应是B2.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过程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开始”在当时主要指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美洲与欧洲之间开始出现区域性经济集团
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D.世界金融中心开始转移到美洲 C ??????????????????????????????????????????????????????????????????????????????????????????????????????????????????????????????????????????????????????????????????????????????????????????????????????????????? 东方寻金和获得东方商品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宣扬国威,“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换取万国来朝的盛况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朝贡贸易国力不堪重负,被迫停止航海活动。
远洋航海业衰落获得巨额利润,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扩大了明朝的政治影响,树立起中国人和平使者的形象。掀起殖民狂潮,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殖民强盗形象。经济道德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课标要求:
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的分期
①工业革命以前: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掠夺财富为主要手段;
②工业革命后: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 ;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展开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也是最后一阶段,世界几乎被瓜分完毕。早期殖民扩张的时间和国家
时间:16~18世纪
国家:西、葡、荷、英、法等封建国家:西、葡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
荷兰:1609
英国:1688
法国:1789葡萄牙的殖民 重点在
非洲和亚洲西班牙殖民重点
以美洲为主注意:扩张的主要方向与所控制的航线的关系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张(16世纪)1.条件:2.方向:西班牙:葡萄牙: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扩展——殖民扩张①政治上:较早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国家②经济上:最早进行新航路的开辟向西(美洲、亚洲的菲律宾)向东(非洲、亚洲还有美洲的巴西)3.手段: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4.影响:掠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富;但没有转化为国内资本刺激了英、法、荷兰等国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二、“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殖民活动( 17世纪)2、竞争手段:组建大型的商业贸易公司
(如荷兰东印度公司)1、贸易范围:西北欧海域贸易,对亚洲、“新大陆”
的远洋贸易3、影响:
① 17世纪 成为海上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
②银行信贷业发展,首都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4.丧失:17世纪英荷战争(1652-1674)三、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18世纪)1.条件: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 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2.手段:海盗掠夺(海盗国家)商业战争殖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黑奴贸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扩展——殖民扩张3.进程: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7C数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1756—1763英法七年战争,打败法国 4.影响:18世纪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 日不落帝国英语: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指太阳何时都会照在其领土上的帝国,通常用来形容繁荣强盛、在全世界均有殖民地并掌握当时霸权的帝国。四、殖民运动的影响1.对殖民国家(欧洲):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开辟了市场,积累了资本,促进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 ②新全球贸易为工业革命创造的条件③对殖民地的野蛮屠杀、掠夺和奴役,打断了亚非拉的历史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造成了这些地区的落后2.对殖民地:3.对世界:④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的进步和发展破坏性、建设性⑤拉开了东西方的差距,使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⑥加强了世界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推动世界市场不断拓展(2009全国卷1,39)(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到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 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欧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欧洲非洲美洲 出程 从欧洲港口载上廉价货物到非洲“换取”奴隶中程 运奴隶到美洲贩卖归程 从美洲运金银到欧洲三角航程一次航行六个月,做三次买卖,获利100%-300%。(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8分)角色:商人;奴隶贩子;殖民者。
历史背景: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新大陆开发,扩展海外贸易的需求。(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8分)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l2分)三角贸易的影响对欧洲
对非洲和美洲
对世界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原始资本积累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为美洲的开发提供劳动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对早期殖民扩张原因及影响的认识原因:欧洲列强之所以进行殖民扩张,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全球史观 是一种从全球的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世界史的方法。其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根据全球史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联合的历史我是站在月球上来看待人类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2010·山东文综27)(25分)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参考答案: 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即可得 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
(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想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
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
(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题最多得 分)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围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
(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
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2、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不断扩展
D.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D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 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 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C. 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D4.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②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CA、殖民扩张活动给殖民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B、新航路的开辟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C、新航路开辟使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产生
D、殖民地也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6、马克思认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 B 7、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葡萄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D复习巩固1.早期殖民扩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17世纪荷兰的贸易范围及竞争手段?3.18世纪英国成为殖民帝国采用的方式有哪些?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有哪些?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工业革命
指以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以工厂取代工场。它至少具有三方面的含义:技术的变革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工厂制的出现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所引发的社会整体的变革。它是生产领域的一次革命,也是社会关系的大变革。实质是大规模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的过程(2009·浙江文综39)(26分)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
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9分) (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
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
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材料一 “光荣革命”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君主立宪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有产者牢牢地掌握政权,财产被作为“自由”的基本条件;但同时国家又不受一个人的摆布,经济的成长不会因有可能威胁到国王的个人权力而受到压制。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材料二 16—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如英国科学家牛顿的力学,机械学理论等的出现,为发明机器提供了条件。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知识,分工更为精细,这都为机器生产提供了可能。 技术条件:自然科学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材料三 英国本土煤铁资源丰富,运输也很便利。英国海外殖民地很多,原料来源十分充足。在当时,英国的煤、铁、锡、铜、石油和盐很丰富,煤田分布很广,且质量好。原料条件: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政治保障一个前提四项条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资金劳动力必要性技术殖民贸易和掠夺圈地运动最大殖民帝国的形成,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圈地运动扩大国内市场)工场手工业的积累(一)、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根据材料概括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 原料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共产党宣言》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市场(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与成就生产领域(纺织)1765英主要表现1769动力突破交通领域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英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1779英克隆普顿骡机1785英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核心发明?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为什么?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应用于纺织业蒸汽动力出现的意义 :
1一个时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两大革命:动力革命和交通运输业革命;
3三大变化:城市化、工业化、平等化;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思想意识手工工场工厂工业文明农业文明城市化进程加快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
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加快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
步伐。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PK(四)、影响(三)、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补充重点)1、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2、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兴起 。
3 、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分裂为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
4、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5、西方殖民者对东方殖民地加紧了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困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6、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侵略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材料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手工工场逐渐被挤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材料二 “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通过材料把握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社会生产力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工厂制的确立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加快殖民扩张和掠夺,形成世界市场巩固对世界统治
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材料四 农业发展,流动人口增多;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日益普及;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为人口流动,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流通,提供了快捷、安全的交通工具;市场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益繁荣;所有这些,推动了城市的发展。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材料四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工业化的开端,是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深入发展。它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提高,工业资产阶级代表的使用机器的企业发挥了巨大威力,使资本主义势力大为增强。于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与革命运动开展起来;工业革命还使工业无产阶级诞生,从而使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很快发展起来;另外,工业革命造成的产品剧增,促使各工业国家加速了占领殖民地以扩大市场的过程。这样就刺激民族独立运动高涨起来。于是就形成了三股在政治上进步的历史潮流。按照国际史学界的习惯说法,称为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大历史潮流。其中,自由主义是主流,占有中心地位。这三大历史潮流实际上构成了19世纪历史的基本内容。引起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材料五 19世纪晚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出呛人的浓烟。岸边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自然环境污染(2010·北京文综39)(28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分)变化:英国媒炭产量在1830年之后加速增长。
原因: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大了能源的需求;铁路等现代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成本,使得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至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那么其它国家的工业革命的情况如何呢?自主学习19世纪中期,法国和美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英国法国美国德意志俄国日本奥地利工业革命地域范围的扩展二、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殖民扩张和资本积累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科技:自由劳动力增长市场:资本:劳动力:条件前提政权保障:(二)、主要成就 1、电的广泛应用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4、化学工业的建立5、钢铁工业的大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什么特点?德国人
西门子发电机(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德国人 卡尔·
本茨内燃机、柴油机
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美贝尔
意马可尼 电话
无线电报瑞典人
诺贝尔炸药(甘油火药)塑料、纤维石油化工的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 最大特点:科学和技术真正结合,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2 范围不同: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新技术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5 进程不同: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日本、德国3开始部门不同:开始于重工业,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显著特点4 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石油化工工业等(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2、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工业取代轻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3、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出现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
4、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5、推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工人运动出现了新的局面。
6、资本主义各国进一步加紧侵略和扩张,世界市场得到发展并最终形成,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等等。相同点:综合探究: 中国为什么没有爆发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思想上:侵略者的船坚炮利,使“天朝上国”的梦幻破灭。政治上: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如维新变法、 义和团运动、辛亥革等)。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
思想上:西方文化进一步传入,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新文化运动)①政治上: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
②经济上: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思想上: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师夷长技以制夷”)政治上: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西方加紧资本输出和掠夺原料,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生产方式:
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16世纪纺织业手工工场工业革命后的纺织工厂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工厂制度有什么特点呢?1.工厂制度(1)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
使用机器进行大批量生产
(2)实行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
(3)中小企业占多数
(4)企业主既是资本的所有者,又是企
业的经营管理者2.大企业时代 大企业有什么特点呢?1)企业的规模大
2)控制着一个或者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
3)企业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中小企业占多数不分离政府不加干涉瓦特的蒸汽机工厂大企业时代到来分离,高级专业人才管理联合
合作摩根、洛克菲勒、三井、西门子等1、时间: 19C末20C初
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紧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2、方式:
①国际贸易的格局和规模都发生巨大变化
②交通运输和通讯的改进
③人口流动和资本输出(对外投资)
④武力威逼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3、过程:
①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
②扩展: 早期殖民扩张
③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④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4、后果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了日本,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都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陆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赢得独立的拉丁美洲在经济上又重新受制于列强。5、影响
积极影响:
①欧美:促进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殖民地半殖民地: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消极影响:
①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就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②殖民地半殖民地:贫困落后,东方从属于西方人类历史的前进方式,开始的时候,好像是在地上爬,
然后是站起来走。到近代的五百年,就好像是在跑。而
这最后的一百年,无疑是飞 。 ——《大国崛起》 野蛮时代农耕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信息时代小 结1推动工业革命开始和扩展的基本动力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工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
C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D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2“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
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这一发现”是指( )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的发明
C.蒸汽轮船的发明 D.内燃机的发明DB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的资本
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包括( )
①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人口和资本的流动
③武力威逼 ④科技革命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
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
主要是指( )
A.政治纷争加剧 B.军事对抗升级
C.文化差异加大 D.贫富差距拉大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