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株洲中考作文《以和为贵》解读方法指导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株洲中考作文《以和为贵》解读方法指导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2 09:2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株洲中考作文《以和为贵》解读方法指导
真题再现
请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如选第(2)题,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否则扣分。
题目:(1)以和为贵
(2)如果
一、用一个词解读“和”的内涵
“和”是什么?“和”是“和煦”,是温暖;“和”是“和平”,是世界同为一个村;“和”还可以是什么?请你试着用一个词语来解读。
“和”一个简单的汉字,不仅渗透着中国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处事智慧,更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二、用一句名言来了解“和”的多样
1.两千多年前,这块土地上的先哲弟子,曾沿黄河奔波,把“和”为贵的信条传播,让“和”植根于我们的血脉深处。
“和”是和谐统一,是抽象、内在的;“同”是相同一致,是具体、外在的。和而不同” ,就是追求内在的区别,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那么,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 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指明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平衡和谐,万事“以和为贵”。
“和”文化也是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古今中外,很多人“以和为贵”成为美谈,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对我们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由“和”故事联想到现在我们所提的“和”文化。
“和” 文化也是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乃至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
寻“和”之用。战国时有“将相和”的美谈,清朝康熙年间又有“六尺巷”的故事,“以和为贵” 的故事层出不穷,和和睦睦是我们社会文明的追求,请你就这些故事谈谈你对“和” 的社会意义的理解。
“和”的思想,在我们生活当中多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大到国家问题,小到校园学生之间的摩擦,林林总总,归结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和” 在生活中是“和睦” “和气”等义,不管是“将相和”,还是“六尺巷”,对我们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为“和”宣传。“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打油诗,可以看作一则诠释“和为贵”的精彩标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标语,标语对宣传主张、倡导行为、制造氛围等有着特殊的作用。
①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②各美其美,美之人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③和以处众,和以养心,独以思己;④居家贵和睦,近邻胜远亲;⑤和使宇宙运转不停;⑥如果你不同意别人的说法,至少不要和他人争执;⑦促进和的人受人景仰,挑起摩擦的人遭人嫌恶;⑧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⑨机器的摩擦耗费成本,人际的摩擦损耗心灵。
“和为贵”,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应当继承和弘扬的精神价值。在当前社会中,冲突和争端不断,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更加需要我们去发扬和为贵的精神。
和为贵意味着要保持宽容包容的心态。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需要理解并尊重别人的才能和思维方式,尊重他人,让别人也能尊重我们。在生活、工作以及社交方面,我们要始终保持谦虚、宽容和尊重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赢得别人的信任和理解,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和为贵需要我们在沟通交流方面取得平衡。在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多听少说,理解和尊重对方观点,同时,也要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想法。这样,才能让双方的观点得到相互理解,达成一致,化解分歧。
和为贵也需要我们反对暴力和歧视。我们应当高度警惕,不仅要反对身体暴力,也应该反对文字暴力和网络暴力。同时,我们还要消除各种形式的歧视,尊重不同种族、性别、宗教、阶层的人,并致力于创建一个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
和为贵也需要我们团结合作。在面对重大挑战和问题时,我们不能只关注自身利益,而是需要关注更为广泛的恶果,与各方合作,共同达成积极的解决方案。我们应该在和平友爱的基础上集众人之力,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稳定、繁荣的社会。
总而言之,“和为贵”是一个重要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更好地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只有在和平与爱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和谐繁荣的社会,达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范文引路
01. 以和为贵
《孙子·九地》有言:“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由此可见:以和为贵,万物共荣。
和,是家道中兴、家运昌盛之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书有言:“大凡一家人家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从来说“家和万事兴”,想起我们的老祖先舜帝,相传出身贫寒的他,对虐待、迫害他的父亲、继母坚守孝道,对打击他的弟弟坚持团结。正因为他坚持以“和”治家,树立起了威望,使得他的家庭因和睦昌盛而闻名遐迩;周边的人纷纷效仿他以“和”待人,使得部落和睦。他自己也因为一个“和”字,被四方部落推荐继承了尧位,被后世尊称为中国“和”文化的始祖。由此可知,“和睦共处”对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有多重要。
和,是笙磬同音、和气致祥之船。俗话说得好:“邻里好,赛金宝。”和谐的邻里关系万事得益。清朝宰相张英被称为处理邻里关系的典范。他的一句“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让张母明理、邻居惭愧,于是两家皆退舍三尺。“六尺巷”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美谈佳话。确实,退让三尺不会造成房屋结构的影响,但是这份谦让与宽容,却使邻里间和睦融洽,温情暖心。都说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用六尺换一方和睦,岂不美哉?同样的故事还有“罗威饲犊”“板桥三尺让邻”等,这桩桩件件事情都告诉我们“和”之贵、“和”之需。
和,是兴国安邦、沉烽静柝之基。黄沙漫扬,驼铃婉转,黄昏下,迎亲的驼队,一路绵延至西北深处;白雪皑皑,危峰林立,阳光下布达拉宫闪烁着“汉藏融合”的光辉。汉元帝时期,宫女王昭君的自愿和亲,使得汉匈两族和平相处,安定了汉朝的局势,再创两族兴盛的文化交流。大唐盛世,文成、金城两位公主入藏,加强了大唐和吐蕃的和谐交往;唐太宗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在民族团结和谐上再创辉煌。是“和”加强了中原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友好交往,是“和”让国土稳固、政局安定、国家兴旺。试想一下,若是没有两朝当局者的“和”政策,汉还能长期地稳固边疆?唐还能将大唐文化顺畅地传入西藏,使唐文化更加绚丽多彩、繁荣不朽?不难发现,唯有团结合作,“尚和”才是发展正道。
“和”是万物共生的准则,大至天地万物,小至亲友近邻,远涉国际外交,近到待人接物,我们都无理由违背,也无力违背这纵横古今中外的箴言。愿我们在生活中多一分豁达与包容,少一分锱铢必较的狭隘!
点评
这是一篇议论性文章。
1.作者先提出总论点,再在总论点的统领下提出三个分论点,观点鲜明,论述透彻。
2.结构严谨,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安排全文。在分析问题部分,三个分论点又构成并列式结构,条理清晰。三个分论点分别从家庭、邻里、国家三个角度加以论述,范围由小到大,层层深入,逻辑严密。
3.论证过程中,论据充分,语言有力,论述到位,具有说服力。
提升建议:作者在选择论据时,都着眼于历史人物,缺乏时代性。既然“和为贵”是流传至今的优良传统,是世界人民都需要做到的,论据选择可涉及古今中外。列举一些当下社会实例会更有现实意义。
02. 以和为贵
“你这车子怎么停的,把路都堵了,我的车怎么出去?”争吵声打破了周末的宁静。只见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头儿手指着身旁的中年妇女,脸涨得通红,满脸怒气。
“那你让我停哪里?小区连个像样的停车位都没有,我有什么办法啊!”中年妇女满腹委屈。这时,周围早已挤满了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看得出来,大家的情绪都有些激动。毕竟,车子被堵、车位被占,这样的事情在这样一个老小区时有发生。
“这样吵吵嚷嚷解决不了问题,我看啊,这个问题得好好商量一下。”循声望去,是一个年轻小伙。人群片刻安静后又骚动起来——
“怎么商量?”
“你能有什么好办法?”
……
“请各位冷静一下,像我们这样的老小区停车确实是一个难题。我们一起和和气气地商讨方案,总能找到办法的。我们也可以借鉴其他老小区的做法。”他的话宛如一支镇静剂,稳住了大家躁动的心,气氛逐渐缓和。
随后,大家集思广益,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方案:有人提议把小区内多余的绿化地改造成停车位;有人表示愿意去联系绿植公司来铲除多余花草;还有人自告奋勇去联系安装公司,在小区进出口处分别安装一个道闸……
大家群策群力,方案逐渐完善,最后小伙子做了详细的分工安排。
翌日,小区告示栏贴上了公告,通知所有车主来登记。小区门口摆上大长桌,车主们报车牌,小伙登记信息,还有人帮忙分发通行证,井然有序,一派祥和。
几天后,绿植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小区,开始铲除杂草,铺上新草皮。有居民带着铲子、铁锹前来帮忙,还有的在一旁给他们递水、递毛巾。多余的花草被铲除干净,腾出空位后,机器的轰鸣声响起,一个个车位被整齐地划分出来。同时,小区进出口也紧锣密鼓地进行道闸安装。
小区改造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终于,小区改造完毕,进出口设起了道闸,走进小区,焕然一新。中间的绿化带是翠绿的小草,生机蓬勃;一棵棵修剪整齐的树木,小鸟栖息于上,终日欢歌;一辆辆汽车缓缓进出,有序停泊。小区里散步锻炼的老人也多了,他们说,同一个小区住着,这样和和气气多好啊!
困扰小区业主多年的停车难问题,就这样在大家的和气商讨、共同努力下顺利解决了。这是“以和为贵”的最美注脚。
点评
这是一篇记叙性文章,在选材、构思等方面可圈可点。
1.选材贴近生活又富有新意。写“团结”为主题的作文时,同学们在选材时往往只关注校园生活,如大扫除、篮球赛、拔河等,这样的材料容易落入俗套,缺乏新意。本文小作者抓住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贴近生活,虽常见,但同学作文中鲜有涉及,这样的选材不仅新颖,还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2.行文构思巧妙、思路清晰。以争吵声打破宁静开篇,把读者带入情境中,并与后文的和谐场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文章主旨。另外,文章采用全知视角来叙述,让叙述者洞悉一切,转变灵活自如。
提升建议:文章的题目可以和中心事件的关联更密切一些;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场景可以描写得更细腻,那样可以更触动人心。
03. 以和为贵
国以家为基,家以和为贵。以和为贵,是家庭的福气,也是国家的财富。
儒家思想认为,人与人交往要讲礼仪秩序,也就是“礼”。讲礼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和”,正如《论语·学而》中所说“礼之用,和为贵”,对于礼的运用,要以和谐自然、遇事做得恰到好处为可贵。
“和”本意是音乐、声音相应和、相协调。“礼之用,和为贵”中的“和”可以理解为中和、和谐、恰当之意,即中庸之道。中国古代家风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敦亲睦族、敬老尊贤等,便是以和为贵家风的具体体现。
清代康熙年间,宰相张英老家的人和邻居因地界问题发生纠纷,便修书一封寄给张英,请他定夺。张英题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遂退让三尺。吴家人见了,也退让三尺。一场纠纷在互相礼让中得到和平圆满解决,桐城便有了著名的“六尺巷”。
张英家族是桐城派的世家显族,张英传承祖辈教诲,著有家训《聪训斋语》,其核心思想是廉俭和礼让。张英之后,张氏家族科举大张,人才辈出,呈现了“父子宰相”“三世得谥”“六代翰林”的耀眼景象。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以和为贵的风气渐渐被淡忘。殊不知,适度竞争能促进发展,过度竞争只会造成两败俱伤。因此,要把以和为贵与竞争意识结合起来,刚柔并济,在竞争中共赢,在合作中共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新时代,以和为贵的家风也要有新的发展和表现。夫妻相处之道在于相濡以沫、和衷共济。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关爱,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多欣赏对方的长处,多感恩对方的付出。如果男女双方能够在专注事业之外再分担一些家务,夫妻关系将更加琴瑟调和。
亲子关系中,父母的身教大于言传,如和风细雨般润物无声。父母勤劳俭朴、积极上进、孝敬老人,孩子耳濡目染,不必刻意说教也会内化于心。父母还要尊重子女的独立人格,心平气和、循循善诱,不搞一言堂,主动与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掘孩子的潜能,使其才华得以更大施展。
孝道历来是中华民族推崇的美德,父母对子女恩重如山,子女对待父母要和颜悦色,以尽反哺之恩。不但要在物质上为老人提供良好条件,更要在情感上多关心和陪伴老人,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家和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是父母要有度量,以慈爱、宽容、豁达的态度对待成年子女,即“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兄友弟恭的观念也日益受到关注,兄弟姐妹之间要保持一团和气、和谐相处。哥哥姐姐爱护弟弟妹妹,不恃强凌弱,弟弟妹妹尊敬哥哥姐姐,不任性妄为。同时,父母对待孩子也要中正平和、不偏不倚。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家庭形式如何演变,以和为贵的家风不能忘更不能断。家和万事兴,这是一个家庭和气致祥、蒸蒸日上的传家宝,也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
从家和、国和、社会和,到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再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和为贵是每个人的历史责任。
04. 如果我够勇敢
仍记得初识你那天,你一袭碎花裙,在黑板上写下娟秀的名字,告诉我们初三的时光,由你和我们一起度过。你冲我笑,清澈的眼睛里有星辰大海,我痴痴地望,殊不知,春天已悄然来到。
阳光透过叶子的缝隙被筛出一地的碎金,窗外的杜鹃轻啼,与教室里你响亮的声音编织成一曲悠扬的乐曲。一阵风过,杏花散芬芳,花开有声。三月如雨般清脆,六月如荷般空灵,七月如阳般温暖。
你的刘海被微风拂起,与往日的样子迥然不同,我笑,你却不明所以,专注的神情至今还浮现在我脑海里。那时,你告诉我,你的外号叫“化学奶奶”,而这称呼一叫便是一年。
那天,直到看见你在毕业典礼时站起的身影,听到你为即将毕业的我们呐喊出的激励的话语,我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分别都是真的。
倏忽间,便红了眼。
毕业典礼结束后,很快发了毕业照,照片上的女人着一身碎花长裙,有着一双清澈的眼睛。奇怪的是,明明是在夏天拍的毕业照,有了你的笑后,竟多了几分春风拂面之感。记得拍照那天,周围的许多同学在与其他老师合影,我四处张望,却不见你的身影。办公室、操场、教室,都没有你。我找了几遍,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忽然,在一个拐角处望见了你,看着你的背影,我不争气地流出了泪。
你以后还会有很多张毕业照。
你还会送走很多届初三。
可是,你是否还会记得那个顽皮的我?
那天,我想上前叫住你,但我没有。我害怕再看见您的笑,害怕再回忆起我们之前的所有。直到您离我远去,我才追悔莫及。
那天,如果我够勇敢,我多想——上去抱抱您,向您道一声感谢。
点评
这篇作文情感真挚,写的是那天没有做的事,如果那天能够勇敢一些,去拥抱老师,道一声感谢,现在心里就不会留有遗憾。
本文在结构上的亮点是,开头用了非常温柔的笔墨去回忆老师的点点滴滴,有了这些美好的回忆,毕业之时没有鼓起勇气去拥抱老师而形成的遗憾会更具有感染力。
05. 如果我迈出那一步
记忆中的爷爷身影依旧温暖慈祥,可我伸出手轻轻一碰,那身影却消失不见,只留我泪流满面。那天,如果我迈出那一步,爷爷因思念我而紧锁的眉头,会不会挂上一丝笑呢?
那天,是中考前的春节,鞭炮声虽消失不见,但团圆的味道却如酒香越酿越醇,牢牢地牵动我的心。我摇摇头,握紧手中挥动不停的笔,心里却盘算着到底要不要去养老院看望爷爷。
“吱——”一声门响,打乱了我心头的思绪。“咱们去养老院给爷爷送饺子吧!”爸爸兴高采烈地说,仿佛我们一家人马上就可以在饺子的热气氤氲中过一个团圆年。“不去!来回两个小时的路程呢!我还不如写两张卷子!”我的话宛若用橡皮擦擦去了爸爸眼中对美好的憧憬。“春节本来就是团圆的日子啊,再说爷爷想你好久了,去一趟又何妨?”爸爸的话中充满了恼怒,我仿佛能看见愤怒的火苗“哗”的一下从他眉头冒出,他在指责着我的不孝。
爸爸边说边拉起我的胳膊,想要拉我融入春节那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我却纹丝不动,屁股更是方寸未离椅子,如阵守疆土的士兵。流淌的时光冲淡了我和爷爷之间的感情,将我的脚冰封在课桌前。那天,我写了两张卷子,却未迈出去养老院的一步。
爸爸独自去了养老院,回来时,带了几张爷爷的照片。照片中的爷爷已被病魔折磨得十分憔悴。那碗饺子失去了它的温度,爷爷眉间盛满了我的思念,看到这样的爷爷,似乎有什么东西砸在我心上。我安慰自己,中考完会有时间的,中考完我再去看爷爷也不迟。
然而,爷爷去世的消息犹如惊雷,粉碎了我所有的计划。回忆如潮涌进我的脑海:小时候我玩累了,爷爷总会给我一个红薯,牵我回家;爷爷总是耐心地纠正我写错的每个字,告诫我写字如做人,要方方正正……我怎么就不能迈出那一步,去养老院跟爷爷过个年呢?回答我的只有泪水和后悔。
那天,如果我迈出那一步,爷爷的脸上会不会多一抹笑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未迈出的一步,时时刻刻提醒我:亲情永远重过时间和成绩。
点评
文章以爷爷慈祥的身影为开头,提出了假设性的疑问:如果我迈出那一步,爷爷因思念我而紧锁的眉头,会不会挂上一丝笑呢?随着记叙的展开,文末,作者得出了结论,“那未迈出的一步,时时刻刻提醒我:亲情永远重过时间和成绩”。
那天,没有做的事所造成的后果,已经无法挽回,但这件事让作者得到了成长,有了新的感悟——珍惜眼前人。
06. 如果过河的小卒不后退
记忆是不落的日子,永远也不会变黄,永远在心中闪耀。
——题记
那天,那棋盘上,楚河汉界的两旁,分坐着我和父亲。战争还未开始,战场上已硝烟弥漫。
我提刀跨马,横眉冷对,英姿尽显,坐镇于九宫;而我的父亲则深藏于壁垒中,一丝狡黠而残酷的笑从他眼角一闪而过。
随着号角声声,战斗拉响。我紧绷着脸,生怕一个不小心便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出兵,上炮,驱车,后马,我按着“亘古不变”的招式向敌军杀去。
不一会儿,我发现父亲不按套路出牌,仿佛隐藏着什么玄机。但我没有多想,只觉得他是惊叹于我出神入化的招式。我哈哈大笑,令旗一呼,我军右翼车炮便杀入敌阵,势如破竹。父亲冷笑了一声,说:“单枪匹马,兵家之大忌。”“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军进攻。”我不顾父亲的提醒,仍然一意孤行。
不一会儿,战场上已变了天,父亲的左翼车马直逼我帅,我冷汗直冒,只好举起了小白旗。当时在我看来,右翼兵力深入敌阵,无法回防。可我忘了我左翼还有千军万马,白白放弃了取胜的机会。
如今,我常常在想,若我当初能像百日誓师时说的那样,“流血的伤口不流泪,过河的卒子不后退”,那么我还会失败吗?不,一定不会!恍惚间,我又看见了那盘棋,只是我还未输。
我正襟危坐,平静地看待战场上的风云变幻,深思熟虑,以一招“马后炮”化解了危机。进攻,则步步为营;防守,则滴水不漏。前形势大好,后则无后顾之忧。转眼间,我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取得了胜利,也看到了父亲脸上欣慰的笑容。
我轻抚着那一兵一车一炮一马,脑海中总是显现出那天的图景,那张棋盘,那过河的卒子。我也明白了许多:再努力一点,再坚持一点,风雨过后,便是彩虹。
那天,如果过河的卒子不后退,我或许会胜利,但我不会像今天这样深刻地记住“永不言弃”这四个字。因为,世上从没有“如果”二字。
点评
这篇作文的亮点在于,描写下棋的过程十分生动有趣,让读者阅读时仿佛身临其境。
作者一开始轻敌,发现父亲不按套路出牌后,仍一意孤行,战事过半,战况仿佛大势已去,因此作者“投降”了。但后来作者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还有胜利的可能,于是“回”到了那天,小心防守,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件事,作者虽然觉得遗憾,但也领悟到了一件事:如果不是这次失败,他就不会那么深刻地领悟到“永不言弃,因为世上没有‘如果这个后悔药’”的道理。
07. 如果你是天使
如果你是天使,诗诗,我怎能想象如果你是天使?
若是那样,你便不会有夜静时的啼哭,用那样无助的声音向我说明你的需要,我便不会在寒冷的冬夜里披衣而起,我便无法享受你在我的双臂中,眼见你满足地重新进入酣睡的快乐。
如果你是天使,诗诗,你便不会在饥饿时转动你的颈子,噘着小嘴急急地四下索乳,诗诗,你永不知道你那小小的动作怎样感动着我的心。
如果你是天使,在每个午觉后,你便不会悄无声息地爬上我的大床,攀着我的脖子,吻我的两颊,并且咬我的鼻子,弄得我满脸唾津,而诗诗,我多么爱这一切。
如果你是天使,你便不会钻在桌子底下,你便不会弄得满身污黑,你便不会把墨水涂得一脸,你便不会神通广大地把不知何处弄到的油漆抹得一身,但,诗诗,每当你这样做时,你就比平常可爱一千倍。
如果你是天使,你便不会扶着墙跌跌撞撞地学走路,我便无缘欣赏倒退着逗你前行的乐趣。而你,诗诗,每当你能够多走几步,你便笑倒在地,你那毫无顾忌的大笑震得人耳麻,天使不会这些,不是吗?并且,诗诗,天使怎会有属于你的好奇?天使怎会蹲在地下看一只细小的黑蚁?天使怎会在春天的夜晚讶然地用白胖的小手指着满天的星光?天使怎会没头没脑地去追赶一只笨拙的鸭子?天使怎会热心地模仿邻家的狗吠,并且学得那么酷似?
当你做坏事的时候,当你伸手去拿一本被禁止的书,当你蹑着脚走近花钵,你那滴溜溜转的眼睛又多么令人绝倒。天使从来不做坏事,天使温驯的双目永不会闪过你做坏事时那种可爱的贼亮,因此,天使远比你逊色。
而每天早晨,当我拿起手提包,你便急急地跑过来抱住我的双腿,你哭喊,你撕抓,做无益的挽留——你不会如此的,如果你是天使——但我宁可你如此,虽然那是极伤感的时刻,但当我走在小巷里,你那没有掩饰的爱便使我哽咽而喜悦。
如果你是天使,诗诗,我便不会听到那样动听的牙牙学语,我不会因听到简单的“爸爸”“妈妈”而泫然,我不会因你说了串无意义的音符便给你那么多亲吻,我也不会因你在“爸妈”之外,第一个会说的字是“灯”便肯定灯是世间最美丽的东西。
如果你是天使,你不会唱那样难听的歌,不会把小钢琴敲得那么刺耳,不会撕坏刚买的图画书,不会摔碎妈妈心爱的玻璃小鹿,不会因为一件不顺心的事而乱蹬着两条结实的小腿。但为什么那小小的坏事使我觉得可爱,使我预感到你性格中的弱点,因而觉得我们的接近,并且因而觉得宠爱你的必要。
也许你会有更清澈的眼睛,有更红嫩的双颊、更美丽的金发和更完美的性格——如果你是天使。但我不需要那些,我只满意于你,诗诗,只满意于一个人间的孩童。
让天使在碧云之上舞动他们快乐的双翅,我只愿有你,在我的梦中,在我并不强壮的臂膀里。
同课章节目录